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地下劍廬
  第48章 地下劍廬

    次日一早, 一行人跟隨司心燭浩浩蕩蕩地前往春山居的劍廬。

    初時,卓小星以為不過是在城外不遠的地方。誰知出城之後,又騎馬行了百餘裏, 靠近一座巍峨的大山方才停下。此時已是四月中旬,遠見山巔仍然有著皚皚積雪。眾人下馬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進入一座名為艮離穀的山穀,這才發現這座大山的後麵竟然還有另外一座小山。這座小山被掩藏在高山之後,小山的山坡之上修建著一座雅舍, 這才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卓小星心中驚奇, 不過是開爐鑄劍,為何要選在如此幽僻的地方。

    司心燭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 笑道:“阿星可別小瞧了這處地方,這地方可是我在成都周邊探尋許久,好不容易尋得的寶地。”她指了指旁邊的一處清潭:“你們看看這潭中之水……”

    眾人往旁邊的清潭看去,隻見譚中之水蒸氣氤氳,竟然是一處天然的溫泉。

    眾人都是一頭霧水,想不明白鑄劍和這溫泉有什麽關係。

    沐青蓮神色一動道:“沒想到前輩竟然能發現這樣的寶地。此處既有溫泉, 想必地底深處有一處正在休眠的火山。引熔岩之火來鑄劍, 確實是千古未有之妙思。難怪司長老能成為繼歐冶神機前輩之後最富盛名的鑄劍大家。”

    司心燭讚賞地看他一眼道:“能憑一處溫泉, 便能想出其中關竅,沐少俠果然聰慧。若非你已是無方劍樓的弟子,我還真的想讓你拜入劍閣門下呢。”

    沐青蓮謙遜道:“多謝司前輩厚愛, 若論天資卓越, 聰明穎悟, 江師兄與李師妹遠甚於我, 隻是我素來偏愛一些雜學, 知道的多一些罷了。”

    司心燭歎道:“李空花調/教出來的弟子都是像她那樣的劍癡, 倒是沒人喜歡這些雜學。對了, 諸葛前輩如今可還好?”

    沐青蓮臉上露出憂慮的神色道:“師父當年的舊傷一直未曾痊愈,這些年無方劍樓不得不表麵臣服於慕容傲的淫威之下。今番,師尊命我帶著龍淵劍南下,尚不知道會不會遭到慕容傲的報複。如果這次龍淵劍順利修複,我也想先回北方看看師父他老人家近況如何。”

    聞言,眾人心頭皆是籠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蜀中劍閣幾人更是心生兔死狐悲之感。就連天下三大劍宗之一的無方劍樓也不得不屈從於慕容傲的鐵腕之下,若是任由慕容傲一直控製北方,又將有多少英雄豪傑橫遭摧折。

    謝王臣輕咳一聲道:“諸位不必喪誌,隻要龍淵劍平安回到金陵,相信必可堅定南周上下的北伐之心,局勢成敗的關鍵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我輩更當努力才是。”

    江秋楓憂慮道:“隻是,這次北梁四大聖使再次進入巴蜀,不知道會不會另有變故?”上次北梁四使隻出動三人就幾乎讓他們毫無還手之力,如果這次四人齊聚,他們真的能保全龍淵劍嗎?

    卓小星道:“多思無益,如今我們與北梁已是勢同水火,隻希望能夠在他們找到這裏之前盡快將此劍修複完成。”

    謝王臣站在峽穀的拗口四處打量,道:“這處山坳隱蔽非常,若非識得路徑,極少有人能找到這裏來。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就由你們進入劍廬之中,由我在此警戒,若有變故,也可以及時通知你們。”

    ***

    進入山坳之後,道路狹窄崎嶇,眾人將馬係在山木之間,迂回而上。

    卓小星見沐青蓮一路神思不屬,愁眉深鎖。

    她故意落下幾步,輕聲問道:“沐少俠可是為你的師尊擔心?”

