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撐腰
  這幾日,朝中一片混亂。

    先是禁軍在查抄廢太子的外宅時,解救出一名半瘋狀態的老宮女。

    

    這老嫗是當年伺候皇後“生產”的那批宮人中唯一的幸存者,禁軍根據她的口供,在冷宮牆外的枯井中挖出了三具屍骸,這足以證明老宮女那番“去母留子”的話並非空穴來風。

    

    緊接著,太醫院新上任的醫正前去坤寧宮請脈,竟無意間驗出馮皇後多年前便喪失了生育能力,從骨架上看根本不像是生育過太子的人!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若馮皇後混淆皇室血脈,真瞞著皇帝借腹生子,將身邊卑賤宮婢生的孩子冒充嫡長子,那便是犯了欺君死罪!

    

    廢後在即,坤寧宮卻仍是一片佛檀縈繞的祥靜。

    

    皇後手搭憑幾靠在坐床上,閉目撚動佛珠,似是對悠閑踱進殿中的寧殷視而不見。

    

    “當年虞家自沙場崛起,而馮家式微,你地位岌岌可危,急需生下嫡長子以穩住地位。可惜,你不幸小產,自此喪失生育能力。”

    

    寧殷負手而立,仰望著殿中那座悲憫的金身佛像,嗓音透著冷冽的優雅,“皇帝對搶奪而來的女人興致正盛,你害怕不能生育之事暴露,會失寵跌落皇後之位,便索性殺了問診的太醫,再以藥物迷惑皇帝,讓身邊陪嫁的宮女代替你服侍皇帝,懷上孩子。”

    

    “你佯裝中毒垂死,就為了詐本宮?”

    馮皇後麵不改色,“讓本宮見皇上。”

    

    “你計劃周密,瞞住了所有人,甚至在服侍你的宮人即將年滿出宮前,將他們一個個處死滅口。”

    

    寧殷拍了拍佛像坐蓮,又碾過香爐,悠閑得仿佛隻是隨意散步參觀一般,“可你沒想到,還是有一條漏網之魚跑了。更沒想到掩埋屍體和證據時,竟會被冷宮中的那個瘋女人撞見。”

    

    “本宮要麵見皇上。”

    

    “那瘋女人雖被囚禁在冷宮,但因狗皇帝時常會去留宿的緣故,防守極為嚴密。你開始寢食難安,思忖該如何才能順理成章地將那女人除去。”

    

    “這一切,都是你的臆測。”

    馮皇後道,“何況廢太子行大逆不道之事,已然伏法,他的過往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寧殷將手從香爐上收回,放於鼻端嗅了嗅:“所以宮變事敗之時,你才讓崔暗殺了寧檀。”

    

    馮皇後撚動佛珠的手一頓,自然知道寧殷說這些,是為了套話。

    

    如今廢太子已死,隻要當初生產的那個宮婢永遠不被人找到,證據不足,便沒人能給她定罪。

    而那個宮婢所藏的位置,永遠都不會有人找到。

    

    馮皇後深吸一口氣:“你說這些,可有實證?光憑太醫院的三言兩語和幾具不明來曆的枯骨,可不足以構陷本宮。”

    

    寧殷站在佛像麵前,許久沒有答話。

    

    馮皇後的嘴角幾不可察地一扯。

    果然……賤-人所生的野種,手段也不過爾爾。

    

    “這尊佛像很好。”

    寧殷負手看了這尊慈眉善目的佛像許久,忽而道。

    

    “哪裏好?”馮皇後問。

    

    “大小好。”

    寧殷睨目,輕飄飄道,“剛好夠藏起一具枯骨。”

    

    馮皇後忽的睜眼。

    尖利的指甲掐斷了手串,佛珠蹦落一地。

    

    幾乎同時,旁邊立侍的一名宮婢摸出袖中隱藏的匕首,直直朝寧殷的頸側刺來。

    

    匕首還未觸及到寧殷的一絲頭發,便被打飛出去,叮地一聲釘入佛像之中。

    繼而宮婢雙目暴睜,脖子以一個奇怪的姿勢扭曲著,撲倒在地。

    

    行刺宮婢的屍首很快被人拖了下去,寧殷緩步向前,抬手握住釘入佛像中的那把匕首,用力向下一劃。

    

    金皮翻卷,石灰滲出,扭曲的裂口中,一截幹枯的手指連同宮女的衣角顯露出來。

    佛像掛著悲憫的微笑,與裂縫中隱約可見的蜷縮屍身形成極強的對照,森然無比。

    

    見宮婢青羅的屍身被發現,馮皇後已是徹底變了臉色。

    

    眾人皆以為皇後為天下祈福,才和德陽長公主一同禮佛。沒人知道,她慈眉善目的偽裝,隻是為了遮掩自己犯下的罪孽。

    

    “現在,本王該如何處置皇後呢?”

