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前塵往事之玉不離身7
  豫讓隻得如土包子般點頭稱是。伯嚭對他的表情極為滿意,隨後又道:

  “既然是為君夫人出使到我吳國,本宰豈敢怠慢。我已命人為爾等安排好了住處。歇息一日,便隨本宰進宮為大王與王妃獻藝。若是令得王妃滿意,本宰予以重賞,收爾等為府中客卿也未嚐不可。”

  說完,伯嚭拈指,捋了捋一瞥鼠須。修長的指甲貼著臉龐而下,動作極為嫻熟。豫讓看得是目瞪口呆。管家衝著他不停的使眼色。隨後,無奈的小聲提點:

  “還不拜謝太宰大人。”

  “謝太宰大人。”

  豫讓連忙以稽首大禮參拜。伯嚭輕晃著腦袋,笑得甚是開心。

  豫讓起身後,管家領著他自偏廳出來。而後,衝著兩名守在偏廳外的文吏擺了擺手,帶著似是威脅的腔調,說道:

  “家主有命,不可怠慢了。”

  其中一人撒腿便跑,而另一人則迎上豫讓為他引路。隨後,那管家衝豫讓拱手一揖,告別離去。突如其來的禮遇,令得豫讓頗感疑惑。

  引路的小吏戰戰兢兢的,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請隨小人走這邊。”

  走路時,也是弓著身子,雖是在前麵引路,但一直有意控製著腳下的速度,不敢超過豫讓半步的距離。豫讓既不能過於遷就對方,讓其走在前麵又不能將步子邁的太大,將對方甩在身後。兩人心照不宣的相互謙讓著,委實痛苦。

  繞過好幾處庭院的遊廊,終於回到了入府時途徑的垂花門。過了這道門,再行出一個庭院便是太宰府的大門了。

  豫讓驚訝的發現每到遊廊的盡頭,即將穿門而過的時候,便有婢女在門側撐起雨傘迎上來為他擋雨,而那小吏則沒有這樣的待遇。

  此時的雨傘是竹子或是半成品的皮革所製。

  婢女使用的雨傘,油光發亮且是黑色的,豫讓不明所以,向小吏詢問起來。那人極為自豪的回道:

  “此乃家主刻意命匠人所製。傘麵以犀牛皮打磨,而後反複塗以生漆,所以才會這般烏亮。”

  把戰甲的原材料拿來做雨傘?

  貧窮限製了豫讓的想象力。他暗自咋舌,覺得自己還是保持沉默為好,以免被人瞧不起。

  穿過垂花門,繼續在遊廊下漫步前行。豫讓不禁又迷惑起來。出府的路為何走了許久,仍不見府門?

  進入府宅時,他倒也沒覺得太宰府有多麽恢宏龐大。餘光掃過庭院,隻覺景色宜人,布置的緊湊而雅致。

  思來想去,這才發現自己在入府時走得是直線,而出府則是不停的在遊廊中繞著八字。難怪會有這樣的錯覺。

  於是,好奇的豫讓又忍不住問明緣由。那小吏極為恭敬的回道:

  “貴客臨門,按照太宰府的規矩,雨天是不許貴客淋一滴雨的。”

  豫讓先是疑惑,暗想:

  “什麽時候,我竟成了太宰府的貴客?”

  在琢磨了這句話的含義後,他暗自心驚,慌張的問道:

  “莫非太宰大人是要留我等居於府上?”

  此時,小吏邁開的腿陡然一僵,差點一個趔趄栽倒。豫讓旋即停下,小吏穩住搖擺的身形,歉意的拱了拱手,麵色複雜的回道:

  “家主他....”

  似乎有些難言。

  “客不必多問,到了便知。”

  豫讓不明其意,繼續跟著那人繞路。沿著倒座房下的屋簷一直行至府門口,豫讓發現自己的同伴已沒了蹤影。他感激的衝著小吏一拱手,準備去尋夥伴。

  “小人就此別過,多謝大人引路。”

  小吏急了,趕忙攔住豫讓的去路。

  “客折煞小人了,您先莫急,家主已命小的備好車駕。您稍等片刻。”

  就在這時,越薑的呼喊聲自府外傳來。

  “哥!這裏。”

  豫讓放眼望去,府門外連綿的馬車以及身著青衣的婢女躬身在雨幕中等候。這些女子明明是有傘的,卻是拿在手中彎下身子。青色的衣衫被雨水浸濕,婉如無數碧綠的荷葉靜立於荷塘。

