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本王懷寧,今日狀告許清宵修煉異術【雙倍求月票】
  武昌一年。

  八月三十。

  大魏宮廷,大殿之外。

  女帝壽誕,算得上是大魏新朝以來最為隆重之事。

  禮部為此事忙得焦頭爛額,各種儀仗,包括各種用料,以及等等關於禮儀上的事情,都需要用心去做。

  甚至包括旗幟的花紋,都需要全新設計,既要亮眼又要體現大魏威嚴,又不能太過於霸氣,還要符合壽誕主題。

  就光這種東西,禮部就想了大半個月。

  不過一切還好,今日總算是全部竣工了。

  “鎮西王送來賀禮!紫玉珊瑚樹一棵,祝陛下萬壽無疆。”

  “周平王送來賀禮!太和籽田古玉,祝陛下萬壽無疆。”

  “南鄰王送來賀禮!黃山古血石,祝陛下萬壽無疆。”

  大殿之外,太監們收著賀帖,大聲吆喝著,一件件珍品送入皇宮內,每一樣東西都是有市無價的寶物。

  =====

  這章防盜版!

  二十分鍾左右,重新看就好!

  這章防盜版!

  二十分鍾左右,重新看就好!

  這章防盜版!

  二十分鍾左右,重新看就好!

  這章防盜版!

  二十分鍾左右,重新看就好!

  ====

  而殿內。

  女帝聽著這些賀聲,神色卻顯得無比平靜,對於這些賀禮,她寧可希望直接送銀子,這樣更實在一些。

  大魏藏寶閣內,到處都是這種東西,珠寶玉石,奇金字畫,堆積如山,都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至於殿外。

  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都有些心事重重。

  “王尚書,怎麽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啊?”

  陳正儒開口,今日是陛下壽誕,誰都可以心事重重,王新誌不能心事重重啊,萬一有什麽事沒搞好,那就要鬧出笑話了。

  “哦,沒什麽,隻是想回禮之事。”

  聽到陳正儒的聲音,王新誌立刻開口,從心事中回過神來,如此說道。

  “回禮的事?”

  “對了,此事你還沒有跟我們說,你打算回多少?”

  陳正儒好奇問道。

  不僅僅是他,顧言也湊了過來,眼神凶惡道:“王尚書,醜話說前麵了,超過二百萬兩銀子就免開尊口,老夫不會同意的。”

  顧言完全就是守財奴,事先說好,就兩百萬預算,而且還要看合理不合理,他要審查的,不行就不給。

  掃了一眼顧言,王新誌懶得理會,而是看向陳正儒道。

  “守仁已經準備好了回禮。”

  王新誌如此說道。

  此話一說,六部尚書都有些好奇了。

  “守仁準備好了回禮?”

  “守仁給你準備了什麽東西?”

  “怎麽又扯到守仁身上了啊?”

  眾人實在是沒想到,許清宵連禮部的事情都插手了?

  “他讓我回點特殊的禮物。”

  “萬國使者送來豬牛馬羊,以及一些玉石寶器,回銀兩太俗氣了,清宵作畫,太平詩會圖,外加上將進酒賦詩,以及他的蓋章,各國使者每人一份。”

  王新誌回答道。

  這話一說,眾人微微皺眉。

  “守仁寫的了這麽多嗎?”

  “親筆落名嗎?辦法雖然好,但感覺還是有些得不償失啊。”

  “是啊,各國使者一份,這就有些誇張,如今守仁的字帖,據說京都有人願意開十萬白銀收購。”

  “何止是十萬兩,他的落名,三千兩白銀有人要。”

  幾人開口,並不覺得賺了,反而覺得有點小虧。

  但王新誌搖了搖頭道:“你們放心,不是守仁自己寫,他寫好了原本,讓人拓印,落款都是蓋章,就他的印章,禮部拓了二十塊。”

  “用都用不完。”

  王新誌如此說道。

  當下,六部尚書不由忍不住笑了。

  這是什麽跟什麽啊,你說你許清宵親筆落字,最起碼還有點價值,拓印版的,就算拿出去賣,頂破天幾千兩白銀。

  再加上一國一份,就更貶值了,一千兩都算多。

  這主意,整個大魏也就許清宵能想出來。

  而顧言則是極其滿意道:“守仁還是守仁啊,這性子像我,不錯,不錯。”

  他是由心的感慨,許清宵這樣做,簡直是一舉雙得。

  “可這樣做的話,不怕萬國使者生氣嗎?”

