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不著急娶妻。”……
  第77章 “我不著急娶妻。”……

  南洋商會地址設於正陽大街, 離繡坊不遠。

  宋奾這些日子不是在商會就是在鋪子裏,忙碌又充實。

  南洋商會初初成立,就連規章都未擬定, 宋奾既然答應了烏起隆,便也想盡一份心力, 能做一些是一些。

  為此尤四娘說她胳膊肘往外拐,說她一個東夏人還去幫南洋人想法子去賺自己人的錢。

  宋奾不這樣想,在烏起隆等人未到盛京前就有不少南洋人在這兒做些小生意,可他們常常因為人生地不熟而受欺負, 如今商會的設立就像是娘家裏來了人, 終於有人為他們撐腰。

  都是謀生的老百姓, 隻要不坑蒙拐騙不作奸犯科,老老實實做生意的, 東夏人與南洋人又有何異。

  宋奾正在看昨日邦卓與蔣侍郎草擬的商貿合約, 她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其中一些條目不止單純隻是交易, 背後許還蘊含著兩朝之間的利益相博,她須得從頭學起。

  孫娘子從側門進來,手裏端著碗甜湯。

  “宋姑娘,先用點東西吧,你這一大早的過來到現在都沒動過了。”

  孫娘子是前幾日才來的, 平日裏主要負責商會裏大大小小的雜事,也是除宋奾外的唯一一名女子。

  宋奾看了半日確實有些累了,她放下那幾張密密麻麻寫著字的紙, 雙手輕輕拍了拍臉頰,好讓自己清醒清醒。

  孫娘子將甜湯送到她跟前,“填填肚子。”

  “謝謝孫姨。”宋奾沒用多少就放下了碗, “孫姨,您之後不用給我做這些,商會裏的事情都有得您忙了。”

  隻要她在孫娘子就會過來送東西,今日是甜湯,昨日是糕點,害得宋奾都有些不好意思。

  “沒多少事,我見你們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這哪行啊,餓壞了身子可不劃算,我剛剛還給幾位大人送了過去。”

  宋奾略略放下心,問:“邦大人在嗎?”

  “烏起大人來過一趟,倆人方才一起出門去了。”

  “嗯。”

  這合約中她有好幾處疑惑,想著問一下邦卓,看來隻能改日了。

  宋奾說完又埋頭研究,孫娘子默默退了出去。

  剛出門就遇到個小廝,小廝與她一同走回廚房,“孫姨又特地給宋姑娘送湯呢?”

  孫娘子作勢要敲他的頭,“什麽特地,別亂說話,廚房還有,要喝自己去盛!”

  小廝輕巧躲過,嘖嘖道:“要我說,咱們是得好好緊著這位宋姑娘,那商約還沒定下來呢就先給了她看,邦大人就不怕她泄露出去?還有,我瞧著烏起大人對她比對邦大人還要上心,也不知什麽身份來曆。”

  “什麽身份來曆也不是你能管的,做好你的事。”

  倆人漸漸走遠。

  ,

  這日晚上宋奾沒怎麽睡著,腦海裏都是那些個條款。

  第二天早上先是去了一趟東安街處理繡坊事務,隨後直接到了商會。

  商會正堂大門敞開著,裏麵有說話聲傳來,邦卓應是在裏頭,宋奾讓人先稟了聲,得到回允後才進門。

  可剛邁過門檻她就愣了,衛淩也在。

  他坐在上首,同烏起隆倆人一樣望過來,眼神平靜。

  衛淩既在,他們肯定是在說事的,宋奾收回腳,“邦大人,我改日再過來。”

  “宋姑娘來得正好,快來。”烏起隆趕忙道,就差起身親自過來迎接。

  宋奾隻好進去,乖乖坐在一旁。

  衛淩移開目光,邦卓繼續問:“衛大人,東夏造船術是否歸屬民間所有?”

  “東夏的海外貿易一直掌握在一些大商戶手裏,這兩年朝廷才逐漸收回,造船一事確實還不是我們能管的。”

  “也就是,隻要有銀子,這船就是誰都能造?”烏起隆道。

  ===第91節===

  衛淩頷首。

  邦卓笑了,“東夏造船術比南洋好不知多少,那我們就趁這個機會多造它幾艘!”

