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山莊之夜
周鼎天抽泣著點點頭:“一百個億都榨幹了骨髓,三百個億,上哪裏去弄?”
這時楊思琦和馬春陽三人也走了過來,弄明白事情大概緣由後,也大罵天翼生化吃人不吐骨頭,眾人唏噓一會,見周鼎天十八九歲的年紀,大災難發生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都對他恨不起來了。
蔡教授歎一口氣:“可憐天下父母心呀,為了你,他們也隻好不要自己的命了。”忽而焦急地問,“你們這一撥人,是第幾批出來的?”
“這個……”周鼎天搖搖頭,“我也不知道。”
蔡教授轉頭看著我:“要是周鼎天他們是最後一批,那第一撥人恐怕早就趕到太行市醫院了,哎呀,別給天翼生化搶先奪去了吳坤的女兒!”
蔡教授焦急之情更見於顏色,但這時天色全黑,山莊外又有屍群徘徊,也隻能幹著急了。
良久,陳琳問道:“那末世地堡裏,到底住了多少人?”
“這個,大概……可能有七八千人吧,具體數字我也不知道。”周鼎天說道,“那地堡裏分成了好幾個區,我們隻能呆在他們安排的區域裏,不能隨便亂走的。.”
馬春陽接口道:“是的,我當時就因為走錯了通道,才被侯天來命人斬斷了兩根手指。”說著舉起左手,小指和無名指齊根沒了。
“那像你這樣,靠錢買到地堡入場卷的人,還有多少呢?”陳琳又問。
“我所知道的,應該有百十來人吧。”周鼎天說道,“其中也不乏外國人,我們出來的這一撥人裏,就有一個英國女孩和兩個韓國女孩,可惜遭遇屍潮的時候,可能她們多半也無辜了。”
“嗬,真是貧窮限製了想象力啊。”陳琳自嘲地笑道,“這世界,有錢的人真多啊。”
這時,後廳過道裏傳來腳步聲響,幾人回頭看去,一團搖曳的燭光走了過來,近了,原來是山莊的兩名女子,一人掌著燭火,一人端著托盤,鼻中隨即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兩人原來是送晚餐來了。
“這是王雪晴請求羅大姐,讓給送來的。”手持蠟燭的短發女子一邊說道,一邊幫著把托盤中的飯菜擺到茶幾上,聲音冷冷的,顯然給我們送晚餐,大違她的心意。另一名女子雖然沒有說話,但臉色也是冷冰冰的,馬春陽半張著嘴,意欲打聽一下王雪晴的情況,但看著兩人冷若冰霜的喪屍臉,也就閉嘴。.
兩女放下飯菜,頭也不回的走了,陳琳嘀咕一聲:“就像是全天下的男人都對不起她們似的。”
我看著飯菜,倒也豐富,一盤野豬肉片,一碗紅燒魚,一大碗青菜湯,此外還有一盆白米飯。
“先吃飯吧。”我拿起碗來盛飯,肚子早也咕咕叫了。
“別動!”楊思琦突然說道,“誰知道飯菜裏有沒有毒?”
“應該不會吧?”我說。
“算了,人心隔肚皮,還是別吃了,咱們背包裏不是還有幹糧嗎?”陳琳一邊說著,拿出了冷冷的飯團。
幾人眼睛盯著眼前可口的飯菜,嘴裏嚼著的,卻是幹硬的飯團,那滋味,比畫餅充饑還要難受。我實在忍受不了,就和馬春陽端了飯菜,都倒在門外一個土坑裏,回來再嚼飯團,才感覺有了點味道。
“有件事情,我實在弄不明白。”我看著周鼎天問道,“你爸媽既然能弄到那麽多錢,幹嘛不自己建造個避難所?”