  工部尚書李彥龍不禁皺眉,雖然這辦法挺好的,但他總覺得會出問題啊。

  “肯定生氣啊。”

  “這次萬國來使,最少也給了三千兩白銀的禮品,你回個這東西,不生氣才有鬼了。”

  “不過守仁說了,大魏的體麵是靠刀兵維持的,不是靠銀子穩固的,他們要生氣就讓他們生氣了,難不成真敢跟我們開戰?”

  王新誌有些鬱悶道了。

  他身為禮部尚書,這件事情鬧大了,他肯定要背鍋,鬧不大名聲也不怎麽好聽。

  這就是禮尚往來的事,你隨禮多少,一般都是加一點回去,你要是有錢,可以翻倍。

  然而這次,擺明了就是坑人。

  當然了,說是說萬國使者,其實算上一些今天有可能明天就沒了的小國家,也就是千把來個,大魏鼎盛時期,湊了不少小部落國家,才勉強掐到萬國。

  所以一千來個國家,倒也沒什麽,大部分都是小部落,真不敢對大魏說什麽,而一些比較強大的國家,比如說陳國,唐國這種,也沒有膽子找大魏麻煩。

  無非就是名聲難聽點罷了。

  但怪得了誰?還不是自己想出這餿主意,按正常給,我正常隨禮回去,大家你好我好,非要把大魏當肥豬,那不好意思,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麽叫做扮豬吃虎了。

  當然了,王新誌也沒完全答應許清宵的要求,一些小國,給的合理,他會給予一定補償,不過那是後麵的事情了,現在不可能補償,大家都公平,不然真要鬧出事。

  “恩,守仁這話說的符合老夫性子,大魏的體麵,靠的是刀兵,而不是銀子,以前這幫來使動不動送這個送那個,不就是想要騙錢?”

  “現在有守仁當家了,我等的的確確省心了,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守仁入朝堂才不過三個月。”

  “已經得到我等六部支持,包括武將一脈對他也極有好感,嘖嘖,守仁當真是天縱奇才,不僅僅有才華,而且還能在朝堂中如魚得水。”

  兵部尚書開口,他細細點評許清宵一番。

  這是由心而言。

  的確,此話一說,除了一直顯得心事重重的刑部尚書張靖之外,其餘人皆不由點了點頭。

  是啊,許清宵入朝到現在,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僅僅隻是三個月,許清宵從一個籍籍無名的文人,一躍成為了大魏第一俊才。

  文采飛揚也就算了,朝堂之事,許清宵更是八麵玲瓏,最先入的是刑部,按理說都會被打壓一番,結果許清宵反將一軍。

  大鬧刑部之後,六部無人敢招惹,至於後麵的事情,也就不一一細說。

  但不知不覺當中,許清宵在刑部當中名聲極高,現在去了戶部,幫大魏王朝大把大把賺取銀子,戶部上上下下誰不尊重許清宵?

  誰又不稱讚許清宵之才?

