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糧食換機械
  朱曉華解釋說:“像你們家割麥子,一畝地需要割多久?”

  那人想了想,答:“兩到三天。”

  朱曉華說:“如果用收割機的話,隻需要二十分鍾。而且收割完,直接變成小麥粒出來。”

  大家都想象不出麥子割完直接變成麥粒的情景,通常大家把麥子割回家,然後鋪在操場上邊曬著,邊用石碾碾壓。整個流程至少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變成麥粒。

  一個站在操場邊緣的人,手裏舉著木棒,學著朱曉華打“土味高爾夫”的模樣,一棒又一棒地打地上的紅球。

  這幾日,大家都跑到朱曉華比賽過的場地去玩土味高爾夫。連隔壁村的大人也跑過來玩。

  大家都對這種新奇的打球方式充滿好奇。

  這人揮舞著手中的木棒問:“那玩意真能那麽神?”

  朱曉華說:“當然。”

  劉大強也對收割機產生了興趣,問:“如果用收割機割麥子,一畝地收多少錢?”

  朱曉華說:“現在交公糧的話,一畝地是一百多斤吧。如果自己收麥子、打麥子的話,中途損失應該也不小。”

  劉大強算了筆賬,自己每年割麥子的話,會有很多麥穗丟失在田地裏,加上來回搬運途中掉落的,石碾碾壓導致的損失,一畝地至少也要損失個十多斤。

  如果用收割機的話,這中途的損耗就全部沒有了,相當於每畝多收了十多斤糧食。

  朱曉華說:“這就對了,用收割機,不但省時、省力,還減少了中途不必要的損耗,每畝增加了十多斤。”

  劉大強問:“那用收割機的話,要收多少錢?”

  按他的預想,收費肯定要超過十斤麥子的價錢。

  朱曉華想了想,舉起六根手指,報出一個數。

  “六塊?”

  “六斤麥子?”

  大家紛紛猜測。

  朱曉華搖了搖頭,說:“六毛。”

  “真的隻要六毛?”

  朱曉華點點頭:“如果用麥子的話,隻需要三斤半。”

  “每畝地六毛錢,或者三斤半麥子。”

  這個年代,每斤麥子的價錢大概在一毛八分錢。三斤半麥子是六毛多,比直接給錢稍多,因為這中間把麥子變成現金也需要有不少損耗。

  總體上來說,這樣的價格設置是比較合理的。

  劉大強驚訝地說:“如此以來,用收割機的話,我們農戶隻賺不賠呀。減去收割機的費用,我們每畝多收六斤多。還省出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朱曉華讚歎說:“不愧是萬元戶,一說就明白。”

  聽劉大強這樣說,有幾人也圍了上來:“這樣收費你不會賠嗎?”

  賠?

  朱曉華自然不會賠,這個年代,油價很便宜,每公斤汽油的價格在一毛至一毛五。

  收割機的日常消耗隻有汽油。

  減去汽油消耗,如果收割的麵積夠大,他很快就能賺回收割機的錢。

  朱曉華現在才深刻體會到工業革命帶來的好處,因為機器確實可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每畝收割的糧食變多了,收割成本更低了,還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

  對交易雙方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劉大強說:“既然這樣,我就帶個頭,先從我家的麥田開始吧。”

  其他幾戶見劉大強要用收割機,也紛紛表示願意加入。

  不過,這些人均表示,自己沒錢,隻能用麥子抵扣。

  朱曉華沒有意見。麥子雖然麻煩點,但是它也是有價值的,更適合很多不舍得花錢的農戶。

  張水一家子沒有吭聲,他的兩個兒子坐在涼棚架下,翹起二郎腿,搖著扇子,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顯然他們還在為輸了磚窯的事不高興。

  朱曉華又跟他們聊了會天,直到電視開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跑到電視上去了。

  電視劇中間插播廣告的時候,朱曉華跟他們告辭。

  次日,朱曉華和肖隊長開著收割機準時出現在麥田邊。

  兩人一個駕駛收割機,一個在前方引導,輪換著割麥子。看著那一排排金黃的麥子在收割機前倒下,快速變成麥粒,兩人隻覺無比痛快。

  劉大強和洛水村的村民們戴著草帽,穿著長袖衣服,站在田邊,樂嗬嗬地,看著這個龐然大物在田地裏來回移動。

  隻是片刻之間,原本植被茂盛的麥田,變成了光禿禿一片。

  等收割機停下來時,眾人跑到收割機的漏鬥裏去看,隻見那裏全是一顆顆金黃、飽滿的麥粒,均忍不住大呼神奇。

  “果然像你說的那樣,真有這麽厲害的機器!”

  收割完劉大強家的五畝多田地後,劉大強直接付了三塊多錢。

  這是這台收割機賺到的第一筆錢,而且前後隻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朱曉華禁不住暢想,如果按照這樣的賺錢速度,那麽一天下來就可以賺到六十到八十塊。

  十天六百到八百。

  一百天六千到八千。

  一百天時間就足可以賺回這台收割機的錢。

  如此以來,農場欠經銷社的四千多塊就沒有那麽可怕了。還款隻在頃刻之間。

  而且磚窯那邊還在源源不斷地生產紅磚……

  收割完劉大強家的麥田後,緊挨著的便是其他兩家村民的麥田。

  肖隊長手癢,他替換了朱曉華,駕駛收割機,進麥田裏過把癮。

  轟隆隆的機器轟鳴,一排排麥子倒下,又是半個多小時,麥田變成光禿禿一片。

  這些村民們拿不出錢,都用麥子抵扣,朱曉華也不計較,一概照收。

  朱曉華拿出一個筆記本,要村民們記上自己家多少畝地,交了多少麥子。

  肖隊長有點奇怪,問:“記這個幹啥,直接收麥子就完事了。”

  朱曉華神秘一笑:“這個必然會有用的。”

  登記的村民們邊登記,邊說:“這個朱曉華,太過細心了。麥子都給你,記這玩意幹啥用。”

  不過,他們口頭上說著,手上卻還是一一寫了下來。

  雖然煩瑣點,但也就是幾分鍾的事。

  等傍晚兩人開著收割機回農場時,收割機上綁了滿滿幾麻袋的麥子。

  回到院子裏,朱曉華把這些麥子一過稱,整整三百多斤。

  再看收到的現金,也有十五塊多。

  整體估算了一下,今天一天替村民們收麥子的收入約七十多塊錢。

  肖隊長也頗為意外:“一畝地隻收六毛錢,居然能收出這麽多錢?”

  七十多塊錢,已經是他兩個月的工資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