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戲台【小修】
  第5章 戲台【小修】

    回到房中,江槿月獨自坐在窗前,疲憊地按著眉心,方才聽到的話仿佛詛咒般不斷地在腦海中回響。

    刺耳至極,令人齒冷。

    “嫁給太子也不過做個側室罷了,還能斷了方大哥對你的念頭。嘖嘖,你這樣的人,哪怕是給太子做個奴婢都是你的福分了,還不知足呢?”

    江宛芸是王姨娘所生,二人雖同父異母,可江宛芸一向對她恭敬謙和,常跟在她身後甜甜地叫著姐姐。

    她從未想過,表麵溫和純良的江宛芸心裏竟恨她入骨。好好的人有兩副麵孔,真的不累嗎?而這一切恨意的根源,似乎是“方大哥”?方恒景?

    越是琢磨,她就越覺得莫名其妙。且不說她對方恒景根本沒好感,單說這自家姐妹為了個男人反目成仇,說出去也不怕貽笑大方。

    “隻不過,我為何莫名其妙會了讀心術呢?該不會是在地府染上了不幹淨的東西吧?”江槿月將手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也沒瞧出什麽端倪來。

    難不成是墜崖摔得太狠,幻聽了?

    靜坐許久依然毫無頭緒的她,最終被一陣急促的叩門聲打斷了思路。她輕歎一聲,朗聲道:“進來吧。”

    得了她的允許,紫荊小心翼翼地推門而入,小聲道:“大小姐,老爺請您去正堂一趟。”

    “我知道了。”江槿月點點頭,正打算起身出門,眼角餘光卻瞥見紫荊臉上的一塊淤青,不由蹙眉問道,“你的臉怎麽了?”

    紫荊聞言微愣,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側臉,又笑著搓了搓手答道:“不礙事的,是我自己不小心……”

    話還沒說完,江槿月就搖了搖頭,打斷了她:“你每次撒謊都會這樣搓手。”

    即便紫荊打定主意要瞞著自己,江槿月也多少能猜到發生了什麽。今日她沒去見太子,江宛芸定會把此事添油加醋地告訴江乘清,以他的性子,會拿丫鬟出氣倒也不稀奇。

    紫荊從小就跟在江槿月身邊,二人如同姐妹。江乘清這麽做無非是在警告她,無論是她的丫鬟還是她自己,他都有權隨意處置,所以她最好老實點,別惹是生非。

    江槿月抬手覆上紫荊的臉頰,微微闔目,低聲道:“你放心,沒有下次了。”

    說罷,江槿月便大步朝著前院走去。明明是在自己家,她卻總有寄人籬下之感。一瞬間,江槿月又回想起判官吹胡子瞪眼的模樣,與江乘清那張臭臉相比,陰司地府的鬼怪都顯得可愛多了。

    她才剛入正堂,正和王姨娘說話的江乘清便一臉不悅地看了過來,冷笑著嘲諷道:“你可真是愈發不像樣了,如此離經叛道又不守禮數,怎配做我尚書府的大小姐?”

    “我怎就不守禮數了?”江槿月跪坐在地上,答得滿不在乎,心道如果能選,她可不願做什麽大小姐,真是晦氣。

    “一個大家閨秀,青天白日的不知道跑到哪裏去與人廝混,還不算不守禮數?”江乘清說到最後仿佛是氣極了,將那檀木桌子拍得震天響。

    說話就說話,桌子又沒惹到你,何必呢?這事兒又不是誰桌子拍得響誰就有理的。

    江槿月微微蹙眉,明知故問道:“這話說得難聽,隻是有何憑證呢?是誰在亂嚼舌根?侮辱女兒家的名節已是不妥,要是傳揚了出去,又讓別人怎麽看您這位尚書大人呢?”

