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相白首(2)  太上皇陛下駕崩
  第91章 相白首(2)  太上皇陛下駕崩

  孩子們過年的時候, 第一次沒有跟刕晴牙在一起。

  除夕守歲,丹朝還死活不去睡,覺得阿爹不在家, 他就是唯一男子漢,必須要承擔起家裏的責任, 於是一晚上吃了無數的甜食,填飽了肚子努力睜眼睛。

  折霜其實本來打算過一會就去睡的, 但是丹朝如此,她就不能睡了,隻能陪著一起, 兩人一起大眼瞪小眼, 瞪到了天明。

  倒是丹陽沒有一點兒的守歲的自覺, 雖然沒有去屋子裏麵睡, 但是她躺在折霜的膝上趴著睡, 秦媽媽和劉媽媽見了,連忙拿著一張小榻過來給她躺著,旁邊有爐子, 燒的旺, 倒是也不冷。

  親媽媽和劉媽媽如今感情要好,還約定了大年初一互相去對方家裏送財神。這又是一種鄉間說法,說是過年這幾天, 要是拿著一張財神像去別人的家裏,也算是送財神, 主人家是要拿一些米或者錢財給送的人。

  每年劉媽媽都要被賺上一筆銀子,今年她不想了,跟秦媽媽約定了互相送,不讓這一份財神貼紙給別人賺——銀子再少也是肉, 她要留給幹孫女的。秦雨和桃令生了個女兒,劉媽媽愛的跟什麽似的,每回還跟秦媽媽這個真祖母爭孩子抱。

  因為太喜歡了,劉媽媽就想約個兒女親家,秦媽媽不同意。“俗世夫妻,就是青梅竹馬長大的,年少情誼,何幹多過的不好之人,咱們老家夥就不要摻和了,隨意她們長大了之後怎麽選。”

  這話實在是看的明白,兩人這話是在折霜身邊的什麽,便得了她的讚賞,“給片金葉子吧。”

  秦媽媽大喜,便要再說些人生感悟出來,被折霜趕跑了。大年初一,她往年是四處走動,今年卻上午走了幾家親熱的,下響帶著孩子去看太上皇陛下和太後娘娘。

  太後娘娘的身體好的很,但是太上皇陛下的身體卻越來越差,兩個孩子曾見跟在刕晴牙後麵跟著太上皇陛下種田,很受他的喜愛,時不時就要賞賜些東西,孩子們便常記掛著他。

  就為這,威遠侯夫人就羨慕的不行,“不愧是你教出來的孩子,以後又是兩個你。”

  在這京都裏麵呆著,不過就是討那幾個人喜歡就行。之前折霜做到了,如今她的孩子看起來也做到了。

  一代又一代,所以才能稱之為百年世家。

  威遠侯夫人是這般想的,其他人自然也是這般想的。她去靈園的時候,是要出城門的,城門口遇見好幾家夫人,打了招呼,一個小聲的道:“我瞧著她進皇後和靈園就跟回自己家一般。”

  另外一個就趕忙道:“可別亂說。”

  最開始說話的婦人更加小聲了,“宮中皇後不是你姐姐麽?怎麽光親她不親你?對你如此疏遠。”

  被問到的夫人臉紅了紅,“我是庶女,她一向瞧不起。”

  另一人就歎氣一聲,“哎,你也是命不好,改日我帶你進宮去,娘娘應也會見你,這感情麽,一來二去就處出來了,你看看皇後跟折霜,也是當年慢慢的相處出來的,剛開始可不這般親昵。”

  皇後的妹妹知道這是以自己為理由進宮,但她又不敢反抗,年少的時候跟嫡姐爭這個爭那個,但是真等到嫁人了,反而覺得娘家好,嫡母也和氣。

  她看著折霜遠去的馬車,倒是好一頓豔羨。

  另一邊,馬車進了靈園,丹朝和丹陽嗷嗷叫喚往裏麵跑。雖然孩子們人小鬼大,知道了一些等級規矩,但是他們正在懵懂的時候,即便是覺得表舅舅皇帝有些不可接近,可沒有住在皇宮裏麵的太上皇陛下和太後娘娘的靈園是可以放肆的。

