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調回
  第68章 調回

    所幸他現在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庶吉士, 無名無權,隻要自己不主動,那麽別人也看不上他。

    至於他說的芒果幹, 謝良臣在合浦送珍珠的時候也進送了一份進宮,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反響很是不錯。

    據他得道的消息是,融景帝除了親近的妃嬪和皇子一人賞了兩片,其他的都自己留著了,京中勳貴人家們私下高價求購的更是不在少數。

    而除了大量投入到市場的各種果脯銷路不錯之外, 謝良臣的荔枝香賣的也很好。

    等到第二年欽州百姓們開始春耕時,欽州的稅銀收入已達八千兩。

    這還隻是剛剛開始,因為謝良臣實在太會賺錢, 所以欽州百姓們對於知州大人要幹什麽,已經沒一點異議, 不管是種甘蔗也好,種辣椒也罷,大家都配合得很。

    至於謝良臣賣的荔枝香,他們原本以為知州大人不會將法子公開, 哪知知州大人不僅公開了, 還專門建了一所書院來講授知識。

    這所農學院就開在州學的旁邊, 被請來上課的老師也不教什麽四書五經,而隻講農業。

    如各種農作物的種植以及附屬產品加工, 果樹的嫁接,如何防治病蟲害, 家裏養的家禽如雞、鴨、鵝生病了怎麽辦等等。

    這些課程不僅十分的接地氣, 而且農學院對入學學生的要求也不高, 若是想學得深入一點, 隻要認識字就行,學製三年,若是隻想聽一聽課,學點東西,那麽初級班不認識也可以,每年每人交二十文錢就行。

    最開始,欽州百姓都是衝著去聽如何製香去的,可是聽了幾天後,他們才發現原來種地的學問也大著呢,於是欽州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景。

    離州府不遠的街道上,經常有一群鄉民剛剛下完地,扛著鋤頭,挑著扁擔就來聽課了,而聽完課這些人又重新拿起鋤頭,挑起擔子,再次下地去了。

    耕讀,耕讀,這下真成字麵上的意思了。

    對於這種現象,州府的生員們有點微辭,畢竟在他們看來讀書是一件十分神聖的事情,怎麽能讓那些連大字都識一個的蒙昧鄉民玷汙聖人之言?

    可偏偏農學院又不教四書五經,他們想說嘴又找不到借口,便隻得私下說知州大人有辱斯文。

    消息傳到謝良臣耳朵裏的時候,他正籌劃再開一間工學院,叫百姓們尤其是有相關才華的學童從事機械製造和手工製造。

    聽江著說州學院的生員們對自己頗有意見,他輕笑一聲,“你擔心什麽?雖然讀書人大多嘴上不饒人,不過要讓他們改口也不難。”

    雖然文人常常自詡“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但這都是極少數,實際上大多數文人都是很容易被收買的,而且收買後還會無比的死忠諂媚。

    淡泊名利什麽的,隻能說明對方還沒把錢給夠,好處還不夠誘人罷了。

    而且在他看來,這些生員們之所以會不高興,也不過是因為發現普通百姓也能讀書後,覺得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不夠金貴以及特別罷了。

    謝良臣如今在欽州的聲望已經很高,尤其是欽州百姓們發現自家收入幾乎每個月都在漲,不僅不用再擔心房子被風刮倒,而且在吃飽飯之餘還能挑揀起飲食之後,對謝良臣的崇拜幾乎盲目。

    不過這些百姓大多不識字,名聲也隻在鄉間相傳。

    謝良臣想著如今時機已然成熟,那他也可給自己揚一揚名了,便對江著道:“這工學院的事你找顧師爺去辦,另外再去把曹教諭請來。”

