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追溯病源
  好在這場鬧劇將城中的醫者都聚集到了一起。日入十分,阿季總算是可以正常開口說話了。雖然少女的身體依舊虛弱,但此事關係到全城的安危,不得不盡早預防,她隻能繼續苦撐。在王詡的堅持下,阿季乖乖的躺在床榻上休息,王詡則代妻子執行與傳話。

  “早間那士伍興許還有救,良人可命人將其帶回。妾身需要再確認一下。”

  “怎麽確認?”

  “良人可還記得,在雲夢之時,良人曾身中蠱毒。孫老給過藥方。若是同一種蠱,興許那藥方可用。”

  按照少女的指示,王詡負責安排。雖說事情還未確認,但王詡大抵已經有了對策。他不經意的撓頭,似要撓出些東西。不願回首那段不堪的往事。

  “妾身還需要一盆清水,勞煩良人準備。”

  “尚未排查水源,萬一府裏的水也有毒呢?”

  “良人放心,妾身不做他用。”

  隨即一盆清水被送至床邊。王詡瞪大眼睛,恨不得看清這水中的微生物。

  “勞煩良人刺破妾身手指,取一滴血,置於盆中。”

  王詡眉頭擰起,覺得哪兒裏不對。

  “阿季!你?”

  放血的方法,早在雲夢的時候,他就嚐試了不下百次。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妻子也中毒了。

  輕撫對方略顯單薄的手,修長的手指,指尖一滴殷紅落入銅盆之中。

  他還記得,血水在滴入清水的一瞬,混雜在血液內的寄生蟲會像水黽一樣,在水麵上劃來劃去。中毒越深,寄生蟲越多。

  血水擴散,漸漸被清水稀釋。想象之中的情形並未發生。

  王詡鬆了口氣,而阿季則十分倔強,不肯放棄。一來二去又嚐試了兩次。好像自己的血不要錢一般。直到第四次,王詡不肯,少女便作勢要自己動手。

  “夠了。難道中毒很好玩嗎?你知不知道毒發的時候,感覺眼睛裏全是蟲子,就像有無數螞蟻在爬。有多癢,有多惡心,你知道嗎?”

  他親身經曆過這些。自然說的是義正嚴詞。一家之主的霸氣不容置疑。阿季聽王詡的描述與那士伍說的近乎一致,這才稍稍安心。雖說沒中蠱毒,蠱毒甚至不存在,對戚城而言皆是幸事,但阿季這麽一鬧,感覺如果不發生點什麽,往後自己的臉都不知往哪裏擱?

  還好又有了新的結果。不久後,在那名病危的士伍被幾個哥哥心急火燎的抬來後,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查驗,清水之中的寄生蟲,肉眼可見,十分活躍的到處亂竄。

  “不對。若不是水源,到底會是什麽?明明都查過了...”

  阿季顯得十分焦慮。王詡握住妻子的手,溫柔道:“你好好休息,剩下的交給我。無論是什麽,一覺醒來,我保證會查出結果。安心睡吧。”

  像是在哄小孩,撫摸妻子的腦袋。王詡相信這點事情難不倒自己。

  這一夜,醫者、甚至是莫名其妙被帶來的祭司、占卜以及方士都沒合眼。無他,被王詡征用,為病人放血,排查隱患。就在那先前的臨時醫館中,病患被折騰的雞飛狗跳。

  隻見一滿臉油彩,身著各類羽毛的祭司,正拿著一杆古木大杖向病人詢問:

  “汝可有胃疾?”

  “大神!小的若是知道,何須讓您來看呢?”

  場麵委實尷尬,兩人都很為難。

  “咳咳...汝可有嘔吐、腹瀉、發熱之狀。”

  “發熱倒是有。畢竟受了箭傷,還在休養。”

  病人挺了挺脖子,示意祭司看那懸掛並纏有繃帶的手臂。

  “來!伸出手,本司君給你紮上一針。”

  小臂與手裹得如粽子一般,根本沒法伸手。病人氣惱:

  “呸!到底會不會治病?”

  另一處,一位搞占卜的卜士,王八不離手,撫須搖頭也在負責詢問:

  “汝可有嘔吐、腹瀉、發熱之狀。”

  “卜士大人!您侍奉神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上一卦便知。何須多此一舉,來問小人。”

  卜士拿出手中王八,投入銅玨,小聲念叨起來。不一會兒,說道:

  “本君已與少司命大人借閱了汝之氣運。”

  病人十分興奮,他可沒錢請人占卜吉凶,於是問道:

  “小人氣運如何?”

