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除夕夜
  農曆十一月初一過年,時間上對於王詡而言稍顯奇怪。一個人在廚房內準備著年夜飯,無聊時隨口唱唱新年的歌曲,烘托下氣氛。聖誕歌唱完,覺得這歌曲不切合主題。於是,又改為唱《恭喜發財》,可沒唱兩句後,又覺得不合時宜。一來,認識的人中就算去恭喜,基本也沒人能發財。二來,既沒人給他送禮,又收不到壓歲錢。

  或許無論年紀有多大,過年時,能收到壓歲錢都是件幸福的事情。他自幼孤苦,上一世沒享受過多久壓歲錢的待遇,爺爺便去世了。這一世直接淪為孤兒,壓歲錢恐怕此生與他無緣。想到這裏,觸景生情,心情也變得不好了。於是,自我調劑便唱起了《難忘今宵》。

  這歌有感覺,畫麵感極強。仿佛身臨其境,在看春晚。王詡唱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他除了這前麵的兩句記得清楚,後麵是些什麽,已然是記不得了。

  不想,唱者無心,聽者有意。當仇由子靜聽見後,狐疑的看著阿季,像是想從對方的表情中發現些什麽。阿季以為女子是被夫君鬼哭狼嚎般的唱功所驚嚇,隻好尷尬的笑著。可這笑容卻被仇由子靜給誤解了。

  夫人無緣無故的留她在家中守歲,而大人更是高興的反複叫嚷著“難忘今宵”。

  呃...他到底在開心什麽?

  仇由子靜心頭一緊。那香氣撲鼻的味道中似乎暗藏著什麽陰謀。她不由地聯想起近來府衙中的流言。大人與夫人成婚一年有餘,尚無所出。

  莫非夫人是...打算?

  想到這裏,心髒撲撲地亂跳。隨後,她怯懦的跟在夫人的身後,走進了廚房。

  “猜猜我是誰?”

  進入廚房後,阿季陡然蒙住了王詡的眼睛。王詡背對著她們,前方的灶台上放著一口油鍋,熱油在鍋中翻騰,裏麵漂浮著金黃色的東西。那芝麻的香氣撲麵兒來。

  此時,王詡的手中扯著一張薄薄的麵片。麵片的形狀是個標準的長方形,上麵撒著芝麻。他微微的向後靠了靠,仰起頭。嘴角露出一抹戲謔的笑容。

  “女俠?”

  “不對。”

  “女神醫?”

  “不對。”

  王詡鼻孔朝天,一副無賴的模樣,腦袋向阿季的肩上慢慢靠去。阿季由於雙手蒙在對方的臉上,無法躲閃,隻能任他蹭了過來。

  “阿季。”

  聽到這熟悉的名字,仇由子靜陡然一驚。看小夫妻打情罵俏的心情蕩然無存。自從那日整理版籍資料,無意間看到那片竹簡。女子便向府中的胥吏們打聽名叫“阿季”的衛女。可得到的結果是,很多...根本無從查起。

  她與夫人都有北狄人的血統,因此身材高挑且五官深邃。仇由子靜也曾詢問過關於夫人的事情,有人說:

  “夫人乃姬姓,如今嫁給了大人,便是王氏了。”

  亦有人說:

  “夫人乃阿(屙)氏,是家中的幼女。”

  迷茫中,仇由子靜聽到阿季氣惱的說道:

  “不對。”

  旋即,心中的迷惑散去。

  “呃...叫不出口...良...人。”

  夫妻間以“良人”相互稱呼,在大周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不過,王詡卻覺得膈應,羞於啟齒。倘若來到的不是春秋,而是漢唐時期,被妻子喊一聲“郎君”,估計身子一抖,掉一地的雞皮疙瘩。“良人”也有這樣的效果。

  阿季鬆開了手,輕輕的推了推靠在她身上的王詡。王詡則一臉壞笑的轉過身來,伸出大手,準備將手中的麵片給這調皮的小丫頭敷個麵膜。然而,當瞧見阿季身後的粉衣女子時,表情瞬間精彩起來。

  “子...子靜姑娘。你怎麽來了?”

  顯然話音中帶著些不歡迎的味道。房間中的氣氛陡然變得尷尬起來。阿季攥緊小拳頭,在王詡的胸口上,輕輕打了一拳。正準備數落他兩句,卻嗅到奇怪的味道。少女吸了吸鼻子,瞧見王詡身後的灶台上冒起濃濃的白煙。急急的說道:

  “糊了!良人!”

