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

    宣親王直接質問站在一旁的管家:“她們是誰?”

    管家戰戰兢兢道:“回稟王爺,她們是貴妃娘娘從宮裏精挑細選出來的美人,專門伺候您的!”

    本來這事兒應該是王妃娘娘安排的,但王妃娘娘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就隻能由他這個管家出麵處理。

    “伺候本王?本王不需要伺候!”

    管家道:“回稟王爺,貴妃娘娘許是覺得王妃娘娘如今有孕,不能伺候,這才想著找幾個可心的美人伺候王爺。”

    宣親王道:“竺千,把她們全部送進宮去。”

    竺千遲疑:“王爺,這恐怕不合適吧?”

    宣親王道:“沒什麽不合適!本王這就進宮見父皇。”拒絕美人的事情,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否則他的王府該有多少脂粉。

    “是。”竺千領命。

    “王爺,求您留下妾身吧,妾身一定會盡心盡力伺候您的。”

    “是啊王爺,綠娥姐姐說的對,王妃娘娘現在有孕在身,她不能伺候您,就讓咱們幾個姐妹為她分擔了吧。”

    五個嬌滴滴的女子跪在地上求情。

    她們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也想著伺候宣親王以後能一飛衝天。

    畢竟以宣親王如今的勢力,以及皇上的愛重,成為太子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一旦她們伺候好了宣親王,以後進了宮,那就是後妃。福澤全族。

    若是運氣再好點,生下個一兒半女,以後成為太後也不是不可能。

    宣親王聽著嬌滴滴的聲音直皺眉。

    王妃跟他撒嬌,他覺得嬌,媚無雙。

    但她們,他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

    “帶進宮。”

    宣親王沒有一點憐香惜玉之情。

    “是。”竺千點頭。

    *

    張詩瀅再次見到宣親王,已經快半夜了。

    他頂著風霜回來,披風上都罩了一層白色的雪花。

    張詩瀅連忙從床上起來。

    宣親王見此,立刻阻止:“你還懷著身孕,外麵涼,不要起來。”

    張詩瀅笑:“屋子裏燒著炭火,妾身不冷。”

    “好好躺著。”宣親王道。

    “好吧。”張詩瀅也樂得躺著:“王爺,外麵下雪了?”

    “嗯。下的還挺大的,這兩日沒事就不要出門了。”宣親王道。

    “哦。沒想到過了年之後還下雪,妾身還以為快暖和了呢。”

    “至少還要等一個多月。”宣親王說著,道:“本王去洗漱了,你先睡覺。”

    “妾身等您。”

    “聽話。”

    “妾身睡不著。”

    張詩瀅自然是知道宣親王把美人送進宮的事情。心裏還是挺感動的。

    畢竟一國親王,府裏就隻有她一個女人,實屬不容易!

    而且在這個時代,主母有孕,就要找人伺候著了。

    她的娘親丞相夫人也不能免俗!

    府裏納的兩個姨娘,都是丞相夫人有孕的時候納的。

    宣親王洗完澡回來,見張詩瀅還半躺在床上,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許是懷孕的緣故,張氏胖了一些,臉圓了一圈,少了之前的精致,多了一絲可愛。

    宣親王怎麽看怎麽覺得順眼。

    “好了,快睡下吧,你現在有著身孕,可不能熬夜。”宣親王挨著她躺下。

    張詩瀅整個人湊在他懷裏:“王爺,父皇沒有為難您吧?”

    宣親王自然知道張詩瀅說的是什麽事:“父皇有什麽可為難本王的!本王之前就淡薄女色,他老人家又不是不知道!本王也不是第一次拒絕美人了!”但這一次拒絕,卻是為了她。

    父皇其實也劈頭蓋臉罵了他一頓,但敵不過他倔強的性子。且又拿朝堂事情做擋箭牌,無心兒女情長,這才擋了回去。

    “妾身可是聽說那五個美人都是萬中無一的尤物呢。”

    “再美也美不過你。”

    “嘻嘻,王爺好眼光。”

    “好了,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作甚!本王今生說不過必不負你,自當言出必行。”

    “妾身知道,妾身感動。”

    “那就好好養好身子,為本王生一個健康孩兒出來。”

    “要是不健康怎麽辦?王爺難道不打算要了?”

