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攻心6
  姬元聽得心裏發毛,抱緊阿季的手臂,怯生生的問道:

  “姐姐!這裏真的鬧鬼嗎?”

  “傻丫頭!定是有人祭拜亡者,感傷而為之。豈會真的有鬼呢?”

  伍長與那些士伍聞聲後,立時警覺的握緊短戈。

  “爾等是何人?”

  王詡有些不解。難道阿季說錯了什麽嗎?

  此時,便裝跟隨在三人身後的侍衛,紛紛抽出長劍。

  “大膽!敢對少司馬不敬。”

  那伍長驚出一身冷汗,難以置信的看著麵前的少年。

  “少司馬?詡...大人?”

  這幫蠢貨哪兒是在保護自己,分明是在暴露他的行蹤。

  王詡瞅了侍衛一眼,滿臉的無奈之色。

  “退下!”

  一聲令下,幾十把長劍同時入鞘。巡邏的五名士卒直接嚇傻了。王詡趕忙扶住那已經腿軟準備下拜的伍長。

  “不必行禮。”

  任憑他手勁再大,對方仍舊是固執的跪倒在地,大聲喝道:

  “小人有眼無珠。請少司馬責罰。”

  這一嗓子,周邊的士卒與民夫也跟著跪倒在地。看著因他到來而阻塞的交通,王詡幹笑連連。

  直至侍衛將人群轟散,那伍長急忙將剛才不敬的舉動做出解釋:

  “方才這位相貌俊朗的壯士稱有人夜間啼哭乃是祭拜亡者。我等皆是衛人,自然知曉亡者祭拜乃是春祭之禮。何以會在居所為之。故而小人起疑。擔心他是...敵國間人,這才起了誤會。冒犯了大人。”

  說到後來,伍長盯著女扮男裝的阿季上下打量,話語結結巴巴。阿季這耿直脾氣立時發作,據理力爭道:

  “胡說!祭拜亡者乃是清明祭祀。怎會是春祭?”

  伍長撓了撓頭,愕然道:

  “清明?那是什麽?”

  顯然這誤會的始作俑者乃是王詡。

  初到這個時代,還居住在大山之時,阿季常去後山祭拜王詡已故的母親。王詡那時很慫,既不懂武藝,又沒有防身的武器,不喜一個人待在山洞。於是,告知阿季做個牌位,供在家中,日日祭拜才能彰顯孝心。之後,他又隨口說了下清明節的由來。可他不知道的是,春秋時期根本就沒有牌位,而清明節與後世的時節也略有不同。

  人死下葬後,皆在墳前祭拜。沒有節日或是時間的限製。即便是在春祭悼念亡者,也是從晉文公時期流傳而來的習俗。不過才百餘年的過程。衛晉交惡,衛人又豈會去遵循晉人的風俗?

  此時,王詡的表情精彩異常。他連忙擋在阿季身前,厲聲責問那些士卒:

  “有此等怪事,為何不上報邑宰府?”

  那伍長見他動怒,一臉委屈的跪拜且回答道:

  “回大人。上報過了。如今邑宰府的胥役都在督建甕城,根本抽不出人手。所以上官才會遣我等巡查城東,找出擾民之人。”

  話題轉移成功,他繼續窮追猛打。

  “可有發現?”

  “回大人。並無什麽發現。”

  姬元突然陰陽怪氣的說道:

  “夜間啼哭,白日巡查自然不會有什麽發現。”

  這莫名其妙的插話敵意十足。王詡偏過頭看了女孩一眼。姬元猛地一扭頭,哼了聲。

  “若有人膽敢對我的女人不敬,我非打斷他的腿不可。”

  王詡翻了個白眼。這事兒真不怪這伍長,分明是他嘴欠。不過,姬元對阿季的關心委實讓他感動。此時,跪在地上的伍長瞪大眼睛,盯著阿季不放。當他意識到對方是個女子時,旋即重重的在地上叩首。

  “小人該死。”

  顯然,他猜到了阿季的身份。

  “起來吧!擾民之人會查出的。爾等盡力辦差便可。”

  大戰至今才三天,有人夜間啼哭又不犯法,亦不是什麽大事。

  “謝大人。”

  王詡這般想著,隨口說了句。

  “若非親耳所聞,可查一查是否...乃是有人散布流言。”

  或許是想多了。以晉人的伎倆,怎麽會如此行事。

  “諾。”

  伍長應了聲,又道:

  “大人放心。城東守備森嚴,除了些偷雞摸狗的小事。斷不會出什麽亂子。”

  “城東百姓不易。若有偷盜之事,需酌情處之。”

