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真相大白(7)
  又側身麵向皇帝,“皇兄,他汙蔑你,快治他的罪!”

  皇帝避開了長樂公主的視線。

  長樂公主疑惑地猛眨雙眼:“皇兄你……”

  廖子承的神情非常凝重,要當著這麽多人舊事重提,作為染如煙的兒子,他沒辦法不難受。

  華珠起身,不疾不徐道:“還是由臣婦來說吧。”

  眾人齊齊看向了她,神色各異。

  華珠定了定神,說道:“要了解聖上的殺人動機,必須從二十二年前的宮宴說起。”

  提到二十二年前的宮宴,餘老太君與餘侯爺不約而同地眼神閃爍了一下。

  華珠將他們的神色盡收眼底,越發篤定了廖子承的判斷,眉頭一皺,說道:“二十二年前,襄陽侯府的人前往皇後赴宴,宴會中途,染如煙離席,她離席的原因是覺得熱,想出去吹吹冷風。但實際上,她是被人下了媚藥,燥熱的原因是體內有媚藥作祟。”

  長樂公主疑惑地摸了摸腦袋:“誰給她下藥啦?宮裏的食物全部是由專門的太監宮女試吃了才能端出去的,你不要隨隨便便汙蔑皇宮啊。”

  華珠搖了搖頭,說道:“下藥的並非太監宮女,而是一個有可能接近她、給她酒水卻又不引起任何人懷疑的人。”

  “也就是熟人咯?”長樂公主問。

  餘老太君的眼神慌亂了,捏著帕子的手輕輕抖了起來,但她強迫自己,不要讓眼神隨便亂飄。

  華珠的纖指緩緩指向了餘老太君,停在她鼻尖前一尺之距的地,頓了頓,又往左一移,“餘侯爺,你可認罪?”

  餘侯爺的狠狠睫羽一顫,長樂公主慕地拍桌而起,雙目如炬道:“年華珠!你夠了沒有?你們先是汙蔑我皇兄殺人,再是汙蔑襄陽侯給染如煙下藥!你們今天是故意來找茬的對不對?我告訴你,別以為你治了我的天花,我就會許你胡作非為啊!”

  當他們在鳳棲宮追問皇後誰給染如煙下了藥時,皇後在她掌心寫下了一個餘字,當年赴宴的餘姓人隻有餘老太君、餘侯爺和餘二老爺。餘二老爺可以排除,無論從任何方麵來看他都不具備構陷染如煙的動機。剩下的便是餘老太君跟餘侯爺,但如果真是餘老太君下的藥,她不可能辱罵染家這麽多年。

  華珠猜的沒錯,餘老太君根本就不知道染如煙被下藥了,她一直以為是染如煙亂勾搭,才引來那場飛天橫禍。

  餘老太君的表情僵硬了,看向餘侯爺,滿眼的難以置信:“不是真的,你沒做出這種事,你不會給自己的弟妹下藥,全是年華珠汙蔑你……告訴我,是她在汙蔑你!”

  餘侯爺的一張臉漲成了豬肝色,目不斜視地盯著自己的鞋麵,一言不發。

  華珠看著他,正色道:“餘侯爺,你喜歡染如煙嗎?”

  餘侯爺的拳頭慕地握緊了。

  “你不否認,我權當你默認了。”華珠語氣如常地道,“你給染如煙下藥,想要強暴她,可惜你沒有得逞,對不對?你可以不承認,但我既然敢指證你,就勢必是準備了證據,如果你想讓局麵變得更難看,我也隨你。”

  證據?不,她哪兒有?便是皇後與聖上按圖索驥摸索到了事件的真相,可時隔二十多年,最後的蛛絲馬跡也消磨在曆史的長河中了,她就是在嚇唬他。

  長樂公主與餘老太君同時望向餘侯爺,都期望他給出否定的回答。但令她們失望了,餘侯爺的鬢角流下一滴又一滴的冷汗,嘴皮子動了一下又一下,就是沒講出駁斥的話來,倒是咬牙扯出一句:“沒錯,是我……是我在她的酒裏下了藥!”

  餘老太君與長樂公主怔住了。

  “你下了藥,看著她忍受不住媚藥的燥熱走出大殿,走到玉湖,你想在她意識混亂的時候強暴她。但你沒料到的是,你在尾隨她時,另一個人也悄悄跟上了她。那個人,是聖上!”

  華珠話音一落,屏風後嘭的一聲,是茶杯砸落在地的聲音。對這樣的結果,太後顯然十分意外。是啊,太後萬萬沒想到染如煙會跟聖上發生過關係吧。

  皇帝蒼白的臉越發沒了血色。

  皇後難過地闔上了眸子。

  “你遠遠地看見聖上走近她,發現她的異樣,開始為她解毒,你不敢上前了,倉皇而逃了。餘老太君趕來玉湖時,聖上已經與染如煙行房完畢,並給染如煙穿好了衣裳。聖上聽到腳步聲和餘老太君的呼叫聲便躲了起來。可是聖上卻不知道,餘老太君早已發現了他,隻是不敢撞破他和染如煙的事,怕遭滅口,才故意退到老遠,喊起了染如煙的名字。我沒想通的是,汪侍衛是被誰扒了褲子做替死鬼的?”

  語畢,華珠看了看餘老太君,又看了看聖上。

  誰料,他們二人全都沉默。

  皇後淡淡開了口:“是我。”

  殿內,又是一陣倒吸涼氣的聲音。

  皇後抿唇,忍住想要崩潰的衝動,麵色如常道:“席上,我看見聖上看染如煙的眼神……又看見聖上在染如煙離開後跟著離開,心中察覺不妙,就叫上汪侍衛跟了上去。我發現了餘侯爺,不過餘侯爺沒發現我。我是後麵才知道染如煙被人下了藥,一回想,大概能猜到,下藥的人是餘侯爺。餘老太君趕來之前,我不知道她會來,也不知道他會看清聖上,我滿腦子隻想著,聖上與染如煙的醜聞不能傳出去,所以我走到最近的別宮,給汪侍衛下了迷魂藥,待到聖上離開後,讓他做了替死鬼。”

  汪侍衛死後,汪公公入宮為他複仇,一年殺一個,並散播謠言是水鬼作祟。皇後並不知曉其中內幕,隻是心頭恐慌得很,便央求聖上弄了一座漢白玉觀音鎮壓在玉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