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談成 ◇
  第165章 談成 ◇

    ◎做生意就是這麽簡單◎

    蕭瑾叫人將那位高句麗的商人請進來。

    司徒恭默默地看了一會兒, 覺得蕭瑾有別於其他國君的,便是他並不重農抑商,反倒把商業當作富國強兵的法寶了, 原先齊國與楚國沒有一個瞧得上夏國的做派, 可他們如今什麽下場也是有目共睹,一個已經亡國了,還有一個, 國君被夏國忽悠得團團轉,看這蠢樣早晚也是要亡國的。

    不中用的東西, 說了也沒意思。如今隻有夏國跟他的燕國兩家獨大了。兩國之前,燕國兵力強一些,可若說治理, 卻還是夏國更勝一籌。司徒恭也正打算仿效蕭瑾,改一改燕國那些風氣。

    他看得時間久了, 蕭瑾以為他在發呆,遞上點心道:“你不吃啊?”

    司徒恭有些無語,他不懂蕭瑾為什麽這麽重口腹之欲,林檀一個姑娘家愛吃這些甜的他們理解, 蕭瑾一個大男的, 怎麽也愛吃甜食?

    司徒恭拒絕:“我素來不愛吃這些。”

    “那你的人生該多無趣?”

    “並不覺得。”

    “這可是我從宮裏帶過來的廚子, 別的地方還吃不到呢。”

    司徒恭並不心動:“留著給你的林姑娘吃吧。”

    蕭瑾張了張嘴,似乎震驚於他的話。

    他猛地回頭, 幸好, 林檀剛剛發現有人在下邊投壺, 跑去看熱鬧了並不在此處, 這才沒聽到這渾話, 否則他都不知道該怎麽麵對林檀了。

    蕭瑾忙道:“你別胡說。”

    司徒恭冷笑, 他腦袋裏裝的都是漿糊嗎?如今夏國那邊的大臣哪個不是這麽想的?隻怕他此次回京就要被逼婚。

    蕭瑾還想告訴他不能輕易說這些話壞了別人姑娘家的清譽,結果告誡還沒說出來,那個高句麗商人卻到了。

    蕭瑾不懂高句麗話,不過這個高句麗的人學了兩個月的江南話,加上蕭瑾的朱雀軍裏頭也有高手,對高句麗的口音頗有研究,所以兩邊溝通起來完全不成問題。

    來人在高句麗那邊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富商了,姓元名盛直。

    他本為了茶會而來,誰想到竟然會得到夏國聖上的召見,頓時又驚又喜,連連感謝。

    蕭瑾讓朱雀替他翻譯,問問這位元盛直對他們夏國茶會的看法。

    元盛直激動萬分,說出來的話也缺了些邏輯,不過句句都是在讚夏國茶會之盛大。

    “未來此處之前,草民還從未想過世上會有這樣有意思的盛典。”

    “我們高句麗人也喜歡作畫,但今日還是大飽眼福,貴國的文人實在是太有才了,草民打算回去的時候多買上幾副字畫,帶回去後定能風靡一時。”

    他這完全就是肺腑之言,若不是用蹩腳的江南話,他還能誇得更多。前段時間,夏國曾與高句麗通商,有不少人買了夏國人的東西,但其實願意買的隻是少數,大多數人仍在觀望。元盛直今日過來,其實也就是為了探一探夏國,順便考察一下這筆生意究竟值不值得做。他是大商賈,更是行業的風向標,元盛直的決定,有時候比官府的決定還要更可靠些。

    他們高句麗並不算太大,尤其是和夏國比起來,那點地方根本就不夠看。從前他們便依附齊國,如今齊國說沒就沒了,朝廷便將目光放在了夏國身上,可又怕自己押錯了寶,最後讓燕國得了便宜,這一來二去,便還是心存疑慮了。元盛直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奉命而來的,隻是今日一看,元盛直卻不得不承認,齊國敗給夏國實在不冤。單單從這次的茶會上便能看出夏國有多富貴了,更別提這茶會上還有不少山東人、燕京人……他們穿梭在人群當中,以夏國人自居,可見夏國對原先齊國人的統治能力。現在唯一要擔心的,便是燕國會不會對夏國出手,這直接關係到他們往後的依仗能不能長久。

    蕭瑾等了半天見他沒誇到點子上,反問:“閣下就隻對字畫感興趣?”

