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赤日炎炎
  孫大人大喜,命令手下撿了十幾麵旗幟,刀槍等一應物件。

  晁蓋指著險峻的大山:“這山如此險峻,若要強攻也應該能拿下,隻怕要死一半人,不知道哪個打頭陣。”

  孫大人連連搖手:“不不,不用強攻,咱們現在就回去,有了這些能交差就行了。”

  為什麽這些步卒作戰比較慫呢,因為他們隸屬於捕快,平常就是維持治安,輕裝上陣。布帽布衣,臨時打仗才穿了牛皮甲,這大熱天的,一個個汗流浹背,真要攻山還沒開打都得中暑了。

  晁蓋問:“這不是還沒抓住林衝,怎麽回去交差?”

  孫大人嚇的一縮脖子:“這就是個口號,林衝是誰,那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全天下用槍的高手咱們何必去招惹他。更何況王倫不是說了嗎,林衝跑去青州清風山了。”

  “孫大人的辦法好,如此陳大人也能給刑部回文了。”

  山上,白衣秀士王倫和摸著天杜遷笑嗬嗬的。

  “咱們裝的還挺像,總得給官軍幾分麵子。”

  “那是,大當家指揮的好。”

  “嗯,官軍撤退了,你帶人去西麵蘆葦塘裏看著咱們的大鵝去,最近經常有什麽野獸偷襲。”

  “哥哥放心,我這就去。”

  王倫今年發狠了,拿出當初考狀元的精神來發展養殖。

  大鵝上萬隻、上萬隻麻鴨,上千頭豬,已經完全做到了自力更生了,水泊梁山也已經發展到兩千多人的規模,完全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偶爾出去殺隻肥羊,其他的時候完全不用為錢糧發愁了。別看兩千人不過一個村子的規模,但是都是過不下去的亡命徒,所以張府尹也不敢逼迫太緊了。

  晁蓋等一行人回去之後,孫大人把王倫的話的如實上報,同時又誇大了一下戰果,隻說山勢險峻氣候炎熱,這時候不適合攻打。

  陳府尹看了匯報還是比較滿意的,把繳獲的旗幟兵器一發打包了,回文刑部。

  這幾天陳府尹有些上火了,夏旱。

  往年都是春旱,今年夏旱,六月份酷熱的天氣,和春天不同,十天不下雨那就是大旱。

  民間歌曰: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內心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窮人和富人兩種情形,農民嚇的半死,要是莊稼旱死了,秋天就得舉家逃荒。但是富人絲毫不受影響,依舊逍遙快活。

  陳府尹拍板定了工作方向,抗旱,全力抗旱。

  河流、井裏都有水,大家努力澆地,能澆多少算多少。

  腳踏水車、龍骨水車、桔槔、肩挑手提,數十萬百姓都動了起來。

  陳府尹雖然是書生,但並非腐儒,不像有的官吏遇到旱災了,就知道求雨,啥也不幹。

  陳府尹不一樣,一邊安排求雨,一邊安排抗旱。

  和尚道士設壇做法,作用就是安撫民心。

  夏天嘛,說不好的事情,指不定哪天就來暴雨了,這功勞就歸到求雨上了。

  實際上懂的人都懂,下雨不下雨和和尚道士求雨沒有一文錢的關係。

  晁家莊,這段時間的主題也是抗旱保苗,由於用水量大,就連魚塘的水位都下去了半米。

  不過大部分的莊稼都澆灌了一次,目前來說問題不大。

  三百畝下麥茬紅薯都已經得到了灌溉,長勢不錯,葉子綠油油的。

  唯獨一百畝春紅薯曬的葉片蔫吧的,晁斌看了非常心疼。

  但是晁蓋有安排,不許澆水,要實驗紅薯的抗旱能力。

  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紅薯真的非常抗旱,白天蔫吧了。等到了晚上,葉片又舒展開了。

  公孫勝忍不住問晁蓋:“你確定不會把紅薯旱死?”

  晁蓋搖搖頭:“紅薯就要種植在山嶺地上的,難以澆水,靠天吃飯。山東是十年九旱,要是不能抗旱,那就沒有推廣的意義了,熬著吧。”

  “那哥哥怎麽沒讓我開壇做法求雨?”

  “哈哈哈,那是因為時機還沒到,時機到了你自然就做法了。”

  公孫勝無奈的搖搖頭:“天機豈會因為一個道士而改變,但是總要給百姓一些希望。明天一早開壇做法。”

  紅薯地邊,一群螞蟻正在搬家。

  “好,總得給百姓一些希望。明天開壇求雨,通知附近村子都來,但凡來的中午有稀粥喝。”

  開壇求雨更像是一種娛樂活動,高高的搭建一個法台,公孫勝披著頭發,在台上舞劍,這套太猛了,看得人眼花繚亂,比打把勢賣藝的好看多了。

  舞龍隊在廣場上下翻飛,舞的非常好看。一條長長的龍追著珠子到處跑。

  鑼鼓敲的震撼人心,上年紀的老人拿著水瓢往龍身上潑水,乞求下雨的意思。

  吉時已到,鑼鼓散去,舞龍隊也熄火了。

  公孫勝點燃符咒,晴朗的天空很快陰雲密布,緊跟著狂風起來了,吹的法壇的杏黃旗迎風招展。

  眾人歡呼,一個閃電劈下來,黃豆大的雨點下來了。

  嘩啦啦的大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不過兩刻鍾的時間。

  不算透地,但是也很好了,暫時把旱情緩解了,民心大定,大家再也不用擔心秋天沒有糧食吃了。

  吳用從密州港口來信了。說造船坊已經竣工,開始建造船隻了,孟康負責督造,共計三百餘工匠,第一批是造的六艘千料平底沙船。這種船工藝簡單,三個月就能完工。

  晁蓋這裏,現在船隊分了兩支,一支運河船隊,晁熊負責,阮小五帶隊有十幾艘烏篷船、蜈蚣船組成、主要來往東平、徐州、東京之間。

  一支是沿海船隊,由阮小二帶隊,二百多人正在訓練。

  吳用提議打算在沿海招募三百餘水手,可以先行進行陸地上訓練。

  晁蓋看罷書信遞給公孫勝。

  “這個可以啊,一艘平底沙船要數十水手,這種船有風靠風,無風靠人力。是該提前招募好水手。”

  “好,我這給吳用回信讓他招募水手,不過搖櫓就不用了,咱們的神器已經初步成功了。”

  由於不是什麽急事,安排商隊稍過去就行了,用不到專門派人送。

  沂州海邊,有個漁村叫做螃蟹灣,這裏有一片海灣,到處都是礁石重生,海上也是小島遍布,這裏是蝦、蟹的天堂。

  按說這麽好的條件村民應該富裕才是,其實不然,這年月沒有製冷設備,魚蝦等東西除了吃新鮮的就是鹽醃製。

  但是官府對食鹽管製非常嚴格,漁民醃製的鹹魚隻能賣給特定的商行,利潤低的嚇人。

  漁民張保就是生活在螃蟹灣這個村子裏。

  大熱天的,一天也沒出去打漁,張保躺在大樹下的吊床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