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轉機2
  晉軍的士卒此刻有種被人訛詐的感覺。就在憤怒之際,一聲熟悉的怒喝傳來:

  “快!攔住他!”

  街道的盡頭,避無可避的十數名士卒在聽到智錯的聲音後,頓時恢複了戰鬥意誌。他們嘶喊著,掄起手中的長戈,似乎是打算一擊將那奔騰而來的馬匹打翻在地。

  與此同時,被壓製在這群士卒後方寸步難行的韓啟章諸人,隱隱感受到了危險的降臨。

  或許是麵對生死時的畏懼。那些士卒避開了馬車衝撞的路徑。全力的揮出一擊後,本能的彎下腰。長戈揮擊的方向,皆是馬腿。

  眨眼間,馬匹四蹄紛飛,血光飆射。長戈最終擊打在車輪上。那戰車在馬匹傾倒的瞬間,被極大的衝力牽引著向前滑行。飛旋的車輪碾過十數柄長戈,馬車在此時陡然掀飛而起。車上的馭手猛地雙腿一蹬,撲向前去。

  他的目標正是韓啟章。

  於此同時,翻飛的馬車,上麵的貨物在空中劃出了一條圓弧。看樣子,馬車上裝載的貨物不輕。若是墜落在韓啟章等人的身後,勢必會給那裏圍聚的晉軍造成許多死傷。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柄短劍帶著破風聲向那馭手飛去。擲劍之人正是智錯。他在喝令士卒攔截之時,便已經做出了反應。

  此時,這位勇冠三軍,在智氏有著極高威望的將軍沒有去救韓啟章等人,而是在擲出短劍後,朝著那些翻飛貨物的墜落點奔去。他是要去救那些普通的士卒。

  或許,智錯認為,自己的一劍定會要了那狂徒的性命。

  城頭上的衛人見到了這一幕,未免傷及同袍便也將箭矢射向那奔跑中的壯漢。

  智錯舉起巨盾,箭矢不是被彈開,就是插在那巨盾上。淩空而來的衛人馭手此時竟然拔劍去擋。

  或許是懸空而沒有著力的緣故,擲飛而來的劍被其蕩飛後,他也被那極強的力道帶著向一側飛去。

  智錯大讚一聲:

  “好武藝!”

  飛出的馭手望向說話之人竟是笑了笑。

  隨後,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

  巨盾在貨物連連的轟擊下陡然爆開,骨骼斷裂的恐怖聲響伴隨著一聲悶哼,智錯連退數步,一方青銅的案台被男子以斷裂雙臂的代價擋下,掉落在身前。

  “哐當!”

  所有的晉人都是驚愕的伸長脖子看著智錯。

  驚訝於方才驚心動魄的一幕,以及他們的將軍在一個回合便被一位籍籍無名的馭手KO了。

  這對於士氣上的打擊,自不必言語。

  隨後,雙臂已折的男子哈哈大笑,猛地吐出一口鮮血。

  趴在其身前的韓啟章大喊一聲:

  “保護將軍!”

  茫然的士卒這才意識到,衛人仍在向他射箭。被智錯救下的士卒驚恐的衝向那吐血的男子,用身體擋在其周圍。

  晉軍的攻勢在這一瞬間,突然停止。

  從地上起身後,便立即向韓啟章等人衝殺過去的馭手,聽聞“將軍”一詞後,身子陡然一僵。此時,魏、韓兩家的世子距他不過兩丈的距離,那人狂喜不已,道:

  “哈哈。衛人戴在此。你這將軍的首級,戴某便收下了。”

  智錯的重要性,智氏的子弟無人不知。見將軍身負重傷,那武藝高強的馭手如砍瓜切菜般便向人群中的智錯殺去。

  智錯顯然是受了極重的傷。血肉模糊的雙臂耷拉在身側動也不動。他忍著劇痛,狠狠的瞪了韓啟章一眼。

  這少年的心性委實可怕。麵對危機時,大喊保護將軍,其實是為了自救。

  然而,眼下已顧不得指責對方。他艱難的嗬斥身道:

  “別退!別退!”

  隨後,他便被人群裹挾著無奈的向後退去。如此,廢墟堆上的晉軍止步,人潮開始倒退。

  立於戰車上的智疾,憤怒的將手拍在車欄上,吼道:

  “前方發生了何事?快去探明!”

  親衛慌忙領命向前方戰場奔去。

  此刻,正與公輸木談天的豫讓亦是麵色驚懼。

  若晉軍這般輕而易舉的就被衛人趕了出來。那負責執行任務留在城中的越薑等人豈不是凶多吉少?