    州學的曹教諭是個年屆五旬的老學究,一臉的不苟言笑,看著很是嚴肅。

    謝良臣與他見過幾次麵,都是他去州學的時候,兩人都對對方不怎麽滿意,謝良臣是覺得他為人太過死板,而對方則是覺得他太年輕根本什麽都不懂,倚老賣老。

    不過即使互相看不上,謝良臣卻沒表現出來,不像曹教諭,每次見到他,嘴角就會耷拉下去,說話也冷硬得很。

    各州的教諭都是吏部派官,謝良臣雖是對他不甚滿意,但也不能撤職再換個人,所以對於他這不配合的態度,謝良臣也打算今天給他改一改。

    “見過知州大人。”曹教諭朝他行了一禮,隨後便在圈椅上坐下,半垂著眸子,一副懶怠開口的模樣。

    謝良臣笑笑,喝口茶,也免了寒暄,直接開門見山道:“欽州有許多學子家貧,一些俊傑人才常常因此被埋沒,本官聽說後一直十分掛懷,因此打算每年從州府調撥一筆款項,用於資助州內學子讀書。”

    一開口直接就提錢,曹教諭有點愣,他是知道如今的州府衙門財政已經十分寬鬆了的,但是對於知州大人如此豪橫,還是有點抵觸。

    在他看來,雖然欽州的學子們窮,但是窮得有骨氣,怎麽能接受別人的施舍去讀書?

    於是他直接起身回道:“大人好意下官雖能體察,隻恐底下生員們不肯平白領受。”

    謝良臣見他連眉頭都皺起了,在心中一哂,果然如此,就是要接受別人的錢,文人也得要先掙麵子,若是太過簡單粗暴,對方拉不下來臉的話很可能就會惱羞成怒。

    不過他既然摸準了對方的脈,當然也不會直接給錢,於是謝良臣便將自己的計劃說了。

    大概就是這麽個情況,州府出錢在欽州修建學館學舍,凡有誌讀書的人都可入讀,而且他還會設置獎學金,凡是成績優秀考核排名靠前的學子,便能獲得額外獎勵,用這銀子去省城甚至進城趕考。

    如此一來就不是謝良臣白給他們錢了,文人士子們會覺得是他們靠自己的才學掙來的,憑的是真本事,所以不僅不會覺得受了侮辱,還會引以為傲。

    果然,等他說完,曹教諭十分高興,若真如此,那他身為主管欽州學務的教諭,名聲也定能傳遍全州!

    “大人此話當真?!”他激動的看著謝良臣,似乎生怕對方反悔。

    謝良臣笑著點點頭:“自然當真,隻不過因著夏收將近,恐怕修建學館的事得夏糧收完之後,本官找曹大人來,便是想讓你先去尋地方,以及主持相關事宜的前期工作,不知曹大人可願意?”

    “下官願效犬馬之勞!”曹教諭起身又朝他行了一禮,臉上全是興奮之色。

    等把人送走,謝良臣也回後院去了。

    他忙了差不多一年,欽州的事總算走上了正軌,許多事情已不需他親自插手,甚至因為百姓們日漸富足,連各種惡性案件都少了很多,謝良臣也難得有空陪陪家人。

    進了裏屋,他見盛瑗正斜倚在炕桌邊,雙眼微闔,手上拿著的繡繃子將落不落,怕針再紮到她,小心的走過去準備把東西拿走,哪知盛瑗卻又醒了。

    “夫君回來了?”

    謝良臣見她撐著腰準備挪動身子,趕緊幫忙,同時又拿了個軟墊放在她身後,挨著坐下。

    “既是累了怎麽不進去休息?我剛才看你坐著都睡著了,手上卻還拿著針線,真怕你被紮到。”

    盛瑗見他緊張,把正在做的小兒衣物放進簸籮裏,笑道:“不礙事,隻是有些犯困而已,哪裏就這麽嬌貴了?”

    她雖是極力安撫,謝良臣卻仍難免擔心,把手放在她肚子上,皺眉道:“我剛才見你撐著腰,可是覺得難受?”

