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鼓動
周若晗疑道:“你是說馬春陽……愛……上小雨了,因此不會交出來。”
徐克怒道:“他馬春陽敢?”
張也道:“你們聽我說完,這不關小雨的事情,而是馬春陽現在最不想見到的人,恐怕就是你們了,有很大的可能,他一見到你們就要下死手。”
周若晗疑惑地說:“不會吧,馬春陽雖然為人小氣,眥睚必報,但除了徐克,我們都沒有得罪過他。”
張也說:“這些都不是,馬春陽要向你們下死手,是為了保住他現在的位子。”
張也的話,猶如當頭棒喝,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恍然大悟:“對了,馬春陽之所以能蒙蔽眾人當上救世主,那是因為大家不知道他注射過屍毒解藥的事情,我們是唯一知道他底細的人,他肯定要除掉我們,才能睡上安穩覺了。”
張也點頭說:“對了,天哥,就是你說的這樣。”又接著說,“馬春陽手下有幾千人,我們肯定鬥不過他,但現在門外就有近千人,我們為什麽不把他們組織起來呢?”
陳浩然聽了搖搖頭:“你沒有看見他們在外麵的所作所為?像是能挺身而出的人嗎?”
張也說:“為別人,他們或許做不到,但為了自己,他們隻能挺身,不救出蔡教授,屍毒積累到臨界點,人人都別想活命。”
我心想:“張也煽動人心有一套,不如就放手讓她一搏,否則我們區區二十個人,不論是小雨或者蔡教授,都別妄想救得出來。”
隻聽陳浩然又說:“可是,這一群人老弱婦孺居多,能拿起槍上陣的,恐怕隻有二三百人。哎呀,說起拿槍上陣,我們又去哪裏找槍?”
張也說:“隻要團結起來,人數少點也沒有關係,至於槍嘛?難道內蒙沒有部隊駐地?隻要多跑跑,總會找到的。”
周若晗沉吟道:“張也說得不錯,現在我們第一步是要取得人們的信任,該怎麽做呢?”
我笑道:“這倒好辦,要想取得饑餓之人的信任,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供食物。”
周若晗皺眉問:“可是,到哪裏去找食物呢?”
我朝窗外一指:“漭漭的大興安嶺,會缺吃的?”
李良笑道:“對,不過山林中隻能打到野味,我看咱們應該分成三個組,一個組去別的小鎮搜集糧食物資,一個組去山林打獵,最後一個組留守小鎮,盡量和大家先搞好關係。”
大夥說了這半天話,天色也然向晚,張也站起來說:“要到晚飯時間了,車上不是還有鹿肉幹嗎,現在就生火熬粥,哈……那個開倉放糧。”
伊莎貝拉平時負責日常飲食,為難地說:“鹿肉幹隻有百十斤左右,外麵那麽多人,怎麽夠吃?”
張也笑著說:“沒關係,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樣更能說明我們的誠意,更能收買人心。”
李良撫著手,感歎道:“張也妹子是生不逢時,也不逢地兒,要是早生個十幾年,又是出生在國外的話,不一定就是個總統人選。”
周若晗笑著問:“李良大哥,怎麽要在國外呢?國內就不行了嗎?”
李良說:“你又不是不知道,國內看的是文憑。”
伊莎貝拉有些茫然,不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但大概領會了張也的意思,叫上漢斯和東野誌明,三人去車上搬運食物。張也又請楊開宇、江正城、楊東、嚴謹四人去打水,剩下的人就劈碎桌椅生火,在小酒店門外一字排開了十幾口大鐵鍋,一個多小時後,鹿肉粥的清香便飄蕩了開來。
我們還在生火時,就有人過來打聽這是在幹嘛,得知是無償提供鹿肉粥的時候,人們表情複雜:驚喜、疑惑、不解,懷疑,期待……浮現在各人的臉上。
張也站在一張桌子上,拍拍手喊道:“請大家排好隊伍,上來領粥,保持秩序,人人有份。”
人們笑顏逐開,端著熱騰騰地鹿肉粥,好多人目中含淚,又哭又笑。
看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毫無違和的浮現在一張張臉上,李良感慨著:“隻有吃飽了飯,人性才會複蘇啊!”
