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吳淑娟
  第109章 吳淑娟

    吳淑娟是一星期後, 才從隔壁老錢媳婦口中得知宗紹喜得千金這事的。

    陳杏蘭跟著宗平從遼省調到首都後,就一直住在這海軍大院裏,宗錢兩家當了十來年鄰居, 關係一直處得不錯。

    當初吳淑娟帶著女兒投奔過來,陳杏蘭聽從丈夫的話收留她們在家裏住下,老錢媳婦還勸過,讓她長點心。

    但等宗平給吳淑娟找到工作搬出去,老錢媳婦就沒再說什麽了, 每次她帶著女兒上門, 還會笑著跟她打招呼, 真把她當成宗家親戚處了。

    直到後來陳杏蘭跟宗平離婚, 吳淑娟帶著女兒登堂入室, 老錢媳婦才變了臉。

    雖然宗平和吳淑娟沒被人抓到把柄, 他們走到一起也是宗平和陳杏蘭離婚後的事,這其中還有人撮合,不能確定他們早就勾搭上了。

    但老錢媳婦不相信這些鬼話, 宗平和吳淑娟又不是離婚後才認識的,當初吳淑娟男人死了, 帶著閨女投奔來到首都後還在宗家住過。這些年兩家一直往來密切, 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早有私情,被陳杏蘭發現才離婚的。

    更何況,陳杏蘭這些年可以說是拿吳淑娟當親妹子看點, 也一直很疼她女兒。剛進單位頭兩年,吳淑娟為了升職,常忙得不著家, 她女兒幾乎常住宗家。

    陳杏蘭對吳淑娟母女倆, 用掏心掏肺來形容不為過。

    但凡吳淑娟有廉恥心, 顧念著陳杏蘭的恩情,也不該在她離婚後跟她的丈夫走到一起。

    因此,老錢媳婦頂看不上吳淑娟這做派,在她跟宗平結婚後,還跟丈夫商量過搬家的事,恥於與這樣的人為伍。

    隻是老錢總覺得他和宗平認識這麽多年,為這事跟他掰了,抹不開麵。再換句通俗的話,他怕得罪人。

    因為丈夫不給力,搬家這事到最後也沒成,老錢媳婦隻能捏著鼻子跟吳淑娟做鄰居,但兩年平時不怎麽打交道,碰到說話她也總忍不住刺人幾句。

    這次也是如此。

    她兒子跟宗紹是發小,後來軍校都是一起上的,所以陳杏蘭和宗平離婚後,宗紹雖然不怎麽回來,但兩個孩子關係一直很好。

    軍校畢業後,兩人沒能被分配到一處當兵。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機會被分配到一處,兩人都是優秀學員,海軍三大艦隊都向他們投來了橄欖枝,當時兩人的意願一致,被分配到一個地方的機會很大。

    但宗平聽了吳淑娟的耳邊風,不想宗紹離家太遠,就找老戰友插手了兒子的去向。宗紹得知這件事後,就打申請去了祖國南端的崖州島。

    雖然老錢兒子和宗紹不在一個地方當兵,但這些年常有電話信件來往,所以很清楚對方的近況。

    宗紹喜得千金這件事,就是昨天打電話的時候,她兒子偶然提起的。

    雖然宗紹去了崖州島後,這些年不怎麽回來,但一來老錢媳婦是看著宗紹長大的,把他當自家子侄,二來她每次說宗紹過得好,吳淑娟臉色都不會太好,所以她會格外關注宗紹的近況。

    聽聞宗紹喜得千金,老錢媳婦就多問了幾句,等打聽清楚了,隔天碰到吳淑娟就問:“你們家老宗最近是不是要出門?”

    剛跟宗平結婚那會,吳淑娟想過跟老錢媳婦搞好關係,但碰了幾次壁後,兩人關係就僵了下來。

    隻是吳淑娟這人要臉麵,雖然她和宗平這些年沒有私情,自覺行得正坐得直,但也抵不住別人對她各種揣測。

    再加上她向來覺得宗夫人這位置應該是她的,陳杏蘭挾恩以報才搶走了屬於她的東西。所以嫁給宗平後,她總忍不住在心裏暗暗拿自己和陳杏蘭作比較,一心想著壓過她。

    因此,吳淑娟向來看重名聲,哪怕心裏討厭老錢媳婦,碰到人麵上也總是和和氣氣的。就算老錢媳婦衝她陰陽怪氣,她也都是一笑置之。

    她的努力並非無用。

    人都是健忘的,時間會衝淡很多事,就算以前陳杏蘭名聲再好,她離開這麽多年,也被忘得差不多了。

    人們現在再說起宗首長的妻子,最先想到的不會是陳杏蘭,而是她吳淑娟。至於她曾和陳杏蘭交好,後來又嫁給宗平的事,也漸漸少有人提及。

    當然,如果老錢媳婦能閉上嘴巴,那就最好了。

    但現實是老錢媳婦不可能閉嘴,而她,明知道對方不懷好意,還是得對人笑臉相迎,問:“什麽?”

