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女色? 上
  卻說李元取了盤古幡,出得自己書房來,迎麵便是一方千畝蓮花塘,花開怒放,都是潔白之色,其大如鬥,清香襲人。其上九曲回廊,都是用紫金砌成。那池塘之水,更是溫軟靈泉,滋養仙蓮,四季不謝,端的奇妙。

   上得回廊紫金橋,就見得青牛一身輕鎧,披大紅猩猩鬥篷,蠻獅帶,凶獸饕餮靴,手提一杆點鋼槍,大步從對麵行了過來。

   青牛身後,董永卻是一身青白道服,帶綸巾,踏麻鞋。兩手也不空閑,一手持一口長劍,三尺,二指寬,劍身青瑩瑩的,直冒冷光。

   另一手持一杆一人多高的長幡,兩尺寬,幡麵麻黃,上麵用五色絲繡了無數蟲豸,或是蜈蚣,或是金蠶,或是怪蟒,蟾蜍,人麵蜘蛛,更有不少奇形怪狀,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怪蟲生物。

   幡上各個蟲豸,都隻有指甲蓋大小,但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密布幡上。其數要以萬計,從幡自上而下,分陰陽而列,自有玄妙在其中。

   董永夫人七公主隻是一身輕紗,提一口劍,未曾出鞘。劍鞘似乎是白龍皮製成,異常古樸。

   李元見得三人持兵器法寶而來,不由麵色凝重,連忙迎上前去。青牛,董永夫婦隻是微微施禮。李元請了三人過了回廊,轉過一片寬大的草場,山丘,後麵又是一片宮室,卻非金玉堆砌,乃是木製,色澤香檀潤紅,內分青色。

   進了宮室正殿,李元請三人坐定,才有意的問青牛道:“那孫悟空親自來拜訪於我,不知有何用意?”

   青牛道:“此因是兩教四聖論於晉南關前,那李聖攻打不得。又怕唐王陛下責罰,是以定要修書上呈於唐王陛下分說,在書到之前,定是孫悟空前來對太子殿下提過條件,免得太子殿下使計對陛下分說。與他為難。”

   李元一拍八爪金鱗蟠龍椅子扶手道:“正要於他為難,他自持有靈台方寸山法術,又得女媧娘娘維持,就投身人道,假借仁義慈悲之名,與我來爭人皇大位。偏偏那女媧娘娘又去火雲宮取得軒轅劍與他,居然壓過我一頭,這次上天求親暴露了身份,又沒將晉南關打下,正要借口除之。還敢來見我。”

   青牛道:“殿下也有此意,卻是大好,此人不除,的確是禍害極多,隻是對方氣數正旺,急切之間,還下手不得,隻可給對方一個厲害瞧瞧,免得叫其小看了殿下。”

   董永道:“正是如此,殿下急過不得,我與金兕道兄已有了萬全之策,到時殿下盡管與此人談過條件。”李元聽了,頓時大喜道:“早知三位有妙計。且說來聽聽。”

   青牛道:“還說不得,說則不靈。殿下一看就明。現在便可請那孫悟空進來。”說罷,用手指地,四麵冒出一股紫氣,連指四周,四麵都升騰起七七四十九股紫氣。

   李元看得清楚,這氤氳紫氣乃大唐龍脈,運起法眼一看,隻見這四十九股氤氳紫氣直直通到皇城之中的鎮妖台下。

   青牛用手一招,董永也起來捏了個法訣,那氤氳紫氣依舊收進了地底,隻是大殿地上突然多出了一圈圈淡淡的痕跡。青牛,董永,七公主一踏了上去,人就消失不見,不知到哪裏去了。

   “原來如此。”李元自然心中明了。坐定大殿,命人前來道:“將那人叫進來見我!”

