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陛下一力承當
  蕭敬:“……”

   蕭敬腦子有點懵。

   這真是陛下的意思……

   可……不像啊,自己一直侍駕左右,哪怕是自己沒在的時候,也是其他宦官伺候著,陛下的一舉一動,自己說是了若指掌也不為過。

   沒發現有發過這樣的旨意啊。

   可弘治皇帝此時的眼神,就如刀子一般的在蕭敬的麵上掃過,弘治皇帝冷聲道:“怎麽,朕什麽事都需向你奏報?”

   “沒……”蕭敬嚇了一跳,連忙皇城惶恐的道:“沒有,奴婢哪裏敢,奴婢萬死啊,陛下……”

   “這就對了。”弘治皇帝沉著臉,冷冷道:“朕發的旨意,還無需你在此囉嗦,一邊去。”

   “是,是,是。”蕭敬再不敢過問了。

   弘治皇帝突然想起了什麽,又道:“你為何說起此事?”

   蕭敬心裏咯噔一下,低眉順眼的道:“這是……這是因為……陛下,這是因為……外頭有了傳言,京裏許多人都在議論著此事。”

   弘治皇帝皺起眉,盯著蕭敬道:“他們怎麽說的?”

   “這……”蕭敬沒有說下去。

   他不敢說。

   弘治皇帝見他如此,便曉得外頭是怎麽說的了。

   還能說什麽,胡搞瞎搞嘛,這……其實可以理解。

   弘治皇帝也是這樣想的。

   他倒是認可自己的皇孫,每一個做大父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的孫子是與眾不同的。可是……

   皇孫畢竟年紀還小,拿著這麽多百姓跑去讓皇孫親自去治理……這……就太過頭了,方繼藩這個小子,他是不鬧出一點事來,不罷休啊。最可惡的……

   還是朱厚照,他皮又癢了……

   弘治皇帝心裏有氣,卻也有些憂心起來。

   皇孫這麽早就成為天下人矚目的中心,若是鬧出點什麽笑話出來,可就糟糕了。

   弘治皇帝沉聲道:“噢,朕已知道了,朕這麽做,自然有朕的用意!”

   這麽輕描淡寫的來了一句。

   他是很想將朱厚照那小子抓來奉天殿裏,細細一想,天知道方繼藩和朱厚照又在鼓搗什麽呢?

   他們畢竟……是有怪才的,也罷……這口鍋,朕背了吧。

   蕭敬內心複雜,其實現在他已猜測到了陛下的心思了,因而……再不敢多說什麽,隻是站在一邊,心裏則在嘀咕……近來還是小心一些的好,別到時候,所有的氣都撒在他的頭上。

   ………………

   西山縣掛牌成立。

   三班的差役,都已齊備。

   一切都有模有樣,吏房、戶房、刑房……五髒俱全。

   那縣衙的大堂,懸著明鏡高懸四字,端莊大氣。

   所有的桌椅,也都是訂製的,得讓縣令、縣丞等人有威儀。

   方繼藩作為狗頭師爺,手裏打著蒲扇,他最缺的是兩撇八字胡,不過這不打緊,人重要的是氣質嘛。

   朱載墨等人,則是顯得很緊張。

   哪怕是他們再幼稚,卻也知道,從現在開始,他們就要開始治理地方,無數人的身家性命,都要維係在他們的身上了。

   一群孩子圍著黃冊,開始計算著他們治下的百姓。

   緊接著,朱載墨讓刑房司吏徐鵬舉取最近的訴訟來,低著頭,有模有樣的翻看著所有的案卷。

   張家丟了一條牛,西家打起來了……

   朱載墨皺著小劍眉,看得頭大。

   徐鵬舉撐著小腦袋在一旁,突的,腦袋嘭的一下摔在了桌上。

   他打了個激靈,連忙吸了吸鼻涕,撐起腦袋來,一臉迷茫的看著左右,這是哪裏,我是誰,我在幹什麽?

   朱載墨頓時瞪大了眼睛,怒氣衝衝的看著他道:“你在做什麽?”

   徐鵬舉立馬怯了,嚅囁著嘴,老半天,才期期艾艾的道:“我……我想我餓了。”

   像是饑餓會傳染的似的,孩子們頓時轟然叫起來:“餓了,餓了……”

   啪……

   朱載墨一拍驚堂木,冷喝一聲:“肅靜!”

