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聯盟 ◇
  第125章 聯盟 ◇

    ◎燕國的打算◎

    不管齊國怎麽努力, 半個月過後,市場上的糧食價格依舊降下來了。

    一個國家短時間內能夠消耗的糧食也就那麽多,如今一下子激增這麽多的量, 誰能吃得消這樣的折騰?且因為齊皇派過來的人也不知是都沒有腦子, 亦或者是即便有腦子也不願意動,總之,他們買了不少夏國的陳糧。

    這些陳糧本來就是去年的, 原本就放了一年了,若是再繼續放下去怕是得發黴了。

    其實齊皇也很想繼續放著的, 他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想讓夏國得意。但是朝廷的大臣可不樂意,他們已經賠進去那麽多錢了, 如今能賺回一點是一點。這東西隻有賣出去了,才能換成錢。

    在他們的軟磨硬泡之下, 這批糧食還是進入了市場。也正因為如此,糧價才跌得越發厲害起來。

    種糧的百姓哀嚎一片。誰能想到他們撐過了天災,卻撐不過人禍?

    可惜,他們人微言輕, 便是再怨也無人在意。

    蕭瑾見此情況, 便放心大膽地叫人前去買糧。直到把原先賣出去的糧食都買回來了, 方才收了手。

    這麽一番折騰,卻還有的賺呢。

    一連好幾日, 夏國君臣都沐浴在一片歡樂的氣氛當中, 如同撿了巨款一般。不管是誰, 但凡碰個麵都要笑話齊國兩句。

    仿佛缺了齊國跟齊皇這個蠢貨, 大夥兒見麵都沒有話匣子了。

    可是堂堂一國之君被戲耍成這樣, 本身就好笑至極。

    蕭瑾將這些買進來的糧食重新放到庫房裏頭, 既買回來了這麽多,那兩廣一帶的糧食也就用不上了。蕭瑾寫信給蘇仿,讓他繼續推廣占城稻,同時加緊防控,尤其是兩廣一帶的防控。

    兩廣附近本來就有軍隊住紮,如今又添了許多人。蕭瑾擔心占城稻的事會被其他三國知道,引來許多不必要的爭端。

    能瞞則瞞吧,真到了瞞不住的那一日再說。

    這占城稻也不是出自夏國,而是源於占城,其餘三國若是鐵了心想要這稻種,蕭瑾還真的阻止不了,如今隻能暫時拖一拖了,能拖一時是一時。若是能拖個一年兩年,那夏國的儲糧量絕對遠超其它任何一個國家。

    且糧食關乎的可太多了,隻有糧食的產量增上去了,百姓的生活富足了,人口才會上漲。

    夏國如今的人口還是不夠。

    為了推行占城稻,蕭瑾還將這回賺得錢一分不剩地全給蘇仿送去了。

    為此,陳疏才私底下跟他的左右手吳新嘀咕道:“聖上給咱們錢的時候,從來沒有給的這麽幹脆過。”

    吳新比他講禮:“這又不一樣。”

    “怎麽不一樣了?咱們市舶司還能掙錢,不像別個,隻會燒錢,像個無底洞一般。”

    吳新笑著安撫他上峰:“糧食那是關乎國計民安的事,聽說兩廣一帶的糧食如今已經滿倉了,這說明蘇大人開荒有功啊。如今聖上又下了令,就連兩廣以北的大片農田也歸蘇大人管,若今年蘇大人還能得個大豐收,那咱們夏國就徹底不缺糧了!”

    這得是多大的功績呀?

    陳疏才嘴上不說心裏說,這哪是蘇仿厲害?分明是那占城稻厲害,是稻子厲害,不是人!蘇仿也就厲害在找到了這個占城稻,僅此而已。不過朝中人彼此之間都達成了共識,不會在外頭提起“占城稻”三個字,免生變故。

    所以陳疏才就沒有揭吳新的短。

    隻是同是聖上跟前的大紅人,陳疏才也不想老是讓別人在聖上麵前搶了風頭,於是問道:“前頭讓你們調製的那些胭脂水粉可都調製好了?”

    “早弄好了,如今還做出各式各樣的香味來,什麽梅花桃花桂花荷花……各種各樣的味道應有盡有。”

    奢華著呢。

    陳疏才滿意了。他就喜歡貴的,越貴越好,貴的才能掙到更多的錢。

    這胭脂水粉的生意他可是眼饞許久了,陳疏才覺得女人跟孩子的錢最好掙,他可沒有什麽道德不道德的觀念,反正這錢他不掙旁人也會掙的,那還不如便宜了他呢,起碼他的東西比別人好不是呢?