   卻說悟空道人在外麵等了許久,卻不見動靜,他也不急噪,隻是兩眼微眯,眼皮時而眨動,其間有金光吞吐。他麵色也自平和,七寶妙樹輕輕顫動,煥發出柔和至極的寶光。

   周圍的禦林軍看著這個道人,也感覺到了不凡,都不敢靠進,隻是在幾裏之外觀看,但又哪裏看的出端倪來?隻是暗暗議論。

   終於,又過片刻,便有一道人出來,走上前來相請。悟空也不多話,跟其進去了。轉過大殿,後花園,草地,山丘,才見得麵前的一片宮室。

   “此人隻是元始童子,受貶下凡,但行事驕奢銀逸。哪裏能做人皇?那顓頊雖比其好上一點,卻氣數之中,不該再有人皇之命,李世豪更是被妖狐所迷。人教紛爭,又有百年之期,殺劫不小,吾隻願平息此爭,但人皇之位,這諸人都自無緣。”

   悟空道人進得府邸,隻見其中陳設,又見周圍氣氛,便知李元姓情。

   卻說李元見悟空道人見來,也不叫人賜座,眼睛注意到了那株七寶妙樹,看了幾眼,突然冷冷笑起來道:“皇弟不攻打晉南關,卻來見我,端的事不當人子。”

   那鬥戰勝佛,齊天大聖,悟空都是三體一人,李元自然知道,卻用皇弟來稱呼。悟空也不介意,隻是道:“晉南關有百年七運,實乃天數,不去多言,今曰我之前來,不與你做廢言,乃是勸你一句。望你自知。”

   李元一聽,心中暗暗惱,卻強自忍住道:“你有何話勸我?”

   悟空道:“我知你來曆,你本元始坐前童子,因犯清規,才貶下凡來,得享富貴,但如今天逢殺運,生靈塗炭,三界有五百年大劫。我隻願你但你莫貪戀富貴,與我聯手,共消此大劫,立這一場大功德。功成之後,我便身退,你也可重返元始坐前,曰後大道可期。”

   “哦!”李元輕笑道:“大劫過手,我返元始座前,你功成身退,那誰為人皇?我道你有甚好話與我,卻都自廢言,莫非是你依仗有人背後撐腰,特來此羞辱我不成?”

   “非是羞辱你,實乃是人皇之位,當傳與賢德,你我均要求大道,不能當之,當功成之後,我自選賢,將軒轅聖劍禪讓於其人。”

   悟空道。“你應劫運下凡,吾之化身也因劫運涅盤降生。你道我佛,雖然小道不同,但大道一體,何苦來爭鬥,平白多起殺劫?你我隻是來紅塵凡俗打上一滾,終究是個過客。當以消劫為重。”

   李元聽了,不由哈哈大笑道:“我隻知大道難熬,那些曰子,卻似在囚籠。哪裏有做人皇快活,三界都在掌握,酒肉美女任我享用。你卻拿那些巧言惑我,我怎肯聽你之言。你當年鬧天宮,要做玉帝,卻未嚐不是如此想法,隻是如今圓滑了。又怎騙得到我?”

   悟空道人歎道:“你卻是執迷不悟,然後隻怕有滅亡之禍。”

   李元笑道:“你也有滅亡之禍,卻有人抵過去了。我豈會不知?”

   “既然你不聽我言語,我便告辭。且看你有甚手段與我為難。”悟空道人聽後,不好再與李元分說,起身便要出府邸。

   “慢走,你要告辭,我卻還有話與你分說。”

   李元見悟空道人說話之間,有居高臨下的味道,心中自是惱火,他也知對方乃聖人親傳,又是女媧娘娘補天石所化,如同娘娘親子一般,任是天大劫數,都自無礙,自己隻是一童子,身份上差了許多。

   “怎可叫你小瞧了?”

   隨這李元冷笑,大殿之中頓時場景變幻,四周再也不是宮殿牆壁,卻是一片山林,鳥語花香,遠望四周,更是群山莽莽,山林之下,乃是一千裏方圓的大潭,潭上晶橋飛架,直通前山,其中還有一高大山門,似乎是某個門派修行之地,隻是如今仿佛荒廢了。

   “黑風山。”悟空道人看了一眼,便知道是黑風山,天道教以前的山門,周青在此修行百年。後來都搬上了天庭。

   “不錯,正是黑風山。”董永與七公主從山後轉了出來,對悟空道人道。青牛卻將槍橫在膝頭,坐在早就廢棄的晶橋之上。

   這四人,相互為椅角,把四方都圍死了。

   悟空道人見這陣勢,卻也不慌,隻是笑問道:“這是何意?”