  越薑自車廂裏探出頭來向豫讓揮手。腦袋探出的一瞬間,馬車外的兩名婢女連忙撐開手中的雨傘。那嫻熟的動作,竟是未讓一滴雨水落在女孩的頭上。豫讓雖是沒看到細節,但方才小吏的那番話,讓他此時領略到了其中真正的含義。

  這近乎於大周天子般的帝王待遇竟被伯嚭用於待客又絲毫不逾越禮製。而對方那句,士卿亦有卑賤之分。豫讓回想起來不禁覺得伯嚭的炫富方式令人敬佩且夾雜著深深的謙卑。

  何時富人炫富,窮人不會仇富而是生出了認同感。這才是最可怕的境界。

  當豫讓看到一輛駟馬豪車的後方被開出了一扇門,清楚了原因後,這種認同感又抵達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他的同伴亦是如此,感觸最深的當屬矮子。

  胖子由於體型巨大,無法自馭者後方進入車廂。於是,太宰府的下人毫不猶豫的便將一輛駟馬豪車的後方砸出了一扇門。車廂上鑲嵌了銅飾,異常堅固。為此有兩柄銅鉞幾乎是報廢了。

  這還不算,胖子身高一丈,沒有婢女能為其撐傘。太宰府派出了二十名甲士,他們手執長戈將鋒利的戈援用綢布蒙上,而後又將兩匹絲綢重疊著係在每個甲士的戈援上。由於戈凸出的那段,被稱之為援的部分與戈的整體是垂直的。甲士們麵對麵一字排開,豎起長戈。絲綢張開,立時如同在雨幕中搭起了一條長棚。

  矮子瞬間被驚呆了。他擔心胖子胡來,好客的太宰府諸人又會做出些令人發指且揮金如土的行為。於是,安撫著胖子乖乖鑽進了馬車。屁股還沒坐穩,就被車中的女子告知:

  “家主有命!客需分乘車駕方顯家主以公卿之禮待客之誠心。”

  他原本還放心不下胖子,可見識到所謂的公卿之禮後,也就欣然的回到了自己的馬車中享受去了。

  每輛馬車的馭者皆是男裝的女子,車內還端坐著一名美人。其樣貌較之越琴亦是毫不遜色。

  當豫讓進入馬車時,同樣也被嚇了一跳。以為這也是招待貴客的一部分。不少抱著同樣心理的男同伴便有意調戲起了麵前的美人,誰知皆被女子柔聲勸誡道:

  “家主乃是盡善盡美之人,不喜瑕疵。婢子身份卑賤,若是令得貴客招致家主厭惡,百死莫贖。”

  這一勸,聽得諸人不禁吞咽口水,一度心肌梗塞。先前為豫讓引路的小吏,似乎便是想告訴他關於伯嚭的一些癖好。

  原來外界傳聞伯嚭好色乃是誤傳。明顯此人有著嚴重的精神潔癖。或許貪財是為了維持,他理想中旁人不懂得欣賞的美麗。他哪裏是好色?而是在收集美色。這樣的癖好簡直就是前無古人,奢華到了極致,並且將炫富的方式又發揮到了世人無法比擬的高度。

  隨著馬車緩緩移動,陪侍在車中的女子開始焚香,解釋著旁人看似奇怪的舉動。

  “焚香乃是祛除邪魅,寓意貴客無病無災。”

  諸人猶如身處夢境一般。聽著甜美的聲音,嗅著淡淡的幽香,望著麵前清雅的美人隻覺太不真實。

  各國諸侯議政時,焚燒的香料被伯嚭這般當蚊香來使用。唏噓身為春秋霸主的吳國果然是夠霸氣的。

  完成了焚香的步驟後,侍女又開始了烹茶的過程。

  “家主雲誰言荼苦,其甘如薺。寓意苦盡甘來,貴客不日將一鳴驚人,聞達於諸侯。”

  了解內情的豫讓、矮子與越琴或許此時在想,偷走了吳王妃,他們怕是不日一鳴驚人,真能聞達於諸侯了。

  然而,其餘諸人皆是沉醉其中不可自拔。尤其是品完一杯香茗,感覺到靈魂也隨之升華了。

  帶著夢幻般的感覺,當一行人抵達了居所,下了馬車後,一個個真的以為自己在做夢。

  因為他們又回到了太湖邊。

  當然,這裏並非姑蘇碼頭,而是臨近太湖的一段。伯嚭在此處修建了一處別院,用於觀賞太湖美景。

  細細的雨幕中,水天一色。太湖朦朧的景致如同一張年代久遠的水墨畫卷,被來到別院的一行人評鑒與端詳著。

  侍女們引著諸人回到各自的房舍。房間沒有想象之中那般寬敞,僅僅是普通民居一廳一室的標準。然而,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其中的一些陳設隱隱閃爍著暗淡的金光。豫讓一眼便認出了木案上的酒具乃是赤金所鑄。