  而吏部的陳正儒也別說了,自從許清宵為民立言後,陳正儒對許清宵便有極大的好感。

  工部的李彥龍,其實還好,畢竟許清宵的水車工程,也著實讓他敬佩,平日裏吐槽兩句,那是長輩對晚輩的習慣而已。

  兵部就沒得說了,武將一脈本身就對許清宵有先天好感,如果不是北伐打不起來,許清宵估計早就叛變過去了。

  當然如若北伐真打起來了,那許清宵在兵部估計更如魚得水。

  從許清宵行事作風就能看出來,許清宵可不是善茬,真要打起仗來,絕對不是那種隻懂紙上談兵之人。

  最後就剩下一個禮部了。

  這個無所謂,禮部喜歡不喜歡都沒關係,反正混得再差,都不可能去禮部的。

  當然這隻是五位尚書的想法,禮部尚書王新誌對許清宵的感覺屬於還行,如果不是許清宵跟大魏文宮對著幹。

  其實他對許清宵挺有好感的,畢竟許清宵所作所為,都是為民,身為父母官,自然都是為民。

  如果不是許清宵前些日子坑了自己,王新誌對許清宵的好感會更多一些。

  但算上許清宵給禮部撥款的三千萬,那還是好感更多一點。

  其實說來說去,許清宵之所以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魚得水,無非是解決了六部的麻煩。

  而六部的主要問題,不就是缺錢!

  包括武官一脈,大家都缺錢,天天過著苦日子,幹巴巴的,有錢萬事圓。

  許清宵是大魏的福星,他的到來,讓貧苦無比的大魏好起來了。

  也就在此時,張靖的聲音響起了。

  他語氣略帶玩笑道。

  “說是這般說,可如果要是現在有人想要害守仁,你們該怎麽辦?”

  張靖隨口說道,仿佛隻是開個玩笑打趣一番。

  戶部尚書第一個開口了。

  “誰要是敢找守仁麻煩,老夫把他家給抄了。”

  這是顧言的回答。

  “你抄完家,我再把他們發配邊疆。”

  這是周嚴的回答。

  “不行,一半發配邊疆,一半來工部幹累活,現在工部缺人。”

  這是李彥龍的回答。

  “那我參他們一本。”

  王新誌給予回答。

  可唯獨陳正儒沒有說話,隻是略微多看了一眼張靖笑道。

  “如今這大魏,敢找許清宵麻煩的人,不多了。”

  他輕輕一笑,張靖也跟著點了點頭,仿佛一切都很隨意一般。

  終於,就在此時。

  許清宵的身影出現了。

  女帝的壽誕,許清宵不可能不來,即便是有再大的事情,也要過來祝賀。

  “臣,戶部侍郎,許清宵,恭賀陛下。”

  許清宵開口,朝著大殿內的女帝一拜。

  “愛卿免禮。”

  女帝的聲音從殿內傳了出來,當下熱鬧無比的大殿之外,響起了不少聲音。

  “守仁,陛下壽誕,你準備了什麽禮物?”

  “是啊,是否準備了千古詩詞,來恭賀陛下?”

  “守仁,我們可都等著你過來壓軸呢。”

  眾人的聲音響起,都是許清宵認識的人,他們笑著開口,詢問許清宵準備了什麽禮物。

  聽到眾人的聲音,許清宵倒也直接。

  “回諸位,最近公事纏身,倒也沒有細心準備,再者詩詞字畫,陛下宮中應有盡有,下官就不獻醜,苦於無奈之下,就隨手伐了門前一根竹子,做了一根竹簫。”

  “還望陛下莫要嫌棄。”

  許清宵說話之間,取出一根竹蕭。

  自己就是一個戶部侍郎,每個月三十兩白銀的俸祿,守仁學堂幾張嘴都要吃飯,靠這三十兩肯定是不行的,現在都在吃老本了。

  哪裏有錢買禮物啊。

  至於詩詞什麽的,就真心沒什麽必要了,這麽多才氣自己都用不完,還來?

  “許愛卿有心了。”

  殿內,女帝的聲音再次響起,而趙婉兒也緩緩走出,接過許清宵的竹蕭,而後更是與許清宵笑了笑,便回去了。

  而此時,顧言的聲音不禁響起。

  “守仁,來,與我們幾個老家夥聊聊。”

  顧言開口。

  但下一刻,安國公的聲音又響起了。

  “守仁,來,跟我們幾個老家夥聊聊。”