    寧殷旋身坐下,食指輕輕點著座椅扶手。

    

    “你沒有資格私審本宮。”

    皇後掐著掌心,強作鎮定道。

    

    “有了。”

    寧殷輕叩的手指停下,以最無害輕柔的語氣,說著令人毛骨悚然的話語,“皇後這樣誠心禮佛之人,理應坐缸證道。”

    

    馮皇後倏地瞪大雙眼。

    所謂坐缸,是要將僧人裝入甕中,埋入地底,若三年屍身不腐,則可成肉-身佛。

    

    這對於虔誠的高僧來說,是證道成佛的法子,但對於普通人而言無異於活埋。

    這小畜生,要活埋她!

    

    見到禁軍抬入殿中的那口大甕,馮皇後的鎮定分崩離析。

    她麵容扭曲著,幾乎厲聲道:“本宮要見皇上!除了皇帝,沒人能處置本宮!”

    

    然而已經晚了,太晚了。

    

    殿門在身後合攏,寧殷麵容冷淡,瞧不出多少快意。

    

    折戟跟在身後,沉默半晌,終是沒忍住問:“皇後已無生路,殿下何不將她送入刑獄之中?”

    

    按照寧殷狠辣記仇的性子,皇後這樣的仇人,應該留下來慢慢折磨才對。

    

    寧殷臉上看不出喜怒,以帕子拭淨手指道:“本王急著娶親,自然要快些解決礙事之人。”

    

    不知是否錯覺,折戟總覺得主子提及“娶親”二字時,黑冷的眸中化開了極淺的笑意。

    

    馬車就停在宮門外。

    

    侍從知道主子辦完事出宮,定然是要往虞府去的,便稟告道:“殿下,虞二姑娘去唐公府了。”

    

    寧殷上了馬車,將袖袍擱在獸爐上熏染片刻,略一抬眼。

    侍從立刻會意,吩咐車夫:“去唐公府。”

    

    ……

    唐老太君終究沒有熬過這個冬日,駕鶴仙去了。

    

    唐不離一夜之間淪為孤女,家大業大,惹人覬覦。虞靈犀聽聞消息後顧不上收拾,換了素淨的衣物便匆匆登門祭奠。

    

    唐公府白綢刺目,停靈的大廳裏擠滿了人,連幾代以外不知姓名的旁係都趕來了,一個個假仁假義,虎視眈眈地惦記著唐府龐大殷實的家產。 

    還有打著祭奠旗號登門,實則來看熱鬧的名門望族,亂糟糟擠成一片。

    虞靈犀下了馬車,便見唐公府大門前站著一名身穿半舊儒服的年輕書生。

    

    虞靈犀見這人麵熟,不禁多留意了一眼。

    而後想起來,這張俊俏安靜的臉,不就是唐不離曾資助過的書生周蘊卿——未來的大理寺少卿嗎?

    

    “周公子可是來祭奠老太君的?”虞靈犀問。

    若他是為唐不離而來,虞靈犀願意為他引見。

    

    聽到她的聲音,周蘊卿像是驚擾似的,略一作揖便轉身離去。

    有些內斂木訥,光看外表,誰也想不到他將來會是寧殷麾下最得力的“冷麵判官”。

    

    虞靈犀沒有多想,順嘴問了句身後的青霄:“讓你以阿離的名義資助此人的事,可有做到?”

    

    青霄點頭道:“此人清高端正,不願收取銀錢,屬下便定時買些上等的紙墨書籍送去,用的是清平鄉君的名號。”

    

    “很好。”虞靈犀稍稍寬心了些。

    

    正廳,一對陌生的中年夫妻正在招呼祭奠的貴客,遊刃有餘,儼然一副唐府當家的氣派。

    

    而真正的主子唐不離,則額間紮著白麻布條,穿著孝服安靜地跪在棺槨前,

    

    虞靈犀一見她挺拔消瘦的背影,便酸澀了鼻根。

    曆經上輩子,沒人比她更了解親人離世、孑然一身的悲痛。

    

    “阿離。”

    虞靈犀先朝老太君的棺槨拜了三拜,方蹲身與唐不離平視,輕聲道,“節哀。”

    

    唐不離嘴唇一抿,哭幹的眼淚又有決堤之勢。

    她悄悄抹了把眼睛,哽塞道:“謝謝你,歲歲。”

    

    “怎麽回事?”

    虞靈犀朝著外頭迎賓送客的中年夫妻微抬下頜,眼底盡是擔憂。

    

    “我姑父姑母,來分家產的。”

    唐不離往炭盆中丟了把紙錢,木然道,“帶了一個我連麵都見過的表哥過來,說做主給我們定親……”

    

    虞靈犀蹙眉。

    不過是借著聯姻的名號,私吞唐公府的家產罷了。

    

    “今早,他們甚至在我的粥水裏下藥,想讓我和表哥……”

    

    說到此,唐不離攥緊手中的紙錢,撐起一個勉強的笑,“沒了祖母的庇護,我什麽事也幹不好,讓你看笑話了。”

    

    “怎麽會?”

