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

    秦晚抿唇:“可能是今天剛學會的。”

    她表情明明白白寫著瞎說。

    九爺走過去, 在宜妃和兩個孩子跟前的矮凳上坐下:“兒子,親阿瑪一口。”

    弘霈死死抿著唇,隻看著他, 一聲不吭。

    九爺又把臉挪到華裳跟前:“閨女, 親阿瑪一口。”

    華裳伸出小手, 懟在九爺臉上,使勁往後推了推。

    “哈哈哈~”宜妃帶頭,殿內充滿歡快的氣氛。

    九爺傷心假哭, 華裳皺著小眉頭再次伸手, 輕輕拍了拍九爺, 口中哼著“奧, 奧……不哭……”

    這次秦晚和乳母嬤嬤等人每次哄兩個小娃娃不要哭時說的, 兩個孩子到了學說話的階段,這幾個字學的很快。

    九爺受傷的心得到了一絲絲撫慰,又鼓起勇氣:“好閨女, 親阿瑪一口。”

    華裳再次伸手把他的臉推開,這次用的力氣比上次還大。

    正好外麵廊下養的畫眉這會兒總叫喚,九爺借口去幫宜妃看看鳥兒是怎麽回事, 傷心的走了。

    宜妃覺得好笑,老九那沒心沒肺的性子,大約也隻有眼前這兩個孩子能讓他有這樣的表現, 換成任何別的人隻怕都沒這個本事。

    九爺出去了, 三淑也想出去看鳥兒, 便也拉著手出去。弘霈和華裳瞧見三個姐姐走了,都從瑪嬤身上下來, 要跟著過去。

    淑德淑言大一些, 懂得事情多, 都停下來等弟弟妹妹。淑容太小,還不懂這個,已經雀躍著跑到外麵看九爺逗鳥了。

    宜妃瞧見孩子們這麽要好,心底十分欣慰,一邊誇讚秦晚把五個孩子都教養得很好,一邊讓宮女嬤嬤乳母等人都出去伺候,不必在屋裏。她要和秦晚說說體己話。

    屋裏隻剩婆媳二人,秦晚便趁機把昨兒個討論的事兒說給宜妃聽。

    宜妃想了想:“老十三兩口子竟然不介意?發生了那樣的事,若是別人隻怕避之不及呢。”

    沒等秦晚說話呢,宜妃露出笑來:“直接搬過去也好,能給皇上省一大筆銀子,且十三家的孩子以後正好能和咱們這邊的孩子一塊玩。你們隔壁老四家的孩子都太大了,和這幾個玩不到一塊去。等老九和老十三出海,你和十三家的還能互相照應一下。”

    “你放心,這事包在額娘身上。”宜妃說著壓低聲音:“先前萬歲爺雖然說了讓人給老十三建貝勒府,但工部那邊動作慢得很。到現在都還沒派人去量地交涉呢。”

    貝子府要擴建成郡王府,麵積幾乎要擴大一倍。皇子府周圍都是官宅或者民居,要拆人家的房子必須得提前交涉妥善安置。

    宜妃沒繼續說下去,秦晚已經聽懂。老爺子精明著呢,估計早就想好了要讓老十三搬到以前老八的貝勒府去。

    說完十三的事兒,宜妃又問五個孩子平日裏的一些瑣事,聊了一回,宜妃意猶未盡:“時辰差不多了,你們兩口子先帶著孩子去給老祖宗請安。本宮派人去和貴妃說一聲,晌午留你們在長春宮用膳。”

    九爺便頭頂著華裳,秦晚領著弘霈,身邊跟著三個穿衣打扮一模一樣的桃紅小豆丁一起告退朝寧壽宮去。

    秦晚給太後帶了很多禮物。包括但不限於宮外的各種點心、今年時興料子、九爺新得的一副六駿圖。

    太後不愛品畫,但喜歡駿馬,可是又想親近親近龍鳳胎和那頗為可愛乖巧的三淑。一時左右搖擺,十分糾結。

    三淑頭一次拜見太後,每人得了一份賞賜。

    正好桌上有老爺子昨兒個讓人送來的一個六層的玉雕同心球,放在桌子上。三淑一起瞧過去。

    但太後隻有兩個同心球,給誰都不是,便哄三個小姑娘:“你們喜歡這個,回頭老祖宗讓人給你們做。”

