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切磋 ◇
  第141章 切磋 ◇

    ◎跟夏國人比試比試◎

    這男主還真是……人狠話不多。

    蕭瑾歎服。

    換作是他, 肯定沒有這樣的魄力,不是因為舍不得殺人,而是會瞻前顧後, 為了夏國的名聲著想, 不會主動殺死一國皇帝,多半會選擇讓他囚禁至死,就跟李庭芳一樣。

    司徒恭殺完人之後, 連眼皮都沒有動一下,仍然平靜地吩咐別人收屍。

    一句“厚葬”, 大概是他最後的仁慈了。蕭瑾猜測,若不是怕非議太多,司徒恭應該是想將屍體直接丟進亂葬崗的。

    但這畢竟也不體麵啊, 蕭瑾小聲道:“其實你若實在不想留他,何不私下解決?”

    司徒恭瞥了瞥他, 放下冷漠:“願聞其詳。”

    這還是對方頭一次請教他呢。蕭瑾抬頭,煞有介事地傳授經驗:“可以先軟禁,後麵找個由頭讓他病逝不就行了?死後再追封一二,給個風風光光的葬禮, 既不值幾個錢, 對外還能撈個好名聲, 裏子麵子都賺了。”

    司徒恭:“……”

    這不要臉的做派,果然不愧是夏國, 他懷疑夏國那群人不要臉都是跟蕭瑾學的。

    蕭瑾還道:“多好的辦法啊, 可惜你不用, 下次務必記好了。”

    司徒恭淡淡道:“記著了。”

    蕭瑾猜, 他肯定沒放在心上。

    真是白費了他一番口舌, 往後斷不會再傳授經驗了, 真是對牛彈琴!

    齊皇突兀地去世,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甚至連一句遺言都沒來得及說。其它齊國大臣見此,也不知是被嚇到了,還是識時務,都未曾表態。

    蕭瑾看向自己那位老熟人——寧尚書。

    這位也沒吱聲,不過看著他們的目光很是複雜,眼裏帶著憎惡。

    蕭瑾哂笑,恨不恨的都已經無所謂了,既然做不到跟齊皇一起死,那他們還有什麽臉麵去恨別人?有本事就像留在開封府死守的大臣一樣啊,那才叫真的有骨氣。這群人逃都逃了,自己主動做逃兵,就指望別人能看得起他們。

    蕭瑾讓人將他們都“請”下去。

    寧尚書等雖然不甘心,但他們赤手空拳,哪能敵得過蒙陽王碩等人,依舊被押著灰溜溜地下去了。

    餘下的人還有宮裏的幾位皇子。

    蕭瑾看司徒恭神情晦澀難懂,猜測他是不是有起了殺心。

    心裏替梁毅等皇子默哀一聲後,蕭瑾便踏入殿中了。

    進去以後還驚奇地發現裏頭有個已經自盡的方丞相。

    雖說這位方丞相也當了逃兵,但好歹人家為自己行為負責了。

    蕭瑾敬他是條漢子,對王從武道:“也將他厚葬了吧?”

    司徒恭不知何時也跟到過來,聽他說完了這句,便道:“他也配?”

    “為何不配?”

    “倘若他當真忠君愛國,當初就不該做了逃兵。今日燕國和齊國都已經到了城門外,他才想著以身殉國,是不是太遲了些?究竟是自己想死還是被別人逼死的,誰知道呢。”

    一針見血,將方丞相諷刺得徹底。

    蕭瑾實在無話可說。

    不過他沒管司徒恭,仍然讓人將對方給厚葬了,哪怕他是存著一點小心思在的,但他原本還是有活命的機會不是嗎?舍了性命赴死,蕭瑾也不想對他太殘忍。

    將一應事物清點好後,蕭瑾便派人將各家看守住了。

    這燕京往後可是他的地盤,在他地盤上的有錢人,那可得看好了,不能讓他們給逃了。

    至於這行宮裏頭的事情,蕭瑾讓人美化了一番,對外散播開來。

    是以不出半日,外頭的人也都知道這行宮中的情況了。他們齊國的皇帝陛下已經身亡了,據說是在逃命的時候被燕國的弓箭手趁亂射死的。這死的可一點都不光彩,比起死於敵國之手,他們更願意齊皇是主動赴死。

    說來,行宮裏頭願意主動赴死的,竟然隻有方丞相。

    此事一傳來,不少人都讚他高義,至於之前逃跑一事,也都既往不咎了。不管怎麽說,方丞相還是用自己的一條命換回了身後名。

    至於方家眾人如何想,那就不得而知了。在府邸被夏國的軍隊包圍之際,方家人最擔心的變成了自家人的性命安危,所幸夏國人沒有再進一步的打算,隻是抄了錢財,且也並非全部抄走,多少還給他們留了一點。

