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什麽?許清宵居然喜歡朕?
  大魏皇宮內。

  李廣孝急急忙忙跑來,他激動的快要哭了啊。

  他真的很激動。

  許清宵提到的水車工程,他是越想越覺得可行,越想越覺得這是鎮國神器啊。

  別看隻是一個小小的發明,但卻能改變現在大魏的生產能力。

  實話實說,李廣孝對許清宵的看法已經變了。

  之前是覺得,許清宵此人很聰明,是個大才。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覺得許清宵何止是大才啊。

  才氣萬古這就算了,有刑部之才,也就算了,有戶部之才,也就算了,可現在竟然還懂得農業。

  而且最絕的是,許清宵是抽空折騰一下,就折騰出這種安國神器。

  這他娘的到底是什麽人啊?

  李廣孝真的不知道該怎麽形容許清宵了,他感覺自己發現了一座寶藏,每天都能獲得不同的驚喜啊。

  不過李廣孝更加知道的是一件事情,自己必須要快點來皇宮,將這件事情跟女帝說清楚。

  一來是讓女帝推動水車工程,二來是讓女帝重視許清宵,不是現在這種重視,而是無比的重視,讓女帝知道許清宵之才華,讓女帝把許清宵保護好來。

  一點都不能傷著許清宵,誰要是敢動許清宵,誰就是大魏的仇人,死仇。

  什麽王爺不王爺,什麽六部六部,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藩王造反,也要保下許清宵。

  想到這裏,李廣孝的聲音再次響起。

  “陛下!天佑大魏!天佑大魏啊!”

  他走入大殿,極其失態。

  “老師,發生了何事?您為何如此?”

  女帝從龍鑾中走出來,她看向自己的老師,眼神之中滿是好奇之色。

  自己的老師,可是三朝元老,曆經三位帝王,聰明絕頂,大魏曆經許多災難,都是被李廣孝一手平定,而且這位老師從來不在乎名利,他不願當官,反而喜歡雲遊四海。

  所以女帝有些好奇,她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能讓自己這位老師這樣失態。

  踏入養心殿內,李廣孝的聲音響起。

  “陛下,天佑大魏啊。”

  李廣孝還是忍不住喊了一聲,隨後他深吸一口氣,使自己平靜下來。

  “陛下,可否借臣紙筆。”

  李廣孝如此說道。

  “賜墨。”

  女帝出聲,當下便有人送來紙筆,放在李廣孝麵前。

  而李廣孝咽了口唾沫,握緊毛筆,在白紙上繪畫著。

  大約一小會,李廣孝製圖結束,將此物推出道:“請陛下觀覽。”

  女帝一揮手,當下白紙微微浮起,不多時便出現在眼中。

  是水車的繪畫圖。

  仔細觀看水車圖,女帝的麵容也逐漸有了變化。

  “田地灌溉。”

  女帝瞬間便意識到這是什麽東西,她有些驚訝,雖然圖紙比較粗糙,可看起來好像沒什麽大問題,無非是細節上沒有全部繪畫好來。

  但她也能感覺到這個東西的價值。

  “老師,此物可有全圖?”

  女帝直接問道。

  “有,不過臣這裏沒有,此物是許清宵設想出來的。”

  “而且已經做好了。”

  “陛下,您還記得許清宵怒斥大儒,您下了一道聖旨,要

  罰南豫府百姓一成稅收嗎?”

  李廣孝開口問道。

  “記得。”

  女帝點了點頭。

  “許清宵對百姓有些愧疚,所以發明了此物,而後讓朋友在南豫府打造水車,進行了了簡單的測試。”

  “結果這次季收,南豫府的糧產多增四成。”

  李廣孝有些激動道。

  “四成?”

