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惠帝賜婚1
  禦花園內。

  君晏剛帶著馬福走進去,惠帝便叫人送走了趙美人,指著麵前的棋盤。

  “難得你來找朕,過來陪朕下一局?”

  君晏應了聲,坐在惠帝對麵。

  惠帝落下一子,“今日朝堂之上,朕將鍛造天火,神兵一事安排給你,你可曾怨怪朕?”

  “父皇為何會如此想?”

  皇帝盯著君晏,歎了口氣道:“大燕國富民強,又有玄虛一派相助,大雍卻隻是中等國,如今朕的這些兒子當中,你未成家,最能頂事,這事不交給你,朕真不知道該找誰了。”

  君晏:“鍛造神兵,搞清楚天火的來源,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如今大燕如有神助,邊防將士們人心惶惶。兒臣感激父皇信任,親自操辦此事,為父皇分憂,是兒臣心中所願。”

  在他說完這番話後,馬公公明顯能感到惠帝的表情鬆動了些。

  “你能這麽想是最好的,隻是——”

  惠帝看向他,苦口婆心道,“再過五日便是你的加冠禮,老二在你這個年紀,府裏知冷暖知情趣的妻妾一隻手數不過來。”

  “成家立業。鍛造神兵事小,在朕心裏,你身為太子,一直不娶太子妃,偌大的東宮沒人打理,也沒有子嗣,那才是與江山社稷無功,長此以往,恐有人非議啊。”

  隨著他話落,棋盤上的白子接連成線,布成令人難守的局。

  君晏捏著黑子:“兒臣明白。”

  “你總說你不……嗯?你又明白了?”

  惠帝有些詫異的看著君晏。

  以往他說這些,君晏不是幹脆利落的拒絕,就是隨意找個借口打發。

  這樣迎合的話,倒是十分少見。

  難不成,真是他這次以鍛造神兵為由頭刻意刁難起到作用了?

  惠帝將手中的白子扔向一旁,挺直腰板,“你既然明白,不妨從朕給你挑的,兵部尚書之女唐芊芊,以及你母後給你選的丞相之女端木熙中選一位當太子妃。”

  頓了下,不知想到什麽,提點道,“東宮的第一個孩子,該由太子妃來生,等你娶了太子妃,若是喜歡,朕願意做主,給你納上一個身家不甚出眾的側妃。”

  其實這話翻譯過來便是,你爹娘不合,你是更愛爹爹還是更愛娘親。

  如果你願意更愛爹爹,爹聽說了你和宋窈的事情,她要是懷孕你讓她把孩子打了,別丟人現眼,往後我給你把她納到東宮。

  君晏的心裏無比反感這對夫妻。

  一個靠著皇後母族奪得皇位,如今反撲,想一人獨大,一個把他當成穩固前朝,擴充母族勢力的工具。

  兩方為了平衡,將他推上太子之位。

  為了操控他,他的婚事,誰都想來做主。

  君晏腦海裏閃過宋窈不留情麵的拒絕,冷聲道:

  “父皇為兒臣考慮,兒臣心中感激,願娶兵……”

  兵部尚書之女,唐芊芊。

  這幾個字在君晏的嗓子裏滾了一圈,甚至於,來時,在心裏過了數遍。

  他以為,他該是十分平靜的說出來。

  可到了這一刻,他方才知道,他是有些……也或者說是十分的艱難,怎麽也說不出來。

  甚至於,光是提到這幾個字,喉嚨裏便有些哽咽,以及……微妙的委屈。

  他知道他在哽咽什麽,也知道自己這點委屈,是為了宋窈。

  他那樣歡喜,試探著想要去娶她,結果她卻將話說的這樣明白,連點餘地都不留。

  她十分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想要什麽。

  她喜歡開鋪子,她不喜歡他。

  而且他未必有多喜歡她。

  他和自己說,其實這也沒什麽的,沒必要總要去掛念一個心裏都沒有他的姑娘。沒必要,她同他說上幾句話,他心裏便有幾分雀躍,更沒必要,她曾經送葉子辰的暖玉,他都要派人偷來搶回自己的手邊。

  他喜歡她,許是覺得她好看,比誰都好看,見過她就覺得,娶誰都不行了。

  好像除了她,他光是想著娶別人都不對。

  如果她能回應這份喜歡,他定是要和她說,我下輩子還能喜歡你,下下輩子也是你,你也永遠喜歡我吧。

  可是她不喜歡啊。

  君晏越想越難受,他站在禦花園內,掐著自己的指尖,眼眶卻越來越紅,聲音都跟著有些微顫,“兵部尚書之女,唐芊芊。”

  “那,”惠帝含笑,正要說些什麽,卻聽“咚——”的一聲。

  君晏跪在地上,青瓷的地麵隱約倒映出男人清冷的側臉棱角。

  “太子!”惠帝被他突如其來的動作嚇了一跳,“隻是賜個婚,朕成人之美,你滿意唐芊芊,倒也不必跪——”

  “兵部尚書之女,唐芊芊不成,”君晏閉著眼睛,低著頭,許久後,在帝王陰沉的目光下,他張開眼道,“端木丞相之女端木熙,兒臣,也不喜歡。”

  捫心自問,他不知道,天下人的喜歡,有多喜歡。他沒能為宋窈放棄爭奪儲君之位。他有江山社稷,他有黎明百姓,就像宋窈心有溝壑,有黎明萬丈。

  他該尊重她,放棄她,君子一言,橋歸橋路歸路。

  可真到了這一刻,他又覺得,這婚事,不是宋窈真的不成,不是宋窈,他連那一點點,說服自己隻有一點點的喜歡都沒有。

  惠帝黑著臉,火氣也上來了,“太子,婚姻大事,你不娶妻,外麵那些人怎麽說你的身子!你不覺得丟人朕都替你丟人!你今日必須給朕一個答複!”

  四周的太監宮女呼吸一窒,嘩啦啦跪了一片。

  “父皇息怒。”君晏頓了頓,溫吞道,“兒臣,想娶宋家嫡女。”

  什麽狗屁橋歸橋路歸路。

  她不喜歡他,誰生來就喜歡一個人的?

  她不信他能娶她做太子妃,不信她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他好好對她好,好好求,好好哄好好騙,總是要謀一回的。

  宋家共三位嫡女,庶生女不必說,惠帝知道君晏不會那麽糊塗,再就是大房的宋錦瑟,二房的宋阮。

  宋錦瑟雖然名聲出了些問題,但宋阮她爹近年來被惠帝安排在長安城外,文官,便是調任回來,也沒有兵部尚書這麽多的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