  衛淩提醒一句,“這事早晚要掌控在朝廷手裏,隻是時日問題。”

  “那我們就早些造!”

  一旁宋奾默默聽著,想了想,還是說出口,“邦大人,我看過商會的賬戶,昨日也估算了咱們一趟船能掙多少銀子,我覺著,那些支撐不了我們造一艘船。”

  堂裏瞬間安靜下來。

  烏起隆與邦卓都皺著眉思考,若是在南洋,銀子的事哪用擔心,可這兒是東夏,他們確實一下拿不出那麽多。

  而上頭的人不同,他看向宋奾,一副正經商量的語氣,“你是如何想的。”

  宋奾對上他視線,冷靜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曾想過能不能直接在港口設廠提煉礦石,可這樣成本更大,而且東夏冶煉業曆來屬於官家,比造船更難實現。”

  “昨日我看了那合約條款,上頭說銅礦交易直接由官府運至碼頭,這樣一來南洋確實省心省力。”宋奾停了下來,問衛淩,“衛大人,我讓人問過,東夏最大的銅礦產地在西南對不對?”

  “不錯。”

  “西南距南清城約兩千多裏,而西南距南洋最北邊的城池不過才一千八百裏。”

  三人瞬間什麽都懂了,烏起隆立馬讓人去找輿圖。

  衛淩思考一會,說:“陸路距離雖短,可東夏與南洋之間還隔著一個百越國。”

  邦卓同時擔憂,“而且陸路最易出現盜匪,如今海盜已被清空,海路是最安全的一條商路了。”

  這些問題宋奾也有考慮過,“哪家盜匪會劫持一堆沒有用的礦石?他們還會提煉不成?至於百越國,若是烏起大人肯費些心力,沒有什麽是銀子辦不下來的事。”

  “這筆銀子用不著我們出,既然東夏少走了那麽一段路,那銅礦價錢方麵我們自然要再壓一壓。”宋奾越說越興奮,“如果這條道建起來了,那不止能用它來運銅礦。”

  “邦大人,冒昧問一句,我見合約上還約定了糧食玉米等的貿易,可據我所知,海上濕氣重,這些糧食到了南洋可會受潮長黴?”

  邦卓還停留在陸路一事上沒回過神,是衛淩答的她,“會,糧食在海上走半月,基本上外麵一層就不能食用了。”

  “既如此,糧食走陸路是否會更好?”

  “自然是陸路更好。”衛淩點頭,問她:“糧食不同礦石,盜匪如何處理?”

  “盜匪對朝廷對老百姓來說總是禍害,無論是不是為了商貿都應根除。”

  宋奾停頓一會,“因此要等專門的商道建起來後才好運輸糧食等物,衛大人,此事不隻對南洋有利,對東夏,甚至對百越亦是有莫大的好處,三個地方貫穿流通,陸路海路同時運作,那定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業。”

  烏起隆與邦卓都沒有說話,倆人無聲對視。

  衛淩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期盼。

  宋奾見他隻看著自己,表情不明,又感覺自己說得是不是有點多了,捏緊了手裏的帕子,“我,我隻是這樣想,要實現定然是有諸多困難的。”

  衛淩捕捉到她眼裏暗下去的光,道:“此事我會與聖上商議。”

  宋奾頓時呼了口長氣。

  衛淩勾了勾唇,“你說你昨日看了那合約,可還看出什麽來?”

  “嗯,,”宋奾猶豫一下,有些事她隻是疑惑或者說看不懂,她本來隻想問問邦卓的,這場景下好似不好說這些,而且她剛剛才沒頭沒腦的說了那麽多,,

  誰知烏起隆也熱情看著她,“宋姑娘但說無妨。”

  宋奾斟酌了一下語句,“我不大懂,一匹軟煙羅錦在盛京要賣二兩,為何賣到南洋就隻需一兩?這樣商家不就會虧本?”

  烏起隆正欲開口,卻不及衛淩快,“商家不會虧本,而且你看到的隻是最低定價,屆時具體成交價格如何還要視情況而定。”

  “這樣的話,若是官商勾結,低價從南洋進購,瞞而不報,高價賣給老百姓,那他們不是賺得盆滿缽滿?”

