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臘月二十七的新情況
第122章 臘月二十七的新情況
出了安州的州衙,裴芝奇忙到門外解開韁繩,上了馬。
隻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得回到州衙,找娘子的時間很緊迫。
路上全都是逃難的百姓,裴芝奇在馬上眼睛左右來不及看,而且屋子還有院子裏的人根本看不到,他幹脆直接一邊騎馬一邊喊娘子,希望娘子能聽到他的喊聲能出來找他。
可是一個時辰的時間,裴芝奇騎馬跑遍了至少大半座城,喊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也沒有見到娘子的身影。
路上每遇到形似娘子身材穿著紅衣的女子裴芝奇都趕忙上前查看,卻都不是娘子。
娘子她應該與兄長的家人們在一起吧……但是也沒有看到兄長家的人。
不知娘子是不是在哪個院裏沒有聽到他的聲音,還是娘子根本沒來安州城?
一邊騎馬一邊找,大海撈針的感覺讓裴芝奇心急如焚又十分無力。娘子從來沒有受過這種逃難的苦,不知此時狀況如何了,一想到這裏他就心如刀割。
那天他若再晚一些出發,就不會和娘子分開了。
再後悔都無濟於事,事已至此,隻能希望娘子平平安安。娘子那般冰雪聰明,一定不會……
裴芝奇又想起他第一天去書院那日的晚上,他不放心回到家,娘子因為怕黑不敢回家待在馬路邊,快要凍僵的樣子。
“娘子!娘子你在哪!我是裴芝奇!我來接你了!”他不由得聲音又大了幾分。
路上的百姓們見到一個書生騎馬疾奔,尋找他的娘子。
見慣了分離的百姓們看了看這個書生,又收回視線繼續打盹兒。這年頭,再也不能相聚的分離還少嗎?
*
裴芝奇這一趟最終也沒能找到黎小刀。
已經答應過山長要將安州牧的回信及時送回,估摸著差不多快一個時辰了,裴芝奇隻好調轉馬頭,趕回安州州衙。
既然來一趟找不到娘子,今日將信送回,再連夜趕回安州城,再跑一趟就是。再來的話,就一直待在這裏,直到找到娘子為止。
裴芝奇在心中計劃。
回到安州州衙,裴芝奇徑直來到方才拜見安州牧的花廳,果然安州牧和師爺都在。
與來時不同的是,這次安州牧不但沒打瞌睡,反而坐得直直,桌上還多了一杯茶水。
進了花廳向堂上的安州牧和師爺都行過禮之後,師爺拿了一封信遞給裴芝奇:“有勞你了,將這封信再送回給靜德書院的山長老先生。”
裴芝奇將信收好,答道:“我定會將信及時送到。隻是不知……”
裴芝奇也很想知道安州牧的決定究竟如何。
雖然從此時安州牧對他的態度來看他應該猜得八九不離十。
“放心吧,晁大人與我定會在明日午時之前牢牢守住城門”,師爺朝裴芝奇笑道。
“你趕路辛苦了,將這杯茶喝了再走吧”,安州牧坐在椅子上客氣道。
裴芝奇便徑直上前,飲了茶,又道了謝。
“那便不耽擱了,州牧大人,師爺,告辭”。
說罷裴芝奇便轉身急步向外走去。
他要快快趕回靜德山,將信送回之後,還要再快快返回安州城。
今天已是臘月二十六了,沒想到成親之後和娘子一起過的第一個年,竟是這般不堪。
也不知道來省城的父親母親如何了,現在省城的城門都被倭寇占領,正常情況百裏之外的百姓都會收到消息折返,希望父親母親也已順利返回白馬村。
至少要在過年之前找到娘子。
馬背上匆匆奔回靜德山的裴芝奇思緒萬千。
*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這間破屋子裏每天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也隻能吃幹糧,還是因為屋子裏人多很氣悶的緣故,在安州城這個破落屋子已經待了大約五天的黎小刀感覺整個人都有點意識迷蒙,精神恍惚,甚至開始思考為什麽世界有黑夜也有白天,為什麽人要分男女,人性的本質是什麽,之類的哲學問題。
王廚娘見她精神狀態不好,這天晚上讓黎小刀枕在她腿上,人蜷縮著半躺下好好睡一覺。
幸虧黎小刀身材嬌小,才剛剛好能蜷得下。
能半躺著果然睡得好多了,臘月二十六日這天晚上是黎小刀逃難以來睡得最好的一天,好到第二天早上出了事,大家都跑到屋外了她還沒醒。
後來還是被哥哥硬拽醒的。
“怎麽了?”黎小刀揉揉眼睛,看到王廚娘還坐在這裏陪著自己,身旁是叫醒自己的哥哥,除此之外整間屋子竟然空了?