  安國公開口,喊著許清宵過去。

  一時之間,文武兩派又開始爭鬥起來了。

  百官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頗有些看戲的感覺。

  現在許清宵在朝堂當中可謂是如魚得水,陛下器重,六部信任,也得到武官好感,比吉祥物還要吉祥物,誰都喜歡。

  但偶爾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比如說現在。

  去國公哪裏還是去尚書哪裏,這要是不選擇好來,可就是得罪人了。

  聽著兩邊的呼喊。

  許清宵不禁苦笑一聲,他就怕遇到這事。

  不過好在,女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許愛卿,朕有些事找你。”

  很顯然,女帝是在幫許清宵解圍,聽到這話,許清宵連忙開口。

  “遵旨。”

  說完此話,許清宵朝著安國公和顧言等人一拜,臉上帶著訕笑之色。

  兩幫人自然隻是打趣一番,肯定不會較真,笑著揮了揮手,讓許清宵過去。

  很快。

  許清宵踏入大殿之中。

  殿內,女帝威儀十分,穿著黑色金紋龍袍,盡顯霸氣,將天子威儀展現的淋漓盡致。

  “臣,許清宵,見過陛下。”

  許清宵朝著女帝一拜。

  “免禮。”

  “許愛卿,此番官商之道,共計收入多少?”

  女帝喊許清宵來,不僅僅是為他解圍,更主要的還是想問問這件事情。

  “回陛下,目前實際運來的銀子,有一百萬萬兩,剩餘還有三十五萬萬兩未入庫,最遲七日內會全部入庫。”

  “臣預計,截止官商結束之日,預計會有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入賬。”

  許清宵匯報財政情況。

  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其實還是少了一點,許清宵之前預估的是一百五十萬萬兩,如今一百四十萬萬兩。

  隻能證明,大魏的確窮,商人也窮,否則的話,八大商會都加入進來了,其他商人沒道理不進來啊。

  這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基本上是大魏九成八的商人了,剩下的商人不是不願意加入而是給不起這麽多銀子。

  女帝再聽到這個數字後,整個人也不由沉默了。

  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啊。

  這是何等概念?

  以當下的大魏,需要一百四十年的時間,才能賺取。

  如果說斬殺番商算是緩解大魏國庫緊張,那麽這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就是實打實的肥了。

  想到這裏,女帝不由感慨道。

  “許愛卿,當真是大魏之才,大魏有了你,是大魏的福啊。”

  女帝開口,幾乎是用最高的讚美之詞,來形容許清宵。

  “陛下言重,臣,隻是做了臣該做的事情。”

  許清宵並不覺得什麽,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聽起來的確誇張恐怖,但對於現在的大魏來說,隻能解決燃眉之急,想要真正讓大魏重回鼎盛時期。

  光靠這些銀兩還是杯水車薪。

  民生大計要不要花錢?水車搞好了,種子要不要買?荒田推至要不要搞?不說政策不政策,最起碼你得讓百姓有口飯吃吧?這補貼要不要?

  軍事方麵,不管打不打北伐,儲備軍事實力要不要?三軍軍餉得不得存一筆?武器要不要換一批?這又是一筆天文數字。

  然後文化教育,這個東西大魏搞得起來嗎?根本搞不起來,一千四百萬萬兩還差不多,可問題是有這麽多銀兩嗎?

  答案是沒有。

  所以這一百四十萬萬兩,隻能說讓大魏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想要讓大魏徹底發展起來,還是要細細著來,每一筆錢都要花再刀刃上。

  “如今國庫入賬百萬萬兩,許愛卿有何建議?”

  女帝開口,她詢問許清宵。

  今日是她的壽誕,但她並沒有一點要過壽誕的意思,反而時時刻刻圍繞著朝廷。

  “水車工程首當其先,其次便是荒田空置,朝廷應當撥款,購買糧食,給予極窮百姓,使其開拓荒田。”

  “同時加大力度收購水車材料,麵向天下,無論對方給予多少價格,大魏都要貴上三成,直到破萬兩白銀。”

  “而後留取部分,維持大魏運轉,再截取兩成,以備大魏軍事,剩餘部分,依舊發展民生農業,可設農學院,召集天下有才能之輩。”

  “研究或尋找三季稻,亦或者其他糧食種子,譬如派軍隊前往海上天國,尋覓此等之物,如若尋來,大魏將會迎來真正繁榮。”

  許清宵說出這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的安排。

  每筆錢都有作用,每一筆錢都已經被他安排的妥妥當當了。

  隻是女帝卻不由開口。

  “收購水車材料,提高三成,這代價未免有些大吧。”

  女帝說道。

  “臣明白,但臣沒有說要買,將價格提高,是為了防止敵國複製。”

  ======================================

  防盜版!!!!!!!!!!!!!!!!!!!!!!!!!