    “還需要誰來跟我嚼舌根?你今天到底去哪兒了?為什麽不去見太子?”江乘清抬手指著她的麵門,那模樣倒真有幾分痛心疾首的意味了。

    王姨娘站在他身側,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伸出手給他順著氣,溫聲勸道:“老爺,氣壞了身子不值當。槿月一直是懂事的孩子,就算她做了有辱門風的事兒,您也得原諒她一次不是?”

    二人飛快地交換了個眼色後,便都看向了低著頭偷翻白眼的江槿月。她不免覺得有些好笑,合著這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呢。

    更何況,本來隻是些空穴來風的事,被王姨娘說得就好像是真的一樣。三人成虎、眾口鑠金,造謠果然容易得很。

    正好江槿月也跪累了,索性站了起來,一臉平靜地說道:“去哪很重要嗎?總之我不想和太子扯上關係。至於有辱門風這四個字,還請姨娘今後休要再提。”

    她這話一出,江乘清又動了怒,瞪大眼睛氣道:“父母之命,你豈敢違抗?倘若他日賜婚聖旨一下,你又豈能違抗?”

    “賜婚?八字還沒一撇呢。我不會嫁給滿口謊言的騙子。”江槿月的臉上絲毫沒有畏懼,始終冷漠地與他對視著。

    她都看了十幾年的虛情假意了,這要再來個假裝情深似海的偽君子,真是想想都叫人反胃。

    “胡言亂語!小丫頭片子懂什麽叫愛嗎?大言不慚!”江乘清說著便重重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走到了她身前,麵色不虞。

    不知怎的,他總覺得這丫頭今日有些古怪,卻又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對。

    王姨娘一見這劍拔弩張之勢,連忙走到江槿月身側,拉起她的手語重心長地勸道:“槿月啊,你就別惹你爹生氣了,快給你爹道個歉吧。無論你做了什麽,咱們江家始終會護著你啊。”

    江槿月正要甩開她的手,卻聽到眼前之人又繼續說道:“喲,想不到這妮子真的不想嫁給太子啊?那不如以死明誌吧,早些死了倒也省事了。”

    又來了又來了,方才還好好的,此刻她好像又能聽到王姨娘的心裏話了。

    江槿月強忍住了翻白眼的衝動,一聲不吭地抽回了手,心說這母女倆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那麽愛演,怎麽不去搭個戲台子唱戲?

    可是為何她現下隻能聽到王姨娘的心裏話呢?江槿月心中生出了個有些荒誕的想法,她隻當看不見江乘清那張臭臉,低頭佯裝沉思。

    直到一陣淩厲的風朝她襲來,她才舍得抬頭,伸手握住江乘清的手腕,望著自己一臉懊惱的父親,笑道:“打了我的丫鬟還不夠,還想打我?娘親若是還在,看到您這般模樣,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一聽這話,江乘清臉上的怒意更甚,氣極反笑道:“你還有臉提?你娘如果還活著,看到你這副不成器的樣子,都能再被你氣死一次!”

    對此,江槿月不置一詞,隻默不作聲地盯著他,目光似要看穿他的五髒六腑。在她的目光注視下,江乘清本能地感到一陣不適,正要發怒,卻見王姨娘暗暗給他遞了個眼色。

    不過眨眼間,他就變了臉,皺起眉頭唉聲歎氣道:“槿月啊,你怎麽就不明白呢?爹都是為了你好啊!我和你娘伉儷情深,隻可惜她去得早……唯有你嫁得好,你娘才能瞑目啊!”

    他話音剛落,又有個一模一樣的聲音念叨著另一派說辭:“險些忘了她是吃軟不吃硬的。還是芷蘭最合我心意,唉!若非為了我的聲望,我早就能將她抬為平妻了!”

    江槿月被他這通話惡心到渾身不舒服,臉上卻神色如常,隻不慌不忙地收回了手。吃軟不吃硬?還是王姨娘最合心意?

