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番外十一
  因為三件電器,一直到元宵節,宗周兩家都是家屬院裏的話題中心。

  女人們無非是那些車軲轆話來回說,男人們可就有意思了,從電器被送上門到過年,短短幾天時間裏,就有好幾個男的來找宗紹說知心話。

  有覺得林薇太高調的,剛掙錢就買這買那影響不好的,讓他管管媳婦。

  也有大男子主義的,覺得夫妻之間要和睦,就得男強女弱,林薇短短幾個月掙了他一年的工資,長此以往眼裏還能有他的位置?讓他壓製住媳婦,別鬧得妻離子散。

  還有腦子被裹腳布包住的,覺得女人就不該拋頭露麵做生意,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好女人。

  宗紹該懟懟該揍揍,向來不背後說人的人,回家也沒忍住跟媳婦吐槽起來,他這幾天也算是見識到物種的多樣性了。

  林薇聽後當然不高興,雖然宗紹的態度很滿意,但那些說三道四的人也太可惡了,直接列出名單,趁放假前交到婦聯主任手上,訴苦說這些人挑撥她和宗紹之間的夫妻關係。

  本來那些人找宗紹說三道四,他能做的也就是懟回去,或者話說得實在不中聽的,找借口跟人過兩招,私底下解決這些事。

  也沒地方告,這些話難聽,但實際上仍是主流思想,真鬧到明麵上,鬧得上頭領導都知道了,別人不會認為說的人有問題,而會說他小題大做小肚雞腸,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各打五十大板。

  說白了,這些話說出來不涉及國家原則性問題,也不屬於亂搞男女關係那樣,是生活作風問題,鬧出來紀委都沒法管。

  原本婦聯也是不好管這事的,雙方當事人都是成年男性,而婦聯能管的是婦女兒童。

  但林薇告狀的理由精妙——挑撥他們夫妻關係。

  扯上夫妻,這就跟婦女有關係了。

  再加上婦聯主任一向將偉人名言“婦女能頂半邊天”當成座右銘,那些人的話可以說句句都在她雷點上蹦躂,都不用林薇多渲染,婦聯主任就沉下臉,說一定要讓那些人給他們夫妻一個交代。

  跟林薇分開後,婦聯主任也沒直接去找那些人,先聯合基地眾位領導的媳婦。

  羊城基地和三林基地一樣,是軍級基地,領導級別高,相應的年紀也會大些,他們的配偶也都年紀不小,好些年輕時候上過戰場,甚至夫妻就是在戰場上認識的。

  如今她們也都活躍在工作崗位上,不願意輕易退居家庭,成為那些人口中相夫教子的“好女人”。

  從婦聯主任口中得知那些人勸宗紹的話後,可把她們給惡心壞了,回去就給丈夫擺起了鴻門宴,問他們是不是也想讓妻子回歸家庭。

  都是老夫老妻,基地這些領導哪能看不出媳婦的意思,甭管心裏怎麽想,理智上都知道點頭肯定壞菜,趕緊我不是我沒有,問誰說的。

  她們自然不會隱瞞,將事情原原本本說了出來。

  基地領導們聽得直皺眉。

  林薇和鄧湘雲做生意掙了錢,這事他們是知道的,也很支持。

  軍嫂隨軍後的安置問題,一直都很讓部隊頭疼,別看羊城基地周邊熱鬧,大大小小的國營單位很多,好像工作機會不少。

  但那些國營單位都是政府下屬的,招工肯定要先骨折當地待業青年,而前幾年回城知青多,他們自己都僧多粥少,留給軍嫂的工作崗位真不多。

  隨著改革開放,私營企業漸漸多了起來,工作崗位看起來好像也跟著多了,但那些國營廠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保不準哪天工人就要下崗,更沒崗位安排給軍嫂。

  因此,基地領導是樂見軍嫂們下海做生意的,畢竟國家都放鬆了政策。而且生意做起來了,他們這些老家夥也能腆著臉皮,求人提供幾個工作崗位,為部分軍嫂解決工作問題。就算生意做得一般,隻要能自給自足,至少也能解決她自己的工作問題。