  “將有血光之災。”

  不等對方詫異,隻聽“哎呀”一聲,一滴血水便已墜入銅盆。

  翌日清晨,王詡輕柔著自己的太陽穴,放下一張綿紙。柔和的晨光灑在綿紙上。油燈燃盡,一縷青煙環繞。此時,書案上下以及王詡的周遭都堆滿了竹簡。書房猶如一處筷子加工廠。王詡深深吸氣,將那綿紙平鋪於桌案。上麵密密麻麻,記錄的全是數字與地點。

  統計數據,分析數據,從中找到規律是他拿手的強項。如今已經可以確定三項內容。

  第一,蠱毒爆發分腹瀉、嘔吐、發熱、昏迷四個階段。凡是確認中毒者,皆逃不過這四個階段。第二,蠱毒與身體素質好壞無關。也就是說一旦中毒,發病的時間都是一樣的。第三,具有傳染性。從成堆的資料中可以看出,所有病患相對集中。不是在醫館,就是在民居。通常聚集在一起的人全部中招。不過,這第三項內容還需佐證。

  王詡稍作休息,將綿紙上的地點抄錄下來。隨後,吩咐護衛:“持我牙璋,調城北一卒甲士,按地點搜尋,取水,不可錯漏。”

  此刻,他無比希望阿季的猜測是正確的。如果蠱毒具有傳染性,那無需半月戚城便會滅亡。

  內心始終不安。身體疲倦,精神卻是高度緊繃,無一絲睡意。反正是要等待,著急亦是無用。他寬慰著自己,溜達到了廚房。之前在書房裏忙碌,便讓侍女將早飯留在這裏。

  東找找,西翻翻。發現了一些伴粥的小菜。米粥已經涼了,上麵附著著一層皮,看上去便沒了食欲。大鍋上疊放著一摞蒸籠,好像在蒸包子。王詡這麽認為。因為這時的饅頭都有餡兒。掀開一看,果不其然。

  於是,拿了一個。涼的?心裏疑惑。不過,總比喝粥要強。這麽想著,一大口咬下去。

  “過分。”

  嘴中喃喃,又是一口。

  “搞什麽?沒有餡嗎?”

  知道饅頭皮厚餡少,沒想到吃了大半,也沒瞧見一點餡料。

  “夫人醒了,快去準備飯食。要忌生冷,粥要熬得久一些。”

  隔著窗欞,看到姬元指揮著府內的婢女做事。隨後,幾名婢女便進了廚房。

  “大人!”

  一通問安過後,各自忙碌起來。王詡感覺自己挺礙事的,於是,拿了個饅頭,一碟醬菜便出了廚房。

  走出十幾步,坐在低矮的籬笆上吃了起來。

  “我說衛詡,你好歹也是一城司馬,衛國堂堂下卿,能不能注意點儀表?起來,起來。別坐壞我家籬笆。”

  姬元突然冒出,嚇得王詡搖搖晃晃,險些把身下的籬笆坐倒。

  “你不是走了嗎?怎麽又回來了?”

  “你怎麽知道?噢!你偷看人家。”

  女孩衝她壞笑:“是不是沒查到結果,又不敢見自己夫人,所以躲在這裏偷吃呢?”

  什麽話從這丫頭口裏說出,這味道就耐人尋味了。

  “沒錯。來一口?”

  王詡佯裝把手裏剩下的一半饅頭塞到姬元嘴裏。女孩跳著後退一步:“呸!誰要吃你剩下的東西。”

  “我說,你每天不懟我一下,心裏不好受嗎?”

  “誰愛搭理你。”

  語氣中帶著些責怪與痛恨。

  “你什麽都不知道。”

  聲音細弱。旋即,又換上一副嫌棄的表情。

  “姐姐醒了。你還不去瞧瞧?”

  王詡走後,她獨自進了廚房。將那放置一夜的饅頭,一個個撿出。婢女見了,有些驚慌:

  “公子!婢子來做,您...”

  姬元推開婢女的手:“你走開啊!”

  說著眼淚止不住的掉落。手裏動作不停,好像跟饅頭有仇一般。婢女看傻了。

  這位小祖宗原先就是個混世魔王。如今是改了性子嗎?不禁識趣的退到一旁,繼續給阿季準備飯食。

  按照阿季的囑咐,姬元將饅頭放入竹筐。然後,掛起晾曬。雞蛋、醬菜、鹹肉等則被分裝了十數個小壇。她一邊做著這些事情,一邊默默的哭著。

  阿季醒來後,就將之前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她。女孩原本就知曉城東失竊案的緣由。那時,王詡還旁敲側擊的讓她提點阿季來著。不料,事情的結果卻是阿季除掉了四名女間諜。女孩擔心之餘,覺得王詡很卑鄙,利用了自己。這種感覺很不好,以至於讓她懷疑對方是否真的愛惜阿季?