  晉人攻入城中,城東的百姓不僅慘遭屠戮,就連財物也焚毀在了廢墟之中,難以挽回。日子恐是難熬。

  “大人體恤百姓,乃戚城之福。軍中已派下米糧,城東的每戶人家都有。”

  很明顯這是厲師帥的手筆。論軍中深謀遠慮者,僅此一人。

  提到糧食,王詡不禁思考著城中的存糧是否該統一管理,再按人頭派發。如此一來,也可延長堅守的時日。

  他無意中流露出憂心的神色。伍長覺得自己又說錯話了。

  “呃...小人多嘴了。城東隻是丟了些雞蛋、醃菜與鹹肉,並非什麽大事。小人會盡快擒獲盜者。”

  王詡擺了擺手,那伍長便帶著士卒離去了。

  隨後,三人一路前行。越是臨近甕城的方向,那腐臭的氣息便越發的濃鬱。來到甕城東側的工地,高聳的城牆赫然映入眼簾。

  此時的城牆已有兩丈。堆砌牆體所用的磚石大小不一。顏色稀奇古怪。一眼望去,現代感十足。王詡愕然了半晌,當瞧見城牆下方堆放的建材種類繁多,這才恍然。

  由於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森嚴,平民與貴族修築房舍所用的材料亦有著明確的區分。因此就地取材築城的結果,便是眼前這副不倫不類的模樣。

  王詡正四處張望時,一群古怪的人向這邊急匆匆的跑了過來。來人皆是穿著玄色的官衣,十分的臃腫且每個人都蒙著一方白色的麵巾。

  那麵巾還是四方形的。奔跑之人邁著小碎步,麵巾緊貼著皮膚將嘴唇凸顯的格外明朗。被麵巾遮擋的胡須與那柔軟的絲質麵料完美的契合。隱隱透出的黑色,別提有多辣眼睛了。

  王詡不禁看了看左右後方,打算避讓,卻聽熟悉而熱絡的聲音傳了過來。

  “嗬嗬,少司馬大駕,也不知會卑下一聲。”

  回頭之際,來人便挽起了王詡的袖子。

  “正巧到了用飯的時辰,少司馬與我等同僚去城內用些酒食。走走走!這地方太臭了,不適合講話。”

  話說,王詡還未講話。他疑惑道:

  “呃...曹邑宰?”

  王詡仍不敢確認,另一隻手揚起,揪掉了對方臉上的麵巾。曹邑宰連忙捂著口鼻,囔囔道:

  “少司馬莫要戲弄卑下。我這好不容易從令史那要了些紗巾抵禦屍臭。您若是受不了便也戴上,能好受點。”

  曹邑宰抖了抖袖口,裏麵似乎還藏了幾條麵巾。王詡一臉嫌棄的把那麵巾還給了對方。

  “你倒是聰明,知道找令史。身為上官如此模樣,成何體統。”

  這時的令史相當於仵作,由於經常驗屍的緣故,便有了諸如口罩與手套一類的簡易工具,但樣式較為古怪。

  曹邑宰接過麵巾,趕忙係在臉上,委屈道:

  “少司馬教訓的是。不過,我等乃是士族又是文吏,豈受得了這罪?您聞聞這一股子的肉味。想想就惡心。”

  話音剛落。站在王詡身旁的姬元便幹嘔起來。

  城牆前方的廢墟,活生生的燒死了幾百頭豬,又焚燒了幾千晉人的屍體。別說這屍臭了,就是聞到那淡淡的烤肉味,或許這輩子在食肉時都會留下心理陰影。

  不等王詡道明來意。曹邑宰便知會屬下道:

  “還愣著幹嘛?快請少司馬一同離去。”

  架起王詡,前後簇擁著急忙逃離這可怕的地方。

  行出百步,諸人才停了下來,紛紛喘著粗氣。這時,曹邑宰介紹周圍的同僚與王詡認識。諸人打過招呼,他便拉著王詡向一旁走了幾步,有意避開旁人,小聲道:

  “少司馬放心。事情已經辦妥。明日卑下便將那些戰俘放回去。”

  “你確定沒有露出馬腳?”

  曹邑宰笑容狡黠,低語道:

  “嘿嘿。萬無一失。晉人受此折辱,若不報複,那才是見鬼了。”

  王詡很想知道,這家夥到底是如何折辱俘虜的。這些人回去後,真的會像他預想的那般行事嗎?

  隨著曹邑宰猥瑣的目光向下移動。王詡的身子陡然一顫,隻覺麵前之人心理扭曲,禽獸不如。

  曹邑宰揪了揪麵上的紗巾,眨眼說道:

  “放心!放心!卑下受大人教誨,定不辱使命。”

  一股涼意升起,王詡心想:

  “我教誨你什麽了?”