  女帝露出一抹驚訝之色。

  “回陛下,此事想來南豫府府君應該寫好了奏折,按這個時間,各地糧田收成奏折應該到了戶部,可以讓人去查。”

  李廣孝如此說道。

  “婉兒,去戶部一趟,速查。”

  女帝立即開口道。

  四成增收,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如果隻是一個小地方突然增加四成糧產,倒也沒什麽,可整個南豫府都增加四成糧產,那就不是小事了。

  尤其是按照李廣孝所言,南豫府都這次提升啟四成的糧產,依靠的是一種工具,身為帝王,她怎能不知這其中的厲害。

  李廣孝沒有再說話了,他靜靜的等待著消息,不過他呼吸之間依舊帶著一些急促,看得出來他真的很激動。

  身為三朝元老,李廣孝實在太清楚如今的大魏到底缺什麽了。

  七次北伐,打空了大魏的家底。

  大魏的人口少了足足五成,缺少勞動力,不知多少百姓窮困潦倒,連飯都吃不上一口,以致於百姓頗有民怨。

  也正是因為百姓有民怨,所以各地藩王這才敢胡作非為,從而一步一步給大魏王朝施加壓力。

  藩王之亂,自古以來都難以避免,任何計謀無論是打壓還是分化,都無法做到杜絕。

  而唯有民心,才能真正杜絕藩王造反。

  還是那句話,百姓吃得飽穿得暖,他們就不會支持有人造反,可要是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那就不一樣了。

  許清宵這個水車工程,不敢說能讓大魏所有百姓現在就吃飽,可如果許清宵沒有撒謊,隻需要五年,甚至都不需要五年,大魏至少能緩解極大的壓力。

  七成以上的百姓都能吃飽飯,剩下三成可能吃不飽,但不至於吃不上飯。

  不僅僅如此,國庫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糧產稅收,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大魏的國庫收入,每年都要翻倍啊。

  一刻鍾後。

  趙婉兒回來了。

  入殿之後,趙婉兒的步伐極快,手中拿著南豫府都交上來的糧產奏折。

  “陛下!”

  “經查證,南豫府上半年收成,的確比去年下半年多了四成,去年晚稻為七十萬石糧食,今年早稻為一百零二萬擔。”

  趙婉兒將奏折呈現上去。

  女帝接過後緩緩展開,隻是一眼,緊接著便將奏折合上。

  “許清宵!竟有如此之才能!”

  此時,女帝徹底無法淡定了,她可以不相信李廣孝,也可以不相信許清宵,但不可能不相信奏折,這要是敢欺騙自己,那就是大罪啊。

  “呼!”

  女帝緩緩吐出一口氣,看向李廣孝道。

  “老師,您是何意?”

  她直接難道,詢問李廣孝的意思。

  “陛下,老臣還未說完。”

  李廣孝沒有回答女帝的問題,而是告訴女帝自己還沒有說完。

  “老師請說,朕,洗耳恭聽。”

  女帝不急,讓李廣孝說完。

  “陛下,您應該知道老臣如今在許清宵家中。”

  “今日,有人從南豫府而來,帶著書信找他,聽到許清宵說南豫府糧收多了四成。”

  “陛下,您猜一猜,許清宵當時第一反應是什麽?”

  李廣孝開口,詢問女帝。

  “應該比較開心,畢竟增長四成,是大功一件,不過以的傲性,或許會很平靜。”

  女帝不假思索道,這是正常人的反應,當然許清宵如此大才,有傲性也正常。

  “不。”

  “陛下,許清宵第一反應是不滿。”

  李廣孝的聲音又有些激動起來了。

  “不滿?”

  這回女帝有些驚訝了,而一旁的趙婉兒也有些好奇了。

  四成還不滿?

  “老師的意思是?”

  女帝似乎猜到了什麽,眼神頓時變得明亮起來。

  “陛下猜的沒錯,許清宵完全就不滿這個數目,老臣當時忍不住詢問了幾句。”

  “您知道許清宵是怎麽說的嗎?”

  “他說,他的預期是糧產翻倍,隻增了四成,他並不開心,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李廣孝說到這裏的時候,一張老臉都漲紅起來了。

  “糧產翻倍?”

