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李隆基的難處
  此時此刻的李瑁,有些崩潰。

  七個道門古篆,蘇曼莎一個也記不住。

  看來還是得在那桌子上想辦法,又或者在茶水裏想辦法。

  但是……

  這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辦法啊。

  李瑁無奈之下隻好先返回涼亭。

  李隆基果然還在等著他。

  見麵之後的第一句話,問得自然就是蘇曼莎。

  李瑁也隻能先硬著頭皮對付過去:“那七個字她已經記住了,不過她還是頭疼,想必是師傅昨夜那一下打得有些重了吧。”

  李隆基明顯吃了一驚:“蘇仙子竟如此聰慧?”

  “嗯,師妹的記性確實是好得驚人。”

  “那就好……瑁兒,既然如此,自明日起,朕便直接將這些道門古篆教給蘇仙子吧。”

  李瑁便是一愣,但又實在是想不出什麽理由來拒絕。

  本來也是,反正都得靠蘇曼莎去問“忽悠真君”,又何必讓自己來學這一遍。

  根本就是多此一舉嘛?

  無奈之下,李瑁也隻能先應下來:“一切但憑父皇做主。”

  一邊這麽答著,一邊便又把話題往李林甫的身上引:“父皇,那琦玉莊的案子,現下似乎越來越亂,兒臣都有些迷糊了。”

  字兒雖然沒記住,但消息卻是知道了不少。

  蘇曼莎方才那麽著急的趕回聚香居,就是為了去聚香居跟孟吉碰頭的。

  眼下高力士不在宮中,孟吉便得時時刻刻跟在李隆基的身邊,要和他碰頭,隻能選在李隆基不會注意到他的時候。

  而在把推背圖上的那些字兒寫給李瑁看的時候,李隆基是絕對不會把孟吉叫過去的。

  這一點,毋庸置疑。

  孟吉告訴蘇曼莎,話已經給姚元從帶到了,而且也按照壽王的吩咐,故意讓翁文林看見了。

  在那之後,姚元從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大理寺。

  而翁文林則是在皇城門口跟棣王李琰有過一番交談,兩人剛剛分開,李琰便去了儀王李璲的府上,之後李璲就親自押著一個人去了大理寺。

  不用說,那個人定然就是琦玉莊的大總管,化名段飛章的李實了。

  這一切都跟李瑁預料的差不多。

  但在此之前,卻是有一個小小的插曲,翁文林在皇城門口跟李琰見麵之前,還曾跟一個小宮女擦肩而過。

  便是這一次的擦肩而過,讓孟吉產生了懷疑。

  首先,在那個時候,為何會有一個宮女從興慶殿的大門外路過?

  其次,不過一個小小的宮女,為何在行禮之後,翁文林要親自去扶?

  於是孟吉長了個心眼兒,多看了那宮女兩眼,竟然發現那宮女是劉華妃身邊的人。

  這可就有意思了!

  李瑁在得知這些消息後,迅速便做出了推斷,所謂的翁文林轉投棣王門下,純粹就是一個假象,他現在真正的主子,應該是甄王或者儀王中的一個。

  但這在李瑁看來,並不重要,不管翁文林現在跟了誰,又在幫誰,隻要其目的是扳倒李林甫就行了。

  至於將嫣兒的身世抖露出來這筆賬,大可在之後慢慢跟他算。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把李隆基攆去操心他身邊那些個“奸佞”的事情,自己好想辦法讓蘇曼莎能忽然之間變成一個天才,對那些道門古篆過目不忘。

  李隆基聽了李瑁的話,便皺起了眉頭:“瑁兒可還記得當初朕當初在花萼相輝樓之巔說的那些話?”

  當然記得,要不那番話,我會火急火燎的把那些炸彈一股腦兒全扔出去?

  李瑁點了點頭:“記得,父皇說,大唐自立國一來,同室操戈,兄弟鬩牆的事情已經太多,父皇不希望今後再看到這樣的事情。”

  “所以父皇才和兒臣定下以琦玉莊一案和李林甫為餌,將那些野心勃勃的人都引出來,然後一個一個解決的計策。”

  李隆基便是一聲苦笑:“隻是沒想到,魚沒釣到,卻是釣出了一群水鬼來啊。”

  李瑁皺了皺眉:“父皇此言何意?”

  “朕命人送來的卷宗你應該都看過了吧?嗬嗬,欺行霸市,草菅人命,侵田霸地,甚至連刺殺皇子的事情都敢幹……瑁兒,朕是萬萬沒想到,他們的膽子已經大到了這個地步啊。”

  李隆基感慨萬千。

  這能怪誰?

  還不是怪你自己被這盛世迷了眼,自以為自己已經是千古一帝,不複往昔的勤政英明,重用奸臣,耳目蔽塞所至?

  不過土地兼並這一項,倒是跟他關係不大,這是客觀規律,跳不出封建的框架,便不可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李瑁腦子裏想了一大堆,但嘴上卻是一個字也沒說。

  他知道李隆基肯定還有下文。

  果不其然,片刻之後,李隆基又繼續說道:“先前蘇仙子說,朕的身邊有奸佞,若是奸佞不除,這些古篆解了也是白解,可是……”

  頓得一頓,看向李瑁的雙眼忽然便多了幾分期望:“瑁兒,若是朕再七天之內將這些官員全都按罪論處,隻怕朝廷立時就要亂套,進而影響整個大唐,你可知道?”

  這倒也是一句實話。

  眼下這些勢力被自己全都撩撥了起來,一門心思要把李林甫置於死地,而李林甫身後的那些人自然也是全力反擊。

  現在才不過短短幾天的時間,已經有大大小小數十位官員被牽扯了進來,而且全都是罪證確鑿,連審都不用審就可以直接判個斬立決那種。

  想到這裏,李瑁自己都有些好笑。

  這些個貪贓枉法的家夥,還真是神通廣大,各種罪證層出不窮,就跟那被抽幹了水的魚塘裏的魚似的,一個勁兒往岸上蹦。

  這效率,可比正兒八經的辦案子快了不知多少倍。

  要不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呢?

  對付貪官汙吏,還得是另外一批貪官汙吏啊!

  不過李隆基說得也不錯,朝堂之上的那些官員,真正像顏真卿這樣的又有幾個?

  說句不好聽的,就連王維都應該算是朋黨之一,隻不過他所依附的張九齡、裴耀卿相對李林甫和其他那些勢力來說,算得上是良臣而已。

  要真把這些人在七天之內全都辦了,整個大唐的官僚係統,少說也得癱瘓個小半年。

  那可就真的玩兒大發了。

  看著李隆基那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李瑁便試探著問了一句:“父皇可曾想過殺一儆百?”

  李隆基的眉毛立時便是一挑:“自然是想過,但就怕上仙不認啊。”

  有戲!

  李瑁連忙說道:“兒臣覺得這事兒可以商量,兒臣那師傅一向通情達理,兒臣讓師妹跟師傅好好說一說,或許能行呢?”

  李隆基要的就是他這句話:“如此甚好!”

  “但是,要殺的這個一,恐怕不能敷衍了事,不知父皇心中可有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