    “胡說!隻要是本王的孩兒,都會愛重。”再說了,他這麽優秀,怎麽可能生出個不健康的。

    張詩瀅笑:“王爺真好。”

    “好了,趕緊休息,不準熬夜。”

    “是。”張詩瀅笑著閉上眼睛。

    *

    張詩瀅懷孕三個月的時候,皇帝組織了一次南巡。

    很多後妃也要跟著去。

    有些親貴大臣的家眷也一起同行。

    張詩瀅原本也要去的,但因著身懷六甲,不便過去。

    宣親王隻好把她留在府裏。

    張詩瀅的半月醉在剛懷孕一個多月後,就被宣親王解了。

    這不得不歸功於宣親王的勢力強大,在他的勢力網下,很快就找到神醫。

    因著知道毒,藥名稱,神醫立即製作了一顆解藥出來,飛鴿傳說送了回來。

    張詩瀅服用之後的第二天,整個人就沒事了。

    “王爺,此次南巡,大概要去多久?”張詩瀅不舍的很。

    宣親王何嚐又舍得,她現在身懷六甲,他最放心不下。

    可身為親王,又是皇上最為愛重的皇子,他必須去。

    “多則三月,少則兩月,本王會盡快回來。倒是王妃,本王不在府裏,你自己要多保重自己的身子。”

    張詩瀅含淚的點點頭。許是懷孕的緣故,張詩瀅脆弱的很,稍有不如意就容易流眼淚。

    “妾身曉得的。王爺此次回來,咱們的孩子也有六個月了,那時候都會踢人了。”

    宣親王聽的動容:“嗯,本王會盡快回來。”隨即摸了摸張詩瀅剛剛有點顯懷的肚子。

    “王爺,妾身給您準備了一些肉幹,還有些辣醬,您若是吃不慣外麵的膳食,就著辣醬吃,很下飯的。”這些東西都是張詩瀅提前好幾天吩咐廚房弄的。

    廚房的師傅不會做,還是張詩瀅親自站在廚房裏教的。

    當時還引起了孕吐。幸好孩子三個月了,孕吐的不嚴重。

    宣親王內心動容:“瀅瀅真賢惠。”

    張詩瀅笑。

    宣親王走的當天,見到自家王妃給他準備了一馬車的吃食,嘴角抽了抽。

    搬家也沒這麽誇張。

    但想著王妃的心意,宣親王還是帶著了。

    到了城門口,大家看到宣親王大包小包的,都嚇了一跳。

    他們不是第一次南巡,卻是第一次見宣親王這般大陣仗。

    老皇帝見此,都不免打趣了宣親王一番。

    宣親王也笑著回應是王妃的心意,心裏越想越暖。

    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豫親王心裏就像是打翻了醋壇子,整個人都不好了。

    隻是他擅隱忍,生生把情緒給忍了下來。

    嶽蘭兒把豫親王的心思看在眼裏,難受的不行。

    王爺這般在乎一個嫁為人婦的女子,也不正眼看她一眼。

    剛成親的時候,王爺沒有寵幸她,她雖然難受,但也不好說什麽!

