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找茬
  李大人一係的那些官員看著淮舉陽奉陰違的,居然欺騙了他們,使得他們恨淮舉恨得牙癢癢。

  紛紛商量對策怎麽給他點顏色瞧瞧,然後其中有一個人想到,程均生快要來這裏視察了,到時候他們抱成一團,在程均生的麵前告淮舉一狀,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打定主意後,官員們開始準備迎接程均生的酒席,因為之前他們的上級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要好好招待程均生,他可是個活菩薩。

  即使他們沒有撈到多少油水,但還是都拿出來了,用作接待程均生的經費,畢竟隻要把程均生哄開心了,他們的財富可就源源不斷的來了。

  想到這,他們原本還有點抱怨的心理瞬間有些好受了,畢竟有求於人,還是要好好伺候,陪著笑臉。

  另一邊,淮舉聽從了蕭景逸的安排,修堤壩和救濟災民同時進行,一刻也沒有耽誤,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對於李大人一係的官員的所作所為,他是毫不知情,隻顧著忙自己的事情,淩秋和蕭景逸也加入了救濟災民的隊伍中。

  大家眾誌成城,力圖幫助這裏的災民度過難關,其他的事情都拋諸腦後,也沒有管那些官員。

  誰知道他們不找事,可是事情卻找上門了,這不,李大人一係的官員接到消息,說程均生馬上要進城了。

  他們著急忙慌的跑到城門外列隊歡迎,中午的日頭很盛,但是這些養尊處優的官員卻能忍耐。

  個個站的筆直的,等待著程均生的車駕的到來,這不,在等了半個時辰後,他們遠遠的瞧見了程均生的馬車。

  這些官員瞬間心裏有底了,終於不用再在這裏被太陽曬了,程均生此時在馬車上撩開簾子,遠遠的看到了那些官員。

  他的虛榮心滿足了,到了城門口,程均生架子很大似的下了馬車,那些官員立馬恭維的作揖。

  客套完了以後,那些官員帶著程均生往他們早已經安排好的酒席走去,一刻鍾以後他們到達了地方。

  程均生很享受這種感覺,被人眾星捧月,入了席,大家開始應酬,酒過三巡以後,有人把淮舉的那件事說出來了。

  “程大人,在下有一件事要稟告,那個安義城的淮舉,陽奉陰違,他明明答應我們和我們站在一起,可是誰知道他轉頭就去救濟災民了,這不是生生打我們的臉嗎?”一個尖嘴猴腮的官員說到。

  程均生聽到這很是生氣,因為淮舉本就不是李大人這一係的,自己早就看他不順眼了,可是苦於沒有機會整治他。

  剛好這個官員提出來,自己可要借這個機會好好敲打敲打他,讓他知道,即使不站在他們這邊,也不能和他們作對。

  “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待會我去會會他。”程均生說道:“來,大家喝酒,今天就是開心的,淮舉那件事,你們放心,我自有安排。”

  那些官員聽到程均生這麽說,放下心了,開始舉起酒杯挨個敬酒,把程均生誇的飄飄然,極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酒足飯飽以後,他們由著各自的下人接回家休息,程均生則是歇在了驛站,一夜無話,他們睡得和豬一樣死。

  第二天,日上三竿後,程均生才起床洗漱,弄好了之後他便帶著人往安義城淮舉那裏去了,畢竟他可沒有忘記昨天晚上的話。

  到達淮舉那裏的時候,程均生撲了個空,下人告訴他說淮舉去賑災了,讓他在這裏等會,無奈,他隻好坐在客廳等待。

  另一邊,下人也是有眼力見的,安排好程均生,立馬往淮舉那裏去了,說:“大人,京城來的程大人到了,在客廳等著呐。”

  淮舉聽到下人的話,轉頭看了看身旁的蕭景逸,讓他拿個主意,蕭景逸思考了片刻說:“他想等就讓他等著唄,賑災重要,咱們先忙。”

  蕭景逸說完,淮舉就對下人說:“你回去好生伺候著,如果他要問起,你就說我去修堤壩了,要到晚上才回去。”

  下人領了命令便回去了,淮舉則是和蕭景逸他們一起,幫助災民尋找睡覺的地方,程均生看著天色越來越黑,便問了下人。

  下人把淮舉交給他的話說了出來,程均生聽了以後怒火中燒,但是又想到自己這次來可不能啥事都沒有,隻好繼續等著了。

  終於,在深夜的時候,淮舉回到了家裏,蕭景逸為了避嫌,沒有同他一起回來,看到客廳裏的程均生,淮舉故作驚訝。

  “程大人怎麽來了,也沒有人通知我,我這剛從堤壩回來。”淮舉說到。

  程大人豈會不知道淮舉是故意的,但是他按耐住心裏的火氣,笑盈盈的說:“淮舉您貴人事多,再說了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怎麽敢打擾。”

  “程大人說笑了,我這做的也是份內之事,我們當官的,不就是為了百姓服務的嘛。”淮舉說到。

  程均生等的心急,也不再和他廢話,而是開門見山的說到:“淮舉,我聽李大人的屬下說,他們找你商量過賑災的事情,可是你表麵答應了,背地又反悔了,可有此事?”

  淮舉就知道程均生過來沒有好事,現在聽他一說,原來是為了這件事,開口解釋道:“程大人明鑒,他們隻讓我不要破壞李大人的好事,可是我也沒有啊,李大人為人樂善好施,我這也是為了幫他積攢名聲啊。”

  程均生看著淮舉油鹽不進的樣子,心裏很生氣,想要從其他地方找茬,栽贓淮舉,可是淮舉的所作所為挑不出毛病。

  程均生落敗,沒有辦法,隻好灰溜溜的回去了,這邊程均生剛走,蕭景逸和淩秋就進來了,剛剛全過程他都看到了。

  蕭景逸覺得程均生可能知道很多機密的事情,於是讓自己的手下去調查他,看看能不能掌握的把柄。

  然後他和淩秋又開始監督修堤壩的進程,這可是一件大事,堤壩修好了,那些災民也不用流離失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