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得去把把脈
  第216章 得去把把脈

  “是大哥養父母的女兒,如今他們爹娘都不在了,就剩這兄妹,本來要成親的,結果遇到了一個朝三暮四的,她自己把親給退了,過來找她哥了。”

  池月把大致情況跟王嫂子說了一下,王嫂子聽了點頭誇讚薛晴做得好。

  “姑娘家就該硬氣些要是妥協了,苦的可就是一輩子。”

  兩人在一塊聊了會,池月看了看兩個小家夥,著重給王寶兒查看了一番,生怕當初因為她那畜生大根,而落下什麽病根。

  好在王寶兒爭氣,來了王家後,身體一直挺健康的。

  吃了午飯池月又去了養蜂場。

  路上李子夕和李子晨又照例每天一問,什麽時候能吃上蜂蜜,池月不厭其煩的回答。

  陳石頭看到池月過來了,立馬站起身恭敬相迎,池月跟他說過很多遍,他都不改這個習慣。

  在陳石頭家人眼中,池月就是一個神。

  他娘癱瘓多年的腿,竟然在池月的幫助下,越發的見好轉了。

  天氣好的時候,都能自己拄著拐棍兒,到門口坐著曬太陽,都有精神跟老姐妹們嘮嗑了。

  這事擱在以前他們想都不敢想的。

  附近村鎮有不少人,都是常年頑疾,來找池月看過卻都有好轉,甚至有些已經斷了根的,還有兩個成親一年都不懷孕的,來找池月看後不久就懷上了,因此池月的神醫名,傳的就更響更遠了。

  而村裏原本很是不景氣的藥膳鋪子,現日漸熱鬧起來。

  之前來的人,都隻天天讓藥膳鋪子幫忙熬藥膳的,但是現在也會有附近的富餘人家,去專門訂購吃藥膳。

  你家吃了好就會介紹給兩家三家,有的時候,池月的一進院子裏,都座無虛席。

  陳石頭等人還會幫著宣傳。

  陳石頭現在家裏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看上去都年輕了些許。

  昨天竟然還有媒人上門幫他說親的,雖然說的那家姑娘是個死了男人的,還有幾個孩子要養,被他娘給回絕了,但這好歹是有人上門了不是。

  立春和雨水幾天來,也很是努力做事兒,都是挺肯幹的人,教他們什麽學個一兩遍,也就能記住了,陳石頭挺喜歡的。

  並且陳石頭還告訴池月,這幾天已經引來不少野蜂變家蜂了,隨著天氣越來越暖,蜜蜂也會越來越多,更何況這一片兒都相當於花海了,正是蜜蜂們喜歡的地方,到換場子的時候,他們的蜂桶最少能增加一倍到兩倍。

  也就是說,到時候她的蜂桶會從十二個,最少增加到二十四個或者更多。

  這隻是他按照目前的情況預估的,也許還不止呢,到時產出來蜂蜜也就會更多。

  池月看著他們這場地,蜂桶分開擺落的各處都是。

  晚上要收起來有些累,不下雨天氣好就放著不動,陰天就要集中一下。

  村裏幾乎每家也至少有一兩個蜂桶的,都在這邊,他們當初跟著池月買的地,也都是隨著她的田地挨在一塊。

  而養蜂的隻有陳石頭,是晚上也在地頭這邊住的,池月是讓他回家的,陳石頭不同意,他自己在田頭兒搭了個草屋,後來池月去買了防雨布回來,給他紮了個帳篷。

  這個帳篷還是薛淳指導紮出來的。

  晚上陳石頭就帶著立春和雨水都住在這兒。

  每天晚上的時候,池月家的來福來祿和來壽會輪流來一隻狗守夜。

  她們村裏現在是不會有那些糟心的玩意兒,但是外村就不一定了,穩妥起見還是自己先做到位。

  這邊不需要池月做什麽,也就看看帶孩子們玩了會兒就回去了。

  回村時正好碰到李薇要過來找她,有人跟藥膳鋪子定了大批量的藥膳,讓五日後送去。

  說是給家裏老母親做壽上的宴席用的,要是接了這單,絕對就不能出丁點差錯。

  李非當然是想接這個單子,但她怕食材不夠,所以必須要找到池月,她自己也不能瞎做主。

  那人訂的是人參枸杞烏雞湯。

  這人參他們可以買,枸杞自家不缺,但是這烏雞就有些難了。

  池月聽竟然有人主動過來跟他們定單子,那哪有不做的道理。

  缺東西那就想辦法去解決,她們村不夠別的村鎮上,總歸能有辦法買的。

  她知道華建安好像有專門給他養雞鴨的地方,自己這邊先問他買一批,應該不是問題。

  第二天池月親自去鎮上找華建安,薛晴沒事幹,也騎著馬跟她一塊兒,想到處看看。

  池月當然沒有什麽不願意的。

  李子夕看著娘親和晴姑姑一塊兒騎著馬出去,那英姿颯爽的樣子,她無比羨慕。

  又回家去找東西吃了,她要多吃點趕緊長大。她也要騎馬,也要像娘親和晴姑姑那麽帥氣。

  到了鎮上後,薛晴見池月竟然找的是上次的那個柔弱公子,還對他友好的笑了一下。

  華建安本來是一本正經心無波瀾來的,就是想著池月這次有什麽事來找他,上次那事他父親估計也才收到信件,結果還沒有。

  結果出來一見到薛晴,心就不聽使喚的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導致他好幾次都沒聽清楚池月在說什麽。

  不過他一直在點頭答應,也不知道自己都答應了些什麽。

  直到池月和薛晴出去後,他才叫過旁邊的小二,詢問剛才池月跟他說的都是哪些話,而且還叫了好幾個人過來回答,他得問清楚,折中一下,萬一那些小二們也沒聽清楚呢。

  好在小二們都說,池月是過來問他買烏雞的,這事兒好辦。

  送雞去西河村的時候,是他自己親自帶著莊頭去的,末了還在李家吃了一頓晌午飯。

  下午的時候再沒有理由留下來,臨走時心裏竟然有一些不舍的情緒?

  這種莫名其妙的情緒,讓華建安很是莫名。

  他想著自己是不是心上得了什麽毛病,看來得去找秦伯伯把把脈。

  池月這邊一進院子,烏雞們嘰嘰咕咕的叫,李子夕在前院看的都不想回去後院。

  她在研究這烏雞為什麽毛是白的,皮卻是黑的,長得又醜又好看,太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