    之後發現王爺不寵幸她,也不寵幸府內的其他女子,她心裏也平衡了些。

    可過了大半年,王爺開始寵幸府內女子,但對她毫無意思。

    每每半夜醒來,嶽蘭兒都能摸到臉上的淚痕。

    是傷心,也是恥辱。

    哪個女子嫁人不想和和美美過一輩子。

    她之前也幻想著和豫親王恩愛無雙,可現實往往就是那麽殘酷。

    那年宮宴杏花微雨,她看到豫親王對張詩瀅嗬護有加,張詩瀅在禦花園的杏花樹下等他,他還給她帶了糕點。

    那是多麽溫文爾雅的一個人啊,也就是那時,那個男子刻在了她的心間。

    她一直幻想著能夠嫁給他,做他的正妃。

    可如今夢想實現,嶽蘭兒不知道為什麽,竟然後悔不已。

    *

    馬車晃晃悠悠往南走去,一群人浩浩蕩蕩。

    走了五天的功夫,宣親王便吃不慣路上的食物而胃口大減。

    有時候碰到縣城鎮子還好,還可以停下來吃東西。

    可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行走,有時就地煮些吃食對付一下,味道極差。

    宣親王不得不拿出張詩瀅給他準備的辣醬和肉幹。

    別說,辣椒配著米飯,辣醬裏麵還放了些肉糜,真是越吃越香。

    宣親王一下子吃了三碗飯,痛快的不得了。

    老皇帝比宣親王更挑食,最近也吃不好。

    宣親王連忙送了一小瓶辣醬過去孝敬。

    透明玻璃瓶裝的辣醬,精致的不得了,看著就極有食欲。

    老皇帝剛開始也沒抱多大希望,結果吃了一口,便再也停不下來。

    好幾個後妃看著,眼紅的不得了,也厚著臉皮要。

    宣親王也樂得給了。

    隻是給了就沒剩多少了,以至於豫親王厚著臉皮過來要,宣親王舍不得了。

    隻是礙著兩人是親兄弟,也沒有撕破皮,宣親王還是給了一瓶,更多的沒有。

    大家受了宣親王的恩惠,一個個把宣王妃誇上了天。

    豫親王第一次嚐到了後悔。

    那麽一個蕙質蘭心的姑娘,被他生生拱手他人。

    不過他還有機會,隻要張詩瀅對宣親王失望,她還是會重新回到他的懷抱。

    陸路走了將近十天,又開始走水路。

    一群人都是邊走邊玩,到了揚州那邊,可以說是男人的天堂了。

    老皇帝直接下令要在揚州停留幾天。

    揚州知府親自迎接皇帝,然後又把揚州最美的姑娘送上。

    這是南巡的老規矩了,貴人出來玩,除了體察民情,遊山玩水,那就是寵幸女人。

    揚州盛產美人,出了名的水靈。

    老皇帝年輕的時候,也在揚州留下過幾樁風流韻事,至今還令人稱道。

    一排排的姑娘,老皇帝選了三個伺候。

    其次就是豫親王和宣親王選。

    再然後才是別的皇子及親櫃。

    至於那些跟隨皇帝及親貴大臣們來的後妃家眷。

    她們一句話都不敢多說,甚至為了體現自己的寬宏大量,還支持男人玩女人。

    豫親王雖然對張詩瀅情根深種,但他把情,欲分的很開。

    他也選了一個美人伺候著。

    嶽蘭兒見此,心裏難受的不行,當天回到船上就哭了一次。

    宣親王對女色沒心思。眼前的姑娘再水靈,他都沒興趣。

    老皇帝見宣親王又不選,冷著臉罵了一通,但還是沒效果,也就懶得管了。

    宣親王以為這樣就完了,可回到自己房裏,他才知道自己天真了。

    偌大的拔步床裏躺著兩個穿著清涼的美人。

    肌膚雪白,纖腰細細,當真是難得的美人。

    宣親王是個男人,若是沒成親之前,看到這樣的場景,也許他就把人留下 了。

    可現在心裏住進去了個張詩瀅,想著他臨行時,她依依不舍的眼神。

    宣親王立刻叫竺千進來,把兩個美人扔出去。

    豫親王見此,氣的半死。

    這兩個美人是他千辛萬苦選出來的,又在父皇麵前遊說一遍,父皇才同意把人放到宣親王屋子裏。

    沒想到就這樣被他扔了出來。

    那兩個美人雖然不如張詩瀅,但也是揚州城裏出了名的大美人,就算放到京城,那也是能排進前三的。

    沒想到啊沒想到!他自己心動了許久,都沒舍得下口,居然……

    真是個榆木腦袋!也不知道瀅兒為何會對這樣一個男子,另眼相待!

    豫親王不知道的是,宣親王對張詩瀅可不是榆木腦袋,人家腦袋靈光的很。

    計劃再次失敗,豫親王連忙找到顧貴妃商量。

    他本來想著宣親王這次寵幸了兩個女人,勢必就要帶回府中,張詩瀅自然會對他失望。

    “母妃,老四根本不近女色,咱們現在該怎麽辦啊?”

    顧貴妃也愁的很:“事到如今,隻能先看看再行事!對了,你那正妃整天愁眉苦臉的,你是不是冷淡人家了?睿兒,那嶽蘭兒的背後是將軍府,為了大計著想,哪怕你不喜歡,你也不能冷淡她!咱們現在已經失了很多先機了,必須要抓住嶽蘭兒的心,讓她背後的將軍和咱們站在一起。”

    如今這個情形,皇上已經偏向宣親王了。聽說這次南巡回去就要說立太子之事,他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兒子知道了。”豫親王低沉道。對於嶽蘭兒那個無顏女,豫親王是真的喜歡不起來,她沒長相,沒情趣,沒性格,整個人就像是一譚死水,讓他提不起一點興趣。

    *

    豫親王雖然知道該去嶽蘭兒屋裏,但還是過了兩三天,寵了揚州美人再去的。

    嶽蘭兒已經失望透底了,但沒想到這晚豫親王卻來了。

    她正準備就寢,看到他過來,尷尬的愣在原地。

    楞了好一會兒後,嶽蘭兒趕緊行禮請安:“妾身見過王爺。”

    “嗯,起來吧。”豫親王徑直坐在小榻上。

    貼身丫鬟連忙上茶。

    嶽蘭兒見天色已黑,豫親王過來臉色沉沉的,看他坐在屋子裏看書,不像是要走的樣子。

    可他從來不碰她,今晚會特意留下來嗎?