周鼎天還沒有回答,蔡教授先笑了起來:“很多事情,不是有錢就能做到的,不錯,一百個億別說建造一個避難所,就是建造十個也綽綽有餘,可是,你知道怎麽造嗎?你以為修建個大鐵玩意兒或者厚厚的水泥蓋子,再加上一個有人造光的水基苗圃培育室就是末世避難所了?哈哈……那不死病毒能通過空氣和水傳播,別的不說,光是幾年來不讓空氣和水與外界有絲毫的交流,你就做不到。嗯,說得太細致了你也聽不懂,你就這樣想吧,你基本上,就是要從新建造一個微型的世界。”
“隻要有錢,可以請專家來做嘛。”我說。
“請專家?你上哪兒去請?”蔡教授說道,“我告訴你吧,要完全隔絕外界建造一個微型的世界,確實不是想象中那麽簡單,縱然是專家,也很難辦到。你覺得簡單,那是因為你完全不懂。”
陳琳聽到這裏,趕緊吞下一口飯團說道:“我記得大災難以前好幾年,看過美國一檔科學欄目,一對教授夫妻建造了一個完全封閉的巨型罩子,裏麵置辦了當時最先進的仿生生存係統,足夠的飲水和食物,然後教授夫妻倆將自己關在罩子裏,想實驗和外界完全沒有能量交換的情況下,能支撐多久,結果半年不到,仿生生存係統就崩潰了。”
“怎麽崩潰的?”我好奇地問。
“崩潰的原因你絕對想不到。”陳琳加重語氣說道,“竟然是因為平常讓我們生病的病毒和細菌,比如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等這些細菌在隔絕的小世界裏無法存活。以至於人體自身的免疫防禦係統突然失去了‘外敵’,人體反而不適應了。”
“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可是……”我質疑道,“太空站不也是一個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小世界嗎?宇航員不也生活得好好的?”
蔡教授一笑:“你怎麽知道他們就活得好了,太空艙裏的空氣太過潔淨,宇航員的免疫係統都變得很差,就不說他們的腸道消化功能都退化嚴重,就算不小心劃了條小傷口,也需要正常愈合時間的五六倍,甚至十倍的時間,才能愈合。”
陳琳接口道:“你知道a基地以前有多少人嗎?整整三百人,但一半還多的人,在基地完全封閉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先後死去了,還記得基地四號庫房和七號庫房中用於實驗的喪屍嗎?它們就是我以前的同事。後來基地都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幸虧探測到外界的病毒濃度開始下降了,否則恐怕我也活不到今天。”
這時楊思琦和馬春陽三人也走了過來,弄明白事情大概緣由後,也大罵天翼生化吃人不吐骨頭,眾人唏噓一會,見周鼎天十八九歲的年紀,大災難發生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都對他恨不起來了。
蔡教授歎一口氣:“可憐天下父母心呀,為了你,他們也隻好不要自己的命了。”忽而焦急地問,“你們這一撥人,是第幾批出來的?”
“這個……”周鼎天搖搖頭,“我也不知道。”
蔡教授轉頭看著我:“要是周鼎天他們是最後一批,那第一撥人恐怕早就趕到太行市醫院了,哎呀,別給天翼生化搶先奪去了吳坤的女兒!”
蔡教授焦急之情更見於顏色,但這時天色全黑,山莊外又有屍群徘徊,也隻能幹著急了。
良久,陳琳問道:“那末世地堡裏,到底住了多少人?”
“這個,大概……可能有七八千人吧,具體數字我也不知道。”周鼎天說道,“那地堡裏分成了好幾個區,我們隻能呆在他們安排的區域裏,不能隨便亂走的。.”
馬春陽接口道:“是的,我當時就因為走錯了通道,才被侯天來命人斬斷了兩根手指。”說著舉起左手,小指和無名指齊根沒了。
“那像你這樣,靠錢買到地堡入場卷的人,還有多少呢?”陳琳又問。
“我所知道的,應該有百十來人吧。”周鼎天說道,“其中也不乏外國人,我們出來的這一撥人裏,就有一個英國女孩和兩個韓國女孩,可惜遭遇屍潮的時候,可能她們多半也無辜了。”
“嗬,真是貧窮限製了想象力啊。”陳琳自嘲地笑道,“這世界,有錢的人真多啊。”
這時,後廳過道裏傳來腳步聲響,幾人回頭看去,一團搖曳的燭光走了過來,近了,原來是山莊的兩名女子,一人掌著燭火,一人端著托盤,鼻中隨即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兩人原來是送晚餐來了。
“這是王雪晴請求羅大姐,讓給送來的。”手持蠟燭的短發女子一邊說道,一邊幫著把托盤中的飯菜擺到茶幾上,聲音冷冷的,顯然給我們送晚餐,大違她的心意。另一名女子雖然沒有說話,但臉色也是冷冰冰的,馬春陽半張著嘴,意欲打聽一下王雪晴的情況,但看著兩人冷若冰霜的喪屍臉,也就閉嘴。.
