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強愛尋母(2)
  赫連笙連眼皮子都沒抬一下,繼續寫。

  榮王咬牙:“二十萬兩白銀也給你!”

  又返回原地了嗎?十萬糧草,全都充入國庫,他一個字兒也撈不到?

  誰料,赫連笙根本鳥都不鳥他,寫完信,拿出私人印鑒,蓋下了一枚印章:“快馬加鞭,送到胡國王庭,記住,務必親手送到胡國可汗的手中。”

  羅公公雙手接過信件,恭敬地應道:“是!太子殿下!”

  榮王赤著腳走到門口,攔住羅公公的去路,視線羅公公的肩膀,望向一臉冰冷的赫連笙,急吼吼地嚷道:“喂喂喂!赫連笙!我能給的都給了,你還想怎樣?”

  赫連笙薄唇一勾,俊臉上泛起了一抹壞壞的笑:“啊,我聽說榮王有一個百寶箱,不論走到哪兒都隨身攜帶,不知……”

  百寶箱?!他居然知道他的百寶箱?!那都是他從全國各地,搜集了十幾年才搜集到的各種寶石,隨便拿出一顆都能賣到黃金千兩。可惡的赫連笙,竟把注意打到了他的寶石上!那些都是他的命根子啊!

  赫連笙聳了聳肩:“哦,看來是不給了,羅公公,送信去吧。”

  羅公公微微一笑:“榮王,請讓個路吧?”

  榮王的肺都要氣炸了,形勢對他非常不利,這封信……送不得!但赫連笙不是傻子嗎?他怎麽一下子懂得算計人心了?莫非——

  榮王狐疑的眸光投向了華珠:“你出賣我?昨晚找我喝酒簽什麽協議,其實,是想把我灌醉,好把顏良娣送上我的馬車吧!”

  華珠很無辜地眨了眨眼:“啊?沒有啊,這事兒跟我毫無關係!”

  榮王瞪了瞪赫連笙,又瞪了瞪王歆,挪著步子走到華珠身邊,用隻有兩個人能聽到的音量道:“年華珠,你說了會助我登基的,你別忘了,白紙黑字寫著,你想反悔的話,我不介意把你和廖子承、染千樺的不守信用昭告天下!”

  華珠蹙眉,滿眼疑惑:“我說了顏良娣的事跟我沒關係!顏良娣是我表姐,我哪怕真要算計你也不會搭上她呀!”

  榮王又看向了一臉冷意,卻又難掩得意的王歆,眼眸一眯,幕後主使……是她?

  “年華珠你記住,附屬協議上蓋了你、廖子承和染千樺的印鑒,你不能反悔的!”

  華珠信誓旦旦地拍了拍胸口:“我以性命起誓,等你回了胡國,需要我這邊的兵力時,來一封親筆書信,我們絕對會全力以赴地支持你!如有食言,願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榮王懸了半天的心總算是落下了,看來顏良娣的事都是王太子妃一力策劃的,與年華珠無關。雖然錢財可貴,但君主之位更可貴,隻要他做了國君,想要多少寶石沒有呢?

  心思轉過,榮王壓下心底濃濃的不甘,扯出幾句道:“二十萬糧草與二十萬兩白銀,我全都還給你們!百寶箱也讓給你們!但你們必須起誓,把顏良娣一事爛在肚子裏!”

  赫連笙哼了哼。

  王歆淡淡地笑道:“好,我們以未來國君與未來國母的名義起誓,隻要你交出二十萬糧草、二十萬兩白銀和百寶箱,我們便不讓把顏良娣一事走漏風聲。”

  榮王去隔壁房間換了衣裳,幾人重新起草協議,重新蓋章,不僅沒撈到額外的軍餉,還把自己的百寶箱搭了進去。不,算上博爾濟吉特·納珠的話,他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但隻要一想到國君之位,榮王又覺得,這些苦水……暫時還咽得下去!

  榮王離開後,王歆拉住華珠的手,問道:“我剛聽見了,你發毒誓說會助榮王登基,你怎麽這麽傻?萬一……唉,難道你真的相信他登基後遵守跳躍永不擴建軍隊嗎?”

  “我當然不信,他這人狡猾如狐,一開始就沒打算信守條約。”

  “那你還……”

  華珠反握住王歆的手,微微一笑:“我的原話是什麽?”

  “你說,你以性命起誓,等榮王回了胡國,需要你這邊的兵力時,來一封親筆書信,你和子承絕對會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如有食言,願遭天打雷劈不得……”後麵的話王歆講不下去了。

  華珠點了點頭:“對,隻要他來一封親筆書信,我們就出兵。但我篤定,他的信,永遠都送不出去!”

  王歆長睫一顫:“什麽意思?”

  華珠從懷中掏出附屬協議,神秘地笑道:“我們隻保證不把顏良娣的事外傳,又沒保證不把協議書的內容外傳。派人將消息散播到胡國王庭去。”

  “這……”王歆遲疑了,協議書上白字黑字寫的很清楚,廖子承與染千樺出兵襄助榮王奪位,作為回報,榮王在位期間,將不私自擴建軍隊,並永遠臣服北齊。

  華珠就道:“可汗還沒死呢,榮王就敢勾結北齊皇子密謀國君之位了,我要是可汗,不殺了榮王也要把他永世圈禁!”

  “原來如此。”王歆茅塞頓開,神色稍霽,須臾,再次凝重了起來,“如此一來,可汗會不會對子承有什麽意見?”

  華珠笑著撫了撫鬢角的發絲:“就是要他有意見。”

  王歆越來越聽不懂華珠在謀劃些什麽了。

  “他對廖子承有意見了,才會願意赫連笙繼續勝任太子。”赫連笙生病後,特別是打死徐大人後,國內的風評變得非常之差,如果這個節骨眼兒,胡國肯表態支持赫連笙,對赫連笙來說簡直是一個天大的助力,華珠見王歆依舊無法釋然,又道,“這是廖子承自己的意思。”

  昨日,她在床頭櫃的抽屜裏發現了廖子承留下的他和染千樺的兩枚印鑒,才想到了掣肘榮王的法子,她相信自己沒有會錯廖子承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