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北地重逢
  第77章 北地重逢

    卓小星一路向北而行, 一路所見皆是一片荒涼的景象。這裏本是中原最繁華之地,如今卻民生凋敝。千裏沃野,難聞人聲, 倒是四處可見餓得皮包骨頭的野狗,尋到一兩具倒在路邊的屍體,便結伴啃食。

    偶爾路過一兩個村莊,想補給一點幹糧, 亦難見青壯勞力, 隻偶爾有幾個麵有菜色的老人婦孺,長坐門口, 一臉呆滯地看著她,反倒是她將自己為數不多的幹糧拿出來分給他們。到後來,她便專挑偏僻無人的小路行走,餓了,就捕些野獸烤了來吃,渴了, 就飲些山中的泉水。

    行路之人, 本也沒那麽講究。唯一讓她深感挫敗的事, 便是她在烹飪食物之上著實沒有什麽天分。經她“妙手”烤出來的野味,不是漆黑仿若一塊黑炭,就是外熟裏生, 甚至連撕咬也費勁, 那味道更是一言難盡。卓小星連著吃了三天, 舌尖滿是水泡, 她便不自覺地想起李放了。

    這段日子以來, 她已經甚少想起慕容青蓮。

    當日在艮離穀得知沐青蓮的真實身份之時, 她亦曾憤怒、悔恨, 可是在淮陽城外再次見到慕容青蓮時,種種的不甘卻在一瞬間消逝無蹤。

    少女情竇初開之時,總會格外在意那個對自己有好感的人,將自己的目光投射在他的身上。在鳴沙寨中,人人視她為首領,寨主,是不可褻瀆的至高存在。是沐青蓮第一次打開了她的心防,她一時迷戀,以為那就是男女之愛。可是再見慕容青蓮之後,她才切切實實認識到自己所迷戀的不過是一份溫暖的感覺罷了。

    當沐青蓮變成慕容青蓮,曾經的溫暖亦消失無蹤。

    既然溫暖背後的真實是冷酷與殘忍,她又有什麽可以迷戀呢?

    反倒是李放的容顏時不時縈繞在她的心頭。

    她走在山林的時候,在溪邊生火的時候,打獵的時候,睡覺的時候,甚至練功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想起他的樣子。

    她想起那日青泥驛站他驚鴻一瞥的側影。

    她想起那日墜崖之後,是他從天而降,救下了自己,告訴自己“你不會死”。

    她想起那日在遇到魔教之人的追殺之時,亦是他站在自己身前,喋血亦不退,直到李空花來援。

    她想起那日他在鳳棲山的危崖之下,用司前輩的性命脅迫她交出龍淵劍之時那冰冷淡漠的樣子。那時候自己可真是恨透了他,可是如今想來,他並未傷及司心燭或己方人馬一分一毫。那日的冷漠驕矜不過是為了欺騙自己,用最小的代價得到龍淵劍。而他一心所係的龍淵劍,在艮離穀卻為了自己而拱手讓出。

    她想起在襄陽的長街之上,他話意之中的哀傷悲憫:“今日之事,其罪在我。”

    她想起照螢閣外的月色之下,他一身銀華,中夜徘徊。那時的他是否想著曾對紅酥夫人所說的“為王者,如臥深雪,稍有不測,即覆深淵。為人者,如照流螢,身僅微光,亦耀長夜。”

    她更想起那日分別之時,他話語之中的溫柔堅定:“李放以國運相托,卓姑娘,一切就拜托你了。”

    他或許對她有些疏離,然而在自己遇到危險的時候,卻一直站在自己麵前。而更讓她動容的是,他所想要保護的並非自己一人。他想守護襄陽的百姓,南周的臣民,甚至是北梁的每一個普通人,希望他們不用自相殘殺;他想守護麾下的每一名士卒,哪怕身死,亦希望戰死的靈魂能得以安息;他想守護南周,哪怕這個朝廷對他從未公平。

    他就像一團螢火,照亮一方天地,讓人即使身處漫漫長夜,亦能看到希望。

    有這份螢光在,即使萬軍之中的她再孤獨,亦覺得溫暖。就在樂歌禪師告知她李放還活著的時候,這股溫暖幾乎點燃她心中的燈火,得見世間光明。

    那一瞬間卓小星意識到自己或許對李放生出了不該有的感情。她想立刻飛回襄陽,想再見到他,確定他安然無恙。

    她欣賞他,思念他,傾慕於他。

    感情如潮水,一瞬間浪湧於心,幾乎是滅了頂。在相思的極處,心底一道冷冷的聲音將她拉了回來。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李空花之時,這位劍閣之主冰冷的提醒:“我要提醒你,切不可對他生出某些不該有的感情,以免重蹈你父親的覆轍。”