  防盜版!!!!!!!!!!!!!!!!!!!!!!!!!

  防盜版!!!!!!!!!!!!!!!!!!!!!!!!!

  防盜版!!!!!!!!!!!!!!!!!!!!!!!!!

  防盜版!!!!!!!!!!!!!!!!!!!!!!!!!

  防盜版!!!!!!!!!!!!!!!!!!!!!!!!!

  防盜版!!!!!!!!!!!!!!!!!!!!!!!!!

  ========================================

  武昌一年。

  八月三十。

  大魏宮廷,大殿之外。

  女帝壽誕,算得上是大魏新朝以來最為隆重之事。

  禮部為此事忙得焦頭爛額,各種儀仗,包括各種用料,以及等等關於禮儀上的事情,都需要用心去做。

  甚至包括旗幟的花紋,都需要全新設計,既要亮眼又要體現大魏威嚴,又不能太過於霸氣,還要符合壽誕主題。

  就光這種東西,禮部就想了大半個月。

  不過一切還好,今日總算是全部竣工了。

  “鎮西王送來賀禮!紫玉珊瑚樹一棵,祝陛下萬壽無疆。”

  “周平王送來賀禮!太和籽田古玉,祝陛下萬壽無疆。”

  “南鄰王送來賀禮!黃山古血石,祝陛下萬壽無疆。”

  大殿之外,太監們收著賀帖,大聲吆喝著,一件件珍品送入皇宮內,每一樣東西都是有市無價的寶物。

  而殿內。

  女帝聽著這些賀聲,神色卻顯得無比平靜,對於這些賀禮,她寧可希望直接送銀子,這樣更實在一些。

  大魏藏寶閣內,到處都是這種東西,珠寶玉石,奇金字畫,堆積如山,都是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至於殿外。

  禮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都有些心事重重。

  “王尚書,怎麽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啊?”

  陳正儒開口,今日是陛下壽誕,誰都可以心事重重,王新誌不能心事重重啊,萬一有什麽事沒搞好,那就要鬧出笑話了。

  “哦,沒什麽,隻是想回禮之事。”

  聽到陳正儒的聲音,王新誌立刻開口,從心事中回過神來,如此說道。

  “回禮的事?”

  “對了,此事你還沒有跟我們說,你打算回多少?”

  陳正儒好奇問道。

  不僅僅是他,顧言也湊了過來,眼神凶惡道:“王尚書,醜話說前麵了,超過二百萬兩銀子就免開尊口,老夫不會同意的。”

  顧言完全就是守財奴,事先說好,就兩百萬預算,而且還要看合理不合理,他要審查的,不行就不給。

  掃了一眼顧言,王新誌懶得理會,而是看向陳正儒道。

  “守仁已經準備好了回禮。”

  王新誌如此說道。

  此話一說,六部尚書都有些好奇了。

  “守仁準備好了回禮?”

  “守仁給你準備了什麽東西?”

  “怎麽又扯到守仁身上了啊?”

  眾人實在是沒想到,許清宵連禮部的事情都插手了?

  “他讓我回點特殊的禮物。”

  “萬國使者送來豬牛馬羊,以及一些玉石寶器,回銀兩太俗氣了,清宵作畫,太平詩會圖,外加上將進酒賦詩,以及他的蓋章,各國使者每人一份。”

  王新誌回答道。

  這話一說,眾人微微皺眉。

  “守仁寫的了這麽多嗎?”