    盛瑗如今剛剛懷孕三個月,肚子還看不出什麽起伏,更談不上行動困難,她之所以會扶著腰,也是下意識的動作,並沒有什麽不適。

    “沒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隻是我覺得身子笨重了點,所以就扶了一下。”

    兩人成親已經兩年,盛瑗一直盼著能有個孩子,如今終於得償所願,整個人都散發這母性的光輝,眉眼也更加溫柔了。

    她說沒有不舒服,謝良臣卻隻聽到後半句,也就是盛瑗覺得自己身子已經笨重起來。

    之前她孕吐難受,想吃的東西也稀奇古怪,謝良臣便想著法的給她搜羅,如今她胃口已經好了不少,卻又容易犯困,就連坐著都嫌累。

    謝良臣想到這,便幹脆直接上前將人打橫抱起,道:“你既是坐久了不便,那這些小兒衣物便交給繡娘就行,原本剛才你都睡著了,都怪我把你吵醒,現在你就去榻上睡一覺吧。”說著就把人放到了床上。

    盛瑗瞠目結舌,現在才剛過晌午不久,早飯過後她才打了會盹,現在又睡?那睡完起來豈不是就直接吃晚飯了?

    她不想在床上躺一整天,便是有些困,坐著熬一會,等那股困勁過了也就好了,再說那件裏衣她都做了快半個月了還沒做好,今天說什麽也得做完。

    可是不等她起身,謝良臣已經拉過被子給她蓋上,同時輕拍著她的肩,哄她入睡。

    輕柔且帶著節奏的拍哄,很快就讓盛瑗的眼皮越來越重,拒絕的話也逐漸成了呢喃,沒過一會,她還是睡著了。

    見人睡下,謝良臣拿起簸籮裏的小衣服看了看,在驚訝於這衣服竟會如此之小時,心中也泛起一陣柔軟。

    等到明年,他就要有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了,不僅是別人的兒子、丈夫、手足,還是父親。

