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宋積雲看著,不由微微側身,低頭抿嘴笑了笑。

    事情做到這個程度就夠了。

    鏡湖先生畢竟用心養育大了元允中。

    她輕輕地咳了咳,打斷了元允中的話,笑道:“你還是和鏡湖先生商量商量白大人的事怎麽辦吧?這批流民怎麽安置的確是個大難題,可當務之急,白大人的事更重要!”

    鏡湖先生微愣,問元允中:“白大人怎麽了?莫非你被人伏擊與他有關係?”

    不虧是從政多年的老狐狸。

    宋積雲暗道。

    王指揮使等人已一個個像鵪鶉般躲在了元允中身後,不想與白大人之死扯上什麽關係。

    元允中歎氣,道:“外祖父,您隨我來!”

    鏡湖先生神色微肅,頓時又變得儒雅持重,雍容優雅起來。

    他身姿如鬆地由元允中等人簇擁著進了議事廳,一眼就看見了攤在大廳地板上的白大人。

    他麵沉如水,一麵上前打量著白大人,一麵道:“請了仵作來沒有?”

    元允中搖頭。

    王指揮使忙道:“我這就讓人去請仵作過來。”

    然後趁機溜走了。

    其他人隻恨自己沒有王指揮使機敏。

    元允中和鏡湖先生、王孜說著事情的經過。

    宋積雲則站在旁邊又打量了白大人幾眼。

    元允中見了,說著話還上前蒙了宋積雲的眼睛,道:“天氣太熱,小心瘴氣。”

    此時的人把屍毒也當成瘴氣的一種。

    宋積雲卻道:“你看看他的脖子。”

    “怎麽了?”元允中困惑地道,但目光還是落在了白大人的脖子上。

    他的脖子有勒痕,卻不像吊死的人那樣勒得紅紫發黑。

    他心中一動,道:“你是說……”

    “也可能是我多心了。”宋積雲道,“不過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等會仵作過來了,你可以多問幾句。”

    “不用問了!”鏡湖先生突然沉聲道,“我曾經巡撫過兩廣,見過這樣的命案。的確如宋小姐所言,若是自縊,脖子上的勒痕應該紅紫發黑才是。”

    這下子議事廳裏像被捅了的馬蜂窩,“嗡嗡嗡”地竊竊議論起來。

    元允中目光微凝。

    鏡湖先生卻朝著他搖了搖頭,道:“這件事你不要出頭,我來管。恐怕一個仵作不夠,最好派人去把宛平、大興、房縣的仵作都調過來。你趕緊擬個折子,等拿到仵作出具的文書,立刻回京麵聖。”

    元允中遲疑道:“可石景山下的這些流民?”

    若是白大人死於非命,他回京麵聖,就不是一時半會能回來的。

    流民怎麽安置,他還沒有一個妥當的章程。

    鏡湖先生卻凝聲道:“是流民重要還是正二品大員重要?”

    “當然是流民重要!”元允中想也沒想地道。

    鏡湖先生氣結。

    宋積雲卻能理解鏡湖先生為什麽要這麽說。

    白大人是朝廷的正二品官員,皇上的肱骨之臣,他的死,必然會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

    害死白大人的明知這樣,還敢出手,可見是留了後手的。

    可不管他們是怎麽打算的,隻要能讓皇上願意相信元允中,願意庇護元允中,就能一力降十會,什麽樣的後手都沒有用。

    那些人肯定也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他們必定會在皇上身上下功夫。

    而元允中越早回京,越早見到皇上,說動皇上,讓皇上站在他這邊的可能性就越大。

    他這是要和那群幕後黑手賽跑。

    宋積雲的腦子飛快地轉了起來。

    她在想若是後世,出了這樣的事,會怎麽安排。

    很快,她就有了一個想法,道:“元公子,有沒有一種可能,找個地方,讓這五萬人自成一縣。這樣既不用打擾其他縣府百姓的生活,又不至於因為流民身份,這些人融入不了當地的生活,讓這些人再次選擇背井離鄉,再次過上流民的生活?”

