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前情後事
  他自己本來就大隻,我也不算小隻,那個位置估計也就夠個小孩坐,我要是再坐上去……不行……這畫麵想起來有點激情……

   我不好意思的擺了擺手,我說不用不用,我自己有坐騎。

   李逵啊了一聲。

   我在他目光的注視下拿出了蛤蟆紋小鬼浮雕,然後把蛤蟆精給召了出來。

   蛤蟆精一出來,李逵便是愣了一下,昂著頭看著蛤蟆精,一臉不可置信的看看我,又看了看蛤蟆精。

   我笑了笑,我說這就是我的坐騎。

   他還是沒反應過來,問我這是蛤蟆精?說怎麽會這麽大?

   我說以前沒這麽大,也不知道最近怎麽了,變得越來越大了,有可能是進入青春發育期了吧。

   李逵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

   我心裏頭自嘲了一句,我也是夠扯的,這樣的謊話我也編的出來,真是服了我了。但是貌似李逵是真相信了……

   我跳上了蛤蟆精的頭頂,讓李逵在前邊帶路。

   我們一路走一路侃大山。

   他胯下的那匹馬好像故意和蛤蟆精置氣,非要比誰跑得快,隻是蛤蟆精的彈跳力畢竟不是吹的,隨隨便便一跳便是夠鬼馬奔跑一陣子的。

   我趁著路上的空隙問李逵他們此次出征有多少梁上好漢營的加入了起義軍?

   李逵問我問這個作甚?我再次把跟宋江扯的那個慌跟他講了一遍,說我還沒死,此次下來地府主要是曆劫難,但是下來了幾日,道聽途說了不少關於梁山好漢營的消息,有的說梁山好漢營不再和以前一樣團結了,有的說梁山好

   漢營分裂成了兩派,一派是以宋公明哥哥為頭領的新派,一派是以梁山舊部一百單八將為主的舊派……

   我話還沒說完李逵便是將我打斷,說這都是哪家雀舌編的小話,這般誆陷他們梁上兄弟,是想要作甚?

   我佯裝氣憤……好吧,其實那些都是我編的……我說我也是像他這樣斥問那些胡口亂言的鬼,但是正所謂三人為虎,這沒有的事,說多了也就成真了。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有如此一問。李逵擺了擺手,喊了我聲兄弟,說甭聽那些雀舌嚼舌根,這都是些沒有的事。他說自打三年前清明王起事,宋江哥哥領著他和花榮還有七十二名新進的梁山好漢營的弟兄出山,去支援清明王,宋江哥哥便

   是沒有和梁上好漢營斷過!

   我問他這七十二名新近的梁山好漢是原梁山的舊部嗎?

   李逵搖搖頭,加上他那一下巴的豹須,看起來真夠嚇人的,他說梁山舊部一百單八將,除了他、宋江哥哥、花榮,剩下的一百單五將全都留守在大本營之中。

   我問這是為何呢?

   李逵遲疑了一下,沉吟半天,這才說不還是怕重蹈了一千多年的覆轍……

   我點了點頭。

   其實可以理解,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千多年前,宋江領著梁山舊部歸順朝廷,最後卻落得被賜毒身亡,其餘兄弟更是死的死,散的散,落得周全的隻手可數。

   這種陰影,就跟冬天的時候摸過毛衣然後去開水龍頭,被靜電點了幾次之後,縱使到了夏天,也都會對開水龍頭心存戒備。

   宋江這麽安排,應該說他生前的記憶還是給他落下了不小的陰影。

   我又問現在那七十二位新進的好漢呢?還有花榮將軍?他們身在何處?

   李逵麵色黯淡了一下,拽了拽跟蛤蟆精比賽比得歡快的鬼馬,好似把心中的不快發泄在了鬼馬身上。

   他搖了搖頭,說小李廣花榮現今下落不明,那新進的七十二好漢本來他找回了幾個,可是後麵在尋找宋江哥哥的路上被堵的堵,殺的殺,估計也是前途渺茫。

   我可以感受到李逵身上那種真切的哀傷,這種哀傷和宋江不同,宋江的心氣一般人確實看不透,縱使是身邊的人死光了,他的麵上都不會出現更多的情緒,隻會是冷靜和偶爾的失神。

   就像前陣子我救他的時候那樣。並不是說他虛偽,隻是每個人的心境不同,宋江是做大事的,不會將個人的情感放在生生死死上邊,不然的話他生前就不會放著梁山快活的日子不過,帶著一幫過慣了流寇日子的兄弟去接受朝廷的詔安,

   生生死死,到最後都沒落得個好下場。

   但這依舊不改他的本性,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來!

   我是覺得他內心是有抱負的!

   而李逵則就不同,雖然是個粗漢子,但十分重感情講義氣,這從他身前追隨宋江,死後依舊追隨宋江可以看出來。

   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每一將個性都不同,但有一點,那就是義字當天。

   我突然非常期待,想要見見這些傳說中的英雄好漢都是什麽樣子的。

   我和李逵又聊了一些。

   大體上算是知道了他們這三年來的境遇,總的來說不是那麽順利。三年前他們從梁山好漢大本營中出發,過的第一道關就是豐都路口,和守關的冥府兵打了第一仗,那一仗他們折損了三員大將,過了關之後,他們沿著陰赤河兜了一個大圈,去到斷陰山,和起義大軍匯合

   。

   當時起義軍內部還沒有老中青、黃白青三派,像宋江這樣的老資格進了起義軍之後都隻能當個左路大元帥。

   後來起義軍漸漸發展,於被打殘、重建、再被打殘、再被重建的循環之中,壯大、成長,直到幾月前達到最頂峰,一舉打到了豐都門前。可是此時的起義軍已是內憂死起,三派之中,宋江領導的老資格派主張和冥府對抗到底,張獻忠領導的中年派則是主張劃豐都各治,而青少派則沒啥觀點,但是卻在不斷地壯大實力,並且是三派之中成長

   得最快的,單單看兵員數的話早就超過了其他兩派。

   矛盾最終集中在豐都的這一戰爆發了。冥府兵想要滅掉起義軍,而起義軍裏頭則是三晉分家,誰都不服誰,最後的結果……導致了宋江所率領的梁山派成了兩邊夾擊的對象……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