  這一刻,女帝站起身來了,她注視著自己的老師,如果眼前的人不是自己老師,她絕對不會相信。

  “這怎麽可能?”

  “等等!荒廢之田?”

  女帝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不過很快她猜到了一個可能性,想要讓糧產翻倍,也不是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那些荒廢的良田重新播種。

  “不!不!不!”

  “陛下,如若是這樣,老臣絕對不會如此失態。”

  “許清宵的意思是說,正常情況就應該要翻倍,如若動用起荒廢之田,那就不是翻一倍,而是翻兩倍了。”

  李廣孝說到這裏的時候,聲音都再顫抖啊!

  “兩倍!”

  當聽到這個數額時,女帝徹底震驚了。

  翻兩倍?

  這意味著什麽?

  大魏國庫每年翻倍,一萬萬兩穩定王朝基本開銷,一萬萬兩拿去發展國家,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是極其可怕的。

  最直觀的一個好處,一旦百姓吃飽了飯,就願意多生孩子,人口也會提升上去,誕生許多勞動力,這是最直觀的一個好處。

  日積月累之下,隻需要五年,大魏便會迎來小盛世。

  就依靠此物?

  女帝不敢相信。

  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忽然在外響起。

  “報!”

  “南豫府府君李廣新萬裏加急,送來密函。”

  隨著聲音響起,女帝直接開口。

  “呈。”

  當下,趙婉兒朝著大殿外快步走去,將密函接過,而後直接遞給女帝。

  拆開密函。

  女帝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開始閱讀密函內容。

  過了良久。

  女帝整個人愣在原地了。

  她身為大魏的帝王,以女子身份,登上皇位,看似年輕,可經曆無數事情,可以說任何大風大浪她都見過。

  但當看完這封密函後,她愣住了。

  “陛下,南豫府府君說了什麽?”

  李廣孝開口,忍不住問道,這是他第一次見女帝如此模樣。

  “老師,您自己看吧。”

  女帝沒有說什麽,隻是將密函交給李廣孝,後者接過密函,開始認真閱讀。

  一小會後。

  當李廣孝看完南豫府府君的密函,他整個人也沉默了。

  南豫府府君送來的密函是兩部分,一部分是上言奏折,另外一部分則是水車的全圖,任何一個細節都沒有錯過,全貌展現。

  之所以沉默的原因是。

  南豫府府君明確在當中提到了三件事情,第一,因為自己兒子李鑫不會操作水車,導致水車造好之後,沒有第一時間運轉起來,第二,水車造好後,但因為材質問題,經常被一些野獸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損壞,第三,南豫府目前就一架水車,完全不夠整個府都用。

  以上三個原因,所以這次才隻多了四成,南豫府府君認為,如果能解決以上三個問題,收成極有可能翻倍,並且還可以將廢棄的荒田用上。

  對於百姓種田來說,最大的麻煩無非就是兩個。

  土地!水源!

  類似於種子還是足夠的,雖然勞動力也不夠,但最起碼種田的勞動力還是有,最麻煩的就是水源。

  家裏有多餘勞動力的話,一個耕種一個取水,可勞動力不足,你耕種好了再去取水,就過於麻煩,買水又買不起,導致不少百姓也不種田了,寧可去種點果樹。

  所以對南域府都這種地方來說,水源更重要。

  而對於窮苦之地來說,水源重要良田也重要,缺一不可。

  許清宵一個小小的水車工程,卻能解決大魏百姓耕田之苦,這個東西當真是鎮國神器啊。

  “陛下!大魏有福了。”

  李廣孝再也說不出什麽了,之前他還想著讓南豫府府君帶著圖紙來一趟京都,然後再打造出一模一樣的水車,進行嚐試看看。

  可如今看完全圖,他壓根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這圖紙完全足夠了。

  “老師。”

  “此物可以使用多久?朕看李廣新所言,似乎問題也有不少。”