    “我怎麽沒有想到?”元允中眼睛都亮了,“五萬人,的確是安置在哪個縣府都不好。但如果讓他們自我管束,就像那些土司一樣,不僅不會成為民變頻生之地,還可以讓他們真正的安居樂業。”

    他折子也不寫了,對王孜道:“表兄,天下輿圖盡在你心中。你趕緊給我找個這樣的地方。”一通百通,他的思緒很快就飛遠了,“找個能走水路的地方,漕運的福船完全可以將人運過去。甚至都不需要更多的糧食。不對,如果真把這些人安置到了當地,當地的官府根本不可能調到這麽多的糧食,恐是又要生變。還是得朝廷出麵。可以讓萬慎去幹這事。萬貴妃一直想提拔娘家人又找不到機會。他肯定願意領這個功勞。”

    王孜卻被元允中打動,他興致勃勃地道:“湖廣。湖廣那裏有很多的大山。把這些人安置在山中。交通不便,就算是民變,也影響不大。”

    鏡湖先生聽著,卻臉都黑了,道:“允中,萬貴妃她想提拔娘家人是她的事,你不要沾惹這些後宮之爭。傳了出去,史書很容易把你寫成佞臣。流民的事先放一放,你趕緊去寫折子。”

    “折子不急。”元允中不以為意地道,“反正得拿到幾縣的仵作的檢驗文書才能回京。”

    他繼續和王孜道:“表兄說的有道理。就是這縣令的人選要好好挑挑。別是我前腳好不容易把人送過去了,他管不好,隻會行那酷吏之事。我豈不是送人入虎口,白白害了這些性命?”

    “可以問問江淳。”王孜有些猶豫地看了鏡湖先生一眼,但還是繼續給元允中出著主意,“他當年庶吉士時在吏部觀政,他前幾屆和後一屆的進士就算不熟也聽說過。這種地方的縣令,最好是選像他那個年紀的愣頭青,還沒學會官場的圓滑,有為民請命之心。當然,也不能因為人家能幹就把人丟在那裏不管。若有實績,三年一選,九年一調,怎麽也要給人家挪個好地方。”

    元允中連連點頭,道:“我知道表嫂的伯父去年主持了大比,若有合適的,也可推薦給我。到時候推薦給皇上。”

    兩人說著話,項大人衣冠不整地匆匆趕了過來。

    看他像死了親爹的樣子,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鏡湖先生!”他哭喪著拜倒在鏡湖先生的麵前,“元大人的事我是一點也不知道啊!您得給我做主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鏡湖先生略有些嫌棄地瞥了項大人一眼,道著:“起來說話!”

    項大人不起來,苦苦哀求:“白大人主事的時候,我根本就說不上話。要是早知道他為了一己私利居然連同僚都敢謀害,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著他的……”

    鏡湖先生隻覺得太陽穴嗡嗡作響,不耐煩地道:“趕緊起來!”

    項大人這才不情不願地站了起來。

    那邊元允中已朝著宋積雲招手,道:“你也過來幫我們搭把手。”

    宋積雲不解。

    元允中笑道:“你不是和漕運的人打過交道嗎?五萬人,走水路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得有精通水運的人拿個章程才行。這件事恐怕還得依仗你。”

    她願意為這些流民做些什麽。

    元允中就請了項大人陪著鏡湖先生:“我還有折子要寫,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就勞煩大人和外祖父說說了。”

    項大人正尋思著怎麽戴罪立功,聞言自然是喜出望外,連聲應“好”。

    元允中親自給鏡湖先生沏了杯茶,安撫他道:“外祖父等會幫改改奏折。”

    鏡湖先生無奈地笑,揮手道:“趕緊給我滾!”

    元允中和王孜笑嘻嘻和宋積雲一起去了後堂的書房。

    宋積雲給元允中磨著墨,說著漕運的一些事,王孜則畫了個粗略的長江輿圖。

    三個人又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定下幾個合適安置這五萬流民的地方,元允中就開始寫奏折,之後又和王孜逐字逐句地討論了良久,修了好幾稿,這才放下手中的筆。

    三縣的仵作也來了。

    幾個仵作在白大人後腦勺上發現了重物擊打的傷口,一致認為白大人是被打死後偽裝成了自縊的模樣。

    這事就鬧大了。

    元允中又寫了份關於白大人之死的折子,加上之前關於安置流民的折子,他麵聖的時候會一起交給皇上。

    至於鏡湖先生,他一直催著王孜陪元允中趕緊進京,至於石景山這邊,他對元允中道:“我會幫你看著。你回京,幫我給你大伯父、你父親,還外祖父的幾位好友都帶幾封信去。我有些事請他們幫忙。”

    元允中應允,並且猶豫片刻後,對宋積雲道:“你也隨我回京好了。這裏亂糟糟的,我不在你身邊,不放心。”