  剛開始折霜還讓他們別亂叫喚,後來太上皇陛下一縱容,他們就憋不住了,在園子裏麵使勁的鬧騰。

  太上皇陛下早就得了消息他們要來,一直豎著耳朵聽,一聽就笑,“將來打仗肯定是厲害的,聽這聲音,叫的多響亮。”

  老太監雖然不知道叫聲跟打仗有什麽關係,但是肯定要附和這句話的,笑著點頭,“是啊,真的很響亮啊。”

  坐在旁邊的太後娘娘:“……”

  不過,她倒是也覺得兩個孩子好。

  “定然是他們記得要來,往年大年初一,阿霜可不敢來這裏。”

  太上皇陛下也覺得是,等兩孩子呼啦啦跑進來,帶起了一陣涼風時,他就笑了。

  “你們跑這般快,把你們阿娘也落下了。”

  丹朝:“阿娘在後頭,丟不了。”

  他歡喜的拿出自己剪出來的壽桃,“太上皇陛下,給您這個,這個是我剪的,我和妹妹都剪了。”

  丹陽的給了太後娘娘,她的還不一樣,上麵還用紅紙剪了個黑字。

  太後娘娘:“這是為什麽啊?”

  第105,

  丹陽:“以後您的頭發就黑了。”

  太上皇陛下和太後娘娘一時間都沒有明白他們的意思,還是折霜在後麵快走進來,笑著道:“家裏的兩個媽媽送財神,他們就學到了,以為送什麽,就有什麽。”

  太上皇陛下哈哈大笑,“那就是給朕送了平安長壽吧?”

  丹朝一個勁的點頭,“財神有銀子,您不需要銀子啦,我想要您一直活下去。”

  老太監都聽得差點下跪,你這話是什麽意思?說的太上皇陛下就要去世似的。

  但是他也算是皇帝身邊伺候的老人了,知曉沒準,孩子的正好是太上皇陛下喜歡的。果然就見他高興的將人抱在腿上坐著,“是嘛,丹朝喜歡朕長長久久活下去?可那都成老妖怪了。”

  丹朝疑惑起來,他確實知道老妖怪可以活很長時間,但他到底聰慧,很快搖頭道:“那您就做個神仙吧?神仙也是長長久久的。”

  孩子的話最是讓人歡喜,太後娘娘也抱著丹陽不撒手,“那丹陽定然是看著本宮的頭發有白了,才希望頭發變黑對不對?”

  折霜笑起來,“許是上回來的時候,見了太上皇陛下喝安神藥,覺得他病了,又前些日子,剛知道生死,傷心了好久,我跟他解釋了許久太上皇陛下的藥是補藥,他才放心,可到底心裏存了念頭,這不,一知道大年初一可以送福氣,就要來。”

  又跟太後道:“她的眼睛倒是利,我都沒瞧見你的白頭發,滿頭青色,哪裏有白的了?她卻看見了,一個勁強調看見了,一定要剪個黑字過來。”

  太後就笑,“你如今心裏哪裏有我們,還是丹朝和丹陽好。”

  於是留下他們在園子裏麵過夜,折霜晚間跟太後一起睡,太後悄悄的道:“估摸著今年就要去了。”

  折霜有些傷心,太上皇無論如何,對她是真好。她小時候也是叫他一聲姨夫的。

  她歎氣,“生老病死,是在所難免的。”

  倒是第二日,太上皇陛下怎麽著也要在外麵釣釣魚。寒冬臘月的,老太監再是膽子小,都得攔著,但是他鐵了心要去垂釣,那任何人勸都不聽。

  大清早的,太上皇陛下怎麽就鬧起來了。折霜和太後娘娘過去,倒不是勸他,而是坐在那邊喝茶,好奇的問,“雖然魚塘裏麵沒有結冰,可天氣寒冷,去魚塘裏麵捕魚還行,若是釣,可能人家都懶得遊過來有咱們的鉤?”

