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山門遇襲
  第九十四章山門遇襲

  淩旭沒有說話,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表明了自己的猜想。

  “這應該不可能吧,難道說魔道一派很早之前就已經對我們下手了?”倩兒此刻的神情有些慌張,如果淩旭的猜想是對的,那麽橫雲穀可就危險了,弄不好就會被滅門,從晉國清州修真界中除名。

  “不行,我得立刻回去告訴父親。”倩兒站起身來說道:“雖然你的分析有點道理,但希望結果不是你猜測的那樣。”

  就當倩兒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突然一道低沉的爆炸聲從遠處響起,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四人全都是聽的真切,不禁都往聲音響起的方向看去,那裏,正是橫雲穀山門所在的方向。

  片刻後,橫雲穀山門上空便是衝天而起的火光,一道道爆炸聲更是接二連三的傳了出來。

  “不好,門派遇襲了。”倩兒第一個反應過來,輕捂小嘴驚呼了一聲,之後便是回過頭深深的看了一眼淩旭輕聲說道:“沒想到,真被你猜對了。”

  接著就是一躍而起,化作一道遁光對著橫雲穀的方向疾馳而去,在倩兒遁光遠去的時候同時傳來一道幽怨的聲音:“淩旭,為什麽你不早點回來。”

  張三,李四,還沒反應過來,怎麽說開戰就開戰了。片刻後才對著淩旭說道:“老五,你自己要小心,雖然說應該不會波及到外門,但是你也要注意。”

  說完二人就準備禦空遁走,淩旭急忙說道:“三哥,四哥,記得我跟你們說過的話。”

  二人同時點頭,他們自然知道淩旭說的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淩旭拉住二人,眼神堅定的說:“一定要保住性命,還有,如果不能力敵,就算是用強,也要保倩兒師叔周全。”

  “好,我們知道了。”三四二人不再耽誤,同時化作兩道遁光,飛速的往橫雲穀的方向飛去。

  淩旭眉頭緊皺,此刻他心急如焚,他對橫雲穀是沒有什麽歸屬感的,橫雲穀存在與否他根本不在乎,對他關係也不是多大,但是張三,李四,倩兒,三人淩旭卻是很在乎的。

  現在自己才練氣期的修為而已,像門派之間開戰,練氣期弟子完全就是炮灰,就是自己去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說不定就是白白去送死的。

  但是又能有什麽辦法呢,隻能在心裏祈禱,希望三人不會出什麽意外吧。

  外門離橫雲穀也有數十裏之遙,但是對於修士來說,這點距離根本不算什麽,淩旭要做的就是要立刻離開這裏。

  剛剛出門,淩旭迎麵便是遇見了王若彤此女。見淩旭有些急切的樣子,王若彤問道:“淩前輩,你這是怎麽了?剛剛你有沒有聽到什麽聲音?是不是?”

  “不錯,山門遇襲了。”淩旭直接說到,最近門派之間可能要開戰的事情,相信所有的橫雲穀弟子都應該知道了,包括外門。

  “哎…真的開戰了。”王若彤聽得此言,不由得歎息了一聲,眼中滿是絕望之色。

  淩旭眉頭微皺,看著王若彤,臉色連變,隨後手往腰間一拍,便是取了出數十個玉瓶丟給了對方說道:“若彤道友,這裏有十瓶益氣丸,相信應該足夠你修煉到練氣期大圓滿了,你拿著。”

  然後不由王若彤說話,接著淩旭手又是在腰間一拍,手中又是多了一個玉瓶,也是丟給此女說道:“這裏麵是三顆築基丹,也給你了,希望道友能夠早日突破築基。”

  “前輩,你這是…我,我…”

  王若彤此刻可以說是呆了,語無倫次的,你,你,我,我。美眸中全是不可思議的神情,她此刻心裏想的是淩旭可能還有不少益氣丸,說不定也有築基丹,但是她沒想到的是,這些丹藥,淩旭會就這麽白白的送給自己。

  “好了,若彤道友,門派之間開戰,絕非小事,你還是趕緊離開外門吧。”淩旭看了一眼麵前的少女,說道:“以後若是有緣,再見。”

  淩旭說完,便是祭出了極品法器飛劍,禦劍離開了外門。而王若彤還呆呆的站在原地,直到看著淩旭的身影消失不見,這才輕聲的呢喃了一句:“希望,我們,有緣再見。”

  淩旭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秘密洞府中,雖然秘密洞府理論上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淩旭做事向來小心,他可不會坐以待斃,萬一這裏被魔道一派發現的話,自己肯定是死多活少。

  洞府中也沒有什麽多餘的東西,淩旭隻是將八條還在沉睡的小雙頭蜈蚣收入了靈獸袋,之後祭出巨斧法器橫劈豎砍,將秘密洞府的入口封住。

  然後便是認準了一個方向,禦劍離開。

  淩旭可以說是極重感情,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冒險出手救下張三,李四二人,好在二人也是重情重義之人,淩旭心中也是十分感激他們。

  對於倩兒,淩旭心裏也是很在意的,在他的修真之路上,倩兒此女可以說是幫了他的大忙,如果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就算是拚死,也會護此女周全,但是像現在這種門派之間的大戰,他真的是無能為力,隻能心中祈禱。

  淩旭珍惜每一段感情,自幼的他跟著老叫花吃了不少苦,也見識了人情冷暖,跟他沒有關係的人,他不會理睬,但是對他好的人他會雙倍甚至十倍的回報。

  他也相信緣分這個東西,剛開始坊市中認識王若彤此女純屬巧合,之後還能遇見這就是緣分了。要不然也不會對此女如此照顧,不但贈予益氣丸,就連珍貴的築基丹也是送了三顆之多。

  夜色之下,淩旭禦劍飛行,回頭看了一眼橫雲穀的方向,心中歎道:“此次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