    嶽蘭兒是不相信的。

    “王爺,您過來找妾身有何事嗎?”嶽蘭兒疑惑的看著他。

    豫親王見她穿著一身雪白的褻衣褻褲,應該是要睡了。

    “今晚本王留下來。”說罷,連忙讓人去準備洗澡水。

    嶽蘭兒傻了。

    豫親王說什麽?

    今晚要留下來?

    心撲通撲通跳著!

    成親大半年了,豫親王從未幸過她,他說要留下來,是要寵幸她嗎?

    嶽蘭兒想到此,卻沒有什麽欣喜!

    以前的期待已經日複一日的失望,衝淡散盡。

    豫親王洗了澡回來,見嶽蘭兒還坐在床邊發呆。

    一副呆頭呆腦的樣子,半分靈氣都沒有,甚至連他王府裏的通房都不如。

    還未睡,便已沒有胃口。

    可想著日後的大業,他不得不好生對待嶽蘭兒,至少現在這種情勢,他必須好生對待。

    “怎麽了,在想什麽?”豫親王坐在她身旁,聲音溫和。

    兩人挨得近,嶽蘭兒渾身一僵,不自在道:“沒有……妾身沒有想什麽。”

    豫親王拉過嶽蘭兒的手:“以前是本王不對,慢待了蘭兒,蘭兒不會生本王的氣吧?”

    嶽蘭兒搖頭:“妾身不敢。”就算生氣,她也不敢說出來。

    豫親王道:“蘭兒是將軍府嫡女,想來也知道本王和張詩瀅的一些事情。若不是馬球事件她毀了名聲,也許她就是本王的王妃了!本王也不瞞你,之前王妃的位置一直都是為她留的,在本王心裏也一直認定她。一朝更改,她成了本王的弟妹,而我又娶了你,本王心裏難受,這大半年連看都不想看到你。可本王這兩日也想明白了,日子總要往前看,張詩瀅已經成為本王弟妹,且懷了老四的孩子,本王和她永遠都不可能!你是個好姑娘,本王不應該慢待你。”

    嶽蘭兒聞言,不敢置信道:“王爺真的想通了?”說著,眼眶都紅了。沒有人比她更清楚這大半年過的是什麽日子!她的委屈,不敢跟別人說。

    “自然是想通了,不然本王今晚也不會過來了。”豫親王道。

    嶽蘭兒哭了。

    “蘭兒,別哭,本王以後一定會好好待你,不讓你受一點委屈。”豫親王給嶽蘭兒擦眼淚。

    “王爺,妾身心裏委屈。”

    “以後會好的,本王今晚說了這麽多掏心窩子的話,就是想要和王妃好好開始。本王的嫡子還要從你腹中出來呢?”豫親王見嶽蘭兒哭的可憐兮兮,半分美感都沒有,心裏更淡薄了。若不是礙於將軍府,他真恨不能直接抽身離開。

    “好,妾身相信王爺。”嶽蘭兒淚流滿麵的臉上扯出一抹笑容。

    姑娘家就是這麽好哄,特別是被心悅的男子哄,幾乎不用多少好話,就哄好了。

    感情是罌粟,讓人不自覺的沉淪。

    嶽蘭兒是,所有人都是。

    “時辰不早了,安置吧。”

    “嗯。”嶽蘭兒臉紅點頭。

    豫親王把人輕輕放倒,附了上去。

    嶽蘭兒明顯害怕。

    豫親王輕聲安慰:“蘭兒不怕,一會兒就好了,本王疼你。”

    “嗯。”嶽蘭兒霞飛雙頰。

    *

    翌日,老皇帝帶著宣親王豫親王及親貴大臣們便衣微服私訪蘇州。

    宣親王和豫親王身為皇上最愛重的兩個皇子,走在最前麵,在皇帝一左一右,呈保護狀態。

    兩個皇子都是人中龍鳳,貴氣天成,很多未出閣的姑娘看著,都紅了臉。

    老皇帝看到前麵正在修橋:“那前麵修橋怎麽都沒有官兵把守?”修橋一般都是朝廷出資修建,都是有官兵盯著的。

    宣親王道:“兒子找個人問問。”

    因著是微服私訪,揚州知府不便出麵,本來想找個人當向導,但被拒絕了。老皇帝就喜歡自由。

    “嗯。”

    宣親王拿出一錠銀子,找了個百姓過來。

    “回稟老爺,前麵的修的橋是揚州幾個富商出資免費給百姓修建的。”

