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太不要臉了
  第275章 太不要臉了

  皇上看著大殿之上跪著的曹驥良,恨不能直接將他拖出去砍嘍,五十萬大軍呀,就這樣麽沒了。

  而且這可是他親自部署的一隻算得上親兵的軍隊,要不是曹玉坤哄騙,怎麽可能交給這個草包手裏,現在就剩下二十個人回來,他為何不死在外麵,還能得個英勳的稱號,現在跪在那裏,又哭又嚎的,還想讓他如何。

  曹玉坤自然是看出皇上那陰狠的表情了,上前一步來。

  “皇上,老臣自知犬子無能,此戰役失利,也算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損失了五十萬大軍,也實屬大罪,還請皇上明斷。”

  這就是在給皇上一個下馬威,皇上怎麽可能不明白,他現在恨不能掐死這對父子倆。

  可他不能這樣做,朝中眾官員有多少私心,他信任的人不多,而曹玉坤就是他所信任的人之中,最看重的,而且還是一國丞相,百官之首。

  對他的這種仁厚還是要有的,不能讓人詬病他不近人情,不體恤朝臣疾苦和難處。

  但他必須強忍下心中那股憤怒,對著曹玉坤伸了下手:“曹愛卿,朕自然是明白此一役的難處,那裏非比一般的城池,山匪又盤踞多年,哪裏那麽好清理的,曹將軍此次可以平安回朝,也算是慶幸了,功過相抵,還是回府好好養傷吧。”

  “老臣謝吾皇恩典!”曹玉坤提著的心這才算是放了下來,高呼一聲的跪地拜謝。

  曹驥良也鬆了口氣,這算是又撿回一條命呀,也跟著大聲拜謝著:“謝皇上恩典,吾皇萬歲,萬萬歲!”

  皇上輕揮了下手,這才看向一身戎裝的林皓軒:“鄑陽大世子親率兵平亂,並救回曹將軍,有功,賞!”

  “謝皇上!”林皓軒隻是中規中矩地施了一禮。

  皇上再問:“皓軒,在戰報之中稱,已經將那裏的山匪全部清剿了,為何你會如此神速?”

  林皓軒明白,他這就是在雞蛋裏挑骨頭,無非因他是蕭沐庭的下屬,就是想從此一事中找出宸王的毛病來,好治他的罪。

  “回皇上的話,燕西郡地勢險要,向來都是易守難攻之地,山匪盤踞臨海處的密林之中也是仰仗了這一優勢,但他們忘了,他們的弱點在背後的海麵上。”林皓軒淡然地笑道。

  “海麵?你是用的船隊?”皇上在驚訝之餘,還有些驚恐。

  林皓軒搖頭:“船隊算不上,就是征用了當地船民的小船,將所有人分批分次地運到了山岩後麵,從那裏進攻上山,打了這些山匪一個措手不及,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曹驥良將軍所率的鎮南軍身上,根本沒有防備,身後還會有人上山,所以,末將才會在擒了匪首後,打贏了這場仗。”

  曹玉坤一聽,立即來了精神,馬上道:“這麽說,也是鎮南軍起到了主要的牽製作用,方才能讓你們得逞得。”

  林皓軒輕皺眉地看著他:“曹丞相,什麽叫得逞啊,這叫戰術,當時曹將軍準備率兵出征時,本將軍可是提醒過他的,而且把作戰的方法也是告知他的,當時曹將軍信誓旦旦的說記住了,誰知道會是這種結果,也就是我們去得及時,不然,也救不了曹將軍活著回來呀。”

  曹玉坤卻依舊冷著臉,再對皇上道:“皇上,此一役也並非說是平遠軍之功,也有鎮南軍的拚死牽製,方才勝利的,鎮南軍的將士可都是忠烈呀。”

  林皓軒冷哼一聲:“曹丞相,您老這是急糊塗了不成,皇上從來沒說這鎮南軍的人是叛軍呀,隻是皇上在詢問本將軍,這一仗是怎麽打了,本將軍也是如實匯報,你怎麽還扯到了忠烈與叛軍的性質上來了呢?”

  曹玉坤馬上對皇上道:“皇上,老臣絕無此意呀,望皇上明鑒,莫要聽信鄑陽侯大世子的胡亂之詞。”

  寶慶郡王這時開口了:“皇上,本郡王有一句話想說。”

  “皇叔請講!”皇上表情緩和地對他伸手,卻再看向曹玉坤時,還白了他一眼。

  寶慶郡王道:“曹丞相應該是擔心曹將軍過甚了,所以憂心之下,必有失言,還望皇上看在曹丞相往日忠心的份上,網開一麵,可是本王還真有句話,要對曹丞相說,你想為自家兒子爭功名,也不是這般的爭法,有些太不要臉了。”

  這話說得過於隨便,也不適於在朝堂這種嚴肅的地方來說,可寶慶郡王就說了,而且還得到了朝堂之上的半數以上的官員認同。

  曹玉坤馬上要辯解,就被寶慶郡王打斷了:“本王的話還未說完,曹丞相安靜地聽著,此一役,本是曹將軍自請的戰書,也呈皇上批複後,方會出征的,對於地形的不了解,可以先行部署,再行進攻,曹將軍指揮不力,讓聖奏損失五十萬大軍,這本是大罪,皇上開恩,隻因曹將軍也受傷而歸,並未處罰,曹丞相應當感恩才是,怎麽會在皇上詢問鄑陽侯大世子援助解救曹將軍一事上,還要如此詆毀呢。”

  “皇上明鑒呀,老夫絕無爭功之意,也無詆毀之詞,老匹也隻是據實分析呀……皇上,明鑒呀……”曹玉坤跪在地上唱起了哭腔。

  寶慶郡王白了他一眼後,對皇上再施禮:“皇上,以臣之見,此次一役,鎮南軍以全軍之力,平剿盤踞於燕北郡的山匪有功,但因曹將軍指揮不當,使得鎮南軍全軍覆滅,也有過,功過相抵,不獎罰乃是皇上英明之舉。”

  朝臣們也跟著一起道:“皇上聖明!”

  皇上暗鬆了一口氣,他原本還真是想借這些人之口,指出一些此事與蕭沐庭有關的證據來,可卻沒說出來呢,就被人家駁得啞口無言,看來,隻能再找別的事端了。

  而現在他麵對著滿朝文武,也不好太明顯,隻能點頭:“眾愛卿平身,可此一役鎮南軍幾乎殆盡,重建之事也刻不容緩,立即招兵重組,主帥就暫定由……”

  兵部尚書立即上前:“臣舉薦鄑陽侯大世子,還望皇上應允!”

  皇上愣了愣,朝堂之上附議的人很多,他本不想如此,隻因林皓軒是蕭沐庭的人。

  可他轉念一想,這還真是個拆分他們的好機會,誰會一輩子甘願給別人當小弟呢,誰不想自立門戶。

  “準奏!”他大聲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