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掙錢的門路
  第4章 、掙錢的門路

    馮大嫂哪裏肯吃這個暗虧。她有心攔住人,可惜發了瘋的弟媳婦滑溜的跟隻泥鰍一樣,根本叫人沾不了身。

    誰敢碰她,她就大喊:“我女兒賤命,老馮家的女的都不是人。有錢買彩電沒錢救命!”

    馮家村的人雖然多半重男輕女,但也不到真不拿女孩當人看的地步。她這一嚎啕,想攔她的人倒不好伸手了。

    馮大嫂要親自動手,馮老太在邊上鐵青著臉問:“買彩電到底是誰的錢?”

    雖然馮家兩個兒子的錢交到馮老太手上,最後肯定還是老大家花,誰讓老大家養了馮家的寶貝孫子呢。

    可她給是她給,輪不到人挑戰她當家做主的權威。昨晚上老大媳婦還在跟她抱怨說蓋房子缺錢,已經問娘家借了好幾千塊。現在,兩千塊錢的彩電錢她倒是能輕輕鬆鬆地拿出手了。

    馮大嫂心頭一顫,曉得自己觸了婆婆的逆鱗。

    她在心中罵了句“老不死”,臉上卻露出討好的神色:“媽,當然是問我娘家借的。我總不能天天眼巴巴看你去村長家跟那麽多人擠著看電視,你哪能受這種罪。”

    馮老太並不相信大兒媳婦的話,但對方馬屁的確拍到她心坎上了。作為二十多年前被遣散回鄉的城裏人,月月有撫恤金拿的她心裏就從來沒看得起過周圍這幫泥腿子。

    可她還是要敲敲大兒媳的邊鼓,不冷不淡道:“噢,那就當你借錢給二強發工錢吧,你跟老大慢慢還。”

    馮大嫂幾乎要咬碎一口牙,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應下。婆媳倆這般一糾纏,待到再抬頭,哪裏還看得到周秋萍的影子。

    周秋萍一口氣跑去鎮裏。往衛生院的路上,她還在路邊店買了包子饅頭和小籠包。

    1988年老家鎮上已經不用糧票了,比拳頭還大的老麵饅頭散發著清甜的麥香,一毛錢一隻。菜包一毛五一個,肉包兩毛,小籠湯包最貴,一塊錢一籠,不過小小的六隻。

    周秋萍卻沒吝嗇,她記得大女兒最喜歡吃湯包。

    上輩子她在窯廠背磚頭,每當發工資她都會買一籠湯包回家給大女兒過過嘴癮。

    周秋萍去收費處交了五十塊錢,拎著一袋子麵點回病房,準備分著吃,好感謝大家對她們母女的照顧。

    病房裏的人都說已經吃過早飯了,就連大女兒也吃了隔壁床嬢嬢撥給她的麵條。

    周秋萍笑著勸大家:“那再吃點,天熱,東西也放不住。”

    眾人這才沒跟她繼續客氣,分頭拿了饅頭,將大肉包和小籠包留給母女倆。

    1988年的肉包餡料貨真價實,是實實在在的豬肉餡,一口下去,滿嘴流油,噴香。

    周秋萍以為自己不喜歡吃肉,可現在的身體缺油缺肉,一個肉包剛下肚,她又忍不住伸手拿第二個。直到吃完三隻包子,她才感覺自己活過來了,趕緊給睡醒了的小女兒衝奶粉。

    就她現在的身體狀況,繼續勉強母乳喂養,搞不好就是三條人命。既然有人家送的奶粉,先讓七個月大的小女兒吃奶粉吧,再補充蒸蛋和肉泥,差不多夠了。

    隔壁床的嬢嬢看她忙忙碌碌,下意識地開口勸她:“也不錯了,好歹曉得拿錢給孩子看病。男的嚒,都這樣,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根本不會照顧小孩。”

    周秋萍心道,女的天生就會照顧家庭小孩?

    可她知道人家是好心,也不好說什麽,隻能笑笑。

    她是一定要離婚的,帶著兩個女兒遠走高飛,走得越遠越好,千萬不能讓馮二強那個垃圾再纏上她們母女。

    經過一夜,她也想明白了。馮家人一不要臉二也不會管她兩個女兒死活,假如她殺了馮二強的話,他們肯定不會幫她掩蓋事實。

    為了防止自己在強烈的憤恨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事,她還是早點離婚走人為妙。反正丫頭在馮家人眼裏根本不是人,才丁點兒大的兩個小丫頭還得再養起碼十幾二十年才能換彩禮錢,一旦她離婚,馮二強肯定不會跟她爭女兒的撫養權。

    隻是,離婚以後,她要怎樣才能養活自己和女兒,讓她們母女仨過上好日子?

    上輩子,周秋萍直到老家被洪水淹了,被迫進城打工才漸漸明白女人離了男人也能活,而且沒男人拖後腿,還能活得更滋潤更精彩。

    可惜她醒悟的太晚,又被自私的兒子道德綁架,直到死了也沒能獲得自由。

    這輩子,她得早早做打算。

    要怎樣掙錢呢?進廠上班肯定不行,且不說鄉鎮企業起起落落,連國營廠後麵都經曆下崗潮,單是照應兩個女兒,她要當工人的話,時間也不方便。

    還是做小買賣吧,她上輩子進城打工後賣過衣服鞋子還做過小吃開過飯店。雖然後來因為政策變化加上馮二強這個攪屎棍不斷惹禍,最後店鋪都兌出去了還欠了一屁股債;但好歹也算積累了些經驗。