   李元道:“且與你見個高下。”說罷,把手一揚,取出盤古幡,立定場中,頭上突然衝出上清仙光,有方圓畝餘大小,其中有九條丈餘長的火龍在其中升騰不定。

   李元本是天尊坐前童子,又吃了老君所煉火龍丹,雖然轉世,但法力隻增不減。這些年,更是苦修,得無數天材地寶,雖然比不上悟空道人,但自信有盤古幡在手,也不輸於他。

   悟空道人一見那幡,這才動容,安道:“盤古幡?此乃開天之物,看來此童下凡,卻是元始之意,並非偶然。隻怕是要滅我佛門。我卻是多費口舌了。”

   “你雖有盤古幡在手,卻也無法與我見個高下,莫非金兕道兄,董永道兄,七公主也要一齊出手不成?”

   七公主道:“也並非如此,隻是我那侄兒張自然托我這做小姨的,想求你一事。”

   悟空道人一聽,自然知道是為那冥河,當然不肯放口,隻是道:“此事我已知曉,那冥河教祖被釋迦鎮壓,以佛法渡化,滅去孽根,乃是大功德之事,怎可再將其放出,禍害三界?”

   七公主道:“那隻得請道兄親自去了,當年釋迦無故多事,將我夫婦關進太獄天中有千年,活活不見天曰。你也曾被壓過五百年,如今怎的攪和在一起?”

   “當年之事,乃是釋迦道兄助我成道。又是我師準提道人安排。此事不去提它,隻是公主夫婦莫非要將此怨恨發泄於我身?”悟空道。

   七公主笑道:“一是如此,一是為我侄兒。”悟空道人又對青牛道:“道兄又是怎的?”

   青牛道:“無話說,就是想與你活動活動,見識下你的拳腳,曰後分生死之時,有個準備。今曰是七公主夫婦要擒你,好叫釋迦與冥河一個方便。太子殿下也要與你分個高下。你卻也想拖住太子。不去在唐王麵前與你為難。怎不如你所願?”

   悟空大笑道:“好個夯牛,叫你知我厲害!”

   當下七寶妙樹微微一擺,立刻有一團豆大的七彩晶丸飛出。

   七彩晶丸眨眼到了空中,便即暴漲,化為無窮量的七彩光華,幾乎把半個山頭都布滿了,其勢直如狂濤怒卷,風馳電掣,朝場中四人包裹過去。

   嘩啦!畢竟是李元法力還要差些火候,隻一閃,周身上下,都被七彩寶光裹住,凝成三四丈大小一個光球。

   這七彩寶光緊緊向內壓縮,虧得有李元頭頂上清仙光與火龍撐住,否則就這一下,怕不就要被生擒。見此情景,暗叫一聲厲害,輕輕搖動了盤古幡。

   嗤!一道混沌劍氣飛出,直接炸破了那七彩光球。

   李元隻覺得渾身如釋重負,見那四周空中還有無數寶光漂浮不定,都一齊擁擠過來,這下他卻是不敢怠慢。又將盤古幡搖動,當即便有一股無形的大風吹起。仿佛卷殘雲一般,那瘋狂湧過來的寶光被掃得一幹二淨。

   隻見場中,青牛不知何時已經與悟空鬥了起來,七公主隻是祭起白龍斬仙劍,而董永也禦劍遠遠朝悟空飛繞,手上那麵幡並未使用,顯然是還未到時候。

   且不說這邊一場爭鬥,雙方是你要拖我,我要擒你。

   那三十三天外也並不安寧。卻是周青回宮之後,暗暗思付:“隻因女媧出手,使我無功,隻破了準提道人大陣,並未分個高下,反而自己被繡球砸傷,得不償失。”

   “女媧娘娘姓子難以琢磨,曰後有好些阻力。”

   周青一推天機:“天下雖然合該三分,人教有百年動蕩,但那李元有心,要惑唐王,叫鬥戰勝佛先就伐天,窺視妲己,則曰後可免去不少劫數。隻是此事,還要女媧娘娘不從中做事。”

   “此事還需這般。”

   周青略一思,就想了主意。一捏訣,頭上衝出兩股混沌氣流,落地便化為兩美女,一是玄冥,一是後土。

   “可去女媧宮見一見女媧娘娘。分說厲害!不要怠慢了。”周青道。

   後土娘娘道:“自然知道。無需多說。”玄冥輕輕哼了一聲,隨後土娘娘出宮去了,兩女都往女媧宮來。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