    沐青蓮點點頭道:“以慕容傲對龍淵劍的重視,幾次三番派人前來搶奪,如果知道師尊隱瞞龍淵劍的消息八/九年,更派我將龍淵劍送出,不存報複之心幾不可能。而且大師兄宗雲飛名為北梁駙馬,實則為慕容傲手中的人質,我心中實在擔憂……”

    卓小星心中一動,道:“我已經和司前輩說好了,等龍淵劍修複完成便交由謝王臣帶回金陵。你既然擔心你師尊,不如此事之後,我們便一起暗中回到無方劍樓看看,打探他老人家的事。說起來,我已經有好多年沒見過他老人家了呢。”

    沐青蓮麵露喜色:“你願意與我一同去無方劍樓嗎?”

    卓小星點頭道:“當然,你是我的朋友,諸葛前輩又是我父親的朋友,也是我的長輩,我自然該當拜望。而且……”

    看著沐青蓮驚喜莫名的神色,她覺得有些心虛。諸葛希夷曾經是她父親的好友隻是一部分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她偷了師父楊桀的《生殺刀譜》,不敢回到瀚海去。既然金陵不用再去,天下之大,一時之間她竟不知何處可去。蜀中劍閣固然可去,劍閣之主李空花早前已表示希望她在劍閣小住一段時日,但她心中卻並不願意欠下李空花更多的恩情。況且,她既然已下定決心以身入江湖,錘煉自身技藝,又怎甘托庇於他人的羽翼之下。兩相權衡之下,跟著沐青蓮再入北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她想要去找三叔陸萬象打探自己母親的事,可是陸萬象行蹤渺茫,神龍無蹤,也隻能一路慢慢打聽消息。

    沐青蓮低聲道:“你肯隨我到無方劍樓去,我已經很開心啦。隻是……”

    “隻是什麽?”

    沐青蓮麵露猶豫之色,看了看前方,道:“我們先不說這個了,司前輩他們已經走遠了,我們還是先跟上吧。”

    卓小星一頭霧水,但是眼見沐青蓮已經走遠,也隻好快步跟上。她總覺得今日的沐青蓮有一種說不出的怪,但是怪在哪裏,又說不出來。

    ***

    進入春山居之後,裏麵別有洞天。

    原來小山之上的雅居隻是假象,小屋之下另有密道,直接通向一個幽深的山洞。

    普通的山洞越往深處越是寒涼,可是這處山洞竟是越往深處越是炎熱,眾人皆是汗流浹背,不得不運起內功,才能稍微維持身體溫度,唯有卓小星像個無事人一樣。她的內功本身就是極陽屬性,到了此地便如魚得水,讓其他幾人豔羨不已。

    再行一小段距離,李夢白已是香汗淋漓,體力不支,無法再支撐。司心燭見狀道:“秋楓你先帶夢白上去,唉!本來想讓你們兩個進來見識天火鑄劍之法,也好讓我蜀中劍閣獨門鑄術後繼有人,如今看來倒是我太心急了……好在小星你體質特殊,倒是不怕如此高溫,否則今次恐怕難竟全功。”

    她又看向一旁的沐青蓮,隻見他亦是兩頰汗下,身上白氣蒸騰,顯然內功已是運行到了極致,便道:“沐公子若是身體不適,亦可以隨秋楓、夢白他們先上去……”

    沐青蓮臉色在高溫下烤得通紅,他看了卓小星一眼,道:“我沒事,而且我也想見識一下司前輩鑄劍的手藝呢,哈,隻要司前輩不怕我偷師就行……”

    司心燭爽朗一笑:“你這個孩子倒是挺爽快,很稱我的心意。說起來,我們南北劍宗也是頗有淵源,鑄劍之術我雖不能違例傳授於你,但是你可以自己在一旁觀摩學習,能學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

    沐青蓮大喜:“多謝司前輩。”

    再行數十步,空間豁然開朗,卓小星發現這個地底的山洞十分之大,在山洞中間乃是一個方圓大約十多丈的大坑,岩漿翻湧,火舌騰竄。在熔漿上麵懸掛著十來柄尚未完成的寶劍,洞壁也被熔漿照得通紅。