    察覺到這個稱謂的分量後,謝良臣心中一直沉甸甸的,同時也暗自警醒自己,以後做事需得更加謹慎,若無把握,則必要先留好退路。

    夏收過後,欽州交到巡撫衙門的稅銀已達九千兩,這還不包括合浦碼頭上的商船要交的商稅,因為這些商船一般都在年底前回港,等到那時,秋收稅銀還會更多。

    按謝良臣的估計,欽州今年的稅銀應該能達到近兩萬五千兩。

    雖然這銀子比起江南來說的確不算什麽,但要知道,以前欽州每年的稅銀才不過七百多兩而已。

    並且按欽州現在的發展勢頭來看,以後還會越來越好,這樣的政績,無論是放在哪裏,都是十分矚目的。

    而就在夏收的稅銀交上去之後,欽州的學館學舍也開始修建起來。

    謝良臣提出的要資助優秀的學子們讀書的事已經傳開,欽州上下寒門士子無不振奮,甚至不少人開始寫詩、寫文章讚美他。

    誇他敬賢下士,急吏緩民,即對官員嚴格,對百姓寬和,還說他時刻關心百姓疾苦,夙興夜寐,總之就是變著法的誇,言辭極近吹捧。

    很快,謝良臣的名聲便傳出了欽州,傳到了相鄰的州府,又因為別府沒有此等福利,所以別府的學子們嫉妒之餘,又寫詩文暗示上頭長官學學謝良臣。

    如此造勢之下,謝良臣很快就成了本省最出名的官員。

    在巡撫衙門以及同僚之間,他是賺錢和能幹出了名,在百姓間,他則成了大大的清官以及心係百姓的父母官,甚至每天都有人到州府衙門來送瓜果。

    謝良臣知道後,便讓人在州府衙門的門口掛了個鐵盒子,裏麵放著銅板和碎銀,要求看守衙門的衙役凡是見到來送東西的百姓,便取了銀子買下來,不許白拿人家的東西。

    此事又被傳開,謝良臣的賢名更上一層樓,甚至連監察的禦史都知道了。

    於是,次年,在慶元府知府因病去世之後,謝良臣便兼任了慶元府的知府,成了本省唯一一個既任知州又任知府的人。

    當然,既然任了知府,官職也不再是正五品,而是升成了同級的正四品,身上的官服也從淺緋換成了深緋色,同年四月,他的女兒也出生了,謝良臣給她取名謝存墨。

    四年後。

    在廣西通往湖南的官道上,一輛馬車轔轔的軋過灰白的道路,行進極快。

    車裏,一個頭上紮著羊角辮,臉似紅蘋果一樣的小姑娘正鬧著要坐到車轅上去,可她娘卻不同意,此刻兩人正較勁。

    謝良臣見前頭官道重現泥地,便驅馬來到了馬車邊,剛把簾子掀起,想囑咐盛瑗她們小心,前頭可能會有些顛簸了,哪知卻看見母女兩人正大眼瞪小眼。

    尤其是女兒,看樣子像是在生氣,臉頰鼓鼓的,卻沒哭,一雙眼睛星子般明亮非常,此刻小手正叉在腰

    上看著盛瑗,紅紅的小嘴抿得緊緊的,很是倔強的模樣。

    謝良臣不知她在幹嘛,於是笑問道:“囡囡這是怎麽了?”

    謝存墨本來快要敗下陣來,見自己最大的靠山來了,立刻收了叉在腰間的手,眨了眨眼睛,委屈巴巴的道:“我坐到車轅上去,可娘不同意。”

    盛瑗見她這樣理直氣壯,有些好笑的看著她道:“外頭土路顛簸,你一個小孩子哪裏坐得住?你說說,娘不讓去哪裏做錯了?”

    謝存墨雖是膽子有點大,但卻不像一般小孩子那樣喜歡撒潑打滾,是個能講理的小朋友。

    隻是她雖是講理,不過人卻固執,尤其是那種自己認定的事,輕易不會改主意。

    於是她不服氣道:“可我跟別的小孩子又不一樣,我爬樹就不會掉下來,我還曾去海邊抓過螃蟹呢,我才不是一般的小孩子!”

    她說得驕傲,盛瑗卻聽得頭疼。

    她家夫君寵女兒沒邊了,幾乎就是把她當兒子在養,不僅不拘著她,反而常常帶她去玩些男孩子才玩的遊戲,比如爬樹、堆沙子什麽的,好好的姑娘家,整天就跟個泥猴似的。

    可每每她提出抗議,夫君卻說什麽男女七歲才不同席,可見之前都是無關性別的,所以女兒願意跟其他小孩子玩官兵山賊的遊戲也好,爬樹也好,下海捉螃蟹也好,這都是正常的童年生活。

    盛瑗每次聽來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可要她反駁,卻也說不上來,畢竟她自己小時候也常跟了爺爺去田邊,還逮泥鰍來著。

    想到這,她就記起了自己與謝良臣第一次見麵的場景,還有夫君送給自己的那顆青梅,,

    見娘在出神,謝存墨眼珠一轉,偷偷掀開車簾往外爬,可惜還沒等她坐穩,身子便一輕,被人撈起放在了馬背上。

    “咯咯咯咯!”

    清脆的笑聲將盛瑗喚回了神,見車中已無女兒身影,她立刻掀開車簾朝外看,就見夫君一手攬了女兒坐在馬背上,一手正挽了韁繩慢悠悠的走著。

    “夫君,你這樣會把她慣壞的。”盛瑗抿著唇,無奈道。

    謝良臣低頭看向女兒,笑道:“囡囡,你說爹會把你慣壞嗎?”

    謝存墨笑得眼睛都眯起來,露出幾顆門牙:“不會呀,爹爹不是也慣著小姑姑嘛,可是現在小姑姑不也沒被慣壞嗎?”

    她說的小姑姑正是謝良瑾,如今正在瓊州。

    因為瓊州的事現在多是她在管,所以謝良瑾幾乎都待在那邊了,甚至還習慣了做男兒打扮,行事也越來越幹脆利落。

    每年她都會到慶元府來找謝良臣他們,同時也會抽空回平頂村探親,過得倒是真個自在。

    隻是再過幾個月她就要滿二十三了,謝良臣雖然也隨她,但是同樣希望她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對於此事,盛瑗比他要樂觀,因為從謝良瑾這段時間發給他們的信來看,她似乎常常提及在瓊州遇到的一個少年。

    雖然謝良瑾隻道自己不過為著救人,且總嫌棄這少年煩人,但是盛瑗還是能從字裏行間看出她的在意,若是不在意,那麽對方根本就不會落在眼中,更談不上煩不煩的問題。

    聽女兒說到小妹,謝良臣便摸了摸她的頭,又點了她的鼻子一下,笑道:“沒錯,小姑姑沒有被我寵壞,所以咱們囡囡也不會對不對?”