  太上皇陛下就道:“今日天還暖和,魚總要出來曬曬太陽的。”

  太後娘娘卻想到了另外一樁事情。她記得很久以前剛進宮的時候,曾經聽人說過,太上皇陛下和先慧嫻太後,也就是前廢太子的生母感情深厚,自小一起青梅竹馬長大,先太後在閨閣的時候就喜歡釣魚。

  雖然沒有什麽大的聯係,但是太後娘娘就覺得太上皇陛下此次釣魚跟先太後脫不了了什麽幹係。

  她按下不表,隻道:“讓人在那邊燒幾個炭盆,待會兒太陽大一點的時候再去,多穿幾件衣裳,想來也無事。”

  太上皇陛下就道:“就依太後所言。”

  於是一群人去布置魚塘附近的東西,折霜和太後娘娘扶著太上皇陛下慢慢走。

  丹朝和丹陽昨兒個睡得太晚,現在還沒醒,太上皇陛下還吩咐人給他們兩個送些吃的。

  魚塘還是刕晴牙在的時候挖的,魚苗是太上皇陛下自己親自放進魚塘裏麵,後台打草養魚等活,就是小太監們伺候。

  專門叫了會養魚的小太監過來,養魚別養他們自己還精細,就怕這魚養死了,在主子麵前得不到好,之前倒是每一年都把魚塘裏麵的魚吃的幹幹淨淨,今年也吃的差不多了,可從來沒說過要去釣。

  養魚的小太監還想,要是那魚釣不上來,太上皇陛下會不會怪罪於他,還心驚膽跳了一瞬。

  太上皇陛下今日確實不是興起來潮,而是昨晚夢見了先慧嫻太後。

  他夢見她年輕時候,朝著他喊二哥。她拿著釣竿,笑著對他說,“我一個人釣魚沒意思,二哥來陪陪我吧。”

  太上皇陛下起來的時候,就覺得這是一種預兆。他想,他也許真的快要死了,死之前自己有些事情還是得做的,比如釣魚。

  他已經很久沒有釣魚了,也或者說,自從慧嫻太後死後,皇宮裏麵就再也沒有魚竿,每一個進宮的小太監宮女還有宮妃們都被告知太上皇陛下不喜歡釣魚,不要釣魚,不要有魚竿。

  於是,魚竿從皇宮裏麵消失了很多年。

  剛剛他說要釣魚,老太監連忙讓人去拿,庫房那邊都沒有,倒是太上皇陛下自己知道哪裏有魚竿,告訴他們去找,拿著找出來的魚竿道:“這是當你她親手做給我的。”

  沒有用朕,隻用了我。

  太上皇陛下恍惚一陣,最後歎氣,“老了,老了就容易想起之前的事情。”

  他坐在那邊釣魚,折霜陪著——太後娘娘揣摩出太上皇陛下的意思便離開了。

  人家睹物思人,她在這裏惹眼。折霜本想著是不是一起走,她是不知道慧嫻太後事情的,隻覺得太後走,自己拿不準太上皇陛下的意思,還是不要留下好,誰知道太上皇陛下卻笑著讓她陪同。

  她坐下,抱著一個手爐笑著小聲道:“您得釣一條大的上來,不然一條小魚,還不夠丹朝和丹陽塞牙縫。”

  太上皇陛下也笑著道,“孩子都饞肉,朕記得小時候,慧嫻太後也饞肉。”

  一句慧嫻太後讓折霜大概明白了太後娘娘為什麽不在這裏呆的原因。她就道:“慧嫻太後?”

  太上皇陛下點頭。

  “那時候,她是十三妹的伴讀,是朕母後的侄女,進宮來就住在太後那裏,很喜歡釣魚,最會做的就是魚了,因為喜歡,所以會很多魚的烹法。”

  那時候他還不是太子,也不是皇帝,隻是一個小皇子,他們兩個人也沒有後來的愛恨,隻是很平常的表兄妹。

  太上皇陛下想起以前的事情,問折霜,“朕當年還以為你會嫁給老三,看著你們兩個,就好像看見了朕和慧嫻太後。”

  他看著折霜,卻又好像不是在看她,喃喃道:“你跟慧嫻太後長得很不一樣,你英氣,她卻看起來性子軟,但性子卻是一樣的,朕那時候就想,你和老三,會走到朕和慧嫻太後的地步嗎?”

