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人都走了,隻有你一個人還在這裏
  就在沈村長碰到村裏的危機的時候,齊年也碰到了危機。

   齊年準備拿出100萬來為村裏做遠洋捕撈提供流動資金,但是這個想法遭到了公司股東的反對。

   齊年這家公司的股東除了他和陶思婭、田雙雙等創業者外,還包括符佳的基金,以及一些快遞公司的老板。

   陶思婭這幾位本來就是寸島的土著,對於齊年要拿出100萬支持寸島的漁業,當然是持肯定的態度。

   符佳一直都是力挺齊年的,自然也不拒絕。

   然而那些快遞公司的老板認為這100萬花出去,首先和快遞業務沒有關聯,另外也擔心最終會打水漂。

   齊年回到仞市之後,約了幾個股東到公司來麵談。

   結果幾個股東卻說:“齊總,這家公司是你的。我們也都願意和你一起打江山,但是什麽生鮮、冷鏈這些業務我們也不懂,也不想做那些我們不擅長的。如果你要把公司的錢借給你的家鄉搞建設,隻要利息談得好,我們也不反對。但是要作為投資,我們覺得不太合適。”

   齊年最初的打算其實就是借款,但是後來在和村裏的會計做了計算之後,他認為還是要以投資人的身份介入。投資這件事是和符佳有過溝通的,因為符佳更懂資本運營。

   “齊年,如果你的這個快遞公司要做大,一定要走資本運營的路子。這一點我們之前溝通過。但是你如果要和其他的快遞公司那樣發展的話,我看情況不妙。”

   齊年問:“為什麽呢?你也看到了,我在寸島、尺縣、仞市的發展路徑雖然和其它的網點、快遞公司不太相同,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快遞就是送東西嘛。”

   符佳說:“不是不是。我不是說你的業務的商業模式。你的商業模式做得已經很優秀了。我說的是資本運營的商業模式。”

   “願聞其詳。”

   “我給你出一道題,你來回答一下。”

   齊年笑道:“請符老師出題。”

   “你認為專注於做快遞,成為快遞行業的專家更有價值呢,還是整合上下遊產業鏈更有價值?”

   “當然是整合上下遊產業鏈更有價值。因為我如果隻是做快遞,我的上遊要依靠別人,下遊也要依靠別人,我就會受製於人。”

   “對的。這個答案很明確了。現在對於海鮮這個業務,你做的是電商,也就是一個貿易商。你的上遊在寸島的漁業上。你的下遊在別的商家那裏。你能做的就是電商和冷鏈。一旦上下遊出現問題,你的業務也會受到影響。這一次下遊沒問題,問題出在了上遊。你如果不對上遊有所控製,那麽你的業務也會受損。”

   齊年說:“你說的這些我理解,但是我覺得我是沒有辦法來控製這個上遊的。因為我讓沈村長帶著村民們重新開始做漁業的時候,我和他們說得很清楚。他們來負責產品,我來負責產品的對外銷售。我不對他們的業務做任何的幹涉。”

   符佳說:“我理解你說這話的初衷,但是通過水環境汙染這件事你也發現了,村裏這些人的運營能力是不足的。這一件小事反映出來的不是小問題,而是會影響業務長遠發展的大問題。他們那些人還是有些小農經濟的思想。公司都已經出現危機了,還在用等靠要的這種方式來應對。商業競爭是很殘酷的,你沒法出頭,連活下來的可能性都沒有。如果是這樣,不僅捕撈的業務做不大,你和田雙雙費盡工夫做起來的海鮮電商業務也做不大。而且你的快遞公司未來要實現資本運營,甚至於說要去IPO市場上上市的。

   那麽你一定要做出符合資本市場需要的商業模式來。如果你隻是一個快遞公司的話,你會麵臨著巨大的競爭。你現在體量小倒無所謂,等你體量大的時候,所有那些大的快遞公司就會把目標一致對向你。如果你沒有上下遊產業鏈的整合,你很有可能到最後都會被餓死。我理解你做超市、做海鮮的目的所在,所以趁著現在寸島上有這樣的一個危機,不如主動發起進攻吧。在海鮮生產的這個業務切入進去。100萬借款直接變成100萬的投資。這不是挺好的嗎?”

   齊年聽了符佳的分析,非常符合自己的期望。絕不能感情用事而誤了公司和寸島發展的大計。

   然而即便齊年把他和符佳定下來的變借款為投資的這個策略告訴那些快遞公司的老板,那些快遞公司的老板對此也並不認同。他們甚至提出來要減少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但又不願意減少分紅的比例。簡單說是少持股多分紅。理由是為了規避公司經營中的小股東風險。

   由這一件事,齊年也看得出來,為什麽這些快遞公司的老板的業務做不大。為什麽當初他們麵臨齊年的競爭的時候節節敗退,這其實和他們的格局和眼界有很大的關係。這些快遞老板們眼中看到的隻是他們眼中的快遞業務,所有的關注點全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兒上,跳不出他們的圈層。

   按道理來講,電商這個行業這兩年發生的巨大變化,快遞公司是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的。但是這些快遞公司的老板卻並沒有為此而有所改變。

   人人都知道隻有踏出舒適區,就可以獲得超值的回報。然而,留在舒適區的誘惑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大得多。市場發生的變化他們難道不知道嗎?當然知道。

   當他們的客戶從電商平台轉到短視頻這些新媒體平台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嗎?當然知道。

   當越來越多直播基地建立起來,越來越多網紅拿著自拍杆行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嗎?當然知道。

   可是他們又做了什麽呢?什麽都沒有做。他們的一切都和電商時代是一模一樣的。

   當越來越多門外漢建立起一件代發的雲倉的時候,這些快遞公司的老板們卻把一塊好資源拱手讓給了他們的競爭對手。一旦直播帶貨和雲倉形成氣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快遞公司的老板會倒閉。

   這個時代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人走了,隻有你一個人還在這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