  “親筆落名嗎?辦法雖然好,但感覺還是有些得不償失啊。”

  “是啊,各國使者一份,這就有些誇張,如今守仁的字帖,據說京都有人願意開十萬白銀收購。”

  “何止是十萬兩,他的落名,三千兩白銀有人要。”

  幾人開口,並不覺得賺了,反而覺得有點小虧。

  但王新誌搖了搖頭道:“你們放心,不是守仁自己寫,他寫好了原本,讓人拓印,落款都是蓋章,就他的印章,禮部拓了二十塊。”

  “用都用不完。”

  王新誌如此說道。

  當下,六部尚書不由忍不住笑了。

  這是什麽跟什麽啊,你說你許清宵親筆落字,最起碼還有點價值,拓印版的,就算拿出去賣,頂破天幾千兩白銀。

  再加上一國一份,就更貶值了,一千兩都算多。

  這主意,整個大魏也就許清宵能想出來。

  而顧言則是極其滿意道:“守仁還是守仁啊,這性子像我,不錯,不錯。”

  他是由心的感慨,許清宵這樣做,簡直是一舉雙得。

  “可這樣做的話,不怕萬國使者生氣嗎?”

  工部尚書李彥龍不禁皺眉,雖然這辦法挺好的,但他總覺得會出問題啊。

  “肯定生氣啊。”

  “這次萬國來使,最少也給了三千兩白銀的禮品,你回個這東西,不生氣才有鬼了。”

  “不過守仁說了,大魏的體麵是靠刀兵維持的,不是靠銀子穩固的,他們要生氣就讓他們生氣了,難不成真敢跟我們開戰?”

  王新誌有些鬱悶道了。

  他身為禮部尚書,這件事情鬧大了,他肯定要背鍋,鬧不大名聲也不怎麽好聽。

  這就是禮尚往來的事,你隨禮多少,一般都是加一點回去,你要是有錢,可以翻倍。

  然而這次,擺明了就是坑人。

  當然了,說是說萬國使者,其實算上一些今天有可能明天就沒了的小國家,也就是千把來個,大魏鼎盛時期,湊了不少小部落國家,才勉強掐到萬國。

  所以一千來個國家,倒也沒什麽,大部分都是小部落,真不敢對大魏說什麽,而一些比較強大的國家,比如說陳國,唐國這種,也沒有膽子找大魏麻煩。

  無非就是名聲難聽點罷了。

  但怪得了誰?還不是自己想出這餿主意,按正常給,我正常隨禮回去,大家你好我好,非要把大魏當肥豬,那不好意思,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麽叫做扮豬吃虎了。

  當然了,王新誌也沒完全答應許清宵的要求,一些小國,給的合理,他會給予一定補償,不過那是後麵的事情了,現在不可能補償,大家都公平,不然真要鬧出事。

  “恩,守仁這話說的符合老夫性子,大魏的體麵,靠的是刀兵,而不是銀子,以前這幫來使動不動送這個送那個,不就是想要騙錢?”

  “現在有守仁當家了,我等的的確確省心了,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守仁入朝堂才不過三個月。”

  “已經得到我等六部支持,包括武將一脈對他也極有好感,嘖嘖,守仁當真是天縱奇才,不僅僅有才華,而且還能在朝堂中如魚得水。”

  兵部尚書開口,他細細點評許清宵一番。

  這是由心而言。

  的確,此話一說,除了一直顯得心事重重的刑部尚書張靖之外,其餘人皆不由點了點頭。

  是啊,許清宵入朝到現在,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僅僅隻是三個月,許清宵從一個籍籍無名的文人,一躍成為了大魏第一俊才。

  文采飛揚也就算了,朝堂之事,許清宵更是八麵玲瓏,最先入的是刑部,按理說都會被打壓一番,結果許清宵反將一軍。

  大鬧刑部之後,六部無人敢招惹,至於後麵的事情,也就不一一細說。

  但不知不覺當中,許清宵在刑部當中名聲極高,現在去了戶部,幫大魏王朝大把大把賺取銀子,戶部上上下下誰不尊重許清宵?

  誰又不稱讚許清宵之才?