    老皇帝驚訝:“免費修建?”他活了這麽大,還沒見有多少人能有這種善舉。

    “回稟老爺,正是免費修建的!這不當今王妃娘娘寫了一本觀音菩薩的話本,風靡了整個大夏,傳揚積德行善。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幾個富商為了給自己積德行善,便出資幫百姓們修橋,現在揚州城的百姓都感激他們呢。”

    老皇帝笑:“沒想到一個話本居然能有這麽大的反響力。”

    宣親王昂首挺胸,心中得意,為有這麽一個王妃而得意。

    “那可不是。現在宣王妃娘娘在咱們眾人心中那就是活菩薩的存在。研究出了玻璃,又是大棚蔬菜,聽說還有個什麽紅薯,但小的還沒看到,想來應該也是極為了不得的東西。若是老爺仔細看看,就能發現揚州城裏的風氣極好,這都是托了王妃娘娘的福。”

    “哦,這麽厲害?還能改變揚州城的風氣,那朕……真的要好好看看了。”老皇帝道。

    一行人繼續走。

    老皇帝這次真的注意觀察。就見前麵不遠處有個壯漢從青石板路上走過,看到一塊青石板缺了一塊,若是行人不注意,很容易摔倒。那壯漢二話不說在路上撿了些石子把坑填平,然後還在上麵踩了幾腳,坋實。

    還有馬車在街道上行走,也慢悠悠的,生怕撞到了人。

    這時,天空下起綿綿春雨。

    百姓們連忙跑到遮雨處避雨,但街道上還有一個賣菜老奶奶,行動不便,眼看著渾身都要淋濕了,這時走過去一對夫妻。

    男人幫老奶奶把 菜籃子提起來。

    女人則幫老奶奶打傘,生怕再被淋著。

    這一幕雖然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足以體會百姓們的友愛之心。

    老皇帝忽然懂百姓們為什麽把老四媳婦比喻成活菩薩了。

    寫一個話本,就能改變這麽多人,可不就是活菩薩。

    “老四,你眼光不錯,倒是娶了個好王妃。”

    宣親王行禮道:“父親誇讚,這也是嶽父大人教的好。”

    張相老臉通紅:“老夫慚愧。”

    豫親王和顧貴妃聽了,心裏說不出的慌亂。

    *

    轉眼三個月過去,南巡結束了。

    宣親王心急火燎的,天天盼望著能早點到京城。

    這幾個月豫親王和顧貴妃愈發按捺不住,各種給他使絆子。

    但他也不是吃素的,這些年他也在為了那個位置努力,暗中積累了不少勢力,對於他們那些手段,輕而易舉就解決了。

    半個月後,大部隊終於到達了京城。

    宣親王剛到京城,就迫不及待騎馬往家裏趕。

    彼時已進入夏天。

    張詩瀅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寫話本,然後在花園裏散步。

    現在肚子大了,每天必須多走動,不然到時候容易水腫,生孩子的時候也不好。

    張詩瀅以前也生過孩子,自然深諳其中之道。

    宣親王回到府裏,心急火燎往瀅水閣趕。

    管家說王妃在花園裏散步,他趕緊往花園走。

    剛進花園,就看到張詩瀅正在春喜春嬋的攙扶下,在石子路上散步。

    她穿著一身水紅色的拽地長裙,頭上梳了個簡單的發鬢,隻是斜插了一根白玉簪。

    肚子已經圓滾滾的,特別顯懷。

    就是這一副清湯寡水的樣子,卻似水溫柔。

    宣親王心好像找到了歸處。

    張詩瀅看到宣親王風塵仆仆站在花園裏,正盯著她看。

    兩人視線交匯,張詩瀅激動的不得了,驚喜迎上去:“王爺,您回來了?”

    春喜春嬋在張詩瀅走的這麽快,魂都快嚇飛了。

    宣親王也是提心吊膽的,三步並做兩步,趕緊走過去扶著她。

    春喜春嬋見此,連忙放手。

    “妾身參見王爺,王爺金安。”

    張詩瀅行禮,身後的一眾丫鬟也跟著行禮。

    “快起來。”親自把張詩瀅扶起來,然後對跪了一地的丫鬟道:“你們也起來吧。”

    “謝王爺。”

    “本王不在京中這段時間,王妃可還安好?”

    張詩瀅笑:“妾身一切安好。王爺沒發覺妾身都胖了嗎?”

