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服
第三章 不服
誕節過後,劉太後下令杖責了兩個內侍,福康殿的侍從俱要去觀刑。齊婆婆好奇也去了,回來與沈若筠道,“竟是官家誕節前,領人送衣服來的邱內侍與章內侍。”
沈若筠點點頭,沒把與帝姬撞衫的事情告訴她,反正已經過去了,沒必要讓婆婆白添惶恐。
翌日,沈若筠去給劉太後請安,劉太後留她一道吃燉的燕窩盅,忽見柳女官匆匆來報,說是慈元殿傳了禦醫,周皇後病了。
沈若筠也不比周皇後好到哪兒去,自福寧殿回來,竟是一個整覺都不曾睡過。齊婆婆疑心她被髒東西噩住了,急得唇間都生出了一排燎泡。
沈若筠是被噩住了,噩住她的正是趙殊那令人周身發寒的笑,可又不能將福寧殿的見聞講與齊婆婆聽。
她雖覺得趙殊不可能如周皇後所說,喜歡自己長姐。可也不知為什麽,明明這樣的荒謬,竟讓她做了幾日噩夢。
沈若筠沒法想沈聽瀾進宮是什麽場景,這宮裏她住了一個來月,實是憋悶。沈聽瀾若是進宮當趙殊的妃子,就像是拿珍珠鳥待的金籠子,去豢養一隻鷹。
又隔了十來日,趙月娘來壽康宮請安,臨走時來沈若筠住的偏殿,邀她去慈元殿玩。
沈若筠自是不願去的,隻她剛想推托,就聽趙月娘道:“三日前,母後還與孔先生提了句你家的消息,隻是我也記得不全,你且隨我去慈元殿,或許還可以問一問。”
若說沈若筠除了想回家去,最想知道的便是佘氏的近況、長姐的傷勢如何。聽得趙月娘這樣說,便是刀山火海,也攔她不住。
兩個人一處走著,竟又遇見了趙多珞。隻見她衣衫不整,發髻淩亂,額間還有一道血痕,實是滲人。見到兩人時,又倉倉惶惶地跑遠了。
沈若筠看著趙多珞的身影,想她定是沒有裹足的,不然怎會跑得這般快?一溜煙兒就沒了影。
趙月娘歎道:“估摸是李娘娘又打她了。”
“李娘娘作甚打她?”
趙月娘卻岔開了話題:“你可讀過什麽書?”
沈若筠在家時,是祖母親自教導。佘氏博覽群書,喜歡給她講故事。雖教得慢,但她已學過《三字經》《百家姓》《幼學瓊林》與《千字文》。
後來佘氏去了冀州,便是陸蘊在教。本是要學四書,隻因沈若筠聽聞沈聽瀾受傷,心下又急又怕無處發泄,跑去陸蘊書房翻亂了幾個書箱,最後齊婆婆去哄她,見她抱了本《神農白草經》不肯撒手。
陸蘊去取書,反被她咬了一口,見她鐵了心要學醫,陸蘊就換了書繼續教。進宮前,沈若筠正跟他學著辨認藥物,在讀《黃帝內經》。
不過不能將實話告訴趙月娘,便道:“我在讀《千字文》。”
“這般的話……”趙月娘略一沉吟,“學完《千字文》,就可以讀《女誡》與《女論語》了。”
沈若筠聽過《女誡》,卻沒有聽過《女論語》,不過這兩本書都沒在她的待學書單裏。
慈元殿比劉太後住的福康殿要小些,布置得簡樸雅致。沈若筠跟著趙月娘去內殿,與周皇後請安。
沈若筠行完禮,就想問自己祖母長姐的近況,卻聽趙月娘與周皇後道:“沈妹妹在學《千字文》,我想著這幾日孔先生在講《女論語》,可否叫她與兒臣一起上課?”
“你當孔先生什麽人都收的麽?”周皇後笑她,“福安不能陪你上課麽?你若想要伴讀,周家也……”
“淑和被劉娘娘教得更喜針線上的事,”趙月娘搖著周皇後撒嬌,“二舅舅家的情形您還不知嗎?那些姊妹都是不許讀書的。”
“那不還有福金嗎?”