  而吏部的陳正儒也別說了,自從許清宵為民立言後,陳正儒對許清宵便有極大的好感。

  工部的李彥龍,其實還好,畢竟許清宵的水車工程,也著實讓他敬佩,平日裏吐槽兩句,那是長輩對晚輩的習慣而已。

  兵部就沒得說了,武將一脈本身就對許清宵有先天好感,如果不是北伐打不起來,許清宵估計早就叛變過去了。

  當然如若北伐真打起來了,那許清宵在兵部估計更如魚得水。

  從許清宵行事作風就能看出來,許清宵可不是善茬,真要打起仗來,絕對不是那種隻懂紙上談兵之人。

  最後就剩下一個禮部了。

  這個無所謂,禮部喜歡不喜歡都沒關係,反正混得再差,都不可能去禮部的。

  當然這隻是五位尚書的想法,禮部尚書王新誌對許清宵的感覺屬於還行,如果不是許清宵跟大魏文宮對著幹。

  其實他對許清宵挺有好感的,畢竟許清宵所作所為,都是為民,身為父母官,自然都是為民。

  如果不是許清宵前些日子坑了自己,王新誌對許清宵的好感會更多一些。

  但算上許清宵給禮部撥款的三千萬,那還是好感更多一點。

  其實說來說去,許清宵之所以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魚得水,無非是解決了六部的麻煩。

  而六部的主要問題,不就是缺錢!

  包括武官一脈,大家都缺錢,天天過著苦日子,幹巴巴的,有錢萬事圓。

  許清宵是大魏的福星,他的到來,讓貧苦無比的大魏好起來了。

  也就在此時,張靖的聲音響起了。

  他語氣略帶玩笑道。

  “說是這般說,可如果要是現在有人想要害守仁,你們該怎麽辦?”

  張靖隨口說道,仿佛隻是開個玩笑打趣一番。

  戶部尚書第一個開口了。

  “誰要是敢找守仁麻煩,老夫把他家給抄了。”

  這是顧言的回答。

  “你抄完家,我再把他們發配邊疆。”

  這是周嚴的回答。

  “不行,一半發配邊疆,一半來工部幹累活,現在工部缺人。”

  這是李彥龍的回答。

  “那我參他們一本。”

  王新誌給予回答。

  可唯獨陳正儒沒有說話,隻是略微多看了一眼張靖笑道。

  “如今這大魏,敢找許清宵麻煩的人,不多了。”

  他輕輕一笑,張靖也跟著點了點頭,仿佛一切都很隨意一般。

  終於,就在此時。

  許清宵的身影出現了。

  女帝的壽誕,許清宵不可能不來,即便是有再大的事情,也要過來祝賀。

  “臣,戶部侍郎,許清宵,恭賀陛下。”

  許清宵開口,朝著大殿內的女帝一拜。

  “愛卿免禮。”

  女帝的聲音從殿內傳了出來,當下熱鬧無比的大殿之外,響起了不少聲音。

  “守仁,陛下壽誕,你準備了什麽禮物?”

  “是啊,是否準備了千古詩詞,來恭賀陛下?”

  “守仁,我們可都等著你過來壓軸呢。”

  眾人的聲音響起,都是許清宵認識的人,他們笑著開口,詢問許清宵準備了什麽禮物。

  聽到眾人的聲音,許清宵倒也直接。

  “回諸位,最近公事纏身,倒也沒有細心準備,再者詩詞字畫,陛下宮中應有盡有,下官就不獻醜,苦於無奈之下,就隨手伐了門前一根竹子,做了一根竹簫。”

  “還望陛下莫要嫌棄。”

  許清宵說話之間,取出一根竹蕭。

  自己就是一個戶部侍郎,每個月三十兩白銀的俸祿,守仁學堂幾張嘴都要吃飯,靠這三十兩肯定是不行的,現在都在吃老本了。

  哪裏有錢買禮物啊。

  至於詩詞什麽的,就真心沒什麽必要了,這麽多才氣自己都用不完,還來?