飯後,我們在鎮外升起了篝火,火光熊熊,映照在各人歡喜的臉上,張也做起了主持的角色,大聲道:“我隻是個女孩子,講不出什麽大道理,但是我隻知道一點,要想活命,隻能抱團取暖!願意加入我們的,我們歡迎,不願意加入的去留自便。
稍一停頓,又道:“在這顆星球上生活了幾十萬年的人類走到今天,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今天,你們不止是為自己,也是為子孫後代,為整個人類的延續而戰!”
相比於茫茫的大草原,幾百人聚在一起也不過占了巴掌大的地盤,但人們的歡呼直衝雲霄,仿佛在濃濃的黑暗中又看見了一絲光明。
張也高舉著手:“為生存而戰!”“為整個人類而戰!”她喊一句,人群轟然跟著喊一句,張也成功地點燃了人們的情緒。
李良笑道:“從今天起我明白了,越是說自己講不出什麽大道理的人,越是會煽動人。”
這時,隻見張也一指李良,又喊道:“現在請李良大哥,給大家說話。”
李良嚇了一跳,嘀咕著:“這丫頭,事先也不同我打聲招呼,讓我上去說什麽呢?”
幾百雙眼睛望過來,李良隻好被趕鴨上架似的站起來,咳嗽幾聲,開口說道:“我也說不出什麽大道理,但我知道,一個團隊得……得那個按部就班,否則大家一窩蜂的亂成一糟,什麽也幹不成,我的意見是,大家分成若幹組……”
周若晗俯在我耳邊,輕聲笑道:“原來李良大哥也挺會說的嘛。”
篝火晚會一直開了晚上十點,人們才興猶未盡地回了小鎮。
2024年5月18日。多雲轉晴。屍變五年零342天
今天一早,大夥陸續起床來到一樓。這時,寂靜的街道上響起了沙沙沙的腳步聲音,東野誌明忙拉開門,隻見幾十人背著行囊,一副遠行的姿態。
徐克怒道:“他馬春陽敢?”
張也道:“你們聽我說完,這不關小雨的事情,而是馬春陽現在最不想見到的人,恐怕就是你們了,有很大的可能,他一見到你們就要下死手。”
周若晗疑惑地說:“不會吧,馬春陽雖然為人小氣,眥睚必報,但除了徐克,我們都沒有得罪過他。”
張也說:“這些都不是,馬春陽要向你們下死手,是為了保住他現在的位子。”
張也的話,猶如當頭棒喝,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恍然大悟:“對了,馬春陽之所以能蒙蔽眾人當上救世主,那是因為大家不知道他注射過屍毒解藥的事情,我們是唯一知道他底細的人,他肯定要除掉我們,才能睡上安穩覺了。”
張也點頭說:“對了,天哥,就是你說的這樣。”又接著說,“馬春陽手下有幾千人,我們肯定鬥不過他,但現在門外就有近千人,我們為什麽不把他們組織起來呢?”
陳浩然聽了搖搖頭:“你沒有看見他們在外麵的所作所為?像是能挺身而出的人嗎?”
張也說:“為別人,他們或許做不到,但為了自己,他們隻能挺身,不救出蔡教授,屍毒積累到臨界點,人人都別想活命。”
我心想:“張也煽動人心有一套,不如就放手讓她一搏,否則我們區區二十個人,不論是小雨或者蔡教授,都別妄想救得出來。”
隻聽陳浩然又說:“可是,這一群人老弱婦孺居多,能拿起槍上陣的,恐怕隻有二三百人。哎呀,說起拿槍上陣,我們又去哪裏找槍?”
張也說:“隻要團結起來,人數少點也沒有關係,至於槍嘛?難道內蒙沒有部隊駐地?隻要多跑跑,總會找到的。”
周若晗沉吟道:“張也說得不錯,現在我們第一步是要取得人們的信任,該怎麽做呢?”