  王詡猛地轉身,看到油鍋中的食物,已經變得焦黑。他連忙放下手中的麵片,抄起一旁的長箸將那糊掉的食物一一夾了出來。

  突發的狀況算是為仇由子靜解了圍。她隨即走向灶台,彎下身,拿起一根幹癟的樹枝將灶台下方的木炭向兩側撥了撥。鍋內冒出的白煙也隨著女子補救的措施,稍稍淡了。

  “大人!還是讓婢子來做吧。您與夫人先回屋休息。”

  “年夜飯當然是要一起做,才有氣氛了。”

  說著,王詡將砧板上切好的麵片,小心翼翼的放入油鍋中。不時,拿起筷子將那炸至金黃色的麵食翻個身。阿季瞅著灶台一側的竹籃,裏麵放著那些炸好的食物。於是,少女好奇的探出小手,“啪”的一聲,她隻是輕輕的捏了一下,那食物便碎裂開來。

  “不準偷吃。”

  王詡偏過頭,在阿季的腦袋上敲了一記。阿季無辜的朝他望去,撇著嘴,模樣甚是可愛。

  “這是何物?良人新做的吃食嗎?”

  “麻葉。”

  其實,他也不知道麻葉是什麽?更不知道麻葉的由來。隻是記得,小時候爺爺總會在過年前炸好一大筐的麻葉。麻葉口感鬆脆,夾雜著芝麻,吃起來口齒留香,比薯片要好吃多了。似乎這是北方人的習俗,生活在南方倒是沒見過誰家會炸麻葉。

  王詡拿起菜刀在那薄薄的生麵片上,割出三道一拃長的紋路。長方形的麻葉看上去像是鍛煉肱二頭肌的拉力器。阿季經不住誘惑,趁著王詡不注意,從竹籃裏拿起一片麻葉,趕忙逃離。少女藏在仇由子靜的身側,正好夾在子靜與牆壁之間。她蹲下身子,對著王詡莞爾一笑。

  “良人不許小氣,剛才都打我啦。這個算作補償。”

  隨後,她低下頭,小心的將那麻葉掰開,遞給身側的女子一半。仇由子靜一邊接過食物,一邊打量著王詡的神色。男子正無奈的撇著嘴,向二人看來。

  “喂!先去洗手啊。”

  仇由子靜低下頭,看到手背上沾染的炭灰。她在幫忙生火,興許是無意間蹭到的。女子一臉窘迫的站起身來,將阿季分給她的半塊麻葉放在砧板上。隨後,走出廚房,打水淨手。阿季也不好意思丟下對方,隨即也放下食物,跟了出去。

  “夫人!婢子還是回去吧。大人他...不喜見到婢子。

  “沒有啦!大人他很好的。你是不了解他。”

  不一會兒,兩人回到了廚房。真是不了解啊。砧板上的食物已經不見了。此時的王詡滿嘴油光,還悠閑的哼著小曲。阿季見狀,氣得說不出話來。

  “哈哈。笨蛋!”

  “你...你...”

  王詡得意的笑著,伸手去捏阿季紅撲撲的小臉。趁機將手上的麵粉抹了上去。隨後,急忙縮回手,背在身後,關懷備至的說道:

  “好啦!別生氣了。年夜飯要一起吃才有味道。不讓你偷吃,是怕你吃飽了。一會兒便吃不下更美味的東西。生火的事情由我來做,你與子靜過來幫忙包餃子。”

  他指了指一旁擀好的餃子皮,對著仇由子靜淺笑點頭。子靜姑娘微微頷首,也不再拘束了。兩人靠近那鋪滿麵粉砧板,跟著王詡認真的學習包餃子。

  屋外的雪飄了一陣,便停歇了。村子裏嫋嫋的炊煙先後升起。今日人們不約而同的早早準備起飯食。沒有張燈結彩,沒有鑼鼓喧天,亦沒火樹銀花,似乎提前半個時辰張羅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便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對除夕夜的詮釋。

  申時過後,王詡推開廚房的木門,走了出來。他吐出口氣,在油煙中忙碌了三個小時,著實有些疲累。王詡揚起衣袖,用手背抹了抹額前的汗。此時,廚房內的火光與天色一樣,漸漸的暗淡下來。不久後,阿季與仇由子靜先後跟了出來。三人站在屋簷下,麵麵相覷,不禁失笑出聲。

  “嗬嗬...良人真像仇白頭啊。”

  仇白頭(白無常)在春秋的時期,還隻是單純的惡鬼形象,並沒有被賦予可供欣賞的故事情節。大抵是人們臆想出來的。那些穿著白衣的人,自縊而亡後,變成惡鬼的可怕模樣。王詡對這類光鬼陸離的故事也有了解。曾經腹黑的認為,這樣無趣的鬼都能流傳下來。一定是統治階級為了避免治下百姓因困苦而自殺,逃避賦稅。所以才編出這樣的鬼怪來嚇唬人。

  阿季的話,引得仇由子靜也掩唇嬌笑起來。王詡滿頭滿臉的麵粉著實滑稽可笑。

  “哼!是嗎?”

