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國之重器
  弘治皇帝進了車廂,這和他所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車廂裏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太皇太後已攙扶著,在沙發裏坐下。

   弘治皇帝便陪坐在一旁,朱厚照那個小子,已不見了蹤影。

   方繼藩倒是覺得,此刻自己有點拉仇恨。

   於是,他知趣的默不作聲起來。

   可這氣氛嘛……顯得有些尷尬。

   片刻之後,蒸汽火車終於開始顫抖起來。

   弘治皇帝顯然受了一些驚嚇,下意識的抓住了沙發的扶柄。

   太皇太後周氏倒是斜了他一眼,悠悠然的道:“怕個什麽?”

   弘治皇帝臉一紅,竟是有些不好意思。

   車廂裏的抖動開始加劇了一些。

   弘治皇帝心裏更加的不安了,臉色有些不好了。

   倒是方繼藩笑吟吟的道:“陛下初坐此車,偶有不適,也是理所當然,陛下,很快就好了。”

   火車終於開始動了,走的很慢,可是那轟隆隆的聲音,卻很驚人,哢擦哢擦的輪軌傳動聲,更令弘治皇帝驚心動魄,仿佛置身於內的怪獸,開始活了。

   二號車廂裏,傳來了蕭敬的尖叫,混雜在那吵雜聲裏。

   當然,沒人搭理他。

   太皇太後穩穩當當的坐著,麵上沒有表情,隻是麵露欣慰之色,這倒是驅散了弘治皇帝的心怯。

   你看,這樣的老太太都如此鎮定,自己身為天子,怎麽好意思恐懼呢。

   很快,火車開始平緩行駛起來,先是滑出了車站,而後,外頭亮堂起來。

   火車開始在慣性之下,再加上那可憐的動力,速度開始加快。

   可哪怕再快,也不過是時速二十多公裏罷了,對於方繼藩而言,已算是慢的如牛一般了。

   可它最大的好處,卻是動力持續,畜生會有累的時候,道路也會有擁堵,可火車隻需順著鐵路線,已此速度,勻速向前即可。

   弘治皇帝側過頭,見到了窗外的天光,無數的景物在在他的眼中掠過,震動終於漸漸開始變小了,不知是漸漸的習慣,還是其他的原因。

   弘治皇帝的臉上,寫滿了震驚。

   “此車……何以驅動?”弘治皇帝終於忍不住問道。

   方繼藩忙道:“陛下,是太子殿下的恒心、孝心,以及為天下百姓謀福的初心!”

   弘治皇帝皺起了眉頭,陰沉著臉,瞪了方繼藩一眼:“說人話。”

   呀,這怎麽就不是人話了,太皇太後就愛聽這個啊。

   方繼藩有點轉換不過來,於是深吸一口氣,瞬間從文科生模式,轉換為理科生模式。

   “陛下,太子和兒臣查看燒水時,那壺子受熱,水中產生蒸汽,竟可以掀開壺蓋,於是方知,原來這水蒸氣,竟是可以產生力的。太子殿下為此,激動萬分,既然這水蒸氣,可以產生熱氣,掀開壺蓋,那麽更多的水蒸氣,是否可以如風車和水車一般,產生更大的力呢。”

   “風車和水車借助的是風力以及水力,可這兩種力,過於依賴於自然的條件,老天爺不刮風,這風車便沒了用處,不將水車建在水流旁,這水車便也沒了用處。可熱氣,卻可以人為的啊。這幾年來,太子殿下和兒臣,想通了這個關節,一直朝著這個方向,招募了數百上千的匠人,花費了無數的金銀,同時閱覽古籍,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嚐試。陛下這兩年,是否發現,太子殿下比之從前,更加沉默寡言?”

   弘治皇帝搖搖頭。

   呃,這就有點尷尬了。

   “在花費了無數的心血之後,終於解決了利用水蒸氣的問題。太子殿下,利用燒煤,來產生蒸汽,蒸汽順著專門的管道,進入了傳動係統,傳動係統用的是活塞運動……”

   方繼藩不斷的解釋著,這車子是如何運作的。

   其實,連他自己也都是一知半解,這些生澀難懂的力學知識,說實話,並非是方繼藩擅長的,他更多的,隻是大抵的提出一個方向性的東西。

   人類第一次開始利用水蒸氣,或者說,造出蒸汽火車,在這個途中,其實走了無數的彎路,每一個彎路,都耽誤了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時間,方繼藩提出了一個方向,而無數這世上最聰明的匠人,在朱厚照的帶領之下,朝著一個方向去努力即可。

   自古以來,這裏從不缺乏能工巧匠,何況,此前工學院,以及奠定了某些基礎,再加上,大量佛朗機人俘虜的出現,使得東西方的技術開始傳播。

   這個時代的大明,對於外來的事物,是抱有較為開放的態度的,明朝中葉至明末期間,就曾有大量的傳教士帶著新技術來到這裏,不少士大夫,秉持著學習的態度,借助他們的知識,對許多東西進行了改良。