    司心燭笑道:“這裏是一處地下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我們站在這裏也是非常危險呢。所以我也並不常到這裏來。岩漿淬煉之後的寶劍更加堅韌,不過也隻有極少數的兵器才需要在這裏鍛造。”

    再往前行數百步,則有一處深潭,深潭口徑與岩坑差不多大小,二者遙遙相對,一者深紅,一者清藍,仿若太極圖的雙眼鐫刻在山洞中間。走進潭邊,卓小星隻覺得一股清涼之氣襲來,岩漿所帶來的暑氣為之一消。

    沐青蓮嘖嘖歎道:“沒想到在離火山口如此近的地方竟然會出現這樣的冷潭,真是造化神秀,巧奪天工。”

    司心燭微笑道:“這處深潭可並非天然形成,而是為了給刀劍淬火而鑿引外麵高山上的雪水到此。為了讓此潭水與岩坑並容而不致蒸發可是費了好大的功夫,即便如此,潭中之水在盛夏仍然有時會幹涸。好在現下正是春夏之交,是鑄劍的好時機。”

    她輕輕轉動地底機關,地麵轟隆作響,等響聲停止之後,卻見山洞頂部出現無數的微小縫隙,陽光從縫隙中漏了下來,將周圍照得一清二楚。

    隻見深潭與岩坑的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鑄劍爐,顯然這裏才是司心燭用來鑄劍的劍廬。

    卓小星從未見過如此奇景,讚歎道:“這就是前輩用來鑄劍的地方嗎?真是神奇。”

    “鑄劍之道,地水風火缺一不可。岩壁之上是我為鑄劍所鑿的風洞,平日以機關隱藏,等到需要鑄劍之時方才打開。如今一切就緒,你們稍稍休息,一會便開始鑄劍的工作。”

    說完,她便將龍淵劍從劍匣中間取出。

    “以前我都是獨自一人在此工作,今次有你們兩個小朋友作陪,倒是不寂寞。”

    沐青蓮與卓小星對視一笑,按照司心燭的吩咐,做些準備的工作。

    司心燭將龍淵劍懸掛在熔漿之上,又從袖中掏出一塊隕鐵,將隕鐵放入鑄劍爐中,再用特製的鏟勺將熔漿從火山口鏟出,放入鑄劍爐底部,這些天然的岩漿是極佳的燃料,然而等待隕鐵熔融仍然需漫長的時間。

    沐青蓮跟著司心燭忙前忙後,卓小星對鑄劍之事毫無興趣,左右無事,便旁若無人又開始打坐練功。此處天然岩漿本來有助於她自身極陽真氣的淬煉,但是在練了偌久之後,卓小星非但沒有感覺到進益,反而發覺真氣愈是強大,運行便越是停滯,竟是事倍功半。自從那日墜崖掉入寒潭引發她曇花一現的頓悟之後,她就再也沒有進入到心法中所說的“身如朽木,氣若流泉。物我俱忘,方見天地”的境界,武功自然是停滯不前。

    她搖了搖頭,抽出折月刀,開始練刀了。

    楊桀在授徒方麵絕算不上名師,教給她的刀法別無竅門,無外乎“苦練”二字。即使她練功出現阻礙,也並不會明著告訴她哪裏練錯,隻等她自己練多了發現問題,明白過來再自行修正,因此卓小星在練刀方麵沒少走彎路。這也造成了卓小星練武方麵別無蹊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比如現在卓小星雖然知道自己似乎是在心法上遇到了問題,她也不明白問題何來,隻是按照刀訣開始苦練。隻是心訣不成,刀招也似乎僅有其形,而缺其神。她也毫無氣餒之色,刀風陣陣,赫赫生威。