趙月娘想起趙多絡:“可別提了,李娘娘像……”
她忽意識到沈若筠在旁,忙止了話道:“母後,你就叫她與我一道讀書吧。”
周皇後斂了笑:“孔先生什麽脾氣你還不知道,她並不是什麽人都收的,母後便是應了你也不頂事。”
沈若筠雖年紀小,卻也聽得出周皇後話裏的鄙夷。不過她也不想與趙月娘一道上課,在壽康宮雖無聊了些,但卻並不想學什麽《女論語》,聽著就沒什麽用處。且她們提的這個孔先生,沈若筠也曾聽祖母提過,據說是個極其嚴厲刻板的女學先生。
“不過……”周皇後看向沈若筠:“孔先生之前曾與我談及沈家,說若有機會,想見一見你長姊。若告訴孔先生,說你是沈將軍幼妹,說不得孔先生也是願意教一教的。”
趙月娘欣喜道:“這便好了,沈家妹妹可以與我一道讀書了。”
沈若筠克製著不要露出悲傷神情,心裏直歎趙月娘真是周皇後親生的,她們母女待客,就沒有些好吃好玩的麽?怎麽淨想著要她去拜女學先生。
這可不成,若是在宮裏讀書,還如何能家去?沈若筠微微歪了腦袋,在想拒絕的話要如何說。
趙月娘自認得她,待她算是不錯,尤其是誕辰那日替她出聲解圍,沈若筠還是很領她的情的。
沈若筠正在忖量間,忽聽周皇後與身邊的女官道:“去請孔先生來罷。”
看著女官領命而去的背影,沈若筠覺得祖母往日給自己講的兵法故事極是有用,眼下這就叫機不可失,隻是躊躇一會兒,便木已成舟了。這一趟慈元殿之行,便叫“賠了夫人又折兵”。
孔先生今日是在慈元殿的,她執筆編撰的《女內訓》正要拿與周皇後看。待到殿內,她先與周皇後見禮,趙月娘是她學生,起身與先生行了弟子禮。
周皇後與她聊幾句《女內訓》,又將沈若筠推到孔先生麵前:“叫你來原是想叫你收個徒弟。”
孔先生早見殿內多了一女孩,聞言轉頭看她,打量一番。
“這位大有來曆,”周皇後道,“正是沈將軍的幼妹。”
沈若筠也在看孔先生,見她著一身黛青色粗布長褙子,頭發梳得齊整,卻隻簪一根白玉簪子,除此全身並無其它首飾。她生得與齊婆婆有些像,看著比齊婆婆年輕些,隻是板著臉,令人見之生畏。
孔先生不是沈若筠的老師,沈若筠不知道要用什麽樣的禮數。又不想讓別人覺得她不知禮,於是學著趙月娘行禮的樣子,行了弟子禮。
“我從未教過你。”
沈若筠低首道:“是。”
孔先生皺了皺眉:“也罷,沈家的女孩,自是一樣的。”
沈若筠聞言也皺著小眉頭想了想:“先生認識我長姐?”
“大名鼎鼎的懷化將軍,大昱誰人不識。”孔先生見沈若筠談及自己長姐時,眸間越發明亮,淡漠道,“你還未開蒙,不辨道理,自是不知其恥,反以為榮。”
沈若筠就是讀的書再少,也聽出來孔先生話裏的鄙夷了,隻是她不明白,她們覺得什麽是恥?
沈聽瀾長在邊關,小時候沈若筠也有些向往。佘氏便講給她聽,說那裏的水都是苦的,須得拿明礬打了,煮沸才能喝。四季均是漫天風沙,到冬日時,冷風刮到臉上就跟刀子一般。
一年四季諸多節日,沈若筠最喜歡上元節。那一晚也是汴京一年裏最熱鬧的時候,寶馬雕車,鳳簫聲動,玉壺光轉,滿夜魚龍舞。百姓還會點天燈祈福,隻見那燈在夜空裏密密升起,慢慢融入夜幕星辰……她自小就愛看這個。
沈聽瀾卻從沒在汴京看過燈,冬日裏,邊境的紛爭都會比其它時節多。她一直都守在那裏,父親去後,祖母年邁,更是如此。
沈若筠不理解她為什麽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可沈若筠永遠不會覺得這是恥,也不允許別人這樣來評價她。
見沈若筠眼裏的光似是滅了下去,周皇後心下滿意,正要補一句“先生說得極是”。卻見沈若筠先是一拜孔先生,又抬眸道:“說起來,先生也甚有名。”
原不是個悶葫蘆。
周皇後覺出趣味,教育她道:“女子名聲,也是分好壞的。”
沈若筠看向她,聲音清亮:“那臣女請教娘娘,何為好?何為壞?”