  “許愛卿有心了。”

  殿內,女帝的聲音再次響起,而趙婉兒也緩緩走出,接過許清宵的竹蕭,而後更是與許清宵笑了笑,便回去了。

  而此時,顧言的聲音不禁響起。

  “守仁,來,與我們幾個老家夥聊聊。”

  顧言開口。

  但下一刻,安國公的聲音又響起了。

  “守仁,來,跟我們幾個老家夥聊聊。”

  安國公開口,喊著許清宵過去。

  一時之間,文武兩派又開始爭鬥起來了。

  百官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頗有些看戲的感覺。

  現在許清宵在朝堂當中可謂是如魚得水,陛下器重,六部信任,也得到武官好感,比吉祥物還要吉祥物,誰都喜歡。

  但偶爾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比如說現在。

  去國公哪裏還是去尚書哪裏,這要是不選擇好來,可就是得罪人了。

  聽著兩邊的呼喊。

  許清宵不禁苦笑一聲,他就怕遇到這事。

  不過好在,女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許愛卿,朕有些事找你。”

  很顯然,女帝是在幫許清宵解圍,聽到這話,許清宵連忙開口。

  “遵旨。”

  說完此話,許清宵朝著安國公和顧言等人一拜,臉上帶著訕笑之色。

  兩幫人自然隻是打趣一番,肯定不會較真,笑著揮了揮手,讓許清宵過去。

  很快。

  許清宵踏入大殿之中。

  殿內,女帝威儀十分,穿著黑色金紋龍袍,盡顯霸氣,將天子威儀展現的淋漓盡致。

  “臣,許清宵,見過陛下。”

  許清宵朝著女帝一拜。

  “免禮。”

  “許愛卿,此番官商之道,共計收入多少?”

  女帝喊許清宵來,不僅僅是為他解圍,更主要的還是想問問這件事情。

  “回陛下,目前實際運來的銀子,有一百萬萬兩,剩餘還有三十五萬萬兩未入庫,最遲七日內會全部入庫。”

  “臣預計,截止官商結束之日,預計會有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入賬。”

  許清宵匯報財政情況。

  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其實還是少了一點,許清宵之前預估的是一百五十萬萬兩,如今一百四十萬萬兩。

  隻能證明,大魏的確窮,商人也窮,否則的話,八大商會都加入進來了,其他商人沒道理不進來啊。

  這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基本上是大魏九成八的商人了,剩下的商人不是不願意加入而是給不起這麽多銀子。

  女帝再聽到這個數字後,整個人也不由沉默了。

  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啊。

  這是何等概念?

  以當下的大魏,需要一百四十年的時間,才能賺取。

  如果說斬殺番商算是緩解大魏國庫緊張,那麽這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就是實打實的肥了。

  想到這裏,女帝不由感慨道。

  “許愛卿,當真是大魏之才,大魏有了你,是大魏的福啊。”

  女帝開口,幾乎是用最高的讚美之詞,來形容許清宵。

  “陛下言重,臣,隻是做了臣該做的事情。”

  許清宵並不覺得什麽,一百四十萬萬兩白銀,聽起來的確誇張恐怖,但對於現在的大魏來說,隻能解決燃眉之急,想要真正讓大魏重回鼎盛時期。

  光靠這些銀兩還是杯水車薪。

  民生大計要不要花錢?水車搞好了,種子要不要買?荒田推至要不要搞?不說政策不政策,最起碼你得讓百姓有口飯吃吧?這補貼要不要?

  軍事方麵,不管打不打北伐,儲備軍事實力要不要?三軍軍餉得不得存一筆?武器要不要換一批?這又是一筆天文數字。

  然後文化教育,這個東西大魏搞得起來嗎?根本搞不起來,一千四百萬萬兩還差不多,可問題是有這麽多銀兩嗎?

  答案是沒有。

  所以這一百四十萬萬兩,隻能說讓大魏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想要讓大魏徹底發展起來,還是要細細著來,每一筆錢都要花再刀刃上。

  “如今國庫入賬百萬萬兩,許愛卿有何建議?”

  女帝開口,她詢問許清宵。

  今日是她的壽誕,但她並沒有一點要過壽誕的意思,反而時時刻刻圍繞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