  或許是因鑄造工藝還不成熟的緣故,黃金缺乏了黃燦燦的光澤,顯得有些暗淡。

  一行人進入到居室後,無不露出驚異之色。這時,如同導遊小姐般的侍女介紹道:

  “此處居於湖水之上,家主命匠人以營造水榭之法,先築台而後建此雅居。貴客休憩於此如同泛舟湖上,妙不可言。”

  這時的水榭是架設在水麵之上突兀而出的亭子,用來給遊人納涼或是賞景。用於居住倒是聞所未聞。

  伯嚭能受到兩代吳王的寵信並穩坐相國之位,其憑借的並非隻是阿諛奉承。伯嚭的奇思妙想若是都用在兵事上,說不定孫武與伍子胥早就在吳國失業了。正是看到了伯嚭不一樣的才華,如闔閭那般的明主才會不用孫武與伍子胥為相。

  暫且不說孫武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伍子胥舉薦專諸刺殺吳王僚,後來大肆宣揚吳國先君“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在民間製造輿論,一舉將闔閭這弑君弑兄的野心家撫上王位,已經是不世之功了。

  政局穩定後,他提出一係列的富國強兵之策,還親自督建了國城姑蘇。這樣的輝煌政績,吳王闔閭即便是拜其為相,亦不會受到本國貴族的反對。然而,伍子胥止步於卿大夫隻能解釋為闔閭忌憚他。

  原因有二。其一,伍子胥落難時,老吳王收留了他。他卻不知圖報,為了複仇,引發吳國內亂。雖說闔閭是受益的一方,但哪個君主不希望自己死後兒子能穩坐江山?

  其二,伍子胥鞭屍之舉,那是震驚天下。挖人祖墳堪比殺人全家。不但挖還要將逝者鞭屍,簡直令人發指。

  遭闔閭忌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用孫武則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孫武初遇闔閭便上演了一出斬殺吳王愛姬使得婦人成兵的本事。吳王讓孫武放自己的寵姬一馬,孫武不肯。此舉便是受吳王忌憚的初始。後來,三萬吳軍滅楚,孫武一戰成名。

  乖乖,這等妖孽若把國家的軍政大權一並托付,君主不被架空才怪。

  大周天子與諸侯的權利紛爭,諸侯與卿大夫間的權利紛爭,以下克上的教訓曆曆在目。孫武遭國君忌憚亦是自然。

  兩代吳王皆是能隱忍之人。試圖駕馭這兩位妖孽的闔閭便想到了以感情來籠絡他們的方法。男人間的友情隻能在戰場與美色之間體現。於是,君臣三人在攻破楚都後,楚王的後宮便成為了他們的後宮。闔閭還將後宮中的妃嬪美女賜予追隨他的有功之臣。

  結果眾人欣然受之。多疑的闔閭發現,孫武也不過是個人麵獸心的偽君子罷了。教育自己不要沉迷美色的同時,他卻是接受美色,一連還生了三個兒子。

  自古的國君皆是如此,喜歡有能力的臣子又希望臣子一塵不染如忠貞的女子。

  伯嚭獨特的癖好,使得他脫穎而出。他將吳王賜予的美人當做花一樣悉心嗬護,小心栽培且不敢染指。既表明了對國君的賞賜萬般尊敬又展現其心性高潔。

  這等將美詮釋到了極致又懂得上下尊卑之人方為人臣。與孫武、伍子胥之流相較之下,孰高孰低自不必多言。

  伯嚭上位,成為吳國太宰,深受兩代吳王的寵信,實乃知進退,懂敬畏。即便其人在公卿中口碑不佳,常傲慢的打壓下屬,但在君主麵前極為本分。這缺點反倒是被君主賞識,視作恪守尊卑觀念的體現。

  疲憊的旅途終於在太湖別院告以段落。豫讓等人一邊享受著天堂般的生活,一邊在腦海中極力拚湊出伯嚭的人設。從侍女們口中無意流露出關於伯嚭的隻言片語,可以判斷這些女子對其家主的敬畏乃是發自內心的臣服。

  能將下人管理到如此忠心的程度,豫讓對這位神秘的太宰大人越發的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