  女帝出聲,她也異常激動,不過她是帝王,很多表情不可能表露出來。

  “按許清宵之言,若用上好的材質,保證五十年內不會有任何損壞,修修補補可利用百年。”

  “南豫府府君之言,並非是貶低水車,而是再誇讚這水車的用處,若用上好的材質,就不會如此麻煩了。”

  “而這水車所需要的東西,無非便是木材與鐵石,大魏當中有一種木材,名為長藤木,可承受巨力,而大魏的鐵石,也是極為有名。”

  “若用上這些材質,用上百年不在話下。”

  “年產翻兩倍,隻需五年,大魏可將迎來新的盛世,此物功在當代,利於千秋。”

  “陛下!老臣這一生做任何事情都優柔寡斷,可今日,老臣願為天下百姓向陛下請求,撥款工部,大興水車。”

  “此物,可為新朝神器。”

  李廣新說到這裏的時候,更是直接跪拜下來,他這一生做事優柔寡斷,很多事情都不敢貿然下決定,都是反複反複再反複去思考。

  可這件事情,他不再猶豫了,因為他知道這東西能給大魏帶來想象不到的好處。

  同時他也希望女帝不要猶豫。

  “朕!明白!”

  看到自己老師如此,女帝豈能不明白此物的作用?

  “宣旨,傳許清宵入宮。”

  女帝平複心情,她要宣許清宵入宮,一來是仔細詢問,二來是嘉賞。

  “陛下,晚些宣他,老臣還有些話要說。”

  李廣孝開口,而女帝點了點頭,暫時沒有宣旨。

  “陛下,許清宵之才,可稱萬古,光是這水車,便足矣證明他的絕世才華。”

  “老臣建議,陛下一定要重新審視審視這許清宵,絕對不能當做一般大才來看。”

  “此人極有可能,引領大魏走上新的輝煌,隻是之前他怒斬郡王時,與陛下發生一些隔閡。”

  “所以老臣希望陛下能為天下百姓著想,此事給許清宵一個交代,免得讓許清宵心有芥蒂。”

  李廣孝出聲,他的意思很直接,希望女帝向許清宵稍稍認個錯,不然他真的擔心許清宵心生芥蒂。

  隻是此話一說,趙婉兒的聲音卻響起了。

  “大人,陛下乃是大魏九五至尊,若向許清宵表態,豈不是有損帝威?”

  趙婉兒忍不住這般開口,畢竟女帝乃是她心中最為崇敬之人,她是大魏的帝王,讓她表態,無非就是讓女帝道歉?

  這!怎麽可能?

  “老臣明白,自古以來,哪裏有不是的帝王,隻有不是的臣子,唉!罷了,罷了。”

  李廣孝也是有些激動,才會這般開口。

  是啊,這天下哪裏有不是的帝王呢?錯的永遠是臣子。

  可下一刻,女帝的聲音卻響起了。

  “朕,明白了。”

  簡單的一句話,十分平靜,可這句話的意思,卻讓李廣孝不由一愣。

  他聽得出女帝是什麽意思,她願意道歉!

  這!

  有些不可思議。

  “陛下!”

  趙婉兒再一次忍不住開口,想要說些什麽,可麵對陛下平靜的麵容,她一時之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自古以來,帝王皆高高在上,但這是自古,朕為天下百姓,莫說表態,認錯又何妨?此事,本就是朕有些過了,沒有考慮到許愛卿的感受。”

  “今日朕,會向他表態,老師請放心。”

  女帝開口,沒有任何繞彎子,大大方方。

  “陛下英明。”

  ========================================================

  老規矩,防盜!

  後麵還有一更!

  碼到七點也會寫完!!!!

  反正兩萬字我不能少!!!

  給自己加油打氣!!!!!

