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如何處置
  隻是這邊的房間與宿舍又有些不同,畢竟是座完整的宅子,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書房也是有的,隻是與臥房有幾步距離,顧洹便沒再出去,躺到了床上。

  今日新買的褥子,躺的其實不是很舒服,明日最好還是要拿出去曬一曬,顧洹這樣想著,雙手枕在後腦勺的地方,直勾勾的看著床頂上的紋路。

  早朝上講的事情畢大人後來跟他們講了,我朝正常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她是今年中的狀元,按理說下一次應該在兩年後,但是這次肅王造反,朝中出事了的官員不在少數,現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所以陛下準備明年春天開恩科,舉辦一次科舉考試。朝中對這件事的看法也是兩極分化,一邊認為朝中人才精簡,有利於開源節流,以免造成冗官的現象;另一邊卻認為寧要人才多些不要人才緊缺,支持舉辦科舉考試。

  戚衡許是被她氣到了,在她被罰後便沒再提,隻是說此事容後再議,便退了朝。

  依她所見,開恩科一事勢在必行,特別是武舉,一定要重視,朝中武將太少,今日支持開恩科的大多也都是他們,隻是他們沒有文官那麽會說話,所以在氣勢上看起來弱了些。

  戚衡應當也是這個想法,所以沒有直接定下,而是說容後再議。其實關於這次的開恩科,她還有一個想法,隻是這想法太過於驚駭,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站在自己這邊,這條路真的會很難走。

  明日的早朝又會是一場唇槍舌劍,她微微歎了口氣。

  隨後又想到了今晚上的兩個仆役,不行,明日還是得跟陛下說說,畢竟是他請的人,他說的話可能這兩人會聽吧,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當值,回來不過睡一覺,一個人就行了。

  腦海中環繞著許多畫麵,她的眼皮子漸漸開始打架,終是搭在了一起,沉沉的睡了過去,這次她沒再做夢。

  早朝的時間很早,現在又已是初冬,天亮的格外晚,現在外麵還是一片漆黑,朝中的大臣們便已經紛紛起身打點,準備去上朝了。

  顧洹起身點亮了屋子裏的蠟燭,隨後便聽到了敲門聲。

  “大人,我給您準備好了洗臉水。”是阿瑜的聲音。

  顧洹有些頭疼,看了眼身上的穿著,確定沒有什麽問題了這才打開了房門,讓他進來。門一打開便看到外麵站著的是兩個人,一人拿著洗漱用具,一人拿著一盆水。

  “昨夜一夜未睡?”兩人眼下皆是一片漆黑,看的出來是沒有睡好,顧洹沒忍住問了一句,隨後又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多餘,有些懊惱。卻是覺得自己應該凶一點,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好相處,便主動離開了。

  這樣想著,她沒等兩人回答,便冷著臉道:“放下吧,以後別再準備了。”說完也不看他們,徑直走到了桌邊,準備喝口茶水,卻是被阿陶攔了下來。

  昨晚還活潑的小少年看起來沉穩了一些,道:“大人,這是昨夜的茶水,定是已經涼了,阿陶剛剛又煮了一壺,喝這個便好。”說著便是要接過她手中的杯子,換上新鮮的茶水。

  誰料顧洹直接仰頭將茶水一飲而盡,的確冰涼,直接驅散了她身上所有的暖意,她卻還要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隨手將茶杯放在了桌上,道:“不必了,我愛喝涼的。”

  說完便去洗漱了,也不管後麵麵麵相覷的兩人,確切的說是不能管。顧洹清楚,在這樣遭遇的人那裏,若是她給了一抹溫暖,他們便會認為她是個好人,是以現在十分後悔之前給阿瑜取了新名字。

  洗漱完也不管兩人叫自己的聲音,快步離開了顧府,去上了朝。

  在外居住的大部分官員都是乘轎子的,顧洹沒有這個條件,幸而顧府離宮中並不遠,沒走多久便到了,遠遠的便看到了站在宮門口像是正在等人的畢明煦。

  “早上一個人上朝著實有些無聊了,索性我們兩家不遠,不如以後子漣陪我一起吧。”畢明煦笑著開口道。

  顧洹淺淺的笑了,道:“謝謝阿煦的好意,宅子離這裏不遠。平日裏當值一天坐到晚,現下沒事走走也舒暢一些。”

  “那我們便一起走。”畢明煦難得的固執。

  “畢大人看著你呢。”畢大人不知何時站在了畢明煦的身後,定定的看著他們兩個,隻是眼中的神情絕對是充滿好意的。

  “父親他不遠與我一起。”畢明煦攤攤手,接著道:“他說若不是娘親講的厲害,他都想讓我自己一個人搬出去住,免得天天在家裏礙著他的眼。”

  他沒有放低聲音,畢大人全都聽到了,當即走過來重重得敲了一下畢明煦的後腦勺,道:“天天說你爹的壞話,哪有你這樣為人子的。”

  畢明煦當即可憐兮兮得捂住了後腦勺,道:“你看,他還打我。”

  顧洹看著父子兩個的互動,有些羨慕,卻也沒忘微微彎腰問候了一句:“見過畢大人。”

  “行了,早朝快開始了,進去吧。”畢大人笑得慈祥,回頭又瞪了一眼畢明煦,氣呼呼的走進了大殿。

  大臣們基本上都已經來齊了,此時正在討論著昨日早朝上講的事情,有了昨日的教訓,顧洹與畢明煦也不講話了,直挺挺的站在那裏,間或還能聽到些羅政的那件事,直到戚衡來了大殿中才安靜了些。

  “羅政的事情你們可聽說了?”戚衡一來就問道。

  孫大人顫顫巍巍的站了出來,道:“回陛下,臣以為羅政身為朝廷命官,本該作為表率,誰知竟然敢毆打發妻,拋妻棄子,這事定然不能這麽簡單的便放過去,不然百姓會對我們的官員隊伍產生懷疑,不利於社稷安定。”

  戚衡點點頭,問道:“那依孫大人的意思,此事應該怎麽處理?”戚衡問道。

  “依微臣所見,應該將他徹底從官員隊伍中革除,另流放至邊境,以儆效尤。”孫大人說的很是嚴肅,在場的人呢皆是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