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人皮唐卡
  我們找了個床單,把那個紫檀盒子包了起來,並拿著那東西,又驅車返回了醫院。</p>

   沐凱豐和沐曉顏正等在那裏。見到我們回來,都上來問情況。</p>

   我看了一眼李銘凱,死人一樣躺在床上。好像現在醫院方麵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每天也隻是輸給一些營養液。並建議轉院治療。</p>

   可是我們都知道,他這個病不是轉到大醫院就能治的,所以就一直賴在醫院裏。</p>

   我見他們問起,便點了點頭。說有發現。</p>

   說著我帶著他們來到一處樓梯拐角,那裏經過的人比較少。</p>

   沐曉顏看著用床單包起來的東西比較好奇,問是什麽東西。</p>

   我點頭說著就是我們發現的東西,但是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麽,想請沐叔叔看一下,能否知道這東西的來曆。</p>

   沐凱豐點頭,和我們一起把那床單解開,把那紫檀盒子露了出來。</p>

   看到那紫檀,沐凱豐就是一陣唏噓,說這是個好東西,看著有些年代了,相信放到市場上也是價值不菲。</p>

   我擺擺手,說:“我說的可不是這個盒子,而是盒子裏麵的東西。您再看看。”</p>

   說著,我把那盒子打開,將裏麵的那個羊皮畫軸拿了出來。</p>

   我和張真仁一人拿著一頭,將那畫展開來。</p>

   這個時候,借助這陽光的照射,畫上麵更是金線銀絲綻放著光芒,異彩紛呈,光滑繚繞。</p>

   沐凱豐和沐曉顏同時發出一聲驚呼,因為這畫簡直是太華麗了,絕對是我們這邊見不到的。</p>

   我是抱著希望來的,認為沐凱豐學識淵博,也許識得此物。而事實上,沐凱豐也的確是眼睛發直,死死盯著那畫軸,那架勢像是要吃了那畫一樣。</p>

   從他的表情來看,應該是知道這東西的。</p>

   我輕聲叫了一聲沐叔叔,沐凱豐這才像是如夢方醒,他指著那畫,“這……這是唐卡……”</p>

   “湯什麽卡……”我們從來沒聽過那個名詞,一時間怔住了。</p>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的一種音譯,一般是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曆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的作品。”</p>

   沐凱豐果然有學識,見識多,一下子就認出了這個東西叫唐卡。</p>

   我點點頭,“也就是說,這唐卡是藏族特有的一種畫唄?”</p>

   沐凱豐點頭,“是,但是不像是你說的那麽簡單。唐卡在藏族文化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也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一般會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也比較特殊,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鬆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p>

   張真仁聽了,發出一聲驚歎,“這麽說,這唐卡豈不是很值錢?”</p>

   沐曉顏嗤了一聲,“就知道錢?這東西應該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是不是算是藏傳佛教中的聖物?”</p>

   沐凱豐點頭說道:“不光是藏傳佛教,在整個藏族文化,甚至是華夏文化中都算是聖物。由於使用了這些天然原料,從而就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極為複雜。製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餘年。”</p>

   我指著手裏的唐卡,問沐凱豐,“那沐叔叔,你認識這幅唐卡嗎?李銘凱有沒有跟你提起過?”</p>

   沐凱豐說道:“我知道他去了一次西藏,也擺放了藏傳佛教中幾個有名的寺院,回來之後也聽他提起過唐卡。但是他並沒有跟我說他也有一幅唐卡。你看這唐卡上麵是以佛教內容為題材的,中間的應該是一尊活佛。”</p>

   說著,沐凱豐將那唐卡轉了過去,仔細觀察那唐卡畫卷的背麵。</p>

   看了一會,沐曉顏問道:“爸你看啥呢?”</p>

   沐凱豐抬起頭,指著那背麵說道:“你們仔細看,我知道一般以佛教為主的唐卡,都會在那活佛的首、頸、心口處用紅筆寫上梵文,是唵、阿、哞三字。這樣的唐卡在完成以來,會被寺院或私人清活佛等裝藏並開光供奉。那些藏傳佛教的信徒相信通過裝藏、開光的唐卡佛像與真佛無二,將其供奉和修持,同樣能得到佛的加持。不過這個唐卡背麵並沒有字,應該是沒有經過加持的,也就是沒有在寺院裏開過光,不知道銘凱是從哪裏得到這個?”</p>

