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尋找心靈的淨土
  靜觀潮起潮落,笑看風起雲湧,奔跑在生命的溪流旁,忘卻了心拙口夯,欣然命筆把自己鐫刻於此。

   為了尋找心靈的淨土,孑身背上簡單的行囊,穿梭於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灰蒙蒙的街巷裏縱目遠處黛青的山影,企圖找到一絲心靈的慰藉。縱有青山綠水滋潤我幹涸的心田,可那隻屬於風情萬種的春天。這短暫的滋潤並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長長久久的*,*屬於文字段句的溝渠裏那一股股甘冽的清泉,她正適時的充盈著我饑渴的大腦,誘發我求知的熱情,我沒有理由拒絕。

   讀一篇好的文章,如交一個聰慧的朋友。一遍,又一遍,我無數次的咀嚼那些優美的句子,流連忘返於詩歌的方正裏,醉倒在散著墨香的散文小說裏。也許一群人的狂歡襯托了我一個人的孤單,但它永遠阻止不了我對文學的向往。因為想念親人,我從哭泣中醒來,幸好有書,我在午夜夢回裏把那份濃濃的思念化作對命運的執著。大多數時候,對於卡拉OK廳裏殺豬般的嚎叫聲我討厭到了極點。若能選擇,我寧願用文字的飄帶編織詩歌的花環,或以筆代鋤,去開坑一塊屬於自己的芳草地,永遠的栽種心的菩提樹。不曾夢想拿多少稿費,隻是單純的喜歡。斟酌一段話語,細品一篇詩稿,讀著讀著,也漸漸學會在浮華塵世中沉默,學會以碼字的形式宣泄內心的悲苦。

   從學生時代幾元錢一本的《意林》、《讀者》開始,隨手拾起一本,或躺或坐,從扉頁開始,讓那些鉛字一一滑過眼眸,直到最後一頁。這個姿勢能堅持多久我不知道,能喜歡一天,我就堅持24小時,能喜歡一年,我就執著於360天。我在自己的世界寫己意,抒己情,但願不會亂了別人的夢,別人也勿擾亂我的心。

   曾把生活想得太美好,總希望所有的玫瑰都不要長刺,白紙上不要有瑕疵。可是縱使我精挑細選也沒發現如此美好的事情,隻是一廂情願的活在自己求真的夢境裏罷了。

   沐浴在溫暖陽光下,希冀著在文字的方磚裏找尋某種心靈的共鳴,在輕柔的音樂中尋找靈魂的超脫,是我始終不變的初衷。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