  至於林薇和鄧湘雲掙錢後,大幾千的電器往家裏搬,太過高調這種說法,領導們嗤之以鼻。

  彩電就不說了,這兩年才興起來的,價格也確實貴。

  但謝師長家裏的黑白電視機買的時候也不便宜,上千塊呐!而且他家冰箱洗衣機也都是齊全的,雖說冰箱容量小,洗衣機是單缸的,但買得早,當時價格都不便宜。

  除了謝師長家,家屬院裏有冰箱或者洗衣機的家庭多的不說,七八戶是有的,基本都是負擔輕的雙職工家庭,開銷小存款多,在這方麵也更舍得花錢。

  由此可見,人都是這樣的,沒錢的時候摳摳索索,有錢了誰都想用上更好的東西。

  雖然部隊整體氛圍比較嚴肅,但他們這些領導也不是老古板,不會要求媳婦能掙錢的軍人裝窮,繼續摳摳索索地過日子。

  隻要錢的來源正當,別炫耀得太過分,怎麽過日子不都看他們自己嘛!

  至於那些人勸宗紹的那些話,基地這些領導沒幾個聽得下去的,再加上家裏快要翻天,隔天到軍營就挨個罵起來。

  部隊不比別的地方,領導大多是打仗出來的,正經上過學的沒多少,都是大老粗,說話沒那麽委婉,直接把人罵得狗血淋頭,讓人回去寫檢討,並跟宗紹夫妻道歉。

  於是過年期間,林薇家裏可熱鬧了,除了來拜年的,就是來道歉順便拜年的。

  對前者,林薇自然好生接待,對後者,她也沒冷著臉,隻拉著對方媳婦的手說人可憐。既然他們故意挑撥她和宗紹之間的關係,她不挑撥回去怎麽能行?

  至於成不成的,隨緣吧,反正她爽了就行。

  基地領導們發話,家屬院裏那些說酸話的徹底消停了下來,再不敢跳到林薇和宗紹麵前。

  和大人們心裏羨慕嫉妒,卻偏要裝作公道人,說些不著四六的話相比,孩子們就簡單多了,他們的羨慕是純粹的羨慕。

  過年期間,貝貝和小金子因為家有電視機,一躍成為了家屬院裏最受歡迎的小朋友。

  但因為貝貝不到十歲,小金子年紀更小,十來歲的大孩子不好意思認他們當老大,所以找明明和小石頭套交情的也不少。

  至於瑞瑞,嗯,完全沒有人找他。

  原因主要是瑞瑞初中讀的學校離家屬院比較遠,再加上他頻繁跳級,在同齡孩子剛上高中,甚至還在讀初中時就上了大學,所以同齡孩子和他相處起來難免有距離感。

  而且在十多歲的孩子眼裏,上大學就算是大人了,事實上在家屬院裏,就算是大人們,也不敢把瑞瑞當成普通小孩看待,和他都是平等對話,別提多客氣了。

  在十多歲的孩子眼中,他們和瑞瑞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別說來找他,大家看著他都恨不得縮著腦袋走,打心眼裏怵這種學神。

  明明剛帶朋友回家看電視的時候,瑞瑞還會出來跟他們一起看,他幹不出家裏來了客人,自己躲在房間這種事。

  隻是每次他出來前客廳喝彩聲不斷,等他出來大家就安靜如雞了,說得誇張點,看到他,大家打個噴嚏都緊張得不行。

  兩次過後,瑞瑞就不出來了,他不想讓大家有心理壓力。

  明明心思粗的時候很粗,但偶爾也有細心的時候,比如這次,他很快發現了弟弟的回避,之後就沒帶過朋友來家裏了,想看電視就讓他們去小石頭家裏。

  此種變化最高興的莫過於貝貝,因為家裏地方有限,而想來看電視的人又太多,所以她和哥哥隻能錯開帶人回來。

  再加上爸爸媽媽偶爾也有朋友上門,還要留出一家人看電視的時間,所以兩個孩子每周隻能帶人回來一兩次。

  既然哥哥不帶人回來了,那她能不能多帶小朋友回來一兩次?

  但她剛提出這個問題,就被大哥否決了。

  明明問:“你沒發現嗎?咱們家的電視買回來後,你二哥都沒看幾次。”

  貝貝回想著問:“二哥不喜歡看電視嗎?”