    宣親王道:“肚子確實大了好些。”

    “肯定啊,孩子現在已經六個多月了。王爺還說兩三月就能回來,結果都三個多月了。”

    “是本王失言了了。”

    “王爺,妾身是不是醜了許多?”張詩瀅覺得這幾個月自己能吃能喝,長胖了不知凡幾。

    “還是和以前一樣好看。”懷孕的婦人合該胖些才好。

    “沒想到王爺也會花言巧語了。”張詩瀅嬌嗔的看著他。

    “誇你還不高興?”

    “高興。”張詩瀅露出八顆雪白的牙齒。

    張詩瀅這段日子確實胖了,但一身雪肌玉膚,容光煥發。

    她天天養尊處優,自然不比其他婦人,長什麽黑斑。

    怎麽看都賞心悅目、

    “哎呀,寶寶踢妾身了。”張詩瀅捂著肚子道。

    宣親王驚喜不已,連忙上手摸了摸。

    許是寶寶感受到爹爹的溫度,很用力的踢了一腳。

    宣親王驚喜道:“寶寶也踢本王了。”

    “他是在給爹爹打招呼呢。”

    “好孩子,真聰明。”宣親王驚喜不已。

    兩人鬧了一會兒,張詩瀅就有些累了,宣親王連忙扶著張詩瀅回了瀅水閣。

    張詩瀅先去睡了。

    宣親王洗了澡以後,也躺在她的身邊睡下。

    這幾個月沒有她在身邊,雖然他還是和往常一般無二,該做事做事,但心裏就是感覺少了些什麽。

    現在躺在她身邊,踏實了。

    *

    轉眼就到了張詩瀅臨盆的時候了。

    宣親王早早就把禦醫和穩婆請到王府裏待著,就等張詩瀅發作。

    張詩瀅發作是在半夜,宣親王睡在她旁邊,聽到她喊肚子疼,鞋子都來不及穿,就打開房門吩咐竺千去喊太醫和穩婆了。

    禦醫連忙進去給張詩瀅把脈,穩婆則吩咐丫鬟們準備熱水,布巾,剪刀等等生產用具。

    “春喜姑娘,趕緊去給王妃準備些吃的過來,趁著王妃現在還不是很痛,趕緊吃些東西進去,生產的時候才有力氣。”

    “好的,嬤嬤。”春喜連忙去廚房。

    宣親王彼時站在門口,鞋子也沒穿,衣衫淩亂,看到春喜出來,就問她裏麵的情況。

    “奴婢去給王妃準備寫吃的,吃了有力氣生產。”

    “那趕緊去。”

    竺千拿了一雙鞋子過來:“王爺,您趕緊把鞋穿上。”幸好現在剛入秋,還不冷,否則凍壞了身子可怎麽好。

    宣親王這時才發現自己沒有穿鞋,連忙把鞋穿上,坐在院子裏麵等。

    聽著裏麵一陣陣喊痛聲,宣親王緊張的不得了。

    張詩瀅生了一晚上,也才開了五指。

    宣親王直接讓竺千去告假,早朝不去了。

    就那樣坐在院子裏等著。

    春嬋端著一盆盆血紅色的水出來,宣親王嚇的臉都白了。

    “怎麽回事,怎麽這麽多血?”

    “回稟王爺,這是正常的!婦道人家產子就是這樣的。”

    宣親王緊抿嘴唇,不說話了。

    太陽高掛,屋子裏張詩瀅喊痛聲越來越大,宣親王坐在外麵汗水直冒,緊張的不得了。

    中午在正午的時候,張詩瀅成功生了。

    穩婆抱著孩子出來,跪下行禮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王妃娘娘生了一個小世子。母子平安。”

    宣親王大喜,看了一眼包裹裏的小嬰兒,皺皺巴巴的。

    “好生看管。”說罷,立刻就要進產房。

    穩婆連忙製住:“王爺,現在產房血腥味重,裏麵丫鬟們正在清理,您稍等片刻再進去。”

    “不用。”他立刻大步走了進去。

    張詩瀅虛弱的躺在床上,話都不想說一句。

    宣親王見張詩瀅臉色慘白,心疼壞了:“王妃受苦了。”坐在床邊,握著她的手。

    “孩子怎麽樣?健康嗎?”