  他不知,曹邑宰在他昏睡之時拜訪過少司馬府。本來對方也想不出什麽好的點子。畢竟,晉軍的俘虜不能傷殘身體,不然如何誘導他們做事。

  曹邑宰被阿季與姬元攔在院中,無意間看到了府內晾曬的奇怪物件。曹邑宰便也隨口問了問。不想,發現了內褲的秘密。這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蒙在鼓裏的王詡確認過自己的安排沒有問題,便與曹邑宰回到了人群,詢問了些關於築城進度方麵的事情。曹邑宰答道:

  “先前築城,乃是抵禦晉人攻勢,倉皇為之,故而牆窄。城牆築起兩丈後,卑下便命人拓寬牆體,如此一來,便是兩乘並行於城頭亦是無憂也。”

  此人雖是貪婪,但辦事能力極強。或許姬舟一直仰仗於他,便是看中了他這方麵的能力。

  王詡大加讚許曹邑宰諸人,隨後婉拒了對方的邀請,與阿季、姬元等一眾侍衛折返回府。

  回到府中,王詡便鑽入了書房,忙活起來。阿季則在前院監督並指揮下人準備飯食。姬元閑來無事,跟在王詡身邊看他忙碌。誰料,自己卻淪為了苦力。

  書房內的桌案上擺放了三個小巧的陶碟。裏麵裝有豆油與棉線。王詡分別點亮自製的小油燈。隨後,遞給姬元兩把羽扇,說道:

  “你來扇風,不許扇滅燈火。”

  姬元眯起眼睛,拿著羽扇迷茫了半晌,疑惑道:

  “這裏有三盞油燈,詡大哥給元兒兩把扇子。如何扇風?”

  王詡拿著小刀正在處理竹條,漫不經心的回道:

  “隻用對著兩盞燈扇風即可。呃...一個扇得快些,一個慢些。就是這樣。”

  姬元照他的話做,沒堅持五分鍾便覺手臂酸澀。抱怨道:

  “詡大哥!還要扇多久啊?”

  此時,王詡像是個刷漆的木匠,抱著一桶黑色的生漆,在綿紙上小心的塗抹。女孩的話令得全神貫注的少年有些茫然,他思索了片刻,回道:

  “扇到油盡。”

  姬元猶遭雷劈,心想:

  “開什麽玩笑?這麽個扇法,待到燈油燃盡,至少需要一兩個時辰吧?”

  女孩沒好氣的將扇子丟在案台上,揉著自己的手臂。王詡見狀,以為她是累了。

  “你若覺得累,可以休息一會兒。扇扇子確實麻煩。”

  換做是在過去,姬元一定痛打麵前的少年。

  隻見王詡衝著她尷尬的笑笑,一隻手擋在嘴邊,又道:

  “呃...吹氣也不是不可以的。”

  想想她堂堂的王姬,像個傻子般對著油燈吹氣,還不能讓油燈熄滅。姬元立時火了。

  “詡大哥!你到底要幹嘛?”

  女孩抓狂的一叫,嚇了王詡一跳。拿在手裏的魚膠頓時灑在桌案上,他皺起眉頭看向姬元,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做實驗。”

  “做實驗?這等事讓下人來做就好了。”

  姬元不理解做實驗是個什麽意思,單純的以為就是對著油燈枯燥的扇風或是吹氣。

  王詡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這事要保密。怎麽能讓外人知道呢?”

  姬元立時來了興趣,露出壞壞的笑容。王詡無奈的搖了搖頭。自知這女孩沒有耐心,於是,拿起兩個剛做好的燈罩,一白一黑,在姬元的眼前晃了晃,嬉笑著說道:

  “看好了。見證神跡呦。”

  兩個燈罩分別被王詡扣在兩盞油燈之上。女孩漂亮的大眼睛瞪得圓滾滾的。目光在黑色與白色的燈罩上,來回遊動,生怕錯漏了些什麽。

  午後的光線柔和,射入屋內的陽光與那白色燈罩內的火光交織在一起。視覺上的混淆,使得女孩隻能看到映在綿紙上,豆點大小的火苗。不一會兒,她便眨著疲乏的眼睛,選擇放棄了。

  目光偏離之時,姬元陡然瞪大雙眼,似乎是看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東西。在那黑色的燈罩上,一屢飄忽不定的青煙,觸碰至頂端時分開,而後緩緩墜落。呈現出了一個極為對稱的桃心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