“《女誡》有雲,卑弱第一。”周皇後用訓誡的語氣道,“有善莫名,有惡莫辭。若是知曉好惡,便不會有如此聲名。”
“可是在我這裏,先生與長姐俱是一樣有名聲。”沈若筠看著她,又看孔先生,“若是應該遵循‘有善莫名,有惡莫辭’,才是個好女,那為什麽孔先生也這樣出名呢?”
言罷,她看著周皇後,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
“滿口胡話。”周皇後斥她,“沈聽瀾如何能和孔先生相提並論?孔先生揚名天下,皆因為其賢才,沈聽瀾她……”
周皇後頓了下,一是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沈聽瀾,二是竟不知是不是自己錯覺,她居然從沈若筠抬著的頭,亮晶晶的眼神裏,看到了一種倨傲,酷似沈聽瀾。
周皇後其實很想知道,沈家人到底在得意什麽?得意家中無男丁卻能把持冀北軍防?還是得意沈聽瀾已年過雙十卻無人求娶?
可見即便是相貌不似,但沈家的人骨子裏流著的還是一樣的血。
周皇後看著沈若筠,很難不想起不知《女誡》為何物的沈聽瀾。去年她回京時,周皇後在福寧殿見過她一次。隻見她穿了一身銀甲,也不是什麽美人,卻是那樣的耀目,生生壓下滿宮麗人,在趙殊心上留下一痕。
“先生以文之賢才聞名,我長姐以武之才能聞名。”沈若筠一心要與孔先生辯一辯道理,卻沒注意到周皇後那陰惻惻目光裏的不善,“若榮俱榮,如何能以文為榮,以武為恥?故而臣女並不認同。”
孔先生正要嗬斥她黃口小兒,講一講文重武輕的道理。卻聽周皇後道:“你身邊沒個長輩,本宮也不想追究你頂撞之罪……可今日若是不教你長些教訓,本宮實難服眾。”
沈若筠不知周皇後為什麽突然發難,也不覺得自己剛剛頂撞了她。
隻是周皇後這麽說,少不得起身請罪。
周皇後見她腳上穿了雙盤金繡的虎頭鞋,心下忽有了一個極妙的主意。
誕節過後,劉太後下令杖責了兩個內侍,福康殿的侍從俱要去觀刑。齊婆婆好奇也去了,回來與沈若筠道,“竟是官家誕節前,領人送衣服來的邱內侍與章內侍。”
沈若筠點點頭,沒把與帝姬撞衫的事情告訴她,反正已經過去了,沒必要讓婆婆白添惶恐。
翌日,沈若筠去給劉太後請安,劉太後留她一道吃燉的燕窩盅,忽見柳女官匆匆來報,說是慈元殿傳了禦醫,周皇後病了。
沈若筠也不比周皇後好到哪兒去,自福寧殿回來,竟是一個整覺都不曾睡過。齊婆婆疑心她被髒東西噩住了,急得唇間都生出了一排燎泡。
沈若筠是被噩住了,噩住她的正是趙殊那令人周身發寒的笑,可又不能將福寧殿的見聞講與齊婆婆聽。
她雖覺得趙殊不可能如周皇後所說,喜歡自己長姐。可也不知為什麽,明明這樣的荒謬,竟讓她做了幾日噩夢。
沈若筠沒法想沈聽瀾進宮是什麽場景,這宮裏她住了一個來月,實是憋悶。沈聽瀾若是進宮當趙殊的妃子,就像是拿珍珠鳥待的金籠子,去豢養一隻鷹。
又隔了十來日,趙月娘來壽康宮請安,臨走時來沈若筠住的偏殿,邀她去慈元殿玩。
沈若筠自是不願去的,隻她剛想推托,就聽趙月娘道:“三日前,母後還與孔先生提了句你家的消息,隻是我也記得不全,你且隨我去慈元殿,或許還可以問一問。”
若說沈若筠除了想回家去,最想知道的便是佘氏的近況、長姐的傷勢如何。聽得趙月娘這樣說,便是刀山火海,也攔她不住。
兩個人一處走著,竟又遇見了趙多珞。隻見她衣衫不整,發髻淩亂,額間還有一道血痕,實是滲人。見到兩人時,又倉倉惶惶地跑遠了。
沈若筠看著趙多珞的身影,想她定是沒有裹足的,不然怎會跑得這般快?一溜煙兒就沒了影。
趙月娘歎道:“估摸是李娘娘又打她了。”
“李娘娘作甚打她?”