“發生什麽事了?這屋子裏的人呢?”黎小刀看看哥哥,又看看王廚娘,疑惑道。
“早上從南城門那邊兒過來的人,說倭寇已經把安州城的南城門給圍了,現在大家都跑到北城門口,隨時準備逃走了”,黎小鑫皺眉道:“你醒了就快起來吧,這裏離北城門不遠,咱們也拉上東西去那邊侯著。”
哥哥說這話的時候心裏肯定不是滋味兒,黎小刀明白,因為已經六七天過去了,帶來的的幹糧剩得也不多了,再繼續往北逃,還不知道夠不夠走到下一座城。
沒有人想繼續往北逃,哥哥準備充分尚且如此艱難,更何況那些沒什麽準備的百姓,好多人已經靠著每天南北兩個城門放粥來救命。
黎小刀爬起來,和王廚娘還有哥哥一起將席子卷起來係好繩子,然後抱出院子放到板車上。
齊氏和小豆子他們都已經在院外邊兒忙活,正收拾馬車和板車上的東西。昨天雨停了,今天天氣不錯,一大早豔陽高照,藍天白雲,大家一邊幹活一邊曬暖暖,順便透透氣,最近在那間屋子裏真是憋壞了。
待東西整理好,人也齊活了之後,逃難小隊又開始向北門進發。
黎小刀和哥哥一塊兒走著,邊走邊聊。昨晚睡得好,她精神好了些。
“待會兒到了北門我們也領粥喝吧!一是能節省糧食,二是好歹是口熱飯,吃得舒服些”,黎小刀建議道。
“好主意,午時放粥,在午時之前我們應該也能趕到了”,黎小鑫點頭表示讚同。
“哥哥,我還是想說,我昨天好像聽見了……”
黎小刀話還沒說完便被哥哥打斷了:“快停住,說過了你那是人恍惚了,我們都待在一間屋子裏,我怎麽沒聽見妹夫的聲音?你耳朵比我靈不成?”
“所以說你那個時候睡著了……”黎小刀還是不想承認昨天中午聽到相公的聲音是錯覺或者幻聽。
“那你跑出去見到人沒有?”黎小鑫又問。
“沒有……”黎小刀歎氣道。
“我知道你思妹夫心切,但是他人在靜德山呢,怎麽可能來這兒?別傻了,快走吧,你看,北門就快到了”,黎小鑫對妹妹好言相勸。
出了安州的州衙,裴芝奇忙到門外解開韁繩,上了馬。
隻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得回到州衙,找娘子的時間很緊迫。
路上全都是逃難的百姓,裴芝奇在馬上眼睛左右來不及看,而且屋子還有院子裏的人根本看不到,他幹脆直接一邊騎馬一邊喊娘子,希望娘子能聽到他的喊聲能出來找他。
可是一個時辰的時間,裴芝奇騎馬跑遍了至少大半座城,喊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也沒有見到娘子的身影。
路上每遇到形似娘子身材穿著紅衣的女子裴芝奇都趕忙上前查看,卻都不是娘子。
娘子她應該與兄長的家人們在一起吧……但是也沒有看到兄長家的人。
不知娘子是不是在哪個院裏沒有聽到他的聲音,還是娘子根本沒來安州城?
一邊騎馬一邊找,大海撈針的感覺讓裴芝奇心急如焚又十分無力。娘子從來沒有受過這種逃難的苦,不知此時狀況如何了,一想到這裏他就心如刀割。
那天他若再晚一些出發,就不會和娘子分開了。
再後悔都無濟於事,事已至此,隻能希望娘子平平安安。娘子那般冰雪聰明,一定不會……
裴芝奇又想起他第一天去書院那日的晚上,他不放心回到家,娘子因為怕黑不敢回家待在馬路邊,快要凍僵的樣子。
“娘子!娘子你在哪!我是裴芝奇!我來接你了!”他不由得聲音又大了幾分。
路上的百姓們見到一個書生騎馬疾奔,尋找他的娘子。
見慣了分離的百姓們看了看這個書生,又收回視線繼續打盹兒。這年頭,再也不能相聚的分離還少嗎?