  “說到這鋸呢。那可是比鉞何止強了數倍。我等木匠皆是以木料切口是否平整而顯手藝...”

  就在公輸木口燦蓮花聊得興起之時,豫讓陡然向著廢墟的方向衝了過去。

  “讓先生....讓先生!您去哪兒?”

  公輸木與一幹智氏的將領們無不驚訝的看著豫讓的身影,就連老將軍智疾亦是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得不寒而栗。

  那人可是智瑤的寵臣,作為使者來此,之後會將這裏的戰況告知宗主。此刻,晉軍失利,若豫讓有什麽不測,他這智、韓、魏三家的聯軍統帥也就算是做到頭了。

  老人朝著眾人一揮手,急道:

  “快攔著他,攔住讓先生。”

  然而,已經是來不及了。飄逸的白影如一匹狂奔的駿馬,霎時間便匯入了如洪流般撤退的紅色人潮中。

  一刻鍾後,已是重傷昏迷的智錯被士卒們抬回了晉軍東營。韓啟章將前線的戰況以及楚人或許參與其中的猜測稟明了智疾。須發皆白的老人望著那支衛人的羽箭,慘白而悲涼的笑聲久久回蕩在帥帳中。

  片刻後,他將那箭矢放在桌案上,而後陡然自腰間拔出佩劍。帥帳中的諸人皆是心頭一凜。

  或許這位老將軍是要殺雞儆猴以正軍法了。大軍撤下來,那些士卒們即便是為了保護智錯的性命,但已然違背了軍令,軍法無情。

  諸人思索著如何勸諫老人,企圖對方能放自家的兒郎一馬。畢竟,那些士卒都是智氏的子弟,眾將領與他們不僅有著袍澤之情,更是有著宗族血親的關係。

  就在這時,老人手中的寶劍猛然劈下。劍芒與那黑色的箭頭交擊的瞬間,火光爆綻。

  “叮”的一聲,尖銳的脆響過後,滿是驚色的諸人中隻有魏駒張大嘴巴,隨後露出恍然的神色。

  智疾懊悔的說道:

  “糊塗!糊塗啊!”

  隨後,他怒拍帥案試圖平息心頭那股捶胸頓足般的懊惱。

  “眾將聽令!繼續強攻!強攻!”

  帥帳中的諸人忙抱拳應聲離去。韓啟章俯身將那半截斷了的箭頭撿起,滿臉狐疑的與魏駒走出了大帳。

  發生這樣的事情,兩位少年亦是自責,不敢留在帥帳引老人不快。於是,魏駒便邀韓啟章去自己的營帳。

  一路之上,韓啟章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魏駒勸道:

  “此戰失利我等雖有小過,但究其緣由,乃是疾帥不遵禮法所致。打仗是講規矩的,他那般攻城的手段,委實惡毒了些。賢弟無需自責,我等乃是卿族,自不必放在心上。”

  韓啟章歎了口氣,道:

  “話雖如此,但錯將軍乃是因救我等而重傷。軍士後撤,違反軍令亦是受我等所累。弟心中有愧。哎!”

  春秋時期,打戰講得是光明正大。不殺重傷員,不追潰兵,不俘老人,將軍心不髒,贏得的是堂堂正正,輸得是服服帖帖。

  像智疾這般無所不用其極的攻城方式,在貴族中是難以得到認同的。

  魏駒稍有些不悅的說道:

  “有何可愧疚的?該愧疚的是他吧?衛人都讓他逼瘋了。方才為兄與你自城東撤走,足足走了百步,衛人仍在放箭。你我兄弟能撿回條命,難不成還要去謝他?”

  魏駒顧及自己的顏麵,不肯承認那是敗退。

  然而,話中的意思,韓啟章自然明白。打仗時,敗逃五十步,敵人便不能追擊,何況還帶著重傷員。這是基本的戰爭規矩。

  “以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五十步”便是由此而來。

  韓啟章道:

  “可疾帥那般震怒。我等乃是受父命隨軍,遵服軍令乃是本分。若此事被家父知曉,他必會嚴懲與我,給太宰一個交代的。”

  二人雖是韓、魏的世子,身份尊貴,智疾也拿他們沒辦法,但此戰若是敗了,無功而返令得智瑤震怒。那韓、魏兩家的宗主必會給智瑤一個交代。他們這繼承人的身份恐怕會受到威脅。

  魏駒不以為然的笑道:

  “賢弟莫怕!這責任隻會怪在錯將軍的頭上。與你我無關。”

  韓啟章聰慧過人,卻是聽不懂對方話語中的意思。

  “不知兄長何意?”