    “健康,特別健康!”宣親王道。

    “那就好。”

    “王妃好生休息,穩婆說你元氣大傷,現在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王爺,妾身想看看孩子。”

    “好。”宣親王朝穩婆招了招手。

    穩婆連忙抱著孩子上前。

    張詩瀅看著繈褓裏紅通通,皺皺巴巴的孩子,心裏一片柔軟。

    片刻,孩子哇哇大哭起來。

    穩婆道:“小世子可能餓了。”

    宣親王道:“趕緊抱去給乳母喂奶。”

    “是。”

    張詩瀅不舍的看著孩子離開:“王爺,妾身想睡覺,好累啊。”

    “嗯,你睡吧,孩子有本王照看著。”

    “嗯。”

    宣王妃生小世子的消息被第一時間遞進宮裏。

    老皇帝知道有了孫子,高興的不得了。

    連忙賞賜了一大堆東西下去。

    顧貴妃心裏想吃了黃蓮似的,難受的不行,但還是送了東西過去。

    禦書房。

    老皇帝道:“是時候了。”

    李總管遲疑道:“陛下的意思是?”

    “準備筆墨紙硯,朕要親自擬旨。”

    李總管聞言,還有什麽不明白的,皇上這是要立太子了。

    “是。”

    大夏三十六年,宣親王正式被冊立為太子,張詩瀅為太子妃。

    小世子由老皇帝親自賜名,為劉昌,意寓大夏繁榮昌盛。

    大名老皇帝取了,小名張詩瀅取為牛牛。

    今年剛好是牛年,而且牛也壯實,好養。

    小牛牛生下來就胖乎乎的,胃口好,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每次抱給老皇帝看,老皇帝都喜的不行。

    剛開始老皇帝還覺得牛牛這個名字,土裏土氣的。

    但發現壯的跟頭牛似的,心裏滿意的很。

    小牛牛剛滿月,一家人就搬進了東宮。

    張詩瀅身邊的又多了一批丫鬟伺候著。

    這天,太子忙完事情過來,張詩瀅連忙迎接。

    “臣妾參見太子殿下。”

    “不是告訴你不要那麽多虛禮嗎?”太子把張詩瀅扶起來。

    張詩瀅笑了笑:“臣妾習慣了。”她確實習慣了。

    “牛牛呢?已經睡下了??”

    “嗯,牛牛白天玩的久了些,剛入夜就睡下了。”張詩瀅如實道:“太子可用過晚膳了?”

    “用過了!”太子道:“本王去沐浴去。”

    “嗯。”張詩瀅也準備去沐浴。之前她一直在寫話本,才剛剛停筆。觀音菩薩已經寫完了,百姓們的反響還不錯,張詩瀅又寫了一本周德救人的故事。

    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周德路過河邊,看到一個小孩子在河中嬉戲,腿腳抽筋,他不顧生命危險連忙搭救的故事。周德把人救起之後,小孩一家對周德感激不盡,想要送金銀表示感謝。周德果斷拒絕,隻扔下一句話‘我救你不求感謝,希望你把這種精神延續下去,以後你看到有人落水,你也像我這般救人即可。’

    小孩把這話聽了進去,長大之後看到有落水的人,他就跳下河救人。

    小孩救人也不求回報,把周德當初說的話又原封不動的說給了下一人聽。

    就這樣,一個救一個,話傳話,最終有一天周德的孫子不小心落水了,被人救起。

    周德前去感謝,那人也說了同樣的話。

    周德頓時淚流滿麵,原來當初種的因,變成了現在結的果。好人終有好報,他在無形中救了自己的孫子。

    太子洗漱好進來,就看到張詩瀅穿著一條半透明的紗裙坐在床邊上等著。

    她應該是精心打扮過的,一頭烏黑的長發自然垂落在腰間。

    雙目秋水盈盈,美目流轉間,顧盼生輝。

    生過孩子的女人,比以前更好看了。

    整個身形猶如葫蘆一般。

    太子已經一年多沒有碰過她了。

    自從她有孕以來,他就一直克製著。

    哪怕牛牛滿月搬進了東宮,他們每天晚上住在一起,他也努力克製著。

    現下看到這般風情萬種的太子妃,太子心頭燃起熊熊烈火。

    張詩瀅款款走到太子跟前,柔柔道:“太子,妾身問了禦醫,妾身可以伺候您了。”