    淑德搖頭:“我們都有,大額娘專門給我們做的。”她說話的時候一臉驕傲。

    太後覺得有趣,故意道:“你們的肯定沒老祖宗的好。”

    淑言搖頭:“我們的好,比老祖宗的好。”

    “為什麽?”太後很想知道小孩子腦子裏是怎麽想的。

    “我們的金燦燦的,不用拿刀陽光下就閃閃發亮。可好看了~”淑言解釋,最小的淑容在一旁瘋狂點頭。

    九爺沒想到,他是和太後一塊知道,秦晚拿金子給三淑做球玩。

    太後打趣:“到底還是老九銀子多,給幾個小丫頭片子拿金子做玩意兒。”太後真心覺得,老九家的庶女可能過得比別人家的嫡女都舒坦。

    九爺很嫌棄秦晚用金子給孩子們做玩具的行為,但是被太後誇了一句有錢,他摸了摸鼻子:“孫兒賺得多,自然要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不能當守財奴不是。”

    他其實很願意當個守財奴。

    太後點頭,肯定了他的觀點:“對,賺得多就要拿出來用。”

    說完老太太去逗弘霈和華裳,一邊逗一邊讓兩個小孩親親她。

    “這兩個孩子認生,不敢那麽親近您。”九爺把離他近一些的華裳抱了起來。

    弘霈已經“吧唧吧唧”親了太後,甚至還用自己的額頭頂在太後的臉頰上蹭了蹭。

    秦晚在一旁解釋:“他們兄妹倆平時就是這麽表示親近的,互相蹭額頭。”

    太後非常滿足,一邊誇弘霈,一邊嗔九爺:“哪裏認生了,快把華裳放到哀家身邊來。”

    九爺不情不願。

    華裳主動伸手朝太後那邊使勁。

    小丫頭力氣大的很,九爺根本攔不住,然後就瞧見狠心的閨女摟著太後的脖子笑咯咯。

    九爺覺得要不他還是趕緊回天津衛吧。

    ·

    康熙爺今兒個事少,聽說宜妃要留老九一家在長春宮用午膳,有些意外地問梁九功:“老九兩口子沒帶孩子進宮?”

    “回主子爺,九爺和九福晉把府裏五個孩子都帶來了。”

    康熙爺努力想了想,老九的孩子最大的一個頂多五六歲,最小的才一歲多。都是能鬧騰、比狗嫌的年紀。宜妃竟然留這一家子用膳,想什麽呢?

    這膳能安生吃完?

    好奇的念頭一起來就很難壓下去,吩咐這邊不必擺膳,康熙爺準備去長春宮用午膳。

    五個孩子雖然小,但意外的不怕康熙。

    九爺在一旁看五個孩子都乖乖給康熙爺請安,尤其三淑做的都像模像樣後,忍不住摸下巴:這幾個到底是不是爺親生的?為什麽見了爺像老鼠見了耗子,見了當今聖上反而不害怕?

    還有那兩個小的,比劃著行了禮後,怎麽一直外頭盯著老爺子瞧?

    宜妃逗兩個孩子:“你們親了瑪嬤可不能偏心哦,也要親親皇瑪法。”

    兩個孩子還歪著腦袋看他們的皇瑪法,聽到宜妃的話後,雖然都動了動臉,但都沒動腳。

    康熙爺招手:“你們的名字都是皇瑪法取的,過來給皇瑪法瞧瞧。”

    兩個孩子拉著手走到康熙跟前,揚起笑臉看他。

    康熙爺仔細瞧了瞧,笑道:“華裳更漂亮寫,弘霈更英氣些,都長得很好。”

    華裳和弘霈聽不太懂,但知道自己被誇了,都咯咯咯笑起來,露出一排白白的小牙。

    康熙爺見兩個孩子竟然敢對他笑,這是難得的不怕他,心裏高興,便把左邊的弘霈抱起來:“你們是怎麽親瑪嬤的,也來親親皇瑪法?”

