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不存在的元宵節
  距離孔明燈事件爆發後的第三天,中行寅帶走了朝歌城中近兩萬晉軍,並裹挾著衛國的降卒一路南下劫掠。兩日後,中行寅大軍在牧邑與殘部匯合。有了鄭國支援的糧草,北方又有範吉射死守朝歌城,穩穩拖住趙軍,中行寅終於得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他一麵收攏晉人流民之中的青壯來擴充軍力。一麵又積極的與中原諸侯小國開始聯係,大有推動諸侯會盟,組織聯軍反攻晉國的意思。

  與此同時,諸師瑕也抵達了城濮。在姬舟的領導下,地方貴族已集結了兩萬兵馬。衛國的軍隊也已開拔,正沿黃河南下。兩日後,便會抵達西南邊境,與牧邑的叛軍隔河相望。

  在這微妙的時刻,衛國仍處在一個搖擺不定的局麵。到底是與叛軍開戰亦或是與其結成聯軍?如今,為了保全戚城,誰都拿不定主意。各方勢力陷入短暫的僵持之中,似乎都在積極的通過外交手段,謀求對己方利益的最大化。

  被戰局裹挾的姬蘭也難獨善其身,不得已她選擇了一條險路。少女與十數名家將離開了熒澤,踏上回歸雲夢的道路。她打算繞過雲夢山行至最西麵,偷偷潛入晉國東南的重鎮——晉城。

  臨行前,姬蘭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麵,少女派人向東南諸國散播子路墓塚被毀的消息,渴望借此幫到孫武並促成以齊國為首的軍事會盟。另一方麵,她又聯絡了中行寅,希望得知對方背後的靠山到底是誰?

  通過與孫武的交談,確定了“田氏代齊”的陰謀後,她便不再認為鄭國僅僅是受到齊國的指使。顯而易見,叛軍的身後是更為可怕的勢力。或許是蟄伏多年的楚國又或許是一心逐鹿中原的越國。

  看清楚了這些,姬蘭決定親赴晉地並說服晉國公室撤軍。這一大膽的想法同樣是源自王詡關於“三家分晉”的言論。晉國公室目前仍有著不可小覷的實力。她堅信公室若被削弱,必然會有一戰。而這一戰或許就是營救王詡的契機。

  姬蘭不想放過一絲機會,決定與晉侯姬鑿見上一麵。她猜測中行氏與範氏敗逃後,晉公室必然會出麵主持瓜分兩大卿族的封邑,並且有極大的可能性,會出現在巨鹿與邯鄲一帶。如果事先在晉城打探消息,而後進行攔截便有可能與之見上一麵。抱著這樣的想法,姬蘭再次回到了雲夢。

  此時,戚城的命運牽動著整個戰局的走向。與之有關的人物都在四處奔走。

  東邊,原野上騎行的墨翟興奮的望著遠處的城池。他們終於抵達了齊國的阿城。

  西邊,年邁的趙鞅在交托了軍務給兒子趙無恤後,便憂心忡忡的帶著五十乘兵馬離開了朝歌。

  南邊,偏僻的聶城,一輛華麗的馬車駛出城門。悠揚的琴聲回蕩在這無人問津的城野小路上。矮子打著哈欠,掀開了車簾。前往商丘的旅程依舊是漫長枯燥。

  北邊,戚城郊外無所事事的豫讓也收到了北上的消息。他收拾好行囊,走出營帳便瞧見韓啟章與魏侈兩位公子早已在晨光中久候多時。

  就在這晨光與水霧交織的清晨,事件的核心人物王詡卻貓在廚房內,優哉遊哉的享受著烹飪的樂趣。

  一個個圓滾滾的湯圓在沸水中翻騰,他迫不及待的盛了一碗。升騰的水霧伴隨著大口大口的吹氣聲,內心對於美食的渴望似乎又到達了一個難以想象的高度。

  對於一個現代人而言,湯圓或許根本稱不上是美食。然而,在這物質極度匱乏的古代,能七零八湊的還原出傳統的節日食物,即便是有些差強人意,但精神上的滿足已經讓他感動的難以言表。

  “詡大哥!這又是什麽好吃的?”