  ========================================================

  大魏皇宮內。

  李廣孝急急忙忙跑來,他激動的快要哭了啊。

  他真的很激動。

  許清宵提到的水車工程,他是越想越覺得可行,越想越覺得這是鎮國神器啊。

  別看隻是一個小小的發明,但卻能改變現在大魏的生產能力。

  實話實說,李廣孝對許清宵的看法已經變了。

  之前是覺得,許清宵此人很聰明,是個大才。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覺得許清宵何止是大才啊。

  才氣萬古這就算了,有刑部之才,也就算了,有戶部之才,也就算了,可現在竟然還懂得農業。

  而且最絕的是,許清宵是抽空折騰一下,就折騰出這種安國神器。

  這他娘的到底是什麽人啊?

  李廣孝真的不知道該怎麽形容許清宵了,他感覺自己發現了一座寶藏,每天都能獲得不同的驚喜啊。

  不過李廣孝更加知道的是一件事情,自己必須要快點來皇宮,將這件事情跟女帝說清楚。

  一來是讓女帝推動水車工程,二來是讓女帝重視許清宵,不是現在這種重視,而是無比的重視,讓女帝知道許清宵之才華,讓女帝把許清宵保護好來。

  一點都不能傷著許清宵,誰要是敢動許清宵,誰就是大魏的仇人,死仇。

  什麽王爺不王爺,什麽六部六部,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藩王造反,也要保下許清宵。

  想到這裏,李廣孝的聲音再次響起。

  “陛下!天佑大魏!天佑大魏啊!”

  他走入大殿,極其失態。

  “老師,發生了何事?您為何如此?”

  女帝從龍鑾中走出來,她看向自己的老師,眼神之中滿是好奇之色。

  自己的老師,可是三朝元老,曆經三位帝王,聰明絕頂,大魏曆經許多災難,都是被李廣孝一手平定,而且這位老師從來不在乎名利,他不願當官,反而喜歡雲遊四海。

  所以女帝有些好奇,她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能讓自己這位老師這樣失態。

  踏入養心殿內,李廣孝的聲音響起。

  “陛下,天佑大魏啊。”

  李廣孝還是忍不住喊了一聲,隨後他深吸一口氣,使自己平靜下來。

  “陛下,可否借臣紙筆。”

  李廣孝如此說道。

  “賜墨。”

  女帝出聲,當下便有人送來紙筆,放在李廣孝麵前。

  而李廣孝咽了口唾沫,握緊毛筆,在白紙上繪畫著。

  大約一小會,李廣孝製圖結束,將此物推出道:“請陛下觀覽。”

  女帝一揮手,當下白紙微微浮起,不多時便出現在眼中。

  是水車的繪畫圖。

  仔細觀看水車圖,女帝的麵容也逐漸有了變化。

  “田地灌溉。”

  女帝瞬間便意識到這是什麽東西,她有些驚訝,雖然圖紙比較粗糙,可看起來好像沒什麽大問題,無非是細節上沒有全部繪畫好來。

  但她也能感覺到這個東西的價值。

  “老師,此物可有全圖?”

  女帝直接問道。

  “有,不過臣這裏沒有,此物是許清宵設想出來的。”

  “而且已經做好了。”

  “陛下,您還記得許清宵怒斥大儒,您下了一道聖旨,要

  罰南豫府百姓一成稅收嗎?”

  李廣孝開口問道。

  “記得。”

  女帝點了點頭。

  “許清宵對百姓有些愧疚,所以發明了此物,而後讓朋友在南豫府打造水車,進行了了簡單的測試。”

  “結果這次季收,南豫府的糧產多增四成。”

  李廣孝有些激動道。

  “四成?”

  女帝露出一抹驚訝之色。

  “回陛下,此事想來南豫府府君應該寫好了奏折,按這個時間,各地糧田收成奏折應該到了戶部,可以讓人去查。”

  李廣孝如此說道。

  “婉兒,去戶部一趟,速查。”

  女帝立即開口道。

  四成增收,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如果隻是一個小地方突然增加四成糧產,倒也沒什麽,可整個南豫府都增加四成糧產,那就不是小事了。