   孩子們這才安靜下來。

   朱載墨瞪了徐鵬舉一眼,徐鵬舉打了個寒顫。

   “你……”朱載墨正色道:“去尋張家的牛。”

   “啊……”徐鵬舉嘴巴張得很大。

   “還有……”朱載墨繼續低頭看,邊道:“近來學堂人滿為患,教諭朱遷,你去招募人手,從縣裏調撥錢糧,擴建學堂……”

   其他的孩子,都當真起來。

   其實孩子反而是最有初心的,一旦他們開始扮演一個角色,雖開始會有些不習慣,可很快,他們就會認真起來……

   眾人七嘴八舌,開始議論起來。

   有人道:“這裏有一樁案子,要不要審……”

   “戶房的錢糧不夠了啊,哪裏有這麽多錢糧去修學堂……”

   朱載墨覺得頭越發的大。

   他覺得這和書裏所學的,完全不一樣啊。

   什麽教化天下,這四個字,人人都會說,可是……真要到教化的時候,卻發現全然不是這麽回事,怎麽教化,讓人學什麽,請什麽樣的人……學堂不夠了怎麽解決,錢糧不夠了又怎麽解決。

   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可偏偏,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引發連鎖的反應,等到最後,轉回來發現,噢,解決了這個問題,又會衍生另一個問題。

   方繼藩隻在旁含笑看著,哪怕知道這群小逗比,明明是在坑人。讓他們這般折騰,方繼藩敢保證,不出一年,西山縣的百姓不敢說死絕,但是至少得死一半。

   可是……有什麽關係呢。

   方繼藩有錢……他撐得起,也讓那些人死不了。

   隨你們折騰吧……到時候再擦屁股。

   方繼藩悠悠然的搖著蒲扇,佇立一旁,猶如運籌帷幄的軍師,隻是含笑。

   “恩師,你看……勸農,讓百姓們盡力去種植土豆可以嗎,土豆的產量高。”

   方繼藩頷首道:“這是縣尊拿主意,本師爺不敢做主。”

   “好,那就這麽定了!現在正好到了春耕時節,要趕緊張榜出去。”

   “還有抓偷牛賊的事,要抓緊,徐鵬舉,限你半月之內,將人抓來,否則打你屁股。”

   方正卿在一旁邊撥打著算盤邊道:“師兄……我們的錢糧不夠了啊……”

   “知道,知道,等土豆都種出來了,就好辦了。”

   孩子們足足忙碌了一天,一個個雞飛狗跳。

   他們居然開始樂在其中,每一個人,都開始牢記住了自己的職責。

   第一日,是在雜亂無章中度過。

   不過到了此後,開始有了章法起來。

   每個孩子身邊都會安排兩個文吏和差役,這些人隻負責執行,其他的事,一概不問。

   漸漸的,大家開始帶入自己的角色。

   哪怕他們再幼稚,也開始在身邊文吏的建議之下,慢慢的對於自己要做的事,有了一個基本的雛形。

   方繼藩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嗯……坑我吧,我有銀子。

   …………

   再過幾日,方繼藩便覺得在此做師爺沒有任何意思了,人又懶惰起來。

   隨這些孩子們胡鬧去吧。

   總不能捅破天來。

   朱載墨頓時覺得得心應手起來,他和所有的孩子們一樣,開始享受起這樣的感覺了。

   上萬人的榮辱,具都維係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做出一個又一個的決定。

   起初,很稚嫩,慢慢的,開始得心應手。

   …………

   而過了半個月,方正卿開始得意起來,就如錦衣還鄉一般,請方繼藩到縣衙裏去看。

   方繼藩這一次不隻是一個人去,而是帶上了王守仁、唐寅、劉文善人等一起。

   到了縣衙,眾人落座。

   一群孩子便紛紛湧上來,恭敬的道:“見過恩師。”

   方繼藩朝他們頷首,微笑道:“殿下,覺得如何?”

   朱載墨滿麵紅光,作揖,隨即挺著胸脯對身邊的人道:“正卿你來說。”

   每一次,看到方正卿一副狗腿子的模樣,方繼藩便恨得牙癢癢。

   不過他要保持微笑,微笑使人長壽。

   不然遲早被這兔崽子氣死。

   方正卿得意洋洋的道:“爹,我們這些日子判了十幾個案子,還鼓勵了莊戶們開墾,不隻如此,我們還擴建了學堂,還有……”

   他如數家珍一般,將他們所辦的事統統說出來。

   方繼藩便感慨起來:“不錯,不錯,很好,很有幾分樣子,真是不容易啊,你們的歐陽大師兄也在做縣令,他掌管著一個縣,有聲有色,看來用不了多久,你們就要比他厲害了。”

   孩子們紛紛哄笑起來。

   方繼藩翹著腳,道:“伯安,你來說吧。”

   王守仁頷首點頭:“師弟們可知道為何恩師要讓你們來此,掌這西山縣?”

   他問過之後,不等眾師弟回答,接著便道:“恩師的本意,是讓你們知道,你們手握著無數人的生死榮辱,讓你們嚐一嚐這手握大權的滋味,也讓你們知道,這萬千百姓,與你們生死攸關。你們這些日子所做的事,恩師都看在眼裏,你們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本事,很是難得,師兄在這個年紀的時候,還隻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呢。”

   孩子們更加激動起來。

   “可是……”王守仁話鋒一轉,目光幽幽道:“我們先從判的案子先說起吧……”

   ………………

   哭了,月票被爆了,大新年被爆,老虎含淚求月票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