    在地下的華裳不敢落後,也伸手要康熙爺抱,然後兄妹倆一左一右都那額頭拱康熙爺的臉。

    老爺子的臉都被拱變形了,但是笑的十分真心。

    宜妃在一邊解釋:“這兩個孩子平時就是這麽表達親近喜歡的。”

    頭發半白的老爺子更開心了。

    老九家這五個孩子都不錯,都不怕他。太子家那幾個住地那麽近,都還怕他呢。

    一旁的九爺覺得這頓飯他沒必要吃了,吃也吃不下。為什麽幾個孩子他要親親就被推開,老爺子一來就被兩個孩子同時拿腦袋頂?

    不公平!沒良心的兩個小兔崽子,還有那三個丫頭也一樣,全都是沒良心的!

    又看了一眼旁邊的秦晚,九爺覺得這肯定是她提前教好孩子們要討好宮裏的皇瑪法、瑪嬤和老祖宗。

    所以孩子們一聽到這樣的詞,就知道要對麵前的人好些。

    一定是這樣的!

    ·

    午膳時,康熙爺做主位,宜妃做一側。秦晚和九爺坐另一張桌子下手,兩口子旁邊置一張矮桌,幾個孩子坐小矮凳圍了一圈。小桌上擺著的是宜妃提前安排禦膳房做的試吃。

    一人一碗青菜麵條,和任意一小碗蒸菜、一碟水晶蝦餃。

    三淑會用筷子,一口一口吃著。

    兩個小的不會用筷子,由身後的乳母用勺子喂。乳母遞過來一勺,兩個孩子就十分配合的張開嘴吃掉,咽下去後,乳母的第二勺就到了。

    兩個孩子一口接著一口,吃到一半華裳指了指水晶蝦餃。乳母便拿一個放在她手裏。

    華裳開始吃一口蝦餃,再吃一口麵。待蝦餃和麵條吃完,她拍拍肚子表示自己吃飽了。

    弘霈則是一口氣吃完麵條,然後把四個蝦餃吃掉,又吃了幾塊蒸菜,然後拍拍肚子表示自己吃飽了。

    康熙爺總忍不住看兩個孩子,破天荒用了一整碗米飯。

    近三年,他已經很少能吃完一碗米飯了。

    在一旁布菜的李德全擦了擦汗。嚇死了!天知道這頓飯他有多糾結,有多怕九爺家五個孩子中任何一個忽然哭鬧!

    九福晉是怎麽養的?為什麽幾個孩子吃飯的時候這麽乖?

    三淑吃完,一塊出去玩。

    淑容最先超外跑,對兩個姐姐拉住,示意她又忘了對長輩們行禮。跟著兩個姐姐規規矩矩行了禮,三淑去廊下逗鳥玩。

    弘霈和華裳打了個哈欠,但還不願意睡,也扛著小短腿去找三個姐姐玩。

    康熙爺十分欣慰,開口道:“五個孩子這麽親密,老九福晉功不可沒。”

    說著他又看向老九:“你福氣好,娶了個好媳婦,這都得多謝你額娘,當年在那麽多秀女中慧眼挑中你媳婦。”

    九爺覺得眼前的飯菜更沒滋味了。

    偏康熙爺還問出海準備的怎麽樣了,要帶多少貨,有何難處。

    九爺想起來一件麻煩事:“兒臣和十三弟商量著多帶些瓷器、茶葉、絲綢布匹等。別的都好保存,隻是瓷器麻煩。先前試了幾次,很容易損壞。”

    “不著急,離出海還有段日子,慢慢想辦法。”

    一旁秦晚張張嘴。

    宜妃眼尖,直接問:“兒媳婦想說什麽?”

    康熙爺也看過來:“但說無妨。”

    秦晚便道:“方才聽九爺說瓷器容易損壞的事,想來是風浪致使船隻顛簸的緣故。”

    九爺點頭:“我和十三弟想過幾個辦法,用便宜的布或者棉花、草紙、茅草等物塞住縫隙,但效果不好。”

    “試試豆子怎麽樣?”秦晚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典故:“豆子遇水會膨脹。”

    康熙爺點頭:“可以試試。”

    他說著又看老九:“朕就說你有福氣吧。”

    對對對,有福氣!九爺一口都不想吃了,在心底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難道爺是吃軟飯的嗎?

    作者有話說:

    ·明天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