    虞靈犀抬袖給唐不離擦去眼淚,心疼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呀!”

    

    正說著,便見唐家姑姑推著一個二十來歲的男人過來,低斥道:“杵在這兒作甚?還不快去幫你表妹,以後親上加親,就是一家人了……”

    

    那男人生得腸肥腦滿,一雙眼睛被肉擠得幾乎看不見,聞言不情不願地挪上來,往炭盆中撒了一堆紙錢。

    

    從唐不離緊繃的身軀中,虞靈犀能感覺到她的厭惡。

    

    虞靈犀起身,直視婦人道:“阿離是皇上親封的清平鄉君,婚事當由禮部首肯。唐老太君屍骨未寒,夫人擅作主張議親,是要置朝廷禮法於何處?”

    

    那表哥一見虞靈犀,眯縫眼登時睜得老大。

    他這一輩子,還未見過這樣嬌媚的美人兒,沒聽過這麽好聽的聲音。

    

    唐姑母照著兒子的後腦勺拍了一巴掌,這才抬眼審視虞靈犀,笑道:“這位小娘子,定然就是虞二姑娘吧?”

    

    她故意抬高聲音,吸引眾人的注意力。

    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虞靈犀身上,當初退婚之事鬧得沸沸揚揚,眾人一臉諱莫如深。

    

    唐姑母顯然也是有備而來,將唐不離的人際摸得一清二楚,殷勤道:“二姑娘有所不知,唐府家大業大,阿離這樣無依無靠的女孩子,必須有個男人照顧才行。外麵的男人自然不放心,須得找個知根知底的夫君才合適……”

    

    說到這,唐姑母以帕捂嘴,佯做歉意道:“瞧我這張嘴!這時候和二姑娘說婚事,實在冒犯。”

    虞靈犀焉能聽不出她言語中暗含的嘲諷?

    

    “你說話注意些!”

    唐不離紅著眼起身,擋在虞靈犀麵前。

    

    她這人就是如此,自己受了委屈能忍,唯獨不準朋友受辱。

    這輩子老太君壽終正寢,唐不離尚且如此艱難,不知她上輩子吃了多少苦頭。

    

    虞靈犀拉住唐不離顫抖的指尖,正要張嘴反駁,卻瞥見了大門外走進來的高大身影,不由愣神。

    

    不僅是她,在場所有人都戛然聲止,以寧殷為中心迅速讓開一條道來。

    

    唐姑母不認得寧殷,她丈夫卻是認得。

    不由大駭,拉著妻子匆匆叩拜道:“臣工部員外郎王思禮,叩見靜王殿下!”

    

    庭中頓時烏壓壓跪了一片人,隨著寧殷的腳步而跪伏挪動。

    

    寧殷烏發紫衣,貴氣無雙。

    他坐在廳中唯一的長椅上,留出身側一半位置,旁若無人地牽住虞靈犀的手,然後用力一拉。

    

    虞靈犀便跌坐他身側,極慢眨了下眼睫。

    麵上嚴肅,可她眼裏已蕩開笑意,小聲問道:“你怎麽來了?”

    

    “來看看本王的寶貝歲歲。”

    寧殷撫了撫她的腰背,而後掀起眼皮,看向戰戰兢兢的唐家姑父,“不用管本王,繼續說。”

    

    王思禮哪還敢說?

    一想到靜王身邊的“寶貝”,方才還被他的妻子失言嘲諷,他便恨不得一頭撞在柱子上昏厥過去。

    

    正汗出如漿,卻聽寧殷聲音驀地一冷:“說。”

    

    王思禮一抖,隻好硬著頭皮解釋道:“老太君仙逝,內侄女孤苦無依,臣這才鬥膽來此分憂,絕無齷齪心思……”

    

    說到最後一句,他聲音已然顫抖得厲害,不知是怕還是心虛。

    

    寧殷笑了聲:“王大人一片孝心,老太君在天之靈,定然十分欣慰。”

    

    虞靈犀一聽小瘋子這般溫柔的語氣,便知大事不妙。

    她借著袖袍的遮掩,碰了碰寧殷修長的手掌,才不信他會閑到來這裏挺熱鬧。

    

    寧殷姿態優雅,反手捉住虞靈犀的小指,捏了捏,又勾了勾。

    

    而後道:“那王大人便下去,陪陪她老人家吧。”

    

    “下、下去?”

    反應過來寧殷的意思,王家夫婦頓時跌坐在地,麵如土色。

    

    在場的人無不嚇出一身冷汗。

    靜王殿下,是在為虞二姑娘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