  明明以己度人說:“電視那麽好看,他怎麽可能不喜歡!他隻是不愛湊熱鬧,我們都把朋友帶到家裏來,他就不好意思出來了。”

  這時候的電視隻收得到一個台,放什麽都是固定的,沒得選,有時候放的內容他明明不感興趣,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所以在明明看來,沒有人會不喜歡看電視。

  貝貝也這麽想,恍然大悟道:“有可能哦。”

  明明繼續說:“瑞瑞過幾天就要回首都了,下次看電視隻能等到暑假,但我們還在家裏,你說,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看電視的寶貴機會先讓給瑞瑞?”

  貝貝還是有兄妹愛的,連忙點頭說:“沒錯,我們應該把看電視的寶貴機會先讓給二哥。”

  “所以你該怎麽做?”

  貝貝拍著胸脯說:“二哥你放心,開學前我都不帶人回來看電視了。”

  明明聞言,摸摸妹妹的腦袋誇獎說:“妹妹你越來越懂事了。”

  貝貝和大哥商業互吹:“大哥你也越來越有大哥的樣子了!”

  ……

  商量好後,貝貝就跟小夥伴們宣布了這個重要消息,大家沒什麽劇烈反應,隻擔心問開學後能不能繼續來她家裏看電視。

  貝貝的回答還是那句:“看我心情吧!”實際上是要看爸爸媽媽準不準。

  於是到貝貝帶小夥伴們回家看電視這天,宗紹回到家後,都驚訝地發現客廳裏居然隻有三兄妹在看電視,不由問:“貝貝你今天怎麽沒有帶小朋友回來?”

  貝貝大聲說:“開學前我都不會帶小朋友回來啦!”

  宗紹眉毛皺起來:“你跟小朋友們怎麽了?你們吵架了?”

  貝貝很不滿:“我們才沒有吵架,我不帶他們回來,是因為他們來的時候,二哥都不好出來看電視,他們想來以後有好多好多時間可以來,可是二哥馬上就要回學校了,我當然要把時間讓給二哥啊!”

  這下宗紹不隻是驚訝,而是驚喜了:“你怎麽會想到這些?”

  貝貝本來想自誇兩句,但想到大哥在旁邊坐著,隻好老實交代:“大哥跟我說的,不過暫時不帶他們回來看電視是我自己想的。”她也是很聰明的啦~

  “原來是這樣。”宗紹恍然大悟,誇讚了兩個孩子幾句。

  貝貝卻覺得不夠,提醒說:“爸爸,二哥馬上要回學校了,這段時間你不打算多陪陪二哥嗎?”

  貝貝的想法是讓爸爸不要帶人回來了,把看電視的時間留給二哥,宗紹卻沒想到這裏來,沉吟片刻問:“等你們媽媽回來,我跟她商量商量,周日帶你們去動物園怎麽樣?”

  “真的嗎?”貝貝一臉驚喜,瞬間忘了看電視的事。

  宗紹點頭:“真的,周日我休息,如果你們媽媽沒時間,我自己帶你們去。”

  貝貝猛點頭,又特意對兩個哥哥說:“我們星期天能去動物園啦!”生怕他們剛才沒聽到。

  明明瑞瑞齊點頭,他們雖然不像貝貝那麽期待,但想到能去動物園玩,心裏也是很高興的。

  幾人前腳聊完,後腳林薇就回來了,看到難得寬敞的客廳,她跟宗紹同樣驚訝,之前父女談話在母女之間重複了一遍。

  這次林薇跟閨女心有靈犀,痛快答應這幾天不帶人回來看電視。

  之後宗紹又提了去動物園的事,林薇也一口答應下來,她現在是老板,事情多,但時間相對自由,想抽出一天時間出去玩還是很容易的。

  ……

  周日當天,林薇一家子正常起床,家屬院離羊城動物園不遠,搭車過去也很方便,沒必要早起。

  到了動物園,貝貝整個人都興奮起來,蹦蹦跳跳的,林薇時不時就要喊一聲,讓她慢點,別亂跑。

  在林薇和宗紹眼裏明明還是小孩子,但實際上他這兩年越發懂事起來,自覺過去牽住妹妹的手,跟著她蹦蹦跳跳的。

  瑞瑞則越來越像宗紹,在外麵很要麵子,上大學後他自覺是個大人了,不好意思像哥哥那樣蹦蹦跳跳,跟爸爸媽媽一起慢慢走著。

  邊走邊看邊聊,聊的主要是瑞瑞的學業。

  國內大學少年班始於七八年,其實是針對高考成績優異的孩子,開辦的教育改革試點班。[1]