    那時的她,尚不明白李空花話中之意,何況因為沐青蓮的緣故,她並未細思其中究竟。如今想來,或許這位劍閣之主早就洞見某種端倪。

    他們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他是李周皇室的後代,而她偏偏姓卓。

    而卓氏與李家的結合,唯有悲劇。卓家已經用無數代子孫的血淚與悲劇證實了這一點。

    不,她絕不可再愛上他。

    那一瞬間的認知讓她後怕不已,她幾乎是倉皇地拒絕了樂歌讓她回到襄陽的建議。

    經此一役,廣陵軍新敗,竟陵軍向北再進一步,或許能讓腐朽的南周朝廷早點認清現實,再經數年的修養生息,李放有機會實現他南北一統的理想。

    他對自己確實有幾分特別,而自己的存在,對他卻隻是負累而已。

    他並不需要她。自己抱病之身,都不知道上天賜給自己的生命還有多長的時間,更何況,自己的仇人多得數不清,最好不要將他牽扯進來。

    或許有一天,他終會有自己的王妃。又或許有一天,他終將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君臨天下,莫敢不從。

    而她能為他做的便是前往稷都,將從她手中失去的龍淵劍重新拿回來,還給他。在她心中,除了他,無人再可配得上這柄“王權之劍”。

    ……

    又走了數日,離稷都越來越近了,終於可得見數分繁華。

    時節已然入夏,卓小星身上的衣衫經過這幾日跋涉,早已殘破不堪。於是在附近的市鎮置辦了兩身輕便的夏裝。又將自己形貌粗略喬裝了一番,將頭發盤起,梳了時下江湖女子最常見的發髻。又將臉上搓了層黃泥,變成蠟黃色,再將折月刀小心藏起,在兵器鋪置辦了一對匕首,綁在褲腿之上。直到再也看不出任何破綻,才朝稷都城門走去。

    對於鳴沙寨的人來說,稷都無疑是龍潭虎穴,不知四叔現在情況如何,是否已經成功救出了芙蓉雙劍夫婦的獨子。

    盡管卓小星已經做了種種準備,可是等她來到稷都城門的時候還是傻眼了。

    兩個高大威猛的北梁士兵攔住了她,問道:“路引呢?”

    卓小星一愣:“路引?”這是啥玩意。

    見她沒有路引,守城士兵的臉色立馬變得不耐煩了:“去去去,沒路引還想入城,趕緊讓到一邊去,不要耽誤別人進城。下一位——”

    很快她便被洶湧的人流擠到一旁,旁邊一位麵目和善的大爺道:“姑娘,你是從外地來的吧?”

    卓小星點點頭。

    老者接著道:“前些日子,淮北王帶著龍淵劍回到稷都,受到陛下嘉獎,在那之後這柄龍淵劍就一直被供奉在太廟之中。可是自消息傳出,成天有些不知死活的宵小之輩前來盜劍。據說稷都府衙已經抓了十幾波了,不厭其煩,因此最近進出稷都城都須憑借當地官府所下發的路引才可入城。”

    卓小星苦笑,沒想到這事竟還是因龍淵劍而起。

    不過這路引,她還真的沒有辦法。

    當地官府……算起來她是涼州人氏,可是她若是去涼州城,指不定馬上就會被涼州府尹抓去向慕容傲討賞。

    她慢慢地往回走,一邊走一邊盯著等著入城的行腳客商,琢磨著是不是可以從哪個大腹便便的奸商懷裏順手牽羊……

    隻可惜,也許是最近世道不怎麽太平,也許是出門在外的行腳商人們個個都知曉財不外露的道理,又或者她意圖做賊的動機太過明顯,每個人看著她都一臉防備的表情。她觀察半天,竟沒有半點下手的機會。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突然停在她的麵前。一雙寬大的手掌從車廂內伸了出來,雙手一拉,卓小星猝不及防,就這樣被拉入馬車之中。她正要高聲驚呼,這手卻捂住了她的嘴巴。

    一道清潤的聲音道:“卓姑娘,是我。”

    卓小星定睛一看,眼前之人臉如雕刻般俊美非常,而那一雙眼雖滿是疲憊,仍然明亮深邃得如同夜空中的星。而此刻,這雙眼正滿懷笑意地看著自己——不是竟陵王李放又是誰?