    前些日子,陳疏才壓著吳新他們又弄了一個新廠,專門製作胭脂水粉的,如今已經產出一大批了,用專門定製的盒子盛好,包裝得漂漂亮亮的,三日後便會由水路,直接運到齊國。

    異國來得東西,總是不愁賣。

    陳疏才道:“你們自個再商量商量,看看用什麽法子賣才好,若是這胭脂水粉的生意做火了,便能在聖上麵前露好大一個臉,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吳新憨憨一笑,他也不太在意能不能在聖上麵前露臉,對他而言,有正經事幹就行了。

    如今的日子可比之前有盼頭多了。

    市舶司出產的胭脂水粉如陳疏才預料的那般,很快就在齊國掀起了一陣波瀾。

    自從齊國的大門打開之後,來這兒做生意的夏國人便越來越多了。夏國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手,吃的用的玩的樂的,但凡能掙錢的行當,他們都做。且夏國人說話好聽,還格外擅長宣傳,一樣東西有五分好,在他們口中變成了十分好。

    不知真相的人買過之後,發現東西確實還行,心裏便更加認定這東西不俗,同他們齊國本來的物件兒就是不一樣。

    這回胭脂水粉的生意也不是陳疏才頭一個做,但能做出這麽多的花樣,他卻是頭一個人。陳疏才做的還是富貴人家的生意,對外說什麽:抹久了身上會帶著香味,以後就是不擦也會自帶異香雲雲……把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話肯定是不假的,擦久了不就醃入味了嗎,隻是這香味能持續一兩天也就頂天了,哪能天天這麽香?這話說假也假,說不假也不假,關鍵是真有人願意信,於是生意便紅火起來了。

    齊國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了,不管朝廷如何,外頭的糧價又如何,他們的生活未曾有過半點波瀾,仍舊每天聽曲喝茶,好不快活。

    就這麽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齊皇卻執意與燕國合作,共同伐夏。

    近來朝廷的氣氛也一度降至冰點。

    也因為是否要同燕國聯合攻打夏國一事,齊皇跟方丞相已經徹底鬧翻了,如今碰了麵甚至連裝都不會再裝一下。

    如今朝中也分出了兩派來,想要從戰爭中撈一筆的是一派,還有堅決不同意開戰的自成一派,前者以齊皇馬首是瞻,後者便以方丞相為首。

    兩派水火不容,吵得昏天暗地,卻被各自的利益驅動,許久也沒有爭出個結果來。

    這般,齊皇忍不住了,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強硬下令,讓軍部準備招兵買馬,再讓戶部提供足夠的軍費開支。

    齊皇被蕭瑾氣了這麽多回,終於徹底失去理智了,他要是再忍下去他就是孫子,齊皇心高氣傲了一輩子,怎可能當孫子?他隻想報複。

    方丞相覺得齊國如今實在禁不起戰爭,更何況燕國本來就對他們虎視眈眈,同燕國合作,他不是嫌他們死的還不夠快吧?

    隻是任憑他說得再多,分析得再有理,也抵不過齊皇不聽。

    方丞相被氣得頭疼了好些天,整個人焦躁異常。

    他攔得住別人,可他攔不住已經失控的齊皇。方丞相實在無奈,最後不得已質問道:“戶部如今也拮據,聖上還讓他們提供軍費,他們哪來這麽多的錢?”

    “沒錢就印錢,那寶鈔又不是個擺設!”齊皇振振有詞。

    方丞相隻感覺自己的太陽穴都快要爆炸了,他耐著心繼續跟他講道理:“寶鈔本是一張紙而已,他能買東西是朝廷用信譽撐起來的。信譽來之不易,聖上怎可輕易拋棄?”

    話都是肺腑之言,可是聽在齊皇耳中,便成了大逆不道了。

    他不管做什麽方丞相都反對,實在可惡。

    齊皇氣性一上來,差點要將他打入大牢,甚至還要賜死他,好在被人勸住了。

    可他這樣的舉動,無異於將方丞相推得更遠。

    方丞相在家中閉門思過了兩日,最後實在心寒,也懶得管此事了。

    於是乎,燕國的司徒恭便收到了一封來自齊國的信。齊皇在信中言辭懇切地邀請他共謀大業。

    齊皇還道,若是此事成了,夏國西邊兒的地全都歸燕國,屆時燕國的版圖便能縱橫南北了。

    燕國收到信笑了笑,叫來了丞相賀辭。

    他養精蓄銳了這麽久,是時候把他的兵放出去闖一闖了要不總操練也沒什麽意思。

    ……

    一月後,蕭瑾得了一個消息,說一隻從燕國來的使臣隊伍抵達了臨安城,使臣裏頭據說還有不少熟麵孔,是之前來過臨安學習稻麥輪作與科舉的使臣,這回,他們身上也依舊帶著燕國國君親筆寫好的文書。

    這身份應當錯不了的。

    就在蕭瑾準備打聽他們此行目的事,這群人已經主動與朝廷聯係上了。

    他們想要麵聖。

    馮慨之與張崇明看了一眼蕭瑾。

    蕭瑾處之泰然:“看朕做什麽,朕臉上有字兒?沒聽到人家使臣說要來見朕嗎,還不速速將人帶過來。”

    作者有話說:

    開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