  尤其是按照李廣孝所言,南豫府都這次提升啟四成的糧產,依靠的是一種工具,身為帝王,她怎能不知這其中的厲害。

  李廣孝沒有再說話了,他靜靜的等待著消息,不過他呼吸之間依舊帶著一些急促,看得出來他真的很激動。

  身為三朝元老,李廣孝實在太清楚如今的大魏到底缺什麽了。

  七次北伐,打空了大魏的家底。

  大魏的人口少了足足五成,缺少勞動力,不知多少百姓窮困潦倒,連飯都吃不上一口,以致於百姓頗有民怨。

  也正是因為百姓有民怨,所以各地藩王這才敢胡作非為,從而一步一步給大魏王朝施加壓力。

  藩王之亂,自古以來都難以避免,任何計謀無論是打壓還是分化,都無法做到杜絕。

  而唯有民心,才能真正杜絕藩王造反。

  還是那句話,百姓吃得飽穿得暖,他們就不會支持有人造反,可要是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那就不一樣了。

  許清宵這個水車工程,不敢說能讓大魏所有百姓現在就吃飽,可如果許清宵沒有撒謊,隻需要五年,甚至都不需要五年,大魏至少能緩解極大的壓力。

  七成以上的百姓都能吃飽飯,剩下三成可能吃不飽,但不至於吃不上飯。

  不僅僅如此,國庫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糧產稅收,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大魏的國庫收入,每年都要翻倍啊。

  一刻鍾後。

  趙婉兒回來了。

  入殿之後,趙婉兒的步伐極快,手中拿著南豫府都交上來的糧產奏折。

  “陛下!”

  “經查證,南豫府上半年收成,的確比去年下半年多了四成,去年晚稻為七十萬石糧食,今年早稻為一百零二萬擔。”

  趙婉兒將奏折呈現上去。

  女帝接過後緩緩展開,隻是一眼,緊接著便將奏折合上。

  “許清宵!竟有如此之才能!”

  此時,女帝徹底無法淡定了,她可以不相信李廣孝,也可以不相信許清宵,但不可能不相信奏折,這要是敢欺騙自己,那就是大罪啊。

  “呼!”

  女帝緩緩吐出一口氣,看向李廣孝道。

  “老師,您是何意?”

  她直接難道,詢問李廣孝的意思。

  “陛下,老臣還未說完。”

  李廣孝沒有回答女帝的問題,而是告訴女帝自己還沒有說完。

  “老師請說,朕,洗耳恭聽。”

  女帝不急,讓李廣孝說完。

  “陛下,您應該知道老臣如今在許清宵家中。”

  “今日,有人從南豫府而來,帶著書信找他,聽到許清宵說南豫府糧收多了四成。”

  “陛下,您猜一猜,許清宵當時第一反應是什麽?”

  李廣孝開口,詢問女帝。

  “應該比較開心,畢竟增長四成,是大功一件,不過以的傲性,或許會很平靜。”

  女帝不假思索道,這是正常人的反應,當然許清宵如此大才,有傲性也正常。

  “不。”

  “陛下,許清宵第一反應是不滿。”

  李廣孝的聲音又有些激動起來了。

  “不滿?”

  這回女帝有些驚訝了,而一旁的趙婉兒也有些好奇了。

  四成還不滿?

  “老師的意思是?”

  女帝似乎猜到了什麽,眼神頓時變得明亮起來。

  “陛下猜的沒錯,許清宵完全就不滿這個數目,老臣當時忍不住詢問了幾句。”

  “您知道許清宵是怎麽說的嗎?”

  “他說,他的預期是糧產翻倍,隻增了四成,他並不開心,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李廣孝說到這裏的時候,一張老臉都漲紅起來了。

  “糧產翻倍?”

  這一刻,女帝站起身來了,她注視著自己的老師,如果眼前的人不是自己老師,她絕對不會相信。

  “這怎麽可能?”

  “等等!荒廢之田?”

  女帝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不過很快她猜到了一個可能性,想要讓糧產翻倍,也不是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那些荒廢的良田重新播種。

  “不!不!不!”