  折霜之前也聽說過慧嫻太後的名聲,是個極為賢惠的人,跟太上皇陛下琴瑟和鳴,很是恩愛,隻不過生下廢太子以後就身子不好,最終去世了。

  折霜斟酌了一下,道:“雖然不知您跟慧嫻的緣分,但是臣女跟陛下從來沒想過彼此做夫妻。”

  “臣女跟陛下,本就是兄妹,如果當年跟陛下成婚,怕是會兩敗俱傷……臣女這性子,做妹妹還行,若是當初是兩廂情願成婚,做他的妻子,他敢選秀,這皇宮定然是付諸一片火海,若是商議成婚,當幫他打理後宮,自己也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她說完,太上皇陛下半天沒有緩過神來,良久之後,他問,“你說,她恨我嗎?”

  折霜搖頭,實話實話:“不知,若是歡喜您,定然是恨的,若是不歡喜,便也無所謂了。”

  太上皇陛下便看著池塘發呆,“那還是恨朕吧?”

  恨,總比不恨好。

  釣魚是沒有釣上來的,太上皇陛下還有些遺憾,“朕年輕的時候釣魚厲害,每回都能給她釣一桶回去。”

  當天下午精神就有些不好。

  太後心道怕是糟了,當即讓人叫皇帝等人來見人,先來的是四王爺和五王爺,太上皇陛下沒有見他們,隻讓等皇帝來的時候,再叫他進去。

  丹朝和丹陽坐在一邊有些惶恐,整個靈園都安靜了下來。

  折霜拍拍他們的背,歎氣,“無事,生老病死,總有這麽一天。”

  丹朝抱住折霜的手,“阿娘也會離開我們嗎?”

  折霜搖頭,“不會的,阿爹和阿娘都不會離開你們的。”

  兩孩子這才放心。

  今日是大年初二,京都到靈園這條路上卻是時不時就過去一輛飛奔的馬車。

  人要死的時候,好像真能感覺到什麽,太上皇陛下躺在床上,跟太後道:“阿滿啊,朕也算是對不起你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太上皇陛下笑著道:“朕對你算不得好。”

  太後沒有哭,笑著道:“臣妾這輩子,倒是沒有什麽不好的,求仁得仁。”

  太上皇陛下:“那就好,你不恨朕,這就很好。”

  他喃喃道:“朕去世後,就跟慧嫻太後葬在一個棺槨裏麵,她跟你不同,她恨朕。”

  太後便覺得慧嫻太後也挺可憐的。

  幾十年沒有跟聽太上皇提及他,如今死了,才在夢裏見一見,又要合棺,合棺做什麽?欺負人家死了,就是不同意也不能說話了。

  不過她什麽也沒有說,抬頭,見外麵齊禮進來,便站起來,“老三來了,您有什麽話跟他說吧?”

  太上皇陛下點頭,齊禮跪下,“父皇。”

  太上皇陛下:“老三啊,朕就要死了,臨死之前,得讓你答應幾件事情。”

  齊禮點頭,“您說。”

  太上皇陛下:“這第一件事情,你得答應朕,你不能殺你的兄弟。”

  齊禮就知道他會說這個,歎氣,“即便他們要謀反,也不能殺嗎?”

  太上皇陛下笑了,“別殺,他們就算是謀反,也玩不過你,你母後一直在布局讓老四去謀反,朕也沒管,他蠢是真蠢,但是論起來,朕比起你,更對不起他和老五,便無論他怎麽最,你們隻管讓他們自己去做一場蠢事,找個理由圈禁起來,別讓人死了。”

  “再怎麽說,也是朕的兒子。”

  齊禮:“那大哥呢?他又蠢有毒。”

  太上皇陛下:“你大哥,朕是真舍不得,你對他好點,讓他知難而退,好歹能活到朕這個歲數吧?”

  齊禮不情不願的答應了。

  太上皇陛下便想啊,他還有什麽事情沒有說的。想來想去,好像這輩子,也沒什麽好說的。

  做皇帝這輩子,好的有,壞的也有,他對不起的人很多,對的起的人很少,結果想來想去,道:“朕這座靈園,一直是皇家的,但我想著,朕都住過了,你肯定嫌棄不要,便給丹陽吧?她是個姑娘家,將來嫁出去,就給她做嫁妝,丹朝是個男子漢,自己去賺份家業也不難。這兩個孩子,昨日裏還給朕送了福氣來。”

  慧嫻太後已經幾十年不肯入他的夢了,孩子們送了福氣來,就夢見了她,還讓他陪著一起釣魚,他想,許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這並不是什麽大事,齊禮點頭,太上皇陛下喘息了幾口,終於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