   方繼藩盡力的將蒸汽火車的道理,細細的說了。

   弘治皇帝方才恍然大悟。

   此刻,他心裏再沒有了畏懼之心了。

   人就是如此,突然出現這麽個可怕的怪獸,是人都會心生畏懼,可一旦,你告訴他,這玩意到底是怎麽回事,噢,原來如此,不過是截住著蒸汽,就像熱氣掀開了茶壺,利用了大量的熱氣,使其運動起來的玩意啊。

   弘治皇帝麵上恢複了血色:“要製成這東西,很是不易吧。”

   方繼藩正色道:“陛下,太子殿下和無數匠人,花費了兩三年的心血,為了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許多人,可謂是嘔心瀝血,有的人,甚至是廢寢忘食。為了不斷的研製,改進了許多鋼鐵的鍛造技藝,改良了建模之法……對許多學科,都有所改進。”

   這是一項不亞於曼哈頓工程的偉大創舉。

   它的好處就在於,為了攻克許多的難關,使無數的機械製造、木工、冶煉,以及許多的基礎學科,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這些最尖端的技藝,造就了一個蒸汽火車,可實際上,未來借助於這些,許多機械,都將湧現出來。

   弘治皇帝方才還怒氣衝衝,可此時,置身於此,火車依舊在轟隆隆的向前行駛,那嘈雜的噪音,還有震動,或許是因為身體已經適應的緣故,再沒有了恐懼,也沒有了不適,他凝眉,此時,卻是生出了震撼之心:“此車,隻需鋪設了鐵軌,便可行駛?”

   “是的。”方繼藩笑吟吟的道:“鋪設了鐵軌之後,便可行駛,一個時辰,可以行八十裏。”

   時速是二十公裏,也就是四十裏,這速度,在後世,也就是和電瓶車相當,可勝在穩定,且不存在堵車的情況。

   方繼藩對於這樣的動力,是不滿意的。

   可弘治皇帝的感受卻是不一樣了,他第一個反應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似乎對於這速度,很是震撼。

   快馬加鞭,一日倒是可以行數百裏,可問題在於,這樣的騎士,是經過特殊的訓練,卻需不斷的傳驛,隻能用於書信的傳遞。

   方繼藩又道:“不過,此車最大的用處就在於,它可以負重數數萬斤,甚至上十萬斤。”

   這話直接令弘治皇帝懵了。

   十萬斤,不多,也就是是一百噸而已,很多嗎?

   這火車,簡直就是火車屆的弱雞啊。

   這個載重量,也就是後世一個火車皮的載重量。

   可弘治皇帝卻是徹底的震撼了。

   他沉默著,腦子裏已經在飛快的思索。

   “也就是說,若從新城至舊城,可以十萬斤的貨物,或者……是運載千人,朝發夕至?”

   “才四十裏路,不需朝發夕至,也就是半個時辰,大抵可以運到,若是客運,中途可能需要停站,不過,大半個時辰,卻也完全足夠。兒臣和太子殿下,早已想好了,在這鐵軌線上,會加開數輛火車,爭取,每隔小半個時辰,在每一個站,就會有火車停靠。”

   竟然……還可以加開。

   這才是真正恐怖的運量啊。

   一輛車來回開,倒也罷了,若是數量車,日夜不停的來回開,這新城和舊城的貨物和人力傳輸,豈不是……幾乎可以達到無縫連接?

   尤其是舊城那兒,連接了運河,運河會將無數的貨物,送至舊城,這新城,豈不借助了舊城的水運便利。

   不隻如此,還有人員的流動……

   轟隆隆……轟隆隆…………

   這火車的轟鳴,竟是在弘治皇帝的耳畔,居然出奇的悅耳起來。

   弘治皇帝的聲音裏透出了幾分激動:“有意思,有意思,朕從未見過世上竟有如此精巧之物,要造出這個東西,花費……很是驚人吧。”

   “不多,前前後後,從研製,到專門為其建設的作坊,再有鐵軌,還有蒸汽火車的製造,以及雇傭的人手,迄今為止,花費了近三千萬兩。”

   好吧,弘治皇帝臉色很實際的霎時鐵青起來。

   銀子啊,三千萬兩,這兩個該死的敗家子。

   方繼藩繼續道:“不過往後,隻需鋪設鐵軌,成本就大大的降低了,每一裏他鐵軌能控製在一萬三千兩銀子的造價上。”

   “除此之外……”方繼藩樂嗬嗬的道:“陛下,兒臣有件事,忘了稟報,這舊城的地……”

   ……

   今天四點多就起來了,第一更到,今天開始爆更,先把昨天的還上,今天盡量六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