  “湯圓。”

  姬元如今已經是王詡的忠實粉絲外加跟班。自從放飛孔明燈的消息不脛而走後,王詡便在戚城出名了。許多百姓將他敬若神明。每日都有人圍聚在府外祭拜,渴望得到王詡的庇佑。

  姬元倒沒有像旁人那般迷信,隻是像個小女生般單純的崇拜著王詡。認為對方什麽都懂,遇到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如此,女孩漸漸走出了叔父之死的陰霾,久違的安全感再次讓她產生了對別人的依賴。不知不覺中,對王詡的感情加深了幾分。

  此刻,她緊盯著王詡手中的木勺,不時咽下口水。

  “湯圓是什麽?”

  “自然是元宵節必吃的東西了。”

  王詡隨意的回答,不禁讓姬元皺了皺眉。女孩喃喃道:

  “元宵節...元宵節?”

  “笨蛋!元宵節都不知道嗎?每逢正月十五便要吃湯圓。此乃我華夏的習俗。”

  前些天,姬元才知曉了晉人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感覺晉國的節日真多且意義非凡,而衛國則相對比較枯燥。每年除了傳統的祭祀活動,基本沒有什麽習俗可言。心想,這或許又是別國的節日。可經王詡這麽一說,她立時便較起真來。

  “詡大哥才是笨蛋。如今是三月十五。元兒可不曾聽聞華夏之民有此習俗。”

  王詡猛然意識到周曆是以十一月為正月,而陰曆在商朝覆滅後便不再延續使用。至於燈籠與蠟燭都不存在的周朝又何來的元宵佳節?

  他不禁被自己蠢到了。於是,傻笑著點了點頭,將手中的碗遞給了姬元。

  “嗬嗬,是我傻了。嚐嚐。”

  美食當前,姬元也無心多問。

  “那元兒就不客氣了。”

  “嗬嗬,你何時客氣過?”

  王詡一臉訕笑的看著女孩。對方急切的模樣,讓他不禁回憶起與阿季初遇時,妻子狼吞虎咽的吃相。

  “慢點吃。這裏麵可是加了芝麻跟飴糖,你這麽個吃法是根本嚐不出味道的。”

  姬元有些尷尬。於是,慢慢的咀嚼著嘴巴裏的食物。不久後,女孩有些驚訝,含糊不清的問道:

  “詡大哥又在說笑。飴糖乃是祭祀之物,你從何得來?”

  王詡笑了笑,雙手叉腰,得意的回道:

  “自然是無所不能的詡大哥親手做的嘍。”

  早在雲夢做野宰的時候,他便在守藏館內的古籍中看到過製作飴糖的方法。飴糖其實就是麥芽糖。古代與現代的製作方法幾乎沒有差別。隻需將發芽的小麥切碎再與蒸煮後的糯米進行發酵,而後榨出汁水即可獲取麥芽糖。

  戚城本就是商業重鎮,找到些越、楚商人遺留下的糯米不足為奇。至於讓小麥發芽更是輕而易舉。王詡還是小學生時,便在自然課上,見老師在冬天將麥粒放在棉花中澆水。沒過幾天,麥子就會發芽。

  在確認過小麥發芽不會受到溫度的苛刻影響後,他便在院子中隨手種了些。沒想到獲取麥芽如此的順利。

  “真的嗎?”

  姬元撲閃著大眼睛,有些難以置信。王詡則一臉笑意望著她,似乎極其享受被人崇拜的感覺。

  “嗬嗬,當然是真的了。製作飴糖本就不是什麽難事。”

  姬元驚愕了半晌,也顧不得吃那湯圓,於是解釋道:

  “詡大哥興許不知這糖的重要。元兒雖貴為宗室之女,但也很少食得此物。據我所知,糖有三種,其一為蜜糖,因獲取不易,故而珍貴。其二為飴糖,傳聞乃周王室不傳之法。周王以其賜封諸侯、祭祀神明,最為貴重。其三則是柘糖,乃是楚地所產,因楚南路途遙遠,商路不同,故而極少外傳。姐姐每年都會托人從楚地帶些回來。不過多是饋贈朝中卿士,元兒亦是僥幸能吃到些。”

  隨後,她歡喜的看向王詡,語氣有些激動:

  “若詡大哥真懂得製作飴糖之法,那我們可要發大財了。”

  想來那南楚的柘糖也就是蔗糖了。適合甘蔗生長的兩廣地區此時還是野人聚居的煙瘴之地,所以製糖也就變得極為困難。

  飴糖的秘密無意間被揭開,王詡似乎對封建王權壟斷科技的統治方式又有了新的認知。從周朝熟練的掌握青銅器的鑄造開始,掠奪與奴役還處在石器時代的四夷以及野人部落便是鞏固王權的方式。而如今的春秋諸國正狂熱的研究鐵器,何嚐不是以新的科技來終結舊的統治。周朝的衰敗是必然的結果,戰爭也的確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最佳途徑。