   說著,沐凱豐就用手摩挲著那唐卡的表麵,結果摸著摸著,他的臉色突然凝重起來。</p>

   “沐叔叔,怎麽了?”我見他臉色不對,問道。</p>

   沐凱豐沒回話,而是讓我們幫著,捧著那唐卡來到了窗戶邊上。</p>

   他將那唐卡舉了起來,迎著太陽看過去。</p>

   透過那唐卡,我看到陽光變得溫煦,不再刺眼,而且透過唐卡,光線變成了七彩的顏色,和那唐卡上麵的金銀線融合在一起,真的是美輪美奐。</p>

   不過沐凱豐卻一臉嚴峻,放下了那畫後,說了一句,“如果我沒看錯,這應該是一幅……人皮唐卡……”</p>

   “人皮唐卡?是……用人皮做的?”沐曉顏嚇了一跳,問道。</p>

   “唐卡的底料有用緞的,也有用紙、布、牛皮、羊皮的。這些都算的上是普通的唐卡,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就是人皮唐卡。因為製作這種人皮唐卡,需要在人活著的時候,剝皮下來,進行製作,所以略顯殘忍。現在流傳的多半是在以前製作完成的,近年很少用人皮做材質的。但是這個我看不像是牛羊皮,摸起來細膩光滑,我懷疑是人皮。”沐凱豐推測道。</p>

   “李銘凱居然收藏了一個人皮唐卡?而且這人皮唐卡還沒經過開光,這麽說就也許就是這張人皮的主人產生的怨氣。唉,都怪我們當時沒有好好檢查那個佛龕的底座。”我有些懊惱。</p>

   沐凱豐仔細想了想,突然說道:“我想起來了。當時銘凱從藏區回來,好像跟我說起過,他見到了一個活佛,還想拜那個活佛為師來著,但是那個活佛並沒有同意,也許這個唐卡就是那時候從藏區帶回來的。”</p>

   我點點頭,現在這件事有些錯綜複雜,唯一的當事人李銘凱還昏迷不醒。而沐凱豐所知的也很淩亂,這讓我有些摸不清頭緒。</p>

   沐凱豐看著那唐卡,又說道:“唐卡一般中心位置描繪主要人物,從畫麵上角開始,圍繞主體,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布滿一周。每幅唐卡畫一般描繪了一個較完整的故事。我想這個唐卡也是如此,你有空的話,可以去研究一下。”</p>

   我心說哪有空研究什麽故事啊,便上前將那人皮唐卡準備放回那個紫檀盒子。</p>

   可是就在我打開了盒子的時候,突然發現在那盒子的蓋子的裏層,竟然畫著極其複雜的紋路,在中間的位置,竟然鑲嵌著一枚銅錢。</p>

   我心裏一驚,湊上去觀看,竟然驚愕地發現,那是一枚開元通寶。</p>

   開元通寶是五帝錢中的一種,我曾經得到過開元通寶的後錢,對於王錢卻一直都沒有摸到線索。</p>

   而且開元通寶和秦半兩,也是我現在沒有得到的五帝錢中的兩枚。</p>

   所以看到了開元通寶,我頓時大喜。</p>

   我將那銅錢用力摳了下來,仔細觀察。結果很失望,這隻不過是一枚普通的開元通寶,裏麵沒有金線,也沒有龍紋。</p>

   我沮喪地把那銅錢又嵌了上去。</p>

   張真仁看在眼裏,湊過來問我怎麽了。</p>

   我把情況告訴了他,張真仁說道:“大哥。這裏出現了普通的銅錢,相信一定和王錢有關。也許我們追查下去,就會有開元通寶王錢的消息了。”</p>

   張真仁說的也有道理,隻不過這都是猜測。而且我們現在追查的線索幾乎沒有了,我還真的不知道從何處下手。</p>

   這時張真仁說道:“大哥,那佛像裏麵的冤魂,咱們通過對話了解了事情的緣由。這個人皮唐卡,裏麵是不是也應該有魂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試著和她交流一下?”</p>

   我聽了點點頭,這也是眼下唯一的辦法了。這唐卡能夠散發邪氣,說明冤魂還在,如果能和她交流一下,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p>

   這樣我們捧著紫檀盒子,驅車離開了醫院。</p>

   臨走的時候,我特意讓沐凱豐和沐曉顏可以試著煮一些五穀米湯給李銘凱灌下去,或者是在米湯尚熱的時候,用那米湯來刺激李銘凱的手心和腳心,激發他身體裏的陽氣。這樣也許能延緩一下他陽氣消失的速度。</p>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