  “陛下,如若是這樣,老臣絕對不會如此失態。”

  “許清宵的意思是說,正常情況就應該要翻倍,如若動用起荒廢之田,那就不是翻一倍,而是翻兩倍了。”

  李廣孝說到這裏的時候,聲音都再顫抖啊!

  “兩倍!”

  當聽到這個數額時,女帝徹底震驚了。

  翻兩倍?

  這意味著什麽?

  大魏國庫每年翻倍,一萬萬兩穩定王朝基本開銷,一萬萬兩拿去發展國家,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是極其可怕的。

  最直觀的一個好處,一旦百姓吃飽了飯,就願意多生孩子,人口也會提升上去,誕生許多勞動力,這是最直觀的一個好處。

  日積月累之下,隻需要五年,大魏便會迎來小盛世。

  就依靠此物?

  女帝不敢相信。

  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忽然在外響起。

  “報!”

  “南豫府府君李廣新萬裏加急,送來密函。”

  隨著聲音響起,女帝直接開口。

  “呈。”

  當下,趙婉兒朝著大殿外快步走去,將密函接過,而後直接遞給女帝。

  拆開密函。

  女帝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開始閱讀密函內容。

  過了良久。

  女帝整個人愣在原地了。

  她身為大魏的帝王,以女子身份,登上皇位,看似年輕,可經曆無數事情,可以說任何大風大浪她都見過。

  但當看完這封密函後,她愣住了。

  “陛下,南豫府府君說了什麽?”

  李廣孝開口,忍不住問道,這是他第一次見女帝如此模樣。

  “老師,您自己看吧。”

  女帝沒有說什麽,隻是將密函交給李廣孝,後者接過密函,開始認真閱讀。

  一小會後。

  當李廣孝看完南豫府府君的密函,他整個人也沉默了。

  南豫府府君送來的密函是兩部分,一部分是上言奏折,另外一部分則是水車的全圖,任何一個細節都沒有錯過,全貌展現。

  之所以沉默的原因是。

  南豫府府君明確在當中提到了三件事情,第一,因為自己兒子李鑫不會操作水車,導致水車造好之後,沒有第一時間運轉起來,第二,水車造好後,但因為材質問題,經常被一些野獸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損壞,第三,南豫府目前就一架水車,完全不夠整個府都用。

  以上三個原因,所以這次才隻多了四成,南豫府府君認為,如果能解決以上三個問題,收成極有可能翻倍,並且還可以將廢棄的荒田用上。

  對於百姓種田來說,最大的麻煩無非就是兩個。

  土地!水源!

  類似於種子還是足夠的,雖然勞動力也不夠,但最起碼種田的勞動力還是有,最麻煩的就是水源。

  家裏有多餘勞動力的話,一個耕種一個取水,可勞動力不足,你耕種好了再去取水,就過於麻煩,買水又買不起,導致不少百姓也不種田了,寧可去種點果樹。

  所以對南域府都這種地方來說,水源更重要。

  而對於窮苦之地來說,水源重要良田也重要,缺一不可。

  許清宵一個小小的水車工程,卻能解決大魏百姓耕田之苦,這個東西當真是鎮國神器啊。

  “陛下!大魏有福了。”

  李廣孝再也說不出什麽了,之前他還想著讓南豫府府君帶著圖紙來一趟京都,然後再打造出一模一樣的水車,進行嚐試看看。

  可如今看完全圖,他壓根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這圖紙完全足夠了。

  “老師。”

  “此物可以使用多久?朕看李廣新所言,似乎問題也有不少。”

  女帝出聲,她也異常激動,不過她是帝王,很多表情不可能表露出來。

  “按許清宵之言,若用上好的材質,保證五十年內不會有任何損壞,修修補補可利用百年。”

  “南豫府府君之言,並非是貶低水車,而是再誇讚這水車的用處,若用上好的材質,就不會如此麻煩了。”

  “而這水車所需要的東西,無非便是木材與鐵石,大魏當中有一種木材,名為長藤木,可承受巨力,而大魏的鐵石,也是極為有名。”

