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怨鬼擔坵
  我大念招魂咒,喊了三聲廖光明的名字。同時抽出一支佛香,在油燈上點燃。立在油燈旁邊的地上。據我所知。魂魄是看不到陽間的燈火的,隻能看到佛香的香火。我準備用佛香火給廖光明的魂魄引路。</p>

   有謂:以此真香攝召請。當願亡者悉遙聞。一炷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送魂歸。就是這個道理。</p>

   我偷眼看向廖光明的那道清影,他走著走著。突然放緩了腳步。他本來行進的就比較慢,這一放緩,就幾乎停下了。</p>

   果然,廖光明的魂魄看到了香火,一點一點朝著油燈的方向走過來。</p>

   我一見大喜。急忙將赫連雙的頭發也送進了油燈點燃,一切都按照廖光明的方法。我喊完赫連雙的名字,又點上了一支佛香。</p>

   魂魄對於佛香。是有歸屬感的,魂魄隻會看到敬給自己的那尊香火。</p>

   廖光明和赫連雙的魂魄一前一後,向油燈的方向走過來。</p>

   如果他們走到近前。我會喊一聲:“跟我回家。”隨後就會用油燈引著魂魄回到他們本人的體內。</p>

   可是眼見著廖光明就要走到油燈的近前,卻突然身體一頓,躑躅不前了。</p>

   隨後,廖光明竟然慢慢反轉了身子,又向回走去。</p>

   我大驚,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趕緊又念了幾遍廖光明的名字。我看到廖光明的魂魄在被雙方爭奪著,而我這邊的力量卻越來越弱。</p>