  最早創建少年班的是科大,因為辦得成功,這幾年多所高校陸續辦起少年班,首都大學也是其中之一。

  少年班的學習進度跟普通班級不太一樣,大學一年級,普通班級的學生都在啃大部頭書籍,但瑞瑞已經開始做起了實驗。

  實驗內容倒沒什麽不能說的,他進度再快也隻是個學生,上頭不可能這麽輕易安排他去接觸那些機密內容。

  隻是林薇在普通人中算聰明的,跟瑞瑞比起來智商就不太夠了,而且她學經濟的,方向完全不同,瑞瑞講的那些東西她努力聽了,但真的聽不懂啊!

  宗紹也差不多,他的文化水平早就退化到了初高中階段,嗯,這還是照顧他顏麵的說法。

  好在瑞瑞沒有讓他們發表意見的想法,說這些也是因為林薇問他在學校幹什麽,點到即止,沒打算深入介紹。

  不得不說,這個話題結束時,林薇和宗紹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

  之後林薇沒再問瑞瑞的學業,反正聽不懂,問了也白問,隻要知道他在學校吃穿不愁,沒挨餓受凍就好了。

  ……

  中午他們在園區吃的飯,之後一直逛到下午三點多才出去。

  動物園外麵有人拍照,林薇想著難得來一趟,讓人幫著拍了幾張照片,並留下地址,麻煩對方幫忙寄到家裏。

  從動物園回去就是元宵節,過完節瑞瑞就回了首都,林薇和宗紹送他去火車站時買票進了月台,看著他走進車廂坐到位置上,火車駛出才轉身離開。

  元宵節過後,林薇忙碌起來,店鋪要開業,市場要擴張,樁樁件件都是事。

  還有給她找事的,先是家屬院裏的軍嫂想撬她牆角,想拉鄧湘雲入夥一起做服裝生意。說得還挺好聽,什麽不用鄧湘雲出資就給她分紅啦,什麽不僅讓她做設計,還讓她參與公司事務啦,連分成都好談,肯定不比她給的少。

  說起來這人腦筋也不差,就是眼神不太好,不想想鄧湘雲和林薇什麽關係,認識多少年了就來撬牆角。

  當然,鄧湘雲對那人開出的條件不為所動,不完全是為了多年情分,而是她很清楚她們能有今天,完全是林薇帶著她發財。

  是,她有天分,設計的衣服件件都賣爆了。

  但世上有天分的設計師何其多,她設計班的同學就有好多找不到合適工作,隻能進服裝廠幹打版這種基礎工作的。

  如果沒有林薇拉她做生意,她到現在苦哈哈地踩著縫紉機,做一件衣服掙一件的錢。

  更何況,那些衣服雖然是她設計的,但林薇也提供了不少點子,比如最開始的那套襯衣加闊腿褲,就是林薇先提出來的,還有第二批賣爆的紅裙子,也是林薇讓她設計的。

  因此,不管是感情上還是理智上,鄧湘雲都不可能聽一個關係平平的軍嫂挑撥,跟林薇鬧掰。

  所以把那人罵走後,鄧湘雲轉頭就跟林薇告了狀。

  雖然知道鄧湘雲把對方罵走了,但這事觸及到了林薇底線,所以她還是跑到人家裏,把人臭罵了一番。

  這麽做也不全是因為憤怒,另一方麵林薇也是想讓家屬院裏那些動歪心思的人知道,她和鄧湘雲的同盟不是那麽好拆的!

