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錦帆鷁首,牽星過洋 第六十章 藥與醫
  白沙島東麵,貿易所。

  朱三剛開始還以為貿易所是一棟房屋,可當他與王景二人來到貿易所時。卻驚訝的發現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繁華”的街道,這裏的“繁華”並不是指事務,而是兩條腿的人。來自海上四麵八方的商人將這條寬4米,長200米的商業大街堵的是水泄不通。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朱三道:“我就納悶了,你剛才還和鄭公吵一架,現在又拉著我跑到這,你是想幹嘛?”說話之餘,朱三躲過一個金發碧眼的商人,後者背著一個大包,扭過頭滿臉好奇的看了他幾眼,目光更多的是停留在朱三衣物上。

  朱三的飛魚服華麗,王景的蟒袍威嚴!二者用料皆是絲綢所製,柔滑明亮,在大明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這條街道的人,衣物不是皮革便是麻布,那見過這般華美的衣衫,再加上與他人不同的黃膚黑發黑瞳。一時間,兩人成了這條街道上獨一無二的風景線!

  “哼,蠻夷就是蠻夷,連個帳篷都搭不好。”王景撇了一眼身側簡陋的“帳篷”(房屋),一臉的不屑。街道倆側的帳篷皆是歪歪扭扭,看起來搖搖欲墜,頂上鋪蓋著幹草還有半黃半綠的芭蕉葉。二人前胸貼後背,艱難的在人群中前行,一邊說著話。

  王景說道:“我來這,還不是因為三保貿然答應那蠻夷女子,讓士卒不佩戴兵械,你小子也看到這裏人那麽多,萬一發生什麽意外,我們的將士吃虧怎麽辦?”

  朱三道:“人家艾薇兒都說了,會負責我們的人員安全,您就甭操這個心啦!”

  “哼,你們相信她,我可不相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王景扭過頭,不滿的道。王景賭氣般的作態,引得朱三不由發笑,“你這是種族歧視。”朱三順手拉了王景一下,避開一根木柱。

  “幹嘛?”朱三忽然的拉扯讓王景有些意外,可當他瞧見那根木柱後,王景詫異的道:“怎麽連木頭還有人買?咦!這他娘的還是個黑鬼!”一個幹瘦的黑人,扛著根攔腰粗細的木柱越過兩人。木柱沉重,黑人瘦小,二者在人群中極為鮮明,黑人扛著木柱不見吃力,反而健步如飛!

  黑人所過之處,街道上人紛紛避讓。

  朱三瞧了一眼,對王景鄙視道:“你這什麽眼神啊,那是沉香木,我們收購的物料中好像也有木材,別說話了,趕緊跟上......”說完,拉著王景尾隨跟上。

  前麵有黑人扛木開道,倆人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十分鍾左右,就瞧見了大明使團所設立的貿易點。

  大明的貿易點與周圍相比,簡直是鳳凰比野雞。

  王景口中的帳篷被推翻,在原地上建造出了一道長廊,廊長足有二十米。這長廊建造所花費的時間不過一夜。而大明所花費的代價,隻不過是三百大明軍士,對於將士們而言,也隻是回去補個回籠覺,而周邊的商人們確是失眠了。但他們也是敢怒不敢言,島外的寶船在這也是可以依稀看見一二的。

  一大早,貿易點外就引來了人群的指指點點。但也沒人敢造次生事,隻因廊下每隔一米,除了艾薇兒安排了女護衛執刀站哨外,還有一位披甲大漢負手挺胸,冷冰冰的眼神中,殺氣縱橫!

  王景在看到貿易點後,推了推朱三道:“瞧見沒。這就是咱們大明與蠻夷的差別,連個帳篷都搭不好,真他娘的沒用。”說完,他又雙手抱胸道:“你再瞧瞧,咱們的人光站,都比這些佩刀的娘們威武多了!”

  朱三撇撇嘴,剛才是誰說怕自家的兵受欺負的?