    宋積雲覺得她留在這裏也沒什麽用,而漕運那裏,她許諾了拿瓷器換米,還得具體的協商一下他們要些什麽瓷器,在哪裏交易。

    “好啊!”她立刻答應了。

    元允中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他在景德鎮的時候就發現宋積雲很喜歡力所能及地幫一些貧寒的百姓,他怕她執意要留在這裏施粥。殺白大人的凶手還沒有找到,他很害怕宋積雲因此受到傷害。

    他把護衛留給了鏡湖先生,並反複地叮囑他:“到哪裏都帶著人,別掉以輕心。”

    鏡湖先生笑著擼了他一把,道:“臭小子,你那幾招還是我教你的,你還教訓起我來了。”

    他把已經寫好的信遞給了元允中,道:“走吧!我送你們!”

    元允中輕“嗯”了一聲,和宋積雲等人出了議事廳。

    鄭全肯定是要跟著宋積雲的,王華等忙給他們準備好馬車,元允中扶宋積雲上了馬車,和王孜一左一右,由校尉護送,緩緩地準備離開石景山。

    原本都歡天喜地裏三層外三層圍著觀看卸糧的流民見了,得知元允中要回京麵聖,頓時慌了起來,“嘩”地一下全朝他們擁了過來,一個個跪在他們的麵前,道:“元大人,您可千萬別拋下我們不管啊!您什麽時候回來主持公道啊!”

    “元大人,您是救苦救難的青天大老爺,沒有您,就沒有我們!”

    還有人按著孩子給他們磕頭:“元大人,這孩子的命是您救的,他長大了,我讓他給您立長生牌。”

    有個文弱的男子撐了把傘過來,道:“元大人,我們都身無長物,唯有送把不是萬民傘的萬民傘給你,祝你步步高升,官運亨通。”說完,他從身上的破衣上撕了條不成樣子的布係在了傘上。

    眾人見狀回過神來,紛紛去撕身上或者是褲角布,要往那傘上係。

    “多謝!多謝!”元允中道,“我隻是回京麵聖。最多三天即返。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

    但那些人還是七嘴八舌地道:“元大人,那您也把我們送您的這把傘打回京去吧!讓大家都知道您是個為民做主的好官!”

    “是啊!是啊!元大人,您就收下這把傘吧!”

    “元大人,您可要快點回來啊!”

    人群中發出細細的抽泣聲。

    宋積雲眼角有點濕潤。

    不過是做了應該做的,卻換來這麽多的人感激。

    她拿出帕子拭了拭眼角,發現元允中的眼角也閃著水光。

    她不由輕聲“撲哧”地笑。

    元允中已下馬,鄭重地接過那把因為係滿了各色各樣布條而更顯得破爛的傘。

    王孜則下馬為元允中牽了馬

    宋積雲吸著鼻子含淚而笑,眼角的餘光卻驟然間闖入鏡湖先生的身影。

    他背手立在議事廳的台階上,背脊筆直,望著元允中神色微妙。

    宋積雲輕哼一聲。

    做了一輩子的官,鏡湖先生恐怕也沒得過一把萬民傘吧?!

    她想著正要扭頭,鏡湖先生的目光一側,兩人的目光猝不及防地在空中碰了個正著。

    宋積雲挑了挑眉。

    鏡湖先生卻徐徐地朝她頷首。

    態度一改從前的怠慢,帶著幾分敬意。

    向在朝一個棋遇對手者致敬。

    宋積雲愕然。

    鏡湖先生嘴角漸漸含笑,朝她豎了個大拇指。

    宋積雲震驚的下巴都有點合不攏了。

    鏡湖先生卻背著手,閑庭信步地轉身進了議事廳。

    不會吧!

    他這是承認了自己嗎?

    宋積雲心裏像貓在抓。

    “雲朵!雲朵!”偏偏有人輕聲喊她。

    她回過神來,見元允中幫她放下車簾,道:“我們回京了!”

    宋積雲點頭。

    車簾放下,馬車慢慢離開石景山。

    宋積雲忍不住重新撩了簾子。

    馬車旁,元允中騎在馬上,打著那把萬民傘,帶著她穿過夾道相送的流民。

    遠處,項大人正忙忙碌碌地檢驗著過完秤的糧食。

    邵青正站在給糧食過秤的小吏旁高聲喝著:“共一萬六千五百四十三石!送進丙字庫房!”

    一群小孩子圍著草棚子你逃我趕地“咯咯”笑著。

    太陽升起,一派歡快繁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