我笑道:“這倒好辦,要想取得饑餓之人的信任,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供食物。”
周若晗皺眉問:“可是,到哪裏去找食物呢?”
我朝窗外一指:“漭漭的大興安嶺,會缺吃的?”
李良笑道:“對,不過山林中隻能打到野味,我看咱們應該分成三個組,一個組去別的小鎮搜集糧食物資,一個組去山林打獵,最後一個組留守小鎮,盡量和大家先搞好關係。”
大夥說了這半天話,天色也然向晚,張也站起來說:“要到晚飯時間了,車上不是還有鹿肉幹嗎,現在就生火熬粥,哈……那個開倉放糧。”
伊莎貝拉平時負責日常飲食,為難地說:“鹿肉幹隻有百十斤左右,外麵那麽多人,怎麽夠吃?”
張也笑著說:“沒關係,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樣更能說明我們的誠意,更能收買人心。”
李良撫著手,感歎道:“張也妹子是生不逢時,也不逢地兒,要是早生個十幾年,又是出生在國外的話,不一定就是個總統人選。”
周若晗笑著問:“李良大哥,怎麽要在國外呢?國內就不行了嗎?”
李良說:“你又不是不知道,國內看的是文憑。”
伊莎貝拉有些茫然,不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但大概領會了張也的意思,叫上漢斯和東野誌明,三人去車上搬運食物。張也又請楊開宇、江正城、楊東、嚴謹四人去打水,剩下的人就劈碎桌椅生火,在小酒店門外一字排開了十幾口大鐵鍋,一個多小時後,鹿肉粥的清香便飄蕩了開來。
我們還在生火時,就有人過來打聽這是在幹嘛,得知是無償提供鹿肉粥的時候,人們表情複雜:驚喜、疑惑、不解,懷疑,期待……浮現在各人的臉上。
張也站在一張桌子上,拍拍手喊道:“請大家排好隊伍,上來領粥,保持秩序,人人有份。”
人們笑顏逐開,端著熱騰騰地鹿肉粥,好多人目中含淚,又哭又笑。
看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毫無違和的浮現在一張張臉上,李良感慨著:“隻有吃飽了飯,人性才會複蘇啊!”
飯後,我們在鎮外升起了篝火,火光熊熊,映照在各人歡喜的臉上,張也做起了主持的角色,大聲道:“我隻是個女孩子,講不出什麽大道理,但是我隻知道一點,要想活命,隻能抱團取暖!願意加入我們的,我們歡迎,不願意加入的去留自便。
稍一停頓,又道:“在這顆星球上生活了幾十萬年的人類走到今天,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今天,你們不止是為自己,也是為子孫後代,為整個人類的延續而戰!”
相比於茫茫的大草原,幾百人聚在一起也不過占了巴掌大的地盤,但人們的歡呼直衝雲霄,仿佛在濃濃的黑暗中又看見了一絲光明。
張也高舉著手:“為生存而戰!”“為整個人類而戰!”她喊一句,人群轟然跟著喊一句,張也成功地點燃了人們的情緒。
李良笑道:“從今天起我明白了,越是說自己講不出什麽大道理的人,越是會煽動人。”
這時,隻見張也一指李良,又喊道:“現在請李良大哥,給大家說話。”
李良嚇了一跳,嘀咕著:“這丫頭,事先也不同我打聲招呼,讓我上去說什麽呢?”
幾百雙眼睛望過來,李良隻好被趕鴨上架似的站起來,咳嗽幾聲,開口說道:“我也說不出什麽大道理,但我知道,一個團隊得……得那個按部就班,否則大家一窩蜂的亂成一糟,什麽也幹不成,我的意見是,大家分成若幹組……”
周若晗俯在我耳邊,輕聲笑道:“原來李良大哥也挺會說的嘛。”
篝火晚會一直開了晚上十點,人們才興猶未盡地回了小鎮。
2024年5月18日。多雲轉晴。屍變五年零342天
今天一早,大夥陸續起床來到一樓。這時,寂靜的街道上響起了沙沙沙的腳步聲音,東野誌明忙拉開門,隻見幾十人背著行囊,一副遠行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