  “你說的是漏舶。”衛淩答她。

  宋奾第 一回聽見這個詞,“何為漏舶?”

  “漏舶即為走私,商人為謀私利避開朝廷擅自買賣兩國商品,此前東夏不甚注重商貿一事,下屬官員對於漏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兩年前重新整治,海上商貿立了規矩,凡是商品出入必有記項。”

  “這還是多虧了衛大人呢。”烏起隆插一句。

  衛淩繼續道:“如今時日尚短,待日後一一完善或可見成效。”

  他解釋得很清楚,宋奾一下明白過來。

  過了會,他又問,“還有嗎?”

  宋奾看向他,“裏麵寫了南洋所需商品由皇商提供,可如今盛京皇商不過吳家、金家與張家,他們雖家大業大,可又如何滿足得了一國所求?”

  “就算他們能吃得下,商品來源不過也是從各個零散商戶中購買,多了這一層,價格又多抬了抬。”

  細枝末節的事衛淩未曾參與,聽她這麽一說他也能想出對策,不過他還是問:“你覺得怎樣做更好?”

  “我昨夜想了想,皇商既然是皇商,自是有他們的資質在,可別家商戶難道就沒有資質?雖然商戶們始終會獲利,可為何不能去掉中間這一層呢?”

  “怎麽去?”

  “篩選符合條件的商家,給他們發放公憑,兩朝商戶直接交易。”

  衛淩沉默一會,問烏起隆,“你覺得如何?”

  烏起隆想也沒想,“可行。”

  後來宋奾又說了幾條,衛淩都一一給她解釋,她頭一回覺得自己所知實在太少,一下沒忍住,越問越多。

  說著說著才發現屋子裏隻有她與衛淩兩個人,宋奾反應過來,“烏起大人與邦大人呢?”

  衛淩雙眸含笑,“應當是用飯去了。”

  宋奾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看外頭天色,“這什麽時辰了?”

  “大概未時一二刻。”

  那都過了晌午,宋奾咬了咬唇,“對不住,我問的好像有些多了。”

  “無妨,你說的都很有用,晚些邦卓會再與蔣侍郎商議。”

  能有這麽多問題,是個人都看得出她做了多少功課,細致到衛淩不得不佩服。

  宋奾不再說合約的事,“嗯,你也餓了吧,我讓孫姨熱些飯菜送過來。”

  衛淩卻道:“不用,阿奾,你先幫我把白亦叫進來。”

  宋奾連忙出門去,可找了一圈都沒找到白亦,隻好返回,“沒見著白亦。”

  衛淩蹙了蹙眉,臉色看起來不是很好,她便問:“你怎麽了?不舒服嗎?”

  他倒也沒藏著掩著,“阿奾,我得去趟茅廁。”

  宋奾霎時僵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才斷斷續續說:“啊,我,我推你去。”

  茅廁在商會院子的角落裏,這一路實在尷尬,她左看右看就盼望著能見到個小廝,可這兒會神奇的居然連個人影都沒有。

  衛淩好似察覺到她的緊張,低聲笑了笑,“阿奾,我能走,你別怕。”

  “啊?你能走?”

  “嗯,扶著東西我自己能走。”

  他這樣一說宋奾確實放下心了。

  “你這腿到底什麽時候能好?”

  衛淩想起法雲寺她說的話,笑意瞬間沒了,“我不著急娶妻。”

  娶妻?宋奾腦子轉了一圈,明白過來後不由笑道:“我不是說那個,你好歹也是一國首輔,總不能一直坐在輪椅車上辦事吧?”

  商會才剛搬進來不久,院子裏什麽都沒有,光禿禿一片,宋奾雖對這院子還不是很熟,可茅廁她還是知道在哪裏的,她推著他小心避過坎坷處,往茅廁去。

  他許久後才說,又不似答她的話:“我會站起來的。”

  宋奾沒聽清,她隻看見另一頭有人走過,連忙出聲把人叫了過來,把衛淩交給他後大大鬆了口氣。

  她沒走,就站在院子裏等,心緒有些複雜。

  今天的衛淩說了許多,耐心且認真,讓她那時幾乎忘了他曾是她的枕邊人。

  她其實還是很佩服他的,這樣的人做什麽不成?