  他攤開雙手,在自己的臉上狠狠的抹了一把。然後,向毫無防備,笑得花枝亂顫的阿季與仇由子靜的臉上摸去。阿季的半邊臉立時遭了秧。

  “良人好壞。”

  “是嗎?我可沒夫人壞。”

  先前被王詡暗算,仇由子靜便悄悄的告訴了阿季。做飯時,阿季大獻殷情,沒事就幫王詡擦擦汗,趁機把麵粉塗抹回對方臉上。誰料,早就被王詡發現了,他隻是假裝不知道而已。被拆穿後,阿季氣鼓鼓的躲在仇由子靜身後,扮了個鬼臉。

  “良人最壞。”

  王詡收回作弄阿季的左手。興許是與少女嬉鬧的太過投入,居然無暇顧及自己的右手。此刻的右手還摸在仇由子靜的臉上。子靜姑娘倒也奇怪,站在原地不躲不閃。當王詡意識到占了女子的便宜,這才猛地縮回自己的鹹豬手。

  話說,這女子的臉還挺光滑的。王詡尷尬不已,向後退了兩步。還好大周朝的女子都比較開放,沒有被摸下臉就以身相許或是要死要活的舉動。

  “嗬嗬...皮膚...保養的很好。”

  仇由子靜滿臉緋紅,低著頭沒有吱聲。王詡打了個哈哈。

  “吃飯嘍!吃飯嘍!”

  隨後,一溜煙的跑回小樓中。阿季鄙視的翻了個白眼。感情夫君是等著她們端過去。

  “走吧!子靜。”

  這頓年夜飯,可謂是豐盛到了極點。絕對是比食肆的菜色還要華麗。王詡夾起一隻長相包子的水餃,蘸了蘸小碟中的鬆茸魚露,然後輕輕咬了一口。緊接著,皺起眉頭,看著阿季。

  “夫人!包子還是蒸的好吃。”

  不用想,一定是阿季做的。水煮包子...

  阿季偏過頭與仇由子靜對視一眼,二女笑的甚是奸詐。王詡又咬了一口,隻聽“嘎嘣”一聲。牙齒險些崩掉。他呲牙咧嘴的從牙縫中掏出那堅硬的東西,放在手中一瞧。

  靠!居然是一枚銅錢。

  “喂!你是要謀殺親夫嗎?”

  “恭喜大人,富貴延綿。”

  兩女同時揚起袖擺對著他,頷首施禮。隨後,仇由子靜解釋道:

  “這圜錢隻有一枚,大人真是好福氣呢。”

  王詡一臉懵逼。細看盤中的水餃,發現包子也隻有一枚。

  “呃...這福氣真好。是有什麽講究嗎?”

  “嘿嘿。子靜說了,此乃饋問,是過年的習俗。”

  饋問?王詡撓了撓頭,一副不解的模樣。他與阿季過去一直在山裏生活,不懂衛人過年的風俗。

  “饋問餽歲,酒食別歲,不眠守歲。這三樣都是過年不可缺少的。”

  吃團圓飯,看春晚不睡覺,那饋問就是發壓歲錢嘍?

  於是乎,王詡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搖了搖頭,從席間上站了起來,哂笑道:

  “胡說八道。富貴延綿,一文錢也做不到啊。你們等著,我去準備一下,好好饋問你們。”

  說罷,便舉步向二樓的書房行去。

  王詡心裏還是蠻開心的。雖說僅收到了一個銅板的壓歲錢,但是二人的心意無價。他找來兩塊紅色的絹布,以丹砂為墨,在上麵寫了四個小字“恭喜發財”。緊接著,又從案台一旁的漆盒中取出兩錠黃金,用絹布包好。做完這些,他把那枚珍貴的銅錢收入木盒中,小心保存起來。

  不久後,王詡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他笑盈盈的對著阿季勾了勾手。少女眨巴著眼睛,靠了過來。

  “好啦!饋問開始。按道理是長輩給晚輩發紅包的,晚輩要頓首答謝。不過我們三人年齡相仿,算是同輩,就以...頷首之禮相互祝福吧。”

  聽完王詡的話,阿季起身,站在王詡麵前,雙手交疊於小腹,微微鞠躬頷首。

  “祝...良人...”

  阿季似乎不知道對方想要些什麽,立時有些語塞。王詡笑著解圍。

  “祝我們夫妻活到老,玩到老,吃到老。好嗎?”

  少女點點頭,接過夫君遞來的壓歲錢。她小心翼翼的解開那纏在一起的紅布。

  “良人!妾身不需要金餅,您還是收回去吧。”

  “不可!這是有講究的。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希望晚輩平平安安的成長,無災無病。”

  壓歲錢應該是這麽來的。王詡隱約記得。一兩黃金對於普通的五口之家可是大半年的收入了。少女連連推諉。

  “妾身自幼習武,又通曉醫道,定然無災無病。”

  “你這丫頭!聽話!快快收下。不然子靜姑娘亦不敢收了。”

  阿季將壓歲錢收回袖中,走到仇由子靜身旁,推搡著女子前來領夫君的紅包。王詡見女子不好意思,於是先開口祝福。

  “子靜!祝你早日尋得姊妹,一家團聚。”

  “大人...”

  仇由子靜接過王詡遞來的紅包,百感交集,連忙施禮答謝。

  “祝大人與夫人早生貴子,子嗣延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