  在這些金發碧眼、相貌古怪的商人中,兩人在大明校尉眼中自然親切無比。心思活泛的連忙將兩位長官領到走廊裏,貿易點主事的是個姓李的指揮使,在船隊中負責的是“福壽號”的寶船。

  因船隊采購的物品不同,所以王景、朱三、就向鄭和建議,讓貿易點裏每天輪流更換寶船主事人,這樣就可以避免不懂行的胡亂插手、更改,其他寶船收購所需的物料。既快捷又省事,若寶船上物料未收齊,就讓其船派遣一人負責采辦、交易。

  二人與李指揮使打個招呼後,就閑逛了起來。

  貿易點因今日是‘福壽號’執勤,進出的皆是藥材。所以空氣中彌漫的都是中草藥的芳香,這“芳香”壓榨著空氣中的每一處空隙。它們

  無處不在,喜歡它們的有,如王景負手四處查看、檢驗,時不時拾起甘草、薄荷之類放於鼻端輕嗅,厭惡它們如朱三,以袖掩鼻一臉不歡喜的跟在王景身後。

  朱三窘迫王景自然瞧見了眼中,他戲謔的道:“果然是公子哥,怎麽?一點點藥味就讓你受不了了?狄胖子不是藥王的徒弟嗎?按理說,你應該早就適應了這味道才對啊?”

  朱三白了他一眼道:“適應是一回事,習慣是一回事。再說了,狄胖子是藥王的徒弟、”他鬆開衣袖,哈了一口氣道:“我又不是。”說完,他又迅速的掩住口鼻。朱三的這一動作,引得王景直發笑。

  王景笑夠後,突然沉聲道:“你小子知道嘛?每一味中藥都有它們各自的味道,比如說丁香、石菖蒲、樟腦的香味,就會給人一種非常醒腦開竅的感覺,而像土鱉蟲、地龍等蟲類藥,聞一次,估計大家就不想再聞第二次!盡管味道不太好聞,但是將這些中藥融合在一起,它們的味道都會改變。所以給人治病的大夫經常對那些聞不慣的人說:中藥的氣味,都是靈魂裏帶著香氣的。即使它再難聞,它熬出的藥再苦,但是它能治病,能救人的命!”

  “靈魂裏帶著香氣......”

  朱三看著木台小格中的藥物,一時默然。

  是啊!即使它再難聞,它再怎麽讓人厭惡,但是它能救人性命啊!

  掩住口鼻的手,不知何時落下......

  青年怔怔出神,蟒袍人閉眼嗅聞“芳香”,嘴角微翹......

  。。。

  在貿易點外,有幾列排著隊的人流,在人流的盡頭擺放著幾張書桌,桌後坐落著幾人,這幾人大半白了頭發,上了年紀。他們身後掛著一條白布,白布上寫著“義診”兩個大字!

  船隊每到一處島國、番邦,除了補充補給,與其國進行大型的貿易外。鄭和還會設立義診,免費替人看病。

  王景對此經常抱怨,他認為:這些蠻夷,又不是咱們大明的兄弟姐妹,你管他們死活?

  鄭和答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對待海外各國的問題上,二人經常是各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每次都以鄭和勝出,畢竟人家鄭和是最高軍事長官嘛。

  在這些為異族看病的大夫中,封於齊是最為年輕的一位。

  “大娘,您這是年紀大了,氣血不足所致。我給您抓幾幅藥,您拿回去熬了喝,喝幾次就沒事了。”

  封於齊收回把脈的手,提筆在白紙上寫起了藥方,寫完後遞給身後抓藥的人,那人一看立馬就道:“封大夫,您這藥方不對啊?這藥的劑量怎麽這麽少?”

  封於齊笑了笑道:“胡小弟,這大娘身子骨挺好的,用不著太補。老人家的身子骨相對於平常人來說太弱,太補反而不好,所以我就將用量特別降低了點。”

  “哦!原來是這樣啊!”胡小弟這才恍然,“我這就去抓藥,你等著啊!”

  封於齊望了一眼胡小弟急匆匆而去的背影,這胡小弟雖然沒接觸過醫書,但好學而且遇到問題一點就透,是個學醫的好苗子!他笑了笑,轉過身和眼前看病的大娘聊起了天......

  在大明再繁華的街道也會有蕭條的時候,白沙島也不例外。

  夕陽西下,封於齊幾位出義診的大夫,也陸陸續續收拾東西準備回“福壽號”了。而就這時,又來了一位看病的病人,封於齊選擇了留下,讓其他幾位同僚先行回去。陪伴他的,是一直替他抓藥的胡小弟。當看完最後一位病人後,黑夜悄然而至,二人收拾好東西後,不緊不慢的往島外而去。胡小弟談論著今日的所見所聞,如:那金發碧眼的人身上都有一股臭味,黑乎乎的小人兒跑的賊快,長刺又臭的東西居然可以吃等等......