趙月娘卻岔開了話題:“你可讀過什麽書?”
沈若筠在家時,是祖母親自教導。佘氏博覽群書,喜歡給她講故事。雖教得慢,但她已學過《三字經》《百家姓》《幼學瓊林》與《千字文》。
後來佘氏去了冀州,便是陸蘊在教。本是要學四書,隻因沈若筠聽聞沈聽瀾受傷,心下又急又怕無處發泄,跑去陸蘊書房翻亂了幾個書箱,最後齊婆婆去哄她,見她抱了本《神農白草經》不肯撒手。
陸蘊去取書,反被她咬了一口,見她鐵了心要學醫,陸蘊就換了書繼續教。進宮前,沈若筠正跟他學著辨認藥物,在讀《黃帝內經》。
不過不能將實話告訴趙月娘,便道:“我在讀《千字文》。”
“這般的話……”趙月娘略一沉吟,“學完《千字文》,就可以讀《女誡》與《女論語》了。”
沈若筠聽過《女誡》,卻沒有聽過《女論語》,不過這兩本書都沒在她的待學書單裏。
慈元殿比劉太後住的福康殿要小些,布置得簡樸雅致。沈若筠跟著趙月娘去內殿,與周皇後請安。
沈若筠行完禮,就想問自己祖母長姐的近況,卻聽趙月娘與周皇後道:“沈妹妹在學《千字文》,我想著這幾日孔先生在講《女論語》,可否叫她與兒臣一起上課?”
“你當孔先生什麽人都收的麽?”周皇後笑她,“福安不能陪你上課麽?你若想要伴讀,周家也……”
“淑和被劉娘娘教得更喜針線上的事,”趙月娘搖著周皇後撒嬌,“二舅舅家的情形您還不知嗎?那些姊妹都是不許讀書的。”
“那不還有福金嗎?”
趙月娘想起趙多絡:“可別提了,李娘娘像……”
她忽意識到沈若筠在旁,忙止了話道:“母後,你就叫她與我一道讀書吧。”
周皇後斂了笑:“孔先生什麽脾氣你還不知道,她並不是什麽人都收的,母後便是應了你也不頂事。”
沈若筠雖年紀小,卻也聽得出周皇後話裏的鄙夷。不過她也不想與趙月娘一道上課,在壽康宮雖無聊了些,但卻並不想學什麽《女論語》,聽著就沒什麽用處。且她們提的這個孔先生,沈若筠也曾聽祖母提過,據說是個極其嚴厲刻板的女學先生。
“不過……”周皇後看向沈若筠:“孔先生之前曾與我談及沈家,說若有機會,想見一見你長姊。若告訴孔先生,說你是沈將軍幼妹,說不得孔先生也是願意教一教的。”
趙月娘欣喜道:“這便好了,沈家妹妹可以與我一道讀書了。”
沈若筠克製著不要露出悲傷神情,心裏直歎趙月娘真是周皇後親生的,她們母女待客,就沒有些好吃好玩的麽?怎麽淨想著要她去拜女學先生。
這可不成,若是在宮裏讀書,還如何能家去?沈若筠微微歪了腦袋,在想拒絕的話要如何說。
趙月娘自認得她,待她算是不錯,尤其是誕辰那日替她出聲解圍,沈若筠還是很領她的情的。
沈若筠正在忖量間,忽聽周皇後與身邊的女官道:“去請孔先生來罷。”
看著女官領命而去的背影,沈若筠覺得祖母往日給自己講的兵法故事極是有用,眼下這就叫機不可失,隻是躊躇一會兒,便木已成舟了。這一趟慈元殿之行,便叫“賠了夫人又折兵”。
孔先生今日是在慈元殿的,她執筆編撰的《女內訓》正要拿與周皇後看。待到殿內,她先與周皇後見禮,趙月娘是她學生,起身與先生行了弟子禮。
周皇後與她聊幾句《女內訓》,又將沈若筠推到孔先生麵前:“叫你來原是想叫你收個徒弟。”
孔先生早見殿內多了一女孩,聞言轉頭看她,打量一番。
“這位大有來曆,”周皇後道,“正是沈將軍的幼妹。”
沈若筠也在看孔先生,見她著一身黛青色粗布長褙子,頭發梳得齊整,卻隻簪一根白玉簪子,除此全身並無其它首飾。她生得與齊婆婆有些像,看著比齊婆婆年輕些,隻是板著臉,令人見之生畏。
孔先生不是沈若筠的老師,沈若筠不知道要用什麽樣的禮數。又不想讓別人覺得她不知禮,於是學著趙月娘行禮的樣子,行了弟子禮。
“我從未教過你。”
沈若筠低首道:“是。”
孔先生皺了皺眉:“也罷,沈家的女孩,自是一樣的。”
沈若筠聞言也皺著小眉頭想了想:“先生認識我長姐?”