*
裴芝奇這一趟最終也沒能找到黎小刀。
已經答應過山長要將安州牧的回信及時送回,估摸著差不多快一個時辰了,裴芝奇隻好調轉馬頭,趕回安州州衙。
既然來一趟找不到娘子,今日將信送回,再連夜趕回安州城,再跑一趟就是。再來的話,就一直待在這裏,直到找到娘子為止。
裴芝奇在心中計劃。
回到安州州衙,裴芝奇徑直來到方才拜見安州牧的花廳,果然安州牧和師爺都在。
與來時不同的是,這次安州牧不但沒打瞌睡,反而坐得直直,桌上還多了一杯茶水。
進了花廳向堂上的安州牧和師爺都行過禮之後,師爺拿了一封信遞給裴芝奇:“有勞你了,將這封信再送回給靜德書院的山長老先生。”
裴芝奇將信收好,答道:“我定會將信及時送到。隻是不知……”
裴芝奇也很想知道安州牧的決定究竟如何。
雖然從此時安州牧對他的態度來看他應該猜得八九不離十。
“放心吧,晁大人與我定會在明日午時之前牢牢守住城門”,師爺朝裴芝奇笑道。
“你趕路辛苦了,將這杯茶喝了再走吧”,安州牧坐在椅子上客氣道。
裴芝奇便徑直上前,飲了茶,又道了謝。
“那便不耽擱了,州牧大人,師爺,告辭”。
說罷裴芝奇便轉身急步向外走去。
他要快快趕回靜德山,將信送回之後,還要再快快返回安州城。
今天已是臘月二十六了,沒想到成親之後和娘子一起過的第一個年,竟是這般不堪。
也不知道來省城的父親母親如何了,現在省城的城門都被倭寇占領,正常情況百裏之外的百姓都會收到消息折返,希望父親母親也已順利返回白馬村。
至少要在過年之前找到娘子。
馬背上匆匆奔回靜德山的裴芝奇思緒萬千。
*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這間破屋子裏每天晚上休息不好,白天也隻能吃幹糧,還是因為屋子裏人多很氣悶的緣故,在安州城這個破落屋子已經待了大約五天的黎小刀感覺整個人都有點意識迷蒙,精神恍惚,甚至開始思考為什麽世界有黑夜也有白天,為什麽人要分男女,人性的本質是什麽,之類的哲學問題。
王廚娘見她精神狀態不好,這天晚上讓黎小刀枕在她腿上,人蜷縮著半躺下好好睡一覺。
幸虧黎小刀身材嬌小,才剛剛好能蜷得下。
能半躺著果然睡得好多了,臘月二十六日這天晚上是黎小刀逃難以來睡得最好的一天,好到第二天早上出了事,大家都跑到屋外了她還沒醒。
後來還是被哥哥硬拽醒的。
“怎麽了?”黎小刀揉揉眼睛,看到王廚娘還坐在這裏陪著自己,身旁是叫醒自己的哥哥,除此之外整間屋子竟然空了?
“發生什麽事了?這屋子裏的人呢?”黎小刀看看哥哥,又看看王廚娘,疑惑道。
“早上從南城門那邊兒過來的人,說倭寇已經把安州城的南城門給圍了,現在大家都跑到北城門口,隨時準備逃走了”,黎小鑫皺眉道:“你醒了就快起來吧,這裏離北城門不遠,咱們也拉上東西去那邊侯著。”
哥哥說這話的時候心裏肯定不是滋味兒,黎小刀明白,因為已經六七天過去了,帶來的的幹糧剩得也不多了,再繼續往北逃,還不知道夠不夠走到下一座城。
沒有人想繼續往北逃,哥哥準備充分尚且如此艱難,更何況那些沒什麽準備的百姓,好多人已經靠著每天南北兩個城門放粥來救命。
黎小刀爬起來,和王廚娘還有哥哥一起將席子卷起來係好繩子,然後抱出院子放到板車上。
齊氏和小豆子他們都已經在院外邊兒忙活,正收拾馬車和板車上的東西。昨天雨停了,今天天氣不錯,一大早豔陽高照,藍天白雲,大家一邊幹活一邊曬暖暖,順便透透氣,最近在那間屋子裏真是憋壞了。
待東西整理好,人也齊活了之後,逃難小隊又開始向北門進發。
黎小刀和哥哥一塊兒走著,邊走邊聊。昨晚睡得好,她精神好了些。
“待會兒到了北門我們也領粥喝吧!一是能節省糧食,二是好歹是口熱飯,吃得舒服些”,黎小刀建議道。
“好主意,午時放粥,在午時之前我們應該也能趕到了”,黎小鑫點頭表示讚同。
“哥哥,我還是想說,我昨天好像聽見了……”
黎小刀話還沒說完便被哥哥打斷了:“快停住,說過了你那是人恍惚了,我們都待在一間屋子裏,我怎麽沒聽見妹夫的聲音?你耳朵比我靈不成?”
“所以說你那個時候睡著了……”黎小刀還是不想承認昨天中午聽到相公的聲音是錯覺或者幻聽。
“那你跑出去見到人沒有?”黎小鑫又問。
“沒有……”黎小刀歎氣道。
“我知道你思妹夫心切,但是他人在靜德山呢,怎麽可能來這兒?別傻了,快走吧,你看,北門就快到了”,黎小鑫對妹妹好言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