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烽煙炊煙
  第136章 烽煙炊煙

    黃昏時分, 襄陽的北城門,兩匹栗色馬並轡出了城門。

    李放騎馬在前,他的速度並不快, 卓小星亦是不緊不慢的跟在身後。兩人都知道這是離別前最後相聚的時光,都隻希望這馬可以跑得更慢一些,天可以黑得更晚一些。

    可是再如何不舍,夕陽終是慢慢地落了下去, 李放回頭道:“阿星, 我想帶你去一個地方。”

    他的目光有些悵惘,又有些歉然:“你在襄陽偌多日子, 我卻忙於戰事,從來沒有帶你出城好好遊覽。我本想著等到戰事結束,定要帶你領略南國風光。不想風雲變幻,你這麽快便要北歸。而有一個地方的風景,是我最想帶你去看的。”

    “可是……”卓小星微微蹙眉,能與李放在一起的日子, 每一秒她都無比珍惜。然而塞北離此路途遙遠, 一路上還不知道會遇上什麽事情, 這亦是她聽聞消息連一日也不願意耽擱,連夜北歸的原因。

    李放看出她的猶疑,微笑道:“你放心, 我帶你去的地方不遠, 很快便能到。”他一夾馬腹, 栗馬如離弦之箭向前馳去, 卓小星催馬跟上。

    行出未久, 便到了一處江畔。此時日已西垂, 江麵上波光粼粼, 挽留著最後的餘暉。連綿的堤岸不遠之處,是一片剛發青的麥田,在更遠的地方,則是一個小小的村落,黃昏時分,正升起嫋嫋的炊煙。

    見李放下馬,卓小星左看右看,這不過是襄陽城外一處尋常的荒野,她狐疑道:“不知道你所說的風景在哪裏?”

    李放扶著她下馬,指著遠方的煙火,兩人偎依而立,李放輕聲道:“阿星,那便是我最想來帶你看的風景。”

    “那是……炊煙?”卓小星迷惘地看著他,她還以為襄陽城外有什麽殊絕美景,萬萬沒料到李放特意帶她來看的竟然會是這最尋常不過的炊煙。

    李放遙望著那天邊漸漸升起的白煙,輕聲道:“我幼年之時,便跟隨著我的師父清徵真人遊曆大周的廣袤山河,我們曾南行到南海瓊州,那裏的漁民打魚采珠為生;西至昆侖雪山,那裏終年冰雪,邊民靠奶茶與犛牛肉為食;北至北海冰原,那裏的人鑿開終年不化的海冰,取冰中之魚為食,不管是到了什麽地方,我最愛看的風景,都是當地人燃起的炊煙……阿星,你知道嗎?有人的地方才會有炊煙……”

    卓小星喃喃重複道:“有人的地方才會有炊煙……”今天的李放好生奇怪,這不是一句廢話嗎?

    李放的聲音變得低沉了下來:“阿星,我亦曾去過涼州,那裏雖有風沙,但亦有美麗的綠洲、成群的牛羊、善良生活著的人們,他們原本都是我們的同胞。阿星,有人的地方才會有炊煙,才會有生息,一個地方若是沒有人,那便什麽也沒有了……”

    “阿星,我舍不得你……想到好長時間都看不到你,我的心都好痛,可是,我知道那片土地比我更需要你……”他定定地望著她,目光中有無限的不舍與眷念,亦是無限的惆悵與悲憫。在這一刻,他多希望自己隻是李放,那或許他便能說服自己自私地將她留下,留在自己的身邊,可是他不能。

    卓小星渾身一顫,她終於明白了李放為什麽要特地帶她到這裏來,對她說這樣一番話。在他心中對自己亦是同樣的深愛與不舍,他亦多麽想將自己置於他的目光之下,再無離分。唯有看著這炊煙,看著這片的廣袤的土地與生生世世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才能說服自己放她離開。

    他摟住她,冰涼的唇落在她的嬌唇,烙下極輕柔纏綿的一個吻。

    卓小星伏在李放的胸前,傾聽著他低沉有力的心跳,聞到他那溫暖的體溫與令人心醉的男子氣息。那緊密的擁抱亦讓她感到他對自己的傾心愛戀與不舍,就像自己也不想離開他一樣。她多想永遠這樣沉醉下去,可是她知道,在命運之前,他們早已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她無法辜負他,亦無法辜負那片生她長她的土地,和那片土地之上的人們。

    淚水不知不覺自她的眼眶滑落,她低聲道:“李放,一切都是會是值得的。等戰爭結束,那些失去土地的人們都會回到他們的家園,終有一日,那些拋荒的土地也將會像這片土地一樣長出青苗。終有一日,我們還會再相遇。”

    “是啊,一切都是值得的。等到了那一日,我便來娶你。今生今世,我們再也不分開。”

    夕陽之下,依依不舍的兩人擁吻在一起,將時光凝結成了一幅美好的畫。

    不知過了多久,兩人才分開。

    卓小星翻身上馬,她不敢回頭去看,生怕自己會因為不舍再次擁入那溫暖的懷抱,隻能縱馬提韁,迢迢北去。

    “阿星——”

    李放複又叫住她:“阿星,不管什麽時候,都不要忘了要有出刀的勇氣。這也是生殺刀法最大的秘密。”

    卓小星朝他最後一笑,終於弛韁向遠道。無論她走出多遠,仿佛仍能感覺到襄陽城外那道溫暖的目光。

    襄陽城頭的最高之處。

    李放馳目遠望,他知道他心底的女子已經離開,到了他再也望不到的地方。守護西北邊境的安寧,那本是他的心之所願,亦是她之使命。可是偏生短短數刻的別離,便讓他生出無盡的想念來,他的唇齒邊還留著的少女淡淡馨香。俯仰之間,隻覺得天地寥落,四野星垂,平生第一次這麽真切地感覺到孤寂的滋味。他自少年漂泊,從不知其中況味。從前無那個人,所以無所謂孤寂,可是自從那個人出現了又離開,他的天地便失去了三分顏色。

    偏生有個不識趣的人不知什麽時候來到他的身旁,拿著兩個酒壇,問他道:“喝酒嗎?”