    太子聞言,還有什麽好客氣的,直接把她打橫抱起,往偌大的拔步床走去。

    太子許久未碰她,乍然碰到,幹柴遇烈火,硬是折騰了大半夜才睡下。

    其實太子心裏也有些害怕的。之前兩人在一起,是因為半月醉的緣故,他不知道是不是她自願的。

    直到今晚她主動撩撥他,他終於確定了。

    他們是兩情相悅。

    *

    大夏三十八年,老皇帝病危,太子監國。

    張詩瀅心裏怕的很,怕豫親王會動手。

    係統信息裏,豫親王就是在太子準備登基的時候動手的,如今老皇帝病危,豫親王應該會有動作了。

    但張詩瀅沒想到的是,嶽蘭兒進宮。進宮告發豫親王有謀反意圖,並且還帶了諸多證據,簡直是定死了豫親王。

    張詩瀅記得上輩子嶽蘭兒還幫著豫親王的,沒想到這輩子居然直接告發他。

    意料之外。

    其實站在嶽蘭兒的角度想,也就不難明白了。

    豫親王雖然是她的丈夫,但她身後有將軍府,她不能眼睜睜看著將軍府跟著陪葬,那可是一百多條人命。

    這輩子太子有了張詩瀅的幫助,隨著玻璃,話本,大棚蔬菜,紅薯接連而出,百姓對他們空前認可,他們才是正宗。

    這樣的情形,豫親王簡直一絲勝算都沒有。

    嶽蘭兒不會傻到把所有人都搭進去。

    老皇帝得知這件事情後,氣的差點當場去世。

    太醫們忙做一團,最終把老皇帝性命救了回來。

    豫親王雖然犯下大錯,但始終是老皇帝的兒子,最終老皇帝下旨廢為庶人,留了他一條性命。

    顧貴妃則是直接打入冷宮。

    老皇帝撐了沒幾天,便去世了。

    太子登基為帝,封張詩瀅為皇後,劉榮為皇太子。

    豫親王得知張詩瀅為皇後的時候,整個人哭笑不得。

    他現在人雖然在京城,但卻無人敢救助他。

    就連王妃嶽蘭兒,也和他和離了。

    嶽蘭兒其實是舍不得豫親王的,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豫親王和當今皇帝是死敵,若是她還跟豫親王兩人在一起,將軍府再無重用可能。

    嶽蘭兒不得不站在將軍府考慮事情。

    皇帝登基以後,後宮就隻有張詩瀅一人,大臣們紛紛上奏求皇帝廣納秀女,充盈後宮,為皇室開枝散葉。

    皇帝大怒,不願采納。

    眾大臣死諫。

    皇帝道:“若大夏能找出比皇後更有才華的女子,朕就考慮納妃!”

    張詩瀅如今的地位,絲毫不下於皇帝。

    現在民間都稱張詩瀅為活菩薩。寫的話本幾乎改變了所有人的心思,富商們紛紛做善事,百姓們鄰裏和善,就連山賊都下山安居樂業。

    張詩瀅的玻璃造福大夏,且每年賣到別國,也是一大筆進項。

    紅薯的廣泛種植,讓大夏子民解決了溫飽問題。

    又有話本讓人積德行善,周德救人,最近又推出了活佛濟公。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利國利民的事情。

    以至於大夏現在國富民強,四海升平,萬國來朝不過是時間問題。

    自從皇帝為皇後空置後宮後,百姓們紛紛傳為美談。

    若是別的女人,百姓們肯定會覺得是妖精,禍國殃民。

    可對象是張詩瀅,他們隻會覺得本應如此。這樣的女子,值得皇帝傾心對待。

    豫親王坐在茶樓外麵,身上的衣服皺皺巴巴,眼眸裏已沒了神采。隻是在聽到有人議論張詩瀅的事情,整個人才有了三分精神。

    “咱們當今皇帝不僅是位明君,還是個不可多得的癡情人!”

    “我覺得皇上這樣做也是情理之中,咱們皇後娘娘乃菩薩轉世,高貴聖潔。”

    “我也覺得說的對!”

    “皇上能有這樣的皇後,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咦,這種話你怎麽能亂說,若是被人聽到,那可是殺頭的大罪。這哪裏是皇上的福氣,是皇後能遇到皇上這樣的癡情人,才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豫親王聽到這些話,眼眶頓時就紅了,不由當場失聲痛哭起來。

    若是他當時沒有把瀅兒推給宣親王,也許今日坐上那個位置的人就是他。

    都怪他當時豬油迷了心!以為自己丟失的是美人,不知自己丟失的是江山。

    以張詩瀅這麽高的聲譽,他完全不需要做什麽,就能輕而易舉的坐上那個位置。

    隻可惜他當時沒看懂。

    一群小孩子看到豫親王失聲痛哭,一個個跑過來看熱鬧。

    “大人哭,羞羞臉。”一群孩子說個不停。

    次年,張詩瀅又給皇帝添了個小公主,一家人和和美美。

    張詩瀅把後宮打理的妥妥帖帖,皇帝每日批完奏折,第一時間就去皇後宮中。

    皇位高處不勝寒,他卻因為有了心愛之人,溫暖如春。

    百姓們都說她是菩薩轉世,皇帝也有幾分信了。

    因為隻有在她這裏,他能得到安穩,幸福,快樂。

    本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