    卓小星這一驚非同小可:“王爺,你怎會在此?”他不是傷得很重,在襄陽養傷嗎?又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李放搖了搖頭,道:“此事待入城再說。”

    說話間,馬車已到了城門口。李放從懷中掏出一張路引伸手遞出窗外,那守城的士兵看了看,便隨意地放他們過去了。

    卓小星疑惑道:“你哪裏來的路引,不對,你怎麽知道進城需要路引?”

    李放答道:“身為南周竟陵王,我自然有我的情報來源,弄一張路引也並非難事。其實你們鳴沙寨應該也有自己的情報係統,隻是卓姑娘並未善加利用而已。”

    卓小星羞愧地點了點頭,鳴沙寨雖然在落日關之事後全麵收縮,但是仍然保有一支小小的情報係統,由五叔盛天颺掌控,當初卓小星將龍淵劍的消息傳遍江湖便是通過盛天颺之手。隻是卓小星一向憊懶,往常與盛天颺聯係多是通過楊老三。自從楊老三與莫三娘回到瀚海之後,她便成了光杆司令。

    她又問道:“你怎麽會來這裏?你走了,襄陽那邊怎麽辦?還有……你的傷怎麽樣了?”

    接連的問題如同連珠炮一般,李放一時猝不及防,愣了一下回答道:“我的傷並不嚴重,死不了,隻需要每日用須彌無相功慢慢療傷便可,至於襄陽那邊,暫時並不會有戰事,有師兄坐鎮,也不會有事。至於我來這裏,當然是為了卓姑娘你……”

    “為了我?”

    李放點點頭道:“我得知消息,唐大俠意欲營救被軟禁在雅正堂的一名少年,不幸被捕,如今正在牢獄之中。我本來想再多探查一些消息,等南方局勢穩定些再與你一道北上。不料卓姑娘如此心急,你孤身進入稷都,恐怕會落入北梁的陰謀之中。我思來想去,唯有我親自前來,才比較放心。”

    卓小星看著他通紅的雙眼,想必他這幾日知道自己孤身北上的消息之後,定是抱著重傷之身,不眠不休趕路,才在入城之前截住自己。看著他的形影,分明比之前更加清瘦了。李放身為南周竟陵王,若是出現在稷都,其危險的程度更甚她百倍。誰料他竟全然不顧自身安全,如此堂而皇之地帶自己入城。

    卓小星鼻子一酸,幾乎落下淚來。

    李放以為她是為唐嘯月擔心,寬慰道:“卓姑娘不必擔心,唐大俠吉人天相,必不會有事的……”

    卓小星搖搖頭,低低一歎:“王爺為何對我如此與眾不同?”

    不管李放曾欠下自己父親怎樣的恩情,四次相救自己的性命,亦足以償還,實不必冒如此大的風險陪自己進入稷都。就算他知道四叔被捕的消息,隻需傳信提醒自己小心便可。難道真的如李夢白所說——他喜歡自己?

    可是她分明知道,在那日青泥驛站的驚鴻一瞥之前,他們從未相識。在那之後,李放除了數次救她,亦不曾與她多說半句話。即使是自岷江乘船順江而下的時日裏,兩人日夜相對,亦似是毫不相幹。

    李放微微一怔:“卓姑娘為何突然有此一問?”

    “陸三叔曾對我說,世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對另一個人好。就算我心如草木,亦知王爺對我確實是一片赤誠。可是我身受王爺天大的恩情,卻始終想不明白其中原因。”

    李放倏然沉默了,那雙黑寶石一般的眼睛仿佛在一瞬間失去了神采,他喃喃道:“世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另一個人好。不錯,我救卓姑娘,自然有我的理由。隻是,這個理由卓姑娘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為什麽?”

    李放的眼睛看向窗外,他似乎在透過簾帷看向稷都城,又似乎什麽也沒有看:“或許卓姑娘有一天會知道,但眼下還不是時候。你隻需知道,我永遠不會傷害你,我願意永遠做你的身後之盾。卓姑娘可以相信我嗎?”

    卓小星低低噫歎:“我自然相信王爺。”

    李放回過頭,溫柔地凝視著她:“那就好,我一定會助卓姑娘安全救回唐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