“大名鼎鼎的懷化將軍,大昱誰人不識。”孔先生見沈若筠談及自己長姐時,眸間越發明亮,淡漠道,“你還未開蒙,不辨道理,自是不知其恥,反以為榮。”
沈若筠就是讀的書再少,也聽出來孔先生話裏的鄙夷了,隻是她不明白,她們覺得什麽是恥?
沈聽瀾長在邊關,小時候沈若筠也有些向往。佘氏便講給她聽,說那裏的水都是苦的,須得拿明礬打了,煮沸才能喝。四季均是漫天風沙,到冬日時,冷風刮到臉上就跟刀子一般。
一年四季諸多節日,沈若筠最喜歡上元節。那一晚也是汴京一年裏最熱鬧的時候,寶馬雕車,鳳簫聲動,玉壺光轉,滿夜魚龍舞。百姓還會點天燈祈福,隻見那燈在夜空裏密密升起,慢慢融入夜幕星辰……她自小就愛看這個。
沈聽瀾卻從沒在汴京看過燈,冬日裏,邊境的紛爭都會比其它時節多。她一直都守在那裏,父親去後,祖母年邁,更是如此。
沈若筠不理解她為什麽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可沈若筠永遠不會覺得這是恥,也不允許別人這樣來評價她。
見沈若筠眼裏的光似是滅了下去,周皇後心下滿意,正要補一句“先生說得極是”。卻見沈若筠先是一拜孔先生,又抬眸道:“說起來,先生也甚有名。”
原不是個悶葫蘆。
周皇後覺出趣味,教育她道:“女子名聲,也是分好壞的。”
沈若筠看向她,聲音清亮:“那臣女請教娘娘,何為好?何為壞?”
“《女誡》有雲,卑弱第一。”周皇後用訓誡的語氣道,“有善莫名,有惡莫辭。若是知曉好惡,便不會有如此聲名。”
“可是在我這裏,先生與長姐俱是一樣有名聲。”沈若筠看著她,又看孔先生,“若是應該遵循‘有善莫名,有惡莫辭’,才是個好女,那為什麽孔先生也這樣出名呢?”
言罷,她看著周皇後,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
“滿口胡話。”周皇後斥她,“沈聽瀾如何能和孔先生相提並論?孔先生揚名天下,皆因為其賢才,沈聽瀾她……”
周皇後頓了下,一是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沈聽瀾,二是竟不知是不是自己錯覺,她居然從沈若筠抬著的頭,亮晶晶的眼神裏,看到了一種倨傲,酷似沈聽瀾。
周皇後其實很想知道,沈家人到底在得意什麽?得意家中無男丁卻能把持冀北軍防?還是得意沈聽瀾已年過雙十卻無人求娶?
可見即便是相貌不似,但沈家的人骨子裏流著的還是一樣的血。
周皇後看著沈若筠,很難不想起不知《女誡》為何物的沈聽瀾。去年她回京時,周皇後在福寧殿見過她一次。隻見她穿了一身銀甲,也不是什麽美人,卻是那樣的耀目,生生壓下滿宮麗人,在趙殊心上留下一痕。
“先生以文之賢才聞名,我長姐以武之才能聞名。”沈若筠一心要與孔先生辯一辯道理,卻沒注意到周皇後那陰惻惻目光裏的不善,“若榮俱榮,如何能以文為榮,以武為恥?故而臣女並不認同。”
孔先生正要嗬斥她黃口小兒,講一講文重武輕的道理。卻聽周皇後道:“你身邊沒個長輩,本宮也不想追究你頂撞之罪……可今日若是不教你長些教訓,本宮實難服眾。”
沈若筠不知周皇後為什麽突然發難,也不覺得自己剛剛頂撞了她。
隻是周皇後這麽說,少不得起身請罪。
周皇後見她腳上穿了雙盤金繡的虎頭鞋,心下忽有了一個極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