    不能在本鎮搞,不然馮二強肯定會纏上來。起碼得去縣城,讓他沒那麽容易找到人。

    她從妯娌嘴裏虎口奪食搶了一千五百塊,交完醫藥費後估計還剩一千四。這些錢,盤個店鋪估計夠嗆,還是得先從擺小攤開始。

    那是先賣衣服呢還是先賣小吃?前者掙錢快相對輕鬆,但要先找準貨源。後者辛苦來錢慢,可是本錢小上手快0門檻。

    隻是去縣城做買賣的話,當天去當天回肯定不現實,起碼得有落腳的地方。而且無論幹什麽,她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必須得有人幫忙搭把手。

    周秋萍想的出神,直到小女兒肚子餓了她才回過神來,趕緊試奶粉的溫度。

    護士過來收病人的體溫表,看她要直接給孩子喂奶粉,頓時皺眉:“哎喲,你這個媽媽真是粗心。奶粉都不煮,怎麽給小孩吃?”

    周秋萍愣住了,下意識低頭看,果然,用開水衝泡的奶粉居然懸浮在水裏,根本沒融化的意思。1988年的奶粉竟然是這樣的?

    護士已經看不下去,伸手拿起她泡奶粉的搪瓷缸:“行了,我給你煮點吧。你先自己喂孩子吃點,好歹是個意思。”

    周秋萍趕緊道謝,抱起孩子背著人喂奶。可惜她身體本來就虛,又一夜沒睡,雖然剛吃了三個肉包,現在也沒多少奶水。小女兒隻吃了個半飽就吸不到媽媽的奶,急得直哭。

    大女兒懂事地拿饅頭泡水,想哄妹妹多少吃點。

    周秋萍不得不再度麻煩病房裏的人幫忙照看下孩子,她想去護士那兒看看奶粉煮好沒有。

    衛生院就是兩排平房,中間的過道兩旁擺著煤爐,是給醫生護士熱飯的地方。

    開口幫忙的護士一邊攪拌小奶鍋裏的奶粉,一邊搖頭:“你們家也真是,怎麽放心你一個人照應兩個毛娃。”

    周秋萍張張嘴巴,問了一句:“離婚要去哪裏領證?”

    她真搞不清楚現在鎮上的行政機構關係。

    護士挑高了眉毛,聲音也略略抬高了:“你要離婚?”

    周秋萍還沒說話,不遠處有人跟護士打招呼:“方老師,真麻煩你了。你看,家裏也沒什麽能拿出手的東西,這幾隻知了猴是我家小子抓的,給你嚐嚐。”

    護士跟熟人推讓了幾句,到底還是收下了,一再強調:“你也太客氣了,下次千萬別這樣。”

    周秋萍聽著知了的叫聲,心念微動,追問了句已經送走熟人的護士:“方老師,你吃知了猴?”

    護士大大方方:“是啊,我在寧安縣上衛校的時候吃的,那邊人吃知了猴。我跟你說,這個其實很營養,炒了跟瘦豬肉一樣,香的很。哎,你別跟我客氣啊,你好好照應兩個小孩才是真的。”

    周秋萍心髒怦怦直跳,她想到0成本又能一個人就完成的買賣了,賣知了猴!

    上輩子,她在省城時也吃過知了猴。那會兒知了猴可貴了,差不多一塊錢一隻。現在隻要有人吃,肯定也能賣出價。

    周秋萍又追問了句:“寧安縣又賣這個的?”

    護士點頭:“有,夜市上就有的賣。好了,奶煮好了,拿去給娃娃喝吧。”

    周秋萍千恩萬謝地端走了煮好的奶粉,她真想用力抱緊護士。什麽是白衣天使啊,她眼前站著的這位就是!

    太陽快落山時下了場暴雨,足足過了二十多分鍾才停。這正是捉知了猴的好時機。

    周秋萍之所以那麽激動,是因為她有捉知了猴的妙招。放在她重生前,誰都能上網搜到辦法,但放在1988年的鄉下,這估計屬於一招鮮吃遍天。

    她拿早上裝包子饅頭的塑料袋纏繞在衛生院的柳樹上,這樣知了猴從土裏鑽出來朝樹頂爬的時候,碰上滑溜溜的塑料就越不過去了,隻能被攔在下邊。

    其實用塑料膠帶纏繞樹幹效果會更好。隻是一來周秋萍不記得現在鎮上哪兒有塑料膠帶賣,二來她也怕膠布纏上去不好撕,落了有心人的眼。而她短時間內還指望靠這獨門絕技掙錢,不想與人分享。

    好在塑料袋綁樹的效果也不錯,七點鍾天黑透了,周秋萍拿著問護士借的手電筒去柳樹邊一看,塑料袋下麵已經爬了一圈知了猴。因為怕光,手電筒照著它們,它們就待在原處,一動不動,跟蘑菇似的被她輕輕鬆鬆放進了桶裏。不多會兒功夫,桶裏就泡了好幾十隻知了猴。

    周秋萍越撿越興奮,這哪裏是撿知了猴,這就是在撿錢!

    她將衛生院裏的大柳樹洗劫一空,來回兩趟,撿了足足兩三百隻知了猴!

    好家夥,如果地方夠大樹夠多,按照這收成,她一晚上抓上千隻知了猴都不成問題。

    周秋萍摁住怦怦直跳的心髒,有了這進項,起碼這個夏天,她不用擔心自己和孩子的吃飯問題了。

    說不定等到秋天,她就能攢到足夠的錢,正兒八經做上門小生意。

    周秋萍正激動呢,黑暗中突然間響起個警惕的聲音:“誰?誰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