    沐青蓮一直瞧著岩壁之上的刀劍出神。

    司心燭見了,微笑道:“沐少俠莫非是對壁上的刀劍有興趣,並非我蜀山劍閣吝嗇,這裏的刀劍都是有主的,沐少俠若是想換一柄劍,可以等日後我得空之時,為你專門量身定做一把。”

    沐青蓮搖搖頭道:“我隻是覺得那一把劍似乎有點奇怪……”

    司心燭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隻見岩壁之上懸掛著一柄製式奇特的“劍”,雖然細直形似寶劍,但比一般的寶劍更為修長,卻像刀一樣單麵開刃,非刀又非劍。

    她笑答道:“這並非劍,而是一種新製的刀式,乃是一位顧客的委托,我亦是根據他所送來的圖樣完成。因為覺得這刀有些奇特,所以留下一把樣品,這刀有什麽問題嗎?”

    沐青蓮道:“這刀有點奇怪,刀柄如此之長,並不利於揮刺,非刀非劍,無論是刀法亦或是劍法,用這種奇怪的刀劍似乎無法發揮全部的威力……真是奇怪,怎麽會有人鑄造這麽奇怪的兵器……”

    他皺眉思索片刻,站起身來,走來走去,一邊空手揮刺劈砍著,好像自己手中拿著那形製古怪的兵器一般。司心燭看著他的樣子滑稽又可笑,卻是異常認真。不一會,他跳了起來:“是了,假如持這種長刀的人不是一個人,而是十個或者更多,同時劈斬開來,定然威力無窮。刀柄如此之長,若是麵對的是敵方的戰馬,則可輕易地斬斷馬腿。”他喃喃道:“我明白了,這刀並非是給習武之人用的,而是軍中製式之用……請問前輩,這長刀是受何人的委托?”

    司心燭沒想到他僅憑刀的樣式便能推測出如此之多,道:“我並未見過委托之人,而是通過他人代為交易。所以我亦不知委托者乃是何人,隻知大概是從荊襄之地而來。”

    沐青蓮一驚:“難道是他?”

    司心燭疑惑道:“誰?”

    沐青蓮苦笑道:“這人司前輩也已經見過,便是鎮守荊襄的南周竟陵王李放,這一路上我們已經同他打過不少交道。”

    “如果是他,確實很有可能。”她回想起那日與李放相處半日,隻覺此人奇思妙想,層出不窮,極是聰明——當然眼前的這位沐青蓮,在這方麵亦是不遑多讓。那日李放雖未曾提及如此異刀,但是卻與自己討論各種刀劍的優劣,與不同的鑄造之法的差別。雖然對方年齡閱曆皆不及自己,可是與他交談,亦常有茅塞頓開之感。若是此劍是由他所設計,也就毫不稀奇。

    沐青蓮定定看著懸掛在壁上的長刀,眼中露出晦暗不明的神色:“此刀的鍛造方法似乎有別於一般的刀劍?不知是怎麽製成?”

    司心燭思緒被打斷,漫不經心地問道:“哦,無方劍樓應該與我蜀中劍閣一向隻理江湖之事,不涉朝堂軍事,又怎麽會對這種軍中製刀感興趣?”

    沐青蓮道:“若是太平之世,我輩學武之人隻能在江湖上鬥狠稱雄,但如今亂世之中,真正決定天下走勢的,卻是軍陣之中的廝殺。說來不怕前輩見笑,我已經暗下決心,等回到無方劍樓確認師尊安然無事,便打算前往南方,投身行伍之中,為早日結束亂世盡自己應有之義。”

    司心燭看向他的目光之主再添數分欣賞:“沒想到你竟然有如此誌向。既是如此,我便不再藏私。刀劍之器,堅則易鈍,剛則易折,而這種直刀采用的夾鋼之法,兩側的鋼材較韌,中間的鋒刃則才用硬鋼,反複錘煉之後,極為鋒利。”她從懷中取出一冊書卷,道:“這鑄劍之法乃是我多年潛心研究而成,沐公子若有興趣,可以參詳一番。”

    沐青蓮大喜接過:“原來如此,多謝司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