  若是沒有那些過往,她說不定也會像外麵的小姑娘一樣,心心念念要嫁給他。

  ,

  衛淩出來時見她還在,臉上湧現了絲笑意,“阿奾。”

  宋奾回過身,走到他身後,“我送你回去,先去吃些東西。”

  “不用,我得去見外祖母了。”

  宋奾一怔,問:“長公主如今身體可好?”

  “不大好。”

  長公主以前待她不算親近,不過也未曾苛待。她偶有聽到些消息,說是長公主長久臥床,怕是大限將至。

  她最看不得聽不得這些事情,她難以想象一個人徹底離開人世間是什麽滋味。

  當初宋璿走時她花了好常時間才走出來,若是娘親,,她不敢再想了。

  再出口時聲音有了些哀色,“你也別太擔心了,長公主自有她的福氣。”

  他應了聲,“嗯。”

  話音剛落,白亦迎麵走來,看見倆人單獨待在一起,堪堪停下腳步,道:“郎君,我把馬車趕過來了,現在走嗎?”

  “走吧。”他自己轉了輪子,正對著宋奾,“阿奾,你若是還有什麽不懂,可以隨時來找,,”

  那個“我”字被吞了回去,“來找烏起隆和邦卓。”

  “好,我知道了。”

  長公主府。

  秦沛親自出門相迎,正廳裏秦公幾人狀態都不是很好。

  衛淩問了幾句,往長公主臥室去。

  屋子裏藥味很重,長公主仿佛知曉了他會過來,靠在床上等著。

  衛淩突然間害怕起來了,停在門外麵沒動。

  長公主低聲咳嗽,看著門口的人十分不滿,“怎麽的,不敢來見我這個老太婆了?”

  ===第92節===

  衛淩這才鼓了勇氣讓白亦推進去。

  “外祖母。”

  “哼,你還知道我是你外祖母呢。”長公主臉色蒼白,精神勉強撐著。

  “您別氣,身子要緊。”

  “身子要緊?現在知道身子要緊了?”長公主瞥了眼他的腿,“你把那些什麽個人參藥材都拿回去,我用不著。”

  “外祖母,我沒事的。”

  長公主又咳了咳,衛淩連忙端起一旁的水,長公主擺了擺手,掩著帕子好一陣才緩過來,微弱朝下人們道:“你們先出去。”

  等屋子裏其他人都走了,長公主才問:“回過將軍府了?”

  “是,回過幾趟。”

  端容郡主前些日子把他求的平安符送了過來,長公主便知他沒告訴將軍府真相,也沒和衛海奉倆人鬧掰。

  她猜對了,這孩子就算知道了那些事,還是會藏著,隻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

  長公主歎聲氣,“我沒多少日子了,往後你好好的,不要鬧性子,將軍府和長公主府都會是你的庇護。”

  “端容如今變了許多,你想做什麽便去做什麽,不要等人生臨到頭了才後悔。”

  “還有,不要與宮裏的人走太近,你官雖大但也不能胡作非為,凡事先保全自己。”

  衛淩抿唇,低低“嗯”了聲。

  長公主儼然一副交代後事的模樣,讓他把來時想說的話都咽了下去,外祖母瞞了大半輩子,既然那樣不想讓他知道,那他繼續裝作不知道好了。

  長公主望著他,突然笑了,“你剛生下來時誰也不像,皺巴巴的,現在倒越長越像荷娘那個小丫頭了,連性子也一樣,執拗到不行,當初她真是說走就走,頭也不回。”

  “你別怪她,這個世上沒有人比她希望你過得好,也沒有人比她過得更苦。”長公主道,“域川,你可知你為何取單字一個‘淩’?”

  衛淩搖頭。

  長公主眼裏好似有淚珠在打轉,“荷娘什麽都沒留下,我便自私了一回,將她的姓氏作了你的名。”

  衛淩驚得說不出來話來,他能找到的所有關於荷娘的信息都未曾提到過她的姓氏,就連宮裏二十多年前的名帖都隻是“荷娘”兩字。

  怎麽會,,

  過了許久,一道哀傷卻又釋然的聲音傳出,“你如今好好活了下來,我下去跟她也算有了交待。”

  “外祖母,,”

  “好了,回去吧,我累了。”

  三日後,長公主與世長辭,舉國哀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