   廖光明最後再一次慢慢朝著那個墳包的方向走去。</p>

   我心裏大急,卻也無可奈何,我能想到的辦法,都用過了。</p>

   緊接著,赫連雙的魂魄也遭到了另一方的召喚,還沒等走到油燈前麵,就反轉了身子,朝著墳包的方向走去。</p>

   我顧不得其他,從地上爬起來,大聲呼喚著他們兩個。</p>

   可是我忘了,這時候我喊的每一句話,他們都是聽不見的。</p>

   我想上前去拉住他們,可是我的手穿過了他們的身體,就像穿過了空氣。魂魄本來就是無實體的,我這麽做隻是情急之下的舉措罷了。</p>

   我眼睜睜看著他們越過了墳包的那道分界線,到了另一邊。</p>

   那邊的霧氣很重,我很快就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p>

   我衝到墳包的地方,向那墳包另一邊看去。原本趴在墳包上的那個嬰兒,此時停止了向墳包上的攀登,而是坐在墳包下麵,衝著我冷冷發笑。</p>

   原來就是他搞的鬼,我顧不得其他,跨前一步,抄起警匕就刺了過去。</p>

   那個嬰兒見我跨過了墳包的分界線,笑得更來勁了。他不躲不閃,看著我把警匕刺到了他的身上。</p>

   警匕很鋒利,刺進那嬰兒的身體,像刺到了豆腐一樣,一下子就沒到了匕首柄。</p>

   我抽出匕首,那嬰兒的身體上就出現了一個血洞。我又連刺了兩下。</p>

   但是當我抽出匕首的時候,那血洞就消失了,皮肉迅速補全。</p>

   我大呼糊塗,這是邪穢,我居然用警匕來對付他。</p>

   那嬰兒冷眼看著我,露出不屑地目光。我摸出銅錢劍,狠咬了一下舌尖,大喝一聲,掄劍向那嬰兒砸了過去。</p>

   這下,那嬰兒發出一聲怪鳴,身體在那墳包上一彈,騰躍起來,迅速消失在了那霧氣之中。</p>

   “別跑。”我喊了一嗓子,轉身就想衝進那霧氣裏去追。</p>

   “想要命,就別追了。”突然從身後傳來了一聲。</p>

   我猛地回頭,看到那個老太太,拄著拐,站在夜色裏。夜風吹起了她的一頭雜亂的銀發,在風中飄零。</p>

   “你……到底你是什麽人?把他們怎麽樣了?”我不知道這老太太是何方神聖,是人是鬼,就用銅錢劍指著她,喝問道。</p>

   “恩將仇報,我救了你,你不謝我,反倒來質問我?”老太太頓了頓手裏的拐杖,甚是不悅。</p>

   “你救了我?什麽時候救的我?”</p>

   “你要不是喝了那碗血參湯,恐怕現在跟你兩個同伴一個下場了。”</p>

   經老太太一提醒,我猛然想到,這的確是真事,看來老太太說的是實情,而且她肯定知道這其中的緣由。</p>

   我上前朝著老太太鞠躬:“老媽媽,對不起剛才冒犯了。不過您能救人救到底嗎?幫我把那兩個人也救回來吧?”</p>

   老太太搖搖頭:“小夥子,我就是個瞎眼老太婆,沒什麽本事,沒事的時候,我就熬點湯,有過路的人我就勸他喝一碗。至於他喝還是不喝,我也不勉強。你說的救人,我可做不來。”</p>

   “啊?那……那個嬰兒是什麽東西?是他把我兩個同伴的魂魄攝去的嗎?”</p>

   老太太不緊不慢地說道:“看你還有幾下本事,你聽說過擔鬼嗎?”</p>

   “擔鬼?那是什麽鬼?”我真的孤陋寡聞,對這個鬼名十分陌生。</p>

   “怨鬼擔,閻王不留。人見人怕,鬼見鬼愁。擔鬼可以說是惡鬼中的翹楚了,不但人怕,連鬼都要懼三分。你看到的那個嬰兒,就是擔。”老太太解釋道。</p>

   由於關係到廖光明和赫連雙的魂魄,我也想知己知彼,進一步了解一下所謂擔鬼的來曆,便請老太太給我講講。</p>

   擔,顧名思義,為山,擔就是擔山。所以擔鬼是橫行在大山裏一種鬼。大山之外是沒有的。</p>

   大山裏多是懸崖峭壁,高峰深穀,所以自古以來,人馬過山,難免有摔下懸崖摔死的人,他們怨氣難平,便開始作惡。這些鬼魂,就會化作擔。</p>

   由於他們突遭橫禍而死,未到壽盡,地府不留,便無法投胎,隻能遊蕩在大山之中,怨惡之氣纏身,便成為惡鬼。他們會找到自己摔死的屍體,重新附身,形成了唯一一種有實體的鬼,可以遊走陰陽兩界的邊緣。</p>

   他們因山而死,便憎恨山丘,遇到有山石塊,或者土方,他們便會情不自禁地上前搬運,想把大山搬空。所以生活在山區裏的人,都會有這個戒心。有時候明明今天石塊在這,第二天卻發現石塊變了位置,那就是有擔鬼作祟了。這時候必須要焚香敬鬼,求擔鬼另去他處。</p>

   由於鬼魂最終都是可以進入地府投胎的,但是擔不能。所以擔身上不但有對人的怨念,更有對鬼的怨氣,也就是說,他們不但害人,還會害鬼。</p>

   有的時候,行走山路的人,會發現有石塊會莫名其妙地從山頂墜落。很多人解釋為山體滑坡,或者是某一種自然現象。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那不僅僅是巧合,而是有擔鬼在向人索命。</p>

   聽老太太講完擔鬼,我心裏頓生寒意。沒想到我們剛剛進山,就遇上了這麽厲害的茬子。</p>

   我接著問老太太:“那擔鬼,那個嬰兒怎麽會出現在這裏?還趴在那個墳包上?”</p>

   老太太說道:“這事我多少知道一些。幾年前,有一輛大巴車,在山路上經過。本來那車的老司機都知道拜山的傳統,每次進山都會帶著香,帶著米飯和雞蛋。但是那次突然換了個新司機,他也沒在意這些拜山的習俗,直接就進了山。結果在一個彎道翻了車,大巴車翻到了山下,車上二十八個人,除了一人幸存,一人失蹤,其他人全都死了,其中就包括這個兩歲的嬰兒。”</p>

   “那個墳包是怎麽回事?”我繼續追問。</p>

   老太太搖搖頭:“那是陰陽墳。那個小的擔鬼,無論是能力還是智力,都遠不如其他正常的擔,他會把那陰陽墳當成是一座小山,他會每日夜裏都會爬那座小山,但是總也爬不上去。我也就當是養著他了。”</p>

   我一聽,這老太太也不正常。聽說過養寵物的,也聽說過養小鬼的,但是卻沒見過養如此惡毒的擔鬼的。</p>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