    元盛直聞弦歌而知雅意,可他沒想到事情會這麽順利,本來想著繞幾道彎子繞呢,元盛直喜不自禁,道:“這最叫人目不暇接的便是貴國的茶葉了,草民從前在國內的時候可沒喝過這樣好的茶葉。”

    實則是在此之前,他就沒怎麽喝過茶。

    蕭瑾與有榮焉:“夏國的茶,的確無可挑剔,你若是喜歡,回頭朕可贈予你一些。”

    元盛直立馬順杆上爬:“多謝聖上相贈,隻是,高句麗國內仍有不少人沒嚐過茶葉的味道,可否容小人先買下幾船的茶葉,沿水路運回國內讓國民都嚐嚐?”

    正在喝茶的司徒恭手都頓了一下,難以置信這生意竟然來得如此容易!

    蕭瑾自然同意了。

    這回不僅他高興,等著做二道販子大賺一筆的元盛直也分外高興。

    兩人相談甚歡,被撂在一邊的司徒恭看完了全程,再次感慨蕭瑾的好運道。

    他從前是不信運道的,旁人都說他運道好,卻不知他從前吃了多少的苦,遭了多少罪。要他說蕭瑾這樣的才是天生運道好,自出生好像就沒跌過跟頭,之後又一直順風順水,想要什麽就來什麽。

    待蕭瑾高高興興地將那元盛直送走後,才重又坐在了司徒恭對麵。

    正好走出屋子的元盛直一想不對,方才一直同他說話的是夏國皇帝,之前走掉的那個姑娘應當是蜀國那邊的楚王,那屋子裏坐著的氣勢駭人的……豈不就是燕國皇帝了?

    看樣子兩國皇帝相處得挺融洽,不像是會打得你死我活的樣子啊。

    屋中,因談成了一筆大生意蕭瑾不禁沾沾自喜:“如何?”

    司徒恭敷衍地說了一句“佩服佩服。”

    蕭瑾於是更得意了。

    “這話說來也不怕你笑話,這茶會辦得這樣急,一是為了穩民心,其二也是為了賺錢的。蜀國皇帝是意外之喜,今兒的這一個也是。”這會兒沒有酒,若是有,蕭瑾真想跟司徒恭碰上兩杯。

    司徒恭沒說話,蕭瑾卻還自顧自地說著:“沒想到這茶會這麽好用,看來明年還得接著辦,若明年再辦,你們還會不會過來啊?”

    司徒恭輕飄飄地說:“有空便來。”

    話雖如此,但司徒恭卻覺得,若是再有這茶會,他應當還是會過來的。夏國一日一個變化,若長久不聯係,什麽時候被甩在後頭都不知道。隻是,茶會不茶會的倒是沒有那麽重要,司徒恭轉而就試探起了蕭瑾對朱庭玉,或者說對蜀國的心思。

    蕭瑾心裏一跳,趕忙糊弄地來了一句:“瞧著挺蠢的,相處起來也不煩人。”

    他擔心司徒恭會追問,然而司徒恭卻就此止住口,不再細說。因為他知道,蕭瑾並沒有攻打蜀國的打算。

    蕭瑾確實沒有,留著蜀國,便不再是他與燕國針鋒相對的情形,若有朝一日隻剩下燕國跟夏國,蕭瑾不確定這和平能維係到幾時。

    他同司徒恭是有些交情,但這份交情還不足以帶來和平,這點蕭瑾再清楚不過了。

    他們在樓上因為蜀國交鋒了一下,樓下不遠處,朱庭玉也不甘寂寞,開始背著馮慨之暗暗使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