    果然,下一秒老錢媳婦就怪叫起來:“呀,小紹媳婦上個月生了個閨女,要辦滿月酒這件事你不會還沒聽說吧?”

    下班時間,海軍大院縱橫交錯的路上來往的人不少。

    不過聽到“小紹”這個稱呼,立刻反應過來的人不多,人的記憶力有限,伴隨著陳杏蘭離開,宗紹也漸漸不怎麽回來了,甚至這幾年他壓根沒回來過。

    漸漸的,宗紹也被遺忘了。

    如果老錢媳婦連名帶姓喊宗紹,大家可能會反應快點,但她去了姓,很多人就一時沒反應過來。更別提那些近幾年才住進來的人,或許聽舊shígG獨伽說過宗平和兒子關係不好,但宗平兒子叫什麽名字,絕大多數人是不清楚的。

    但別人不清楚,吳淑娟不可能不清楚,得知宗紹喜得千金,她瞳孔驟然縮緊,再維持不住溫和又無奈的臉色,嘴唇緊抿起來。

    看吳淑娟這臉色,老錢媳婦心裏就有數了,哎呀一聲說:“你還真不清楚啊?要我說你怎麽也是小紹後媽,怎麽能這麽不關心他呢,這麽大的事你也能不知道?”

    說完不等吳淑娟回答,就做恍然大悟狀說:“哦對我忘了,你和宗紹他爸結婚前,他喊了你那麽多年娟姨,結果杏蘭前腳和老宗結婚,你後腳就當了她後媽,他願意告訴你這些喜事才怪!”

    老錢媳婦這番話裏信息量巨大,眾人聽後嘩然一片。

    不知道內情的人都用震驚的眼神看著吳淑娟,知道內情的想起往事,看向吳淑娟的眼神多了幾分鄙夷。

    因為老錢媳婦短短幾句話,吳淑娟多年經營再次毀於一旦。但讓她憤怒的並非這件事,而是宗紹喜得千金這件事。

    去年吳淑娟女兒病情加重,幾次被醫生下病危通知書,讓她準備後事。但她女兒一次又一次地熬了過來,她知道,她女兒還想著宗紹,想再見他一麵。

    吳淑娟想如果宗紹願意回來看看她女兒,或許她的病情能夠好轉,就讓宗平打電話到崖州島跟宗紹說這件事。

    宗平剛開始覺得拉不下臉麵,他們父子已經多年沒有來往,但吵過一場後,他妥協了,給宗紹去了電話。

    可電話接通後,宗紹直接問宗平談私事還是公事,得知是前者,就直接將電話給掛了。

    電話被掛斷後,宗平在家狠狠發了通火,揚言再不認這個兒子,更不肯給宗紹打電話。且這一次,不管她再怎麽鬧,他都沒有改變主意。

    吳淑娟沒辦法,隻能自己給宗紹打電話,隻是這一次,電話根本沒打通。之後她就開始以宗平的名義給宗紹寫信,希望他能看在過往情分上,回來看看她女兒。

    第一封信寄過去,沒有回音。

    第二封第三封信第四封信寄過去,統統拆都沒拆就被退了回來。

    而吳淑娟,就在這無盡的等待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看著女兒死不瞑目。

    但哪怕這樣,她也隻是覺得宗紹冷酷無情,並悔恨自己當初做下的決定。直到此時此刻,得知宗紹喜得千金,她才開始恨。

    宗紹妻子上個月產女,孩子就是二月份懷上的。

    而二月份正是過年,她寄去了最後一封信,希望宗紹能回來。但他最終還是沒回來,她女兒去世不久,她就再次收到了退件。

    女兒去世前,吳淑娟以為自己想要的很多,地位,名聲,宗平和更好的生活,她都想要。直到女兒去世,她才知道自己錯了。

    如今她工作體麵,手底下管著好幾個人,丈夫宗平更是海軍高官,身份地位,宗平和更好的生活她都有了,至於名聲,哪怕維係得有些艱難,但過往的事也沒什麽人再提。

    她看似什麽都有了,可卻覺得自己一無所有,而她最重要的寶貝,也已經不在。

    如果她女兒去得安詳,她可能也就算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想到她女兒遭受病痛折磨,卻祈求能再見宗紹一麵時,他卻在和那個女人你儂我儂,吳淑娟心裏恨啊!