    他以前並不嗜酒,偏生此時卻想一試銷愁滋味。接過來,飲了一口,辛辣的感覺讓他劇烈地咳嗽起來。

    謝王臣道:“其實你並不想讓她離開,不是嗎?”

    “是又如何?”

    謝王臣輕聲道:“你若是真的不舍得她,可以傳信給陸萬象。三寨主從前便是北梁的軍師,由她統領涼州騎兵,也是一樣。如果你開口讓她留下,她不會不應允……”

    李放憑欄道:“你錯了,並非是我想讓她離開,而是她自己選擇了離開。對她而言,她從小長大的涼州城亦是她從來無法割舍的責任。”

    他的目光向北,追逐著那早已看不見的人影,“我李放喜歡的女子,並非是籠中的金絲雀。她是卓天來的女兒,是生長在大漠的蒼鷹,當她展翅翱翔在整個天地之間,連我都無法與之比肩,我又怎麽能因為一己私情而困住她。”

    “呃……”謝王臣一愣。

    他從未想到李放竟是這樣看卓小星。

    李放已轉身看向他:“不說我了,你之前議事之時,想說的恐怕並不是朱明弓譜之事吧……”

    被李放的目光不經意地一瞥,謝王臣隻覺得一切無所遁形,他摸摸鼻子,苦笑道:“這都被你看出來了。”

    他歎了一口氣道:“假如現在站在我麵前的人是廣陵王李昶,我一定會建議涼州騎兵放棄西北那幾個城鎮,放柔然大軍入關。柔然大軍一入關,慕容青蓮必會班師回援。而我們隻需要坐山觀虎鬥,不用管他們誰勝誰敗,等他們雙方兩敗俱傷之後,便給他們來一個南北合圍,這樣天下必將歸於一統,隻是我知道王爺必不會同意。否則我想以如今王爺您與卓姑娘的關係,這樣的一支騎兵便不會一直蟄伏在涼州邊境了。”

    李放捏了捏眉心,搖頭道:“你說的我也曾想過,可是如此一來西北數城必然淪落到柔然鐵蹄之下。柔然部族性喜殺戮,每次邊城被破必定屠城劫掠,城中之人從前都是我大周的子民,慕容氏為政不彰,可是西北邊民又有何辜呢?”

    謝王臣道:“可是,你真有把握卓姑娘回去,涼州騎兵便能拒柔然大軍於雪嶺關外嗎?你不怕她萬一……”涼州騎兵雖然驍勇,可是畢竟多年未曾征戰了。

    李放淡淡道:“她若敗了,我會傾盡西府之兵北上,先伐慕容青蓮,再征柔然,誰若阻我,我便殺誰——”他眸光冰冷,謝王臣為他話語中的肅殺之意所懾,不禁打了個寒顫。

    他從未見過李放如此凜然的神情。

    他喃喃道:“真是瘋了……”

    卻聽到李放又道:“不過,鳴沙寨中尚有陸萬象在,這位三寨主當日在慕容傲勢力極盛之時,猶能完好保存涼州騎兵的實力。雖然失去了涼州城,但是仍牢牢掌握整個西北的局勢,所以就算他們擋不住柔然大軍,阿星應該也不會有危險。隻是,眼下我尚有一件極重要之事要交托給你。”

    謝王臣一愣:“我?喂,李放,搞清楚,我可不是你的下屬,不會聽你呼來喝去的……”

    李放微微一笑道:“柔然入侵的事情本來就是你謝家的責任,難道謝大公子以為你可以獨善其身嗎?”

    “我不是已經給了卓姑娘一本冊子以彌補我的過錯嗎,殿下您還想怎樣啊……”謝王臣委屈道。

    “放心,這件事情並不難辦。”說起正事,李放麵上惆悵之意盡斂,正色道:“這次柔然大軍出動,想必這幾年蟄伏在天荒山的魔教亦會蠢蠢欲動。柔然大軍有北梁騎兵抵擋,可是如果魔教再次南下,江湖上的事情唯有江湖人才能解決。”

    謝王臣道:“你想要我怎麽做?”他早就知道李放並不會輕易放過他,而且他既然來到襄陽,便沒有想過要置身事外。

    “十八年前,魔教南下之時,卓天來能號召江湖義士共抗魔教,無數江湖門派與世家皆派出弟子參戰,三大劍宗亦派出弟子共襄盛舉,成立武盟。如今魔教再次南下,雖然如今的江湖被北梁慕容家折騰得七零八落,不複當年之盛,但寶劍本自磨礪出,如今亂世,正是英雄出世之時。我希望你能夠將這件事昭告江湖,讓有誌之士再次聚首雪嶺關,共同抗擊魔教。”

    謝王臣發出一聲驚呼,:“江湖門派共聚雪嶺關,再抗魔教……此事若然能成,將是十八年來江湖上最大的勝事了。”

    “所以謝公子你的答案呢?”李放笑道。

    “本公子這麽愛熱鬧的人,當然是要湊這個熱鬧了。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