    方夫人捏著家中僅剩的那一點家當,心中悲涼。

    丈夫沒了,家底沒了,如今隻剩下這點銀兩,往後注定隻能貧寒度日了。隻好在方家如今名聲極好,對家中晚輩來說,這算是唯一的幸事了。

    蕭瑾不僅抄了他們的家,還把那些大臣的家全都抄了。此處是燕京而非開封府,這些人住的地方多在一塊兒,湊的近,連抄家都抄的方便。沒多久,蕭瑾便賺了好大一筆。

    他對外還道夏國仁善,不濫殺無辜,隻是抄了些不義之財來日重建燕京城。

    司徒恭聽說這件事後,靜默良久。

    蕭瑾可不知道男主對他的觀感又變了不少,本著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念頭,蕭瑾跟馮慨之兩個賺錢賺得可高興了。

    這裏頭還缺了一個陳疏才,若他再,指定更見錢眼開。

    外頭的官眷得了教訓,至於寧尚書等人,也沒討到好。他們早被扣了下來,等待著最後的決斷。寧尚書本以為自己要不了多久便會腦袋著地,誰想到他們進了牢房後最先被審的卻是齊國可還有藏銀?

    這若是問他們齊皇可有別的子嗣,也比問銀子叫人能接受。

    寧尚書隻能坦白告訴他們沒有。

    他們逃命逃的那麽急,哪有空帶多少寶貝?再說了,這幾個月的戰事已經把齊國給掏空了,該使出去的銀子早就使出去了,哪還有再剩的。

    蕭瑾大失所望,回頭打量著寧尚書,複又搖了搖頭:“看來是不中用了。”

    不中用了?這是要殺頭的意思麽?寧尚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以為自己活不過今天了。

    誰想等到第二天過後,他卻還是活的好好的。

    寧尚書膽戰心驚地試探了一下看守的大人,對方雖然態度不怎麽好,卻也沒到窮凶極惡的地步。

    寧尚書一看人家這個態度,心裏七上八下的,這到底是要他們死,還是不要他們死呢?

    跟他一樣心裏不安的,還有同被關在獄中的諸位大臣們。

    他們等了一天又一天,愣是沒等到自己即將要人頭落地的指令,反倒等到了大軍繼續北進的消息。

    寧尚書同自己對麵的安侍郎問道:“他們這是放過咱們了?”

    “誰知道呢,對了,原先留在開封府的那群大臣如今怎樣,你可知曉?”

    寧尚書搖了搖頭。

    他們這一路上忙著逃命慌慌張張的,哪有空打聽這些事情?不過眼下他們都還沒死呢,那群人隻要不激怒燕國跟夏國的人,想必也壞不到哪兒去。

    又過了一日,寧尚書方才聽聞,梁毅等皇子也沒了。

    據說是日夜思念先皇,愧疚之意不可平,一個個都主動追隨先皇而去,自盡於行宮,被發現時屍體都已經涼透了,燕皇聽聞立馬吩咐手下將幾位厚葬了。

    死後還追封了不少“賢王”的封號,真不知是不是諷刺。

    齊皇那麽多的皇子,愣是一個都沒留下,全都因愧疚“自盡”了。

    驟然聽到這消息,寧尚書半晌沒回過來神。方才還覺得自己小命已經保住的寧尚書,此刻再次陷入焦慮之中。

    這手段這麽殘酷,他真的能活命嗎?

    另一邊兒,蕭瑾同司徒恭已經沿途攻下了大同,又乘勢掃平了餘下不少州縣,包括東北一帶。

    有燕國這樣的大軍開道,蕭瑾跟在後麵別提多輕鬆多爽快了。

    要不是實在不合適,他都想繼續往北打,打去高句麗了,反正也不比他們衝鋒陷陣,自由燕國在前麵擋著。

    隻可惜,司徒恭對那塊地方並不感興趣。

    這短短一月相處,司徒恭對蕭瑾的印象便出於不斷幻滅又不斷重塑之中。

    蕭瑾從不會讓夏國的軍隊前去衝鋒,每次都是輕描淡寫地讓人放幾個炮,卻常因為這幾聲炮而大肆邀功,似乎夏國真的厲害極了一般。

    至於進城之後,夏國也頻頻對外放出消息,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又心懷仁義道德的仁義之師。

    他們不僅不會殺人,往後還能將這座城治理得一日比一日好。

    牛皮都是吹出去的,你不吹別人怎麽知道你有多大能耐?就因為夏國人會吹,齊國這邊普遍認為夏國更厲害些。

    蒙陽被氣得夠嗆,他們在前頭拚死拚活,結果卻被人家摘了桃子。

    夏國戰無不勝?呸,分明是他們驍勇善戰,無可匹敵!

    夏國那群人,一個個的隻知道耍耍嘴皮子!

    司徒恭見他又不服夏國,心中想不通他為何偏偏跟夏國過不去,但是要說夏國人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司徒恭也不信:“蕭瑾帳中有個叫簡玉衡的年輕人,身手很是了得。”

    “毛頭小子罷了,能有幾斤幾兩?若是有機會對上,臣定要狠狠地搓一搓他的銳氣。”

    蒙陽不過是氣憤之語,不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沒過五日,等東北全境被他們掌控之後,蕭瑾提議辦一張慶功宴。

    宴中,蒙陽也終於得到了一個出氣的機會。

    他大可以接著比試的借口,狠狠揍一揍那群臭不要臉又該死的夏國人!

    也包括那個叫簡玉衡的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