第240章賑災(一)
  第240章賑災(一)

    一條條太子命令貼了出來。

    一:征集遼北內所有年輕力壯的青年成立守衛隊,每月可領取一兩月銀,凡是成為守衛隊的成員,其家屬可破例提前受到府衙安頓,每月還可領取十升,這是內部成員的福利,有意者到衙門報名。

    二:凡是有特殊技藝才能的百姓無論年紀大小,隻要有能力的也可接受官府詔安,到府衙報名接受安排,待遇從優。

    三:災後太子即將建立功德碑立於淮河各個碼頭,各商戶人員隻要有錢有糧,自願捐獻的都可上功德碑,捐獻超出者太子擔保每家有一個名額可參與科舉入仕的機會,具體看捐贈數量定奪。

    四:凡是無家可歸的百姓們隻要參與救災事宜,到府衙報名者,皆可受到安頓以及糧食。

    五:凡是無法勞作的老人小孩以及無家屬的到衙門報到,衙門自有安排。

    六:……

    一道道命令發出,加上所有士兵的宣傳,很快所有遭遇災難後不知所措且眼神麻木的百姓都燃起了一絲希望,紛紛前往衙門報到,並且有太子親兵親自維護秩序,讓這些百姓們不敢太擁擠,隻能規規矩矩地進城前往衙門報名。

    飽受災難的百姓們都似乎找到了目標,眼裏皆有了亮光。

    官員們見這些百姓們都井然有序的入城排隊,心裏不得不對殿下格外敬佩,無論是哪一條命令那都是對朝廷有利無害,青壯年成了守衛隊,守城人員就大大增加。

    特殊手藝的,比如木匠,工匠,醫者……等等,哪一個都是專業人員,對往後的建災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讓商戶捐助,商戶最缺的什麽?自然是名聲,何況還有太子擔保可以科舉入仕,那可是祖墳冒青煙的大好事,商戶排最末,誰不想脫離商籍光宗耀祖?這些商戶就算以往有多鐵公雞,這回怕是都要上趕著來捐贈了。

    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們和無法勞作的老人小孩都有了妥善的安排,每一條都能減少難民的暴亂,加上參與救災就能得到安頓,誰還想發生暴亂?

    而君元惜也沒讓這些官員閑著,立即給每一位官員都安排了 事務,強製征收客棧,酒樓,茶樓等二樓以上的商鋪用來安頓百姓,銀錢會給。

    但隻是平日的價格,絕對不會讓這些商家發國難財,何況大部分商鋪都有那些商戶的,說不定大多都免費呢。

    除了這些被強製征收,一些完好無損的民房,院子,同樣如此,管你答不答應,不同意也得同意,事後會給錢糧,算是補償。

    太子的命令在整個遼北發布,所有官員必須立刻執行,至於百姓,有活命的機會哪裏還會拒絕,自然是上趕著去府衙排隊報名。

    這些都交給了官員們處理,至於君元惜帶著五個幕僚和三個郡守前往淮河方向查探情況,而葉綰綰也沒有閑著,君元惜將遼北所有醫者都交給了葉綰綰來號令,並且公布了葉綰綰是太子妃的身份,要所有人都積極配合。

    得知葉綰綰是太子妃,還是白神醫的弟子時,所有大夫都滿是尊敬,紛紛接受葉綰綰的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