  後來,又聽到了關於城破之後,阿季姐姐的打算。姬元更是心生憤恨,為少女感到不值。在她看來,這一切的壓力與風險,本不應當由阿季來承擔。而那個男人,不但毫無察覺,還恬不知恥的躲在女人的身後。想想就可氣。

  按照阿季的要求,姬元將逃生準備的食物全部收集妥當。為了不引起旁人的注意,她謊稱這些東西是送給城中孤寡的慰問品。之後,阿季會陸續拿走,讓婢女們不要使用。

  這段期間,王詡探望了妻子。少女已然恢複了些氣力。麵色不再那麽慘白。他將事情的進展如數告知。阿季依著床頭,感受著丈夫臂膀的溫度,關心道:

  “良人一夜未眠,先睡會兒吧。”

  “我還不困。一會兒有了結果再睡也不遲。”

  偏頭看著對方,眼圈烏青。

  “妾身就想良人陪在身旁,就一會兒。等人回來了,妾身喚醒良人。”

  難得妻子撒嬌,王詡有些享受:“你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固執的像頭牛。”

  “良人喜歡嗎?”

  “喜歡。”

  “那便好。”

  溫柔的語氣,像是可以催眠。王詡恍惚了片刻,卻聽:“與良人一起許久,還未見良人誇過妾身。妾身想聽。”

  雖然兩世為人,但在感情方麵,王詡依舊保持著羞澀,難以啟齒。思考了片刻,嗓子幹澀的說道:“我原本以為古人是優雅的,美女更是不施粉黛也可驚豔四方。可如今才知道,男子各個長得如猩猩,又黑又壯實。女子則歪瓜裂棗,猶如母猴。”

  阿季聽不下去了,小拳頭在王詡的胸口捶了一下。隨後,得到簡練至極的三個字:“除了你。”

  “就這些?沒啦?”

  眼睛撲閃撲閃,期望更多的讚美。難得妻子這般小女人作態,王詡也豁出去了。

  “呃...你在我們心中最美。每一個微笑都讓我沉醉。你的壞,你的好。你發脾氣時撅起的嘴,嗷嗷嗷~”

  也不知為什麽?一首《最美》隨口便唱了出來。前麵嘛,唱的還能聽,後麵卻是跑調,跑成了鬼哭狼嚎。

  “哪裏的小調?出自何處?妾身不曾聽過。”

  阿季很是欣喜,追問起來。王詡羞臊不堪,麵色通紅如猴屁股一般。

  “出自詩經、衛風、誇老婆。”

  他死性不改,又開啟忽悠模式。

  “誇...老婆?”

  “鄉野俚曲。名字是低俗了點。”

  一陣吹捧過後,一絲睡意也沒有了。王詡趕忙把話題引開,聊起蠱毒的事情。

  “妾身始終覺得此事蹊蹺。城中四門緊閉,晉奸已除,若是落網之人暗中下毒,為何不以士卒為先?何故多殘害百姓?”

  王詡覺得阿季的分析很有道理。除非下毒的人是個變態。不然,這種看似隨機,實則又有規律可循的作案手法,終究會被人察覺。

  “經你這麽一說,倒是啟發了我。夫人稍等,我取副地圖便來。”

  於是,他將書房裏的那張綿紙一並帶了過來。阿季協助工作,念出地點,王詡則在地圖上標注起來。

  先前隻是在做統計,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從未將蠱毒爆發的地點標注在地圖上,或許試試看,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除了標注地點,王詡還將人數以及中毒之人處於何種階段一同記錄在地圖上。用1234來表示,以此來判斷爆發的時間順序。

  兩刻鍾過後,幾乎是同時,王詡完成了標記,而調查采集水樣的隊伍也回到了府中。地圖捧在手中,隻是掃了一眼,王詡發現了端倪。

  那是由許多點匯集而成的兩條清晰脈絡。自西北至東南猶如兩條無形的河流斜貫整個城市。位於上端的區域中毒者皆處於3-4階段,而下端區域的中毒者,則處於1-2階段。這兩條跨度很長的線幾乎平行,並且隱藏著某種時間上的關聯。

  “或許,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