  魏駒賣弄的哈哈一笑,道:

  “因為啊,那箭頭是生鐵。”

  韓啟章似乎是明白了。為何智疾一副捶胸頓足的懊悔模樣,還大喊著糊塗。難怪老人會劈砍那箭頭。

  隨後,少年拿出隱於腰跡的斷箭。發現黑色箭頭的斷裂處,除了一個細小的切口,其餘的部分更像是被平整掰斷一般。

  韓啟章連忙拱手相謝:

  “愚弟受教了。沒想到兄長於冶煉一道亦有涉獵。弟佩服之至。”

  魏駒嘴角抽搐,笑得甚是尷尬。

  “哪裏!哪裏!那等賤民之學,我豈會研習?不過道聽途說罷了。嗬嗬...”

  自管仲治齊,將人分為三六九等,明令士、農、工、商分開居住,分別經營。此舉在當時那個生產力落後的年代,乃是一項偉大的改革。

  這麽做,促進了教育的發展以及工藝的傳承。從事士、農、工、商的人群,世世代代延續於此,且聚居在一起,形成了父傳子的教育模式。小輩在父輩的教育以及周遭同樣行業的氛圍熏陶下快速成長,古人的智慧便是由此而來。

  工匠的地位低賤,士族對其不屑一顧。然而,魏駒不過是做賊心虛罷了。

  自晉軍短暫的撤退後,衛戴可沒有繼續逞英雄,做起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好漢。他原本是想將姬章的銅案搬回少司馬府。畢竟,那是老人生前珍愛的東西。然而,城東民舍中的晉人在得知後續增援的軍隊潰逃後,也紛紛向城外逃跑。

  殺得筋疲力盡的衛戴,隻得拋下銅案向王詡複命去了。

  戰事已經持續了四個時辰。最初的一個時辰,晉軍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而後的兩個時辰,厲師帥力挽狂瀾的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晉衛雙方處於膠著狀態。此刻,晉軍士氣已失。再想組織起攻勢,不以巨大的傷亡作為代價,戚城顯然是攻不破的。

  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位戰爭設想猶如天馬行空的老將依舊在把智氏的軍隊派往前線送死。

  “傳老夫將令!命三營兵馬,卯時造飯,辰時佯攻其餘三門。”

  智疾在帥帳中發布著命令。醫官們手忙腳亂的在為重傷昏迷的智錯包紮著傷口。竹製的夾板被染血的繃帶包裹著。夜風微涼,無論是傷者或是他們皆是汗流浹背。

  興許智氏失去未來的可怕才是最恐怖的。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不知疲倦的老人又發布了第二道命令。

  “令三營主帥,於巳時調一師人馬於帥帳聽命。”

  智疾忙完軍務,走出營帳,微眯著眼睛,望向那越來越高的廢墟。

  既然雙方皆是連續戰鬥了一夜,成為疲兵,那就以車輪戰拖死衛人吧。

  城東青絲坊內,王詡在聽完衛戴的稟報後,沉重的麵色這才稍顯一絲舒展。他吐了口氣,沉聲道:

  “辦得好。這也算...為大司馬報仇了。”

  衛戴陡然跪下,涕淚橫流,悲憤道:

  “卑下失職。主帥有失,乃是卑下之過。”

  這時有不成文的規定,主帥若是在戰場中發生意外,那是全軍的恥辱。所有將領都會以死謝罪。這裏的意外不是戰死,而是被俘或是被刺殺。

  王詡將衛戴扶起,目光凜然道:

  “不把晉人留在這裏,我等有何顏麵去見大公子?”

  就在不久前,姬元得知自己的叔父被活活的掩埋且毫無生還的可能後,女孩便立時昏厥過去。王詡安排人手將屯糧駐地的部分物資運往少司馬府,而後,讓阿季照顧女孩,留下了大批的侍衛,自己則帶著十幾名親衛去到了青絲坊與那裏的一百甲士匯合。

  一來,他想從這些被俘的女子口中套出些有用的情報。二來,這裏臨近戰場,自東城樓被毀後,他就清晰的認識到了。

  缺口若是堵不上,戚城被攻破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此時的青絲坊如同府衙一般熱鬧,不但有士卒往來稟報關於審問的最新進度,還有邑宰府的胥吏跑來詢問關於築城的事情。

  “曹邑宰讓小人稟報少司馬,城東石料不足,晉人流矢不斷,民夫已有不少死傷。若這麽下去,怕是到明日此時甕城也隻可築起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