    因為痛恨,吳淑娟沒有再理會老錢媳婦,匆匆往家裏去。

    ……

    吳淑娟得知宗紹要辦女兒的滿月酒時,林薇正跟宗紹核對當天的賓客名單,主要是為了統計人數。

    這年頭物資有限,就算是請客也經不住浪費,酒席桌數基本是嚴格按照賓客人數來,再摳唆點的,還會一桌多塞幾個人。

    他們請客用的是家裏吃飯的那種大圓桌,不夠的都是找鄰居借。雖然桌子不完全一樣,但大差不差,標準的一桌坐十二個人,擠一點十四個人也能坐,再多就不行,吃起飯來胳膊肘碰胳膊肘,到時候別打起來。

    酒席一共四桌,算下來總共能坐四十八到五十六個人。

    五十人左右好像不少,他們上次數出來要請的也就二十來戶,家屬區的慣例,辦酒受邀請的一戶最多去兩個人,再多除非關係實在親密,自己商量。

    他們數出來的人數乘以二,就算有的家庭來的人多一兩個,也差不多夠。

    問題在於他們要辦酒這件事傳出去後,好些沒有受邀請的人問起宗紹這件事。都是戰友,又都住家屬區裏,別人熱情問起來,聽那意思還篤定他會邀請自己,他能怎麽辦?總不能跟人說抱歉,我沒打算叫你吧。

    要是不熟悉的,宗紹也不至於拉不下那個臉,這種人一般也不會跑到他麵前提這件事,關係好不好,各自心裏都是有數的。

    問題是來問的基本都是關係沒有那麽要好,但算得上熟悉的人,平時相處起來又沒有矛盾,實在不好拒絕啊!

    不止宗紹,林薇這邊也有這樣的人。

    自從林薇出院後,陸續有人來探望她和孩子,他們要辦滿月酒的消息傳出去後,來探望的人難免聊起這件事。

    最尷尬的是來探望的人中,有些她邀請了,有的沒有邀請。畢竟他們本來隻打算辦四桌酒席,能請的人有限,她邀請人當然是從關係好的開始。

    但那些沒被邀請的,你說林薇跟她們關係不好,那也不至於,隻是沒有那麽好而已。

    問題是就算沒那麽好,別人都來探望她了,又聊起這件事,她總不能繼續裝聾作啞把人排除在外吧。為了以後好見麵,林薇就把人給邀請上了。

    新增賓客時,林薇和宗紹都有跟對方通氣,隻是今天我這邊多一個人,明天你多邀請一個人,看著增員不多,就添雙筷子的事。

    但今天他們聊到誰誰來參加,說著說著就不太對勁了,他們總共才打算準備四桌酒席,可這賓客人數,怎麽超出那麽多?

    然後林薇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從書桌裏抽出個筆記本,打開開始登記人員。

    越登記,兩人表情越嚴峻。

    他們邀請的賓客人數不是超標,而是大大超標,本來打算辦四桌酒,眼下都要奔著六桌去了。等登記完一數,的確要辦六桌酒,而且有的桌還得擠一擠。

    算完後,林薇還是茫然的:“我們怎麽請了這麽多人?”

    宗紹輕咳一聲說:“就……不知不覺吧。”

    “那你覺得我們手頭的票夠用嗎?”

    宗紹想了想說:“海產票夠用,雞鴨不夠我找老周借點,大不了下個月還他們,至於豬筒骨豬下水,我改天跟老徐說說,讓他到那天給我們多留點。”

    這樣算的話,接下來就海鮮他們得省著點吃,雞鴨還能找周邊大隊的人買,雞蛋也一樣,剩下的都不需要票。至於肉票,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動,不怎麽影響。

    聽完宗紹這通分析,林薇也覺得就算酒席增加到六桌,問題也不是很大,能負擔得起,隻要別再增加人就行。

    想到這林薇說:“你那邊不會再增加人了吧?”

    宗紹算了下自己邀請的人,說:“應該不會,關係不錯之前沒被邀請的基本都補上邀請了,你那邊呢?”

    林薇思索著說:“我這邊也差不多。”

    宗紹點頭:“行,那我明天再找人借點桌子板凳和碗筷。”

    “我明天跟媽和小張說下這件事,讓她們有個心理準備,”林薇說完不太放心,問,“應該沒別了吧?”

    “應該沒了。”

    兩人又對了一遍,確認沒問題林薇才合上筆記本,關燈時兩人紛紛長出一口氣,想,希望別再出問題了!

    作者有話說:

    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