    可惜王芷蘭再怎麽合心意,還是比不上你的權勢和麵子啊。一個個都是會演的,不如你們一家三口一起找個戲班子混吧。

    見江乘清一副還要繼續往下說的模樣,江槿月忍無可忍地後退一步,清了清嗓子道:“這些話就別說了。我來隻為說一聲,我的丫鬟不需要別人管教。還有,高人既說我與您命裏犯衝,您就別跟我過不去,否則我一定天天咒您倒大黴。”

    說罷,她也不管這兩個人是什麽表情,頗為敷衍地福了福身就轉身走了。走出老遠,她才聽到背後傳來砰的一聲,不知道又是哪個花瓶遭了殃。

    待她回到房中,已是夜色深沉。她坐在妝奩前,靜靜地望著鏡中滿眼憂愁的自己。

    “江宛芸恨我,王姨娘盼著我死,江乘清素來視我為災星,偏偏個個都說是為我好?”江槿月苦笑了一聲,低頭歎道,“或許世間本就沒有表裏如一的人,可我卻能窺探他人的心意。這到底是福還是禍呢?”

    她還沒來得及為不幸的人生感慨幾句,耳畔就冷不丁地響起了尖銳的哭聲,嚇得她一激靈,趕忙從懷中取出了那封書信,卻見原本泛黃的信箋上緩緩滲出了鮮血。

    不多時,好好的信就變得血跡斑斑。江槿月歎了口氣,似在自言自語,又似在與一個看不見的鬼魂講道理:“這位姐姐,明日我一定把信送給德元。隻是這信鮮血淋漓的怕是不好看,不如我替您重寫一份?”

    哭聲頓了頓,複又於銅鏡中響起,江槿月抬眼一瞧,那鏡中再不是她的倒影,而是個滿臉淚痕的年輕女子,那女子盯著她看了許久才緩緩點了點頭。

    得了鬼姑娘的允許,江槿月放心大膽地拆開了信,又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這封陰間的來信,不覺訝然。

    那姑娘在信中說,自己與德元雖有青梅竹馬之誼,可惜她家道中落,母親病重急需銀兩,她隻得委身於年過半百的富賈陳越。她自知對不起德元對自己的一往情深,便寫下這封訣別信,隻盼他能忘卻前塵,好好活著。落款是陶綾,想來這便是她的名字了。

    “唉,這……”江槿月微微蹙眉,望著那鏡中淚流滿麵的女子,隻覺此事並非信中所言那般簡單。倘若她做了富商家中的小妾,又為何會淪為孤魂野鬼呢?她全然不提自己身死之事,是不想讓德元為她難過嗎?

    陶綾姑娘看著也就與自己一般大,年紀輕輕就枉死了,也是個可憐人。江槿月想了想,勸道:“姑娘,這是你們的訣別信,你不若將真相與他說清楚,好好道個別吧。”

    “不、不能讓他知道……他要怎麽與陳老爺相爭?我不能害了他,我不能……”陶綾越說越著急,眼中竟流下了兩行混合著鮮血的淚水。

    “那我就不能幫你了,我不願做違心之事,難不成你就希望他永遠被蒙在鼓裏嗎?”江槿月搖了搖頭,將信收好,正要再勸幾句,麵前卻驟然刮起一陣陰風。

    她抬眸望去,隻見陶綾的五官緊緊地貼在了鏡麵上,竟似要從裏頭鑽出來一般,臉上表情也變得格外扭曲瘮人,口中含糊不清地嘶吼著:“你敢不幫我?那我就每天都來纏著你!”

    “……你怎麽強人所難呢?”江槿月自知與冤魂講不通道理,隻好點頭應承下來,模仿著陶綾的字跡將信抄了一份,又再三保證次日一定將信送到,陶綾這才心滿意足地消失了。

    江槿月左右瞧了瞧,見她是真的走了,這才鬆了口氣,望著那封信嘀咕道:“騙人也太缺德了吧……要不然還是讓王爺去送吧。”

    ,

    作者有話要說:

    江槿月:幫我個忙?

    沈長明:我、不!

    判官/黑白無常/城隍:嗯?

    沈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