    謝存墨又咯咯咯的笑起來,重重點頭:“嗯!”

    盛瑗拿這兩人實在沒辦法,隻得無奈搖頭,不過也再次對女兒重申,等坐一會馬,稍後就得老實待在馬車裏,否則爹爹要顧著她,不好趕路。

    兩月前,京城發了詔令來,道讓謝良臣盡快進京,接任工部侍郎,據說還是融景帝親自點的他。

    工部雖然在六部裏影響實在不怎樣,但是工部侍郎好歹也是副官,所以謝良臣此次的調任讓朝廷上下無不驚訝,而吏部也隻給了他兩個月的時間趕路。

    雖是同樣兩個月,但因為返京的水路風向並不順,所以這次謝良臣不能回家探親了,而隻能先去工部報道。

    不過他雖不能回家,但是卻打算先讓盛瑗與女兒回去一趟。

    畢竟家中幾個老人都還沒見過謝存墨,也一直念叨著,所以等到了榮縣碼頭,他便要一個人先進京,等一切安排好了,再把妻女接來。

    半個月後,謝良臣與盛瑗她們分別。

    謝家小院已經被謝良臣買下來送給了三弟,也就是謝良材。

    三年前翰林院“散館”,他考核成績優秀,便被派去了禮部任主事,正六品官職,張籌也是主事,不過去的卻是戶部,至於武徇,聽說現在正在山東任同知。

    同時祝明源和唐於成也在這六年裏分別考中了進士,此刻都各在一方為官,其中祝明源竟出乎意料的成了推官,唐於成則是縣令。

    之所以會把院子送給謝良材,主要原因就是他也成親了,娶的是翰林院侍講學士的女兒黃氏,兩人如今育有一子,剛滿一歲。

    上次他成親時,謝栓子便送了地契給他,如今三弟成親,兩位大哥便也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送房子。

    畢竟翰林院是清水衙門,而謝良材確實也沒什麽錢,有的也是他中舉人和進士時別人送的財物,別的就沒有了。

    不過鑒於謝良臣送了屋子,謝栓子便是送的鋪子,正當街,可以收租的那種。

    至於謝良臣自己則搬到了離皇宮更近的地方居住,因為他現在要上朝了。

    回京之後,謝良臣先去了三弟家,同時看望一下還未見過麵的小侄子,之後便與以前在翰林院相熟的幾位同僚以及以前還處得來的同年們聚了聚,算是撿撿人脈。

    同時,之前已經入了六部為官吏的國子監學生們也遞帖子來,謝良臣沒推,見了見自己以前的學生,問問對方的情況,重溫一下師生情。

    至於江牧和張籌,謝良臣也見了,畢竟大家以後同朝為官,抬頭不見低頭見,更何況江牧還成了大理寺少卿,從四品上,也可以上朝。

    因為江尚書此刻仍任吏部尚書一職,所以算是父子倆同為堂官。

    這種情況古來已有先例,並不禁止,隻是每次朝會時,兩人若站的位置相近了,便要用屏風隔開,以示避嫌。

    這次是融景帝再次大病之後的首次大朝,謝良臣雖然一直在命人收集消息傳往廣西,不過很多事也得他親眼看過才能確定。

    卯時。

    謝良臣已起床穿好了朝服,正對鏡整衣冠。

    十年前,他身上穿的還是淺綠的官服,十年後,他終於穿上了這身紫服,光陰總算未曾虛度。

    江著此刻已經成了謝家的大管家,不過在謝良臣跟前的事,想來都是他親自打理,此刻便見他躬身進來道:“大人,馬匹已然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