  其實撬牆角這件事隻能算是小打小鬧,隻要鄧湘雲不動搖,別人挑撥得再歡也隻是跳梁小醜,麻煩的是層出不窮的盜版。

  這些盜版好一些的,是抄款式,版型材質都有不同,要麽不掛標牌,要麽掛的是自己的標。更無恥的是照抄的,不管版型還是款式都一樣,連商標都仿得一模一樣,流入到市場後價格有些賣得比她們的衣服都貴。

  不過真打起官司來,後者還是比前者更好對付,畢竟商標都一樣,找到源頭,一告一個準。

  抄款式就不好辦了,這幾年市場上亂的很,出了件爆火的商品,不管大還是小的廠商一窩蜂地湧入,做同樣的產品,偏偏款式細節都有差異,也不好把它定義為抄。

  因此,前者林薇不打算管,浪費時間精力金錢還討不到好,後者她卻不打算放過,一邊安排人去查這件事,一邊聯係律師事務所。

  查這件事的人林薇沒從外麵找,直接聯係的部隊後勤,說有崗位提供,隻要身手敏捷的人,有點小傷病也沒事,問他們有沒有合適的人推薦。

  那可太有了,部隊每年都有因傷退伍的人,這些人中有不少過得不太好,部隊也一直在發愁他們的安置問題。

  聽說林薇這邊崗位,後勤火速聯係了兩個退伍軍人,一個少了胳膊,但另一隻手很靈活,腿腳功夫沒落下,另一個有一隻耳朵聽不見了,其他都還好。

  兩人入職後,考慮到兩個大男人去逛女裝店鋪不合適,林薇又找了兩名能說會道的銷售,讓他們男女搭配去那些賣盜版的店鋪查訪。

  查訪的事走上正軌時,公司自己的店鋪也開了起來,因為在熱鬧的商業街,再加上微雲品牌的衣服賣得火爆,所以店鋪客生意不錯。

  也就是在這時候,林薇推出第三批新款。

  這次的新款比較多,光連衣裙就有三款,外套、套裝兩套,還有款單的上衣,帽子、絲巾、包和鞋也都有上新款。

  新款除了店內上新外,各大百貨商店和供銷社也都有鋪貨。

  但可能是市麵上類似款式多了起來,新款上市後聲勢沒前兩批衣服大,但銷量都不差,其中有一條裙子銷量不比年前的紅裙差多少。

  再加上氣溫還沒徹底上來,去年上的那幾款衣服還在賣,以及去其他市跑代銷的銷售頻頻傳來捷報,所以年後第二個月的銷售額比年前翻了一倍不止。

  隨著公司業務走上正軌,領導班底漸漸完善,盜版那邊也查得差不多了,林薇請律師將那些人一一告上法庭。

  這件事很快驚動《羊城日報》,他們迅速安排人來采訪林薇。

  接受采訪時林薇態度非常強勢,直接說證據已經收集齊全,並且她不接受庭外和解,讓那些人等著賠錢。

  報紙發行出來後,這件事迅速引發熱議,有人共情盜版者,覺得林薇太冷酷,也有人支持她,覺得她幹得好。

  但不管是支持她的還是不支持她的,基本都知道了她的名字,以及微雲這個品牌。林薇也趁勢推出新款,並再次大賣。

  這次的事讓林薇認識到了品牌名氣的重要性,因此在等待開庭的日子裏,林薇從公司劃出一筆資金,專門打廣告。

  報紙雜誌上,公交車內外,還有電視上。

  拍廣告上電視這件事一提出來,公司內部反對者無數,這年頭舍得花錢拍廣告上電視的公司不多,大家都覺得太冒險。

  但因為鄧湘雲支持林薇,所以其他人的反對無效,這件事還是成了。

  等官司開庭,微雲服飾大獲全勝的消息見報,廣告也登上了電視,夏季上的新款再次賣爆。

  有了廣告加持,這一年微雲服飾迅速擴張,到年底時他們的店鋪已經從一家攀升到了三十多家,遍布南方各大省會。

  店鋪雖然沒開到北方去,但她們的衣服鋪貨到了首都的百貨商店,在廣告的影響下,顧客對她們品牌的認可度不輸那些國際大牌。

  去年過年林薇和鄧湘雲買三件電器,家屬院裏有不少人說酸話,今年過年她們買轎車,家屬院裏卻隻聽得到恭喜聲。

  雖然不一定真心,但至少明麵上大家都一團和氣。

  由此可見,“當你比別人強一點時,別人會嫉妒你,但當你比別人強很多,他們隻會仰望你”這句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