兩女放下飯菜,頭也不回的走了,陳琳嘀咕一聲:“就像是全天下的男人都對不起她們似的。”
我看著飯菜,倒也豐富,一盤野豬肉片,一碗紅燒魚,一大碗青菜湯,此外還有一盆白米飯。
“先吃飯吧。”我拿起碗來盛飯,肚子早也咕咕叫了。
“別動!”楊思琦突然說道,“誰知道飯菜裏有沒有毒?”
“應該不會吧?”我說。
“算了,人心隔肚皮,還是別吃了,咱們背包裏不是還有幹糧嗎?”陳琳一邊說著,拿出了冷冷的飯團。
幾人眼睛盯著眼前可口的飯菜,嘴裏嚼著的,卻是幹硬的飯團,那滋味,比畫餅充饑還要難受。我實在忍受不了,就和馬春陽端了飯菜,都倒在門外一個土坑裏,回來再嚼飯團,才感覺有了點味道。
“有件事情,我實在弄不明白。”我看著周鼎天問道,“你爸媽既然能弄到那麽多錢,幹嘛不自己建造個避難所?”
周鼎天還沒有回答,蔡教授先笑了起來:“很多事情,不是有錢就能做到的,不錯,一百個億別說建造一個避難所,就是建造十個也綽綽有餘,可是,你知道怎麽造嗎?你以為修建個大鐵玩意兒或者厚厚的水泥蓋子,再加上一個有人造光的水基苗圃培育室就是末世避難所了?哈哈……那不死病毒能通過空氣和水傳播,別的不說,光是幾年來不讓空氣和水與外界有絲毫的交流,你就做不到。嗯,說得太細致了你也聽不懂,你就這樣想吧,你基本上,就是要從新建造一個微型的世界。”
“隻要有錢,可以請專家來做嘛。”我說。
“請專家?你上哪兒去請?”蔡教授說道,“我告訴你吧,要完全隔絕外界建造一個微型的世界,確實不是想象中那麽簡單,縱然是專家,也很難辦到。你覺得簡單,那是因為你完全不懂。”
陳琳聽到這裏,趕緊吞下一口飯團說道:“我記得大災難以前好幾年,看過美國一檔科學欄目,一對教授夫妻建造了一個完全封閉的巨型罩子,裏麵置辦了當時最先進的仿生生存係統,足夠的飲水和食物,然後教授夫妻倆將自己關在罩子裏,想實驗和外界完全沒有能量交換的情況下,能支撐多久,結果半年不到,仿生生存係統就崩潰了。”
“怎麽崩潰的?”我好奇地問。
“崩潰的原因你絕對想不到。”陳琳加重語氣說道,“竟然是因為平常讓我們生病的病毒和細菌,比如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等這些細菌在隔絕的小世界裏無法存活。以至於人體自身的免疫防禦係統突然失去了‘外敵’,人體反而不適應了。”
“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情,可是……”我質疑道,“太空站不也是一個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小世界嗎?宇航員不也生活得好好的?”
蔡教授一笑:“你怎麽知道他們就活得好了,太空艙裏的空氣太過潔淨,宇航員的免疫係統都變得很差,就不說他們的腸道消化功能都退化嚴重,就算不小心劃了條小傷口,也需要正常愈合時間的五六倍,甚至十倍的時間,才能愈合。”
陳琳接口道:“你知道a基地以前有多少人嗎?整整三百人,但一半還多的人,在基地完全封閉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先後死去了,還記得基地四號庫房和七號庫房中用於實驗的喪屍嗎?它們就是我以前的同事。後來基地都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幸虧探測到外界的病毒濃度開始下降了,否則恐怕我也活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