  “若用上這些材質,用上百年不在話下。”

  “年產翻兩倍,隻需五年,大魏可將迎來新的盛世,此物功在當代,利於千秋。”

  “陛下!老臣這一生做任何事情都優柔寡斷,可今日,老臣願為天下百姓向陛下請求,撥款工部,大興水車。”

  “此物,可為新朝神器。”

  李廣新說到這裏的時候,更是直接跪拜下來,他這一生做事優柔寡斷,很多事情都不敢貿然下決定,都是反複反複再反複去思考。

  可這件事情,他不再猶豫了,因為他知道這東西能給大魏帶來想象不到的好處。

  同時他也希望女帝不要猶豫。

  “朕!明白!”

  看到自己老師如此,女帝豈能不明白此物的作用?

  “宣旨,傳許清宵入宮。”

  女帝平複心情,她要宣許清宵入宮,一來是仔細詢問,二來是嘉賞。

  “陛下,晚些宣他,老臣還有些話要說。”

  李廣孝開口,而女帝點了點頭,暫時沒有宣旨。

  “陛下,許清宵之才,可稱萬古,光是這水車,便足矣證明他的絕世才華。”

  “老臣建議,陛下一定要重新審視審視這許清宵,絕對不能當做一般大才來看。”

  “此人極有可能,引領大魏走上新的輝煌,隻是之前他怒斬郡王時,與陛下發生一些隔閡。”

  “所以老臣希望陛下能為天下百姓著想,此事給許清宵一個交代,免得讓許清宵心有芥蒂。”

  李廣孝出聲,他的意思很直接,希望女帝向許清宵稍稍認個錯,不然他真的擔心許清宵心生芥蒂。

  隻是此話一說,趙婉兒的聲音卻響起了。

  “大人,陛下乃是大魏九五至尊,若向許清宵表態,豈不是有損帝威?”

  趙婉兒忍不住這般開口,畢竟女帝乃是她心中最為崇敬之人,她是大魏的帝王,讓她表態,無非就是讓女帝道歉?

  這!怎麽可能?

  “老臣明白,自古以來,哪裏有不是的帝王,隻有不是的臣子,唉!罷了,罷了。”

  李廣孝也是有些激動,才會這般開口。

  是啊,這天下哪裏有不是的帝王呢?錯的永遠是臣子。

  可下一刻,女帝的聲音卻響起了。

  “朕,明白了。”

  簡單的一句話,十分平靜,可這句話的意思,卻讓李廣孝不由一愣。

  他聽得出女帝是什麽意思,她願意道歉!

  這!

  有些不可思議。

  “陛下!”

  趙婉兒再一次忍不住開口,想要說些什麽,可麵對陛下平靜的麵容,她一時之間,又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自古以來,帝王皆高高在上,但這是自古,朕為天下百姓,莫說表態,認錯又何妨?此事,本就是朕有些過了,沒有考慮到許愛卿的感受。”

  “今日朕,會向他表態,老師請放心。”

  女帝開口,沒有任何繞彎子,大大方方。

  “陛下英明。”

  “自古以來,帝王皆高高在上,但這是自古,朕為天下百姓,莫說表態,認錯又何妨?此事,本就是朕有些過了,沒有考慮到許愛卿的感受。”

  “今日朕,會向他表態,老師請放心。”

  女帝開口,沒有任何繞彎子,大大方方。

  “陛下英明。”

  “自古以來,帝王皆高高在上,但這是自古,朕為天下百姓,莫說表態,認錯又何妨?此事,本就是朕有些過了,沒有考慮到許愛卿的感受。”

  “今日朕,會向他表態,老師請放心。”

  女帝開口,沒有任何繞彎子,大大方方。

  “陛下英明。”

  “自古以來,帝王皆高高在上,但這是自古,朕為天下百姓,莫說表態,認錯又何妨?此事,本就是朕有些過了,沒有考慮到許愛卿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