  杞人憂天的想著這些事情,王詡的神色漸漸變得黯淡。姬元伸長手指,輕輕的戳了戳他。

  “會出去的。”

  女孩露出個天真的笑容。似是安慰的話語聽得王詡心頭暖暖的。他揉了揉對方的腦袋。將女孩的發絲弄得蓬亂,以此來表達一個大人不需要小孩子來關心。

  姬元不滿的哼了聲:

  “討厭!”

  王詡假裝沒有聽見,一邊摸著女孩的頭,一邊若有所思的說著:

  “以主公的聰慧,不該想不到的。這都過去五日了,莫非孔明燈沒有飛到熒澤?”

  女孩推開王詡的魔手,理了理頭發,回道:

  “怎麽會呢?大家都看到了孔明燈飛往南邊。興許是姐姐不在熒澤。過些時日,一定會傳信來的。”

  在王詡的預想中,姬蘭善於觀察,總歸會從墜落的孔明燈中發現燃燒過的油料痕跡。隻要她嚐試幾次,必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之後借著南風,控製好燃料再向戚城傳信。他們便能知曉外界的情況了。

  王詡握緊拳頭,滿是怨念的囔囔道:

  “墨翟這家夥!”

  如果說姬蘭沒有察覺,他或許是將信將疑。但若是一項酷愛科學的墨子也沒看出其中的奧妙,王詡打死也不會相信。那人分明就對新奇的事物毫無抵抗能力,又怎會在此時放棄鑽研,無動於衷呢?

  吃過湯圓,帶著各種疑問,王詡回到了書房。一路之上,姬元都在追問製作飴糖的方法。

  “為什麽不能用大米亦或是其他的糧食蒸煮發酵呢?”

  “我也不知道。書中並無解釋。這或許跟澱粉含量有關,你倒是可以試試看。”

  他鼓勵著女孩去做嚐試。感慨自己除了會背誦元素周期表,其餘關於化學方麵的知識早已忘得是一幹二淨。

  來到桌案旁坐定。整潔的書桌上攤著一張羊皮地圖。上麵滿是記號與筆直的連線。王詡看了又看,才發現那是一張戚城東城區的地圖。

  “沒看出來,詡大哥還懂得繪圖。”

  王詡翻了個白眼。顯然是覺得這粗糙不堪的地圖根本就沒法稱之為地圖。於是,拿來了一張綿紙以及木尺、炭筆等工具,當著姬元的麵開始繪製戚城的地圖。

  “繪圖講究的是比例。戚城城牆四裏,應是個標準的正方形。”

  他一邊繪圖,一邊念念有詞的說教。女孩聽得甚是認真。目光始終離不開那把標有刻度的奇怪木尺。

  隨著炭筆沿著木尺在綿紙上畫出一條條直線。戚城的輪廓漸漸被勾勒出來。

  王詡的繪畫技巧,她是見識過的。然而,繪製地圖則不是作畫那般簡單。通常懂得繪圖之人都會被軍隊想方設法的吸納,最終培養成為斥候。

  這時的斥候屬於稀缺人才,並非僅僅是打探戰場情報的偵察兵。每位戰績標榜的將軍,無一例外都會豢養一支由斥候組成的親衛。他們的主要工作便是繪製地圖,方便大軍攻掠。

  “匠人營國,無論城邑大小皆是九經九緯。”

  周朝的城池建造都有標準的模板。不一會兒,城市的街道也被繪製而出。每條街道上都標注了名稱。自城東開始,沿街的建築也被一一署名。

  半個時辰過後,地圖繪製完畢。王詡放下炭筆,滿手皆是黑灰。姬元不解的問道:

  “詡大哥何故留下三處,將圖詳實繪出豈不更好?”

  地圖繪製的精巧,然而,唯一的不足便是隻有城東詳細。其餘的地方則是草草了事。

  “夠用便可。若是將這地圖全部繪出。想必阿季也不舍得在上麵塗寫。豈不幫了倒忙?”

  “哦?詡大哥是在幫阿季姐姐?”

  王詡笑了笑,手指在地圖上城東一處館驛附近比劃了個圓圈。

  “不然,你以為是在做什麽?這裏,才是查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