  “封大夫,你知道嘛?我今天看到朱千戶和王大人哦!”胡小弟生怕封於齊不知道二人是誰,又連忙道:“就是朱三朱千戶和王景王副使。”

  “哦,是嘛。”封於齊笑著答道,他沒有回頭,目光始終注意著腳下。

  文聖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對封於齊來說,他的師父沒有那麽多,就李老頭一個。可對李文來說,徒弟那麽多,就沒一個開竅的,封於齊這個大徒弟是那開竅中的半個。封於齊表示不是俺不開竅,是師父您老人家要求太高了!

  中醫一道太過博大精深了,封於齊二十五歲,他學了二十年,到現在還沒有出師!

  每次封於齊想要出師時,李文就會送他一件禮物,一本書!

  一本醫書。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

  這些經書封於齊是背的滾瓜爛熟,書都翻爛了,他師父就是不肯放他出師。

  最後,他和師父大吵了一架,從來沒有過的吵架!

  從那以後,封於齊再也沒有說過“出師”的話,而李文似乎也忘記師徒之間從未有過的不愉快。行醫、采藥、問診,醫館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直到天子永樂征召天下醫師,隨船南下西洋。

  天子詔令一出,自然是風起雲湧龍虎會。

  李、封師徒欣然前往。隻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海上的顛簸,像李小寒這樣的百戰之士都承受不住!何況,李老醫師這樣年紀大的人。最終病倒在榻前,身子一日沉重於一日,最後在吉隆坡撒手人寰!學醫者救得了天下人,卻治不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這對醫者無疑是最痛苦的諷刺!

  封於齊跪倒在榻前,痛哭流涕。

  李文在最後遺留之際,隻留下了一句話:

  “收徒弟一定要既聰明又記性好的,醫術不佳可以學,但庸醫者,不自知,害人害己,後患無窮......”

  封於齊默默的趕著路,腦後胡小弟談話的興致很高,但燈籠中的燭火卻愈發的低垂。燭火東搖西墜,封於齊知道這是快靠近海岸了,海上的風浪大,為了保障最後一段路程的照明,封於齊更加注意燈火的保護了。

  片刻後,兩人望見那燈火點點如繁星的寶船,不由相視而笑。

  海岸邊風浪極大,燈籠裏的燈火早已熄滅,封於齊從懷中摸出一隻響箭,射向夜空炸出火花點點.......

  這是同僚們給他們留下的,就是怕他們來晚了,沒人接應。封於齊做完準備工作後,看見胡小弟被海風吹的直打哆嗦,連忙脫下外袍披在後者身上。胡小弟一愣,正想推辭,卻被封於齊一句話給堵死了。

  “小弟,你想不想學醫?”

  胡小弟呆呆的望著封於齊,他喃喃的道:“封、封封大夫,我隻是個水手......”

  水手在船上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寶船上卻比比皆是......

  “沒事。你就告訴我,你想不想學?”

  封於齊的眼睛盯著胡小弟一動不動,明亮又深邃的雙眸,他此刻的神情比他替病人看病時還要緊張!

  怒濤拍打著礁石,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聲!

  凶猛的海風拉扯著單薄的衣裳。

  風冷、水冷,卻冷不了兩顆年輕又火熱的心髒!

  黑暗中,一點火光遙遙而來,那是接引之光,傳承之火。

  PS:在西醫橫行的年代,即使中醫沒落,但還是有負重前行的中醫,學醫救不了你的發際線,但可以救人生命。人都有好惡,何況醫生。但那也是個別的,與其追星還不如讀醫救人。追星也有追像作者偶像胡老大,帥氣、人品、魅力等等.......嗯,作者君不是趁熱度,再說一個撲街有什麽熱度好趁。鄭和下西洋除了開展貿易,自然也有文明的碰撞。中醫隻是華夏五千年的一點點,可惜現在崇洋媚外的人太多,自家的東西沒學好,就看著別人家的。一個聖誕節過的跟個春節似的。作者是憤青一枚,嗯,前期是平淡點,朱三這條鹹魚像變成